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血压,肺性

高血压,肺性

高血压,肺性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1年内共计110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3篇、专利文献458528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等; 高血压,肺性的相关文献由3557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建国、柳志红、范小芳等。

高血压,肺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3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458528 占比:99.76%

总计:459631篇

高血压,肺性—发文趋势图

高血压,肺性

-研究学者

  • 何建国
  • 柳志红
  • 范小芳
  • 熊长明
  • 唐朝枢
  • 荆志成
  • 张刚成
  • 戴爱国
  • 杜军保
  • 赵智慧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得胜; 刘虹延; 刘先胜; 欧阳瑶; 徐永健
    • 摘要: 背景 肺动脉高压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香烟烟雾能否直接导致肺动脉高压目前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部分吸烟人群在早期,甚至在肺功能仍正常且未发生明显缺氧表现时已发生肺小血管重塑,但是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肺小血管的重塑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机制,有研究显示,实验小鼠的肺血管重塑与其肺小血管的肌化有关.目的 探讨单纯香烟烟雾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及意义.方法 2018年1—5月,选用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8只,用香烟烟雾刺激的方法 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用时4个月.造模满4个月时,观察大鼠活动、饮食、毛发等一般状况并检测右心室收缩压和平均右心室压,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重量和体质量的比值(RV/BW),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小血管中α-SMA的表达以评估肺血管肌化程度(完全肌化、部分肌化、未肌化).结果 造模4个月后,对照组大鼠活动、饮食、毛发等一般状况未见异常,而模型组大鼠明显表现出倦怠状态,常蜷缩于角落,不积极寻觅食物,毛发也变得比较枯黄.模型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和平均右心室压高于对照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右心室肥厚指数和RV/BW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的肺小血管肌化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肺小血管中未肌化比例低于对照组,部分肌化和完全肌化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香烟烟雾刺激可直接导致肺动脉高压,其发病可能与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加重有关.
    • 段佳佳; 邢景月; 王举; 牛铭; 徐发林
    • 摘要: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PPHN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儿治疗措施分为NO组(机械通气+NO)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_(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_(2))(PaO_(2)/Fi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_(2))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将NO组患儿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8例患儿,NO组46例,对照组52例。治疗前两组OI、PaO_(2)/Fi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48 h时,NO组OI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治疗成功组31例,失败组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成功组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及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使用率高于失败组(P<0.05),宫内窘迫发生率、肺出血比例、治疗起始OI值、NO吸入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FOV及PS应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NO吸入可改善PPHN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氧合情况;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长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吸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FOV及PS应用是其保护性因素。
    • 侯鹏; 林巳焱; 王敏; 陈芃灏; 易婧薇; 李宇翔; 黄大勇; 林杰龙; 林峰丞; 郭文亮; 解承鑫; 洪城; 王欣璐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肺灌注SPECT/CT显像肺灌注体积及视觉评分与右心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例连续CTEPH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7例,女34例,年龄(59±12)岁。所有患者均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及右心导管检查。应用不同百分比阈值(15%~85%)分割法计算肺灌注体积。参照Begic三分法对肺灌注SPECT/CT图像进行视觉评分。收集右心导管检查血液动力学参数[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及平均压(mPAP)、肺小动脉楔压(PAWP)、肺血管阻力(PVR)、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等],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肺灌注体积、视觉评分和右心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0%~70%阈值下,双肺灌注体积与mPAP间存在相关性(rs值:-0.414~-0.302,均P0.05)。结论肺灌注SPECT/CT显像中基于阈值分割的肺灌注体积参数可较准确反映肺动脉压力等血流动力学状态,可用于评估CTE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付冰峰; 陶旭炜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血清脑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患儿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于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PHN患儿71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与体循环收缩压的比值将将患儿分成轻中度PPHN组和重度PPHN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就诊的无PPHN患儿3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儿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通过测定各组新生儿血清BNP、VEGF及TGF-β1水平分析其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预后评估的意义.结果 轻中度PPHN组和重度PPHN组血清BNP、TGF-β1以及VEG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重度PPHN组血清BNP、TGF-β1以及VEGF水平较轻中度PPHN组高(P<0.05).经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BNP、TGF-β1、VEGF水平均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908、0.697和0.835,P<0.05).生存组BNP、TGF-β1、VEGF水平较死亡组低(P<0.05).血清BNP最佳临界值为1991.57 ng/L,敏感性为0.714(95%CI:0.579,0.849),特异性为0.922(95%CI:0.868,0.976);TGF-β1最佳临界值为1270.39μg/L,敏感性为0.857(95%CI:0.743,0.971),特异性为0.734(95%CI:0.566,0.902));VEGF最佳临界值为665.27 ng/L,敏感性为0.815(95%CI:0.724,0.906),特异性为0.594(95%CI:0.401,0.787).联合预测因子1最佳临界值为1979.09,敏感性为0.853(95%CI:0.736,0.970),特异性为0.938(95%CI:0.877,0.999));联合预测因子2最佳临界值为2050.40,敏感性为0.717(95%CI:0.551,0.883),特异性为0.906(95%CI:0.835,0.977);联合预测因子3最佳临界值为3086.47,敏感性为0.716(95%CI:0.572,0.860),特异性为0.875(95%CI:0.764,0.986).结论 血清BNP、VEGF及TGF-β1水平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同时根据BNP、TGF-β1水平建立的联合预测因子1预测患儿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患儿病情以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 高蓉; 于玮慧; 凌卫明; 焉高亮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压差与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及并发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肺动脉高压病人87例(疾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9例(健康组),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三尖瓣反流压差及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RO-BNP水平,分析三尖瓣反流压差与血清PRO-BNP水平的关系;另根据病人是否并发心力衰竭情况将疾病组分为心衰组与无心衰组,对比两组三尖瓣反流压差、血清PRO-BNP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与心衰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三尖瓣反流压差及血清PRO-BNP水平分别为(52.17±6.58)mmHg、(619.72±113.47)ng/L,健康组分别为(21.09±4.51)mmHg、(194.37±41.26)ng/L,疾病组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0 mmHg及血清PRO-BNP>600 ng/L均是肺动脉高压病人伴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3.146、2.737,P<0.05).结论 肺动脉高压病人三尖瓣反流压差明显增大,血清PRO-BNP水平明显升高,此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且三尖瓣反流压差可作为预测心衰的一项重要指标.
    • 王辉; 王刚; 陈曦; 洪小杨; 刘颖悦; 赵喆; 周更须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ECMO)治疗状态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ental arteriosus,PDA)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童外科重症监护科收治的需要ECMO治疗的PPHN合并PDA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心脏超声观察患儿在ECMO治疗过程中动脉导管分流的变化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患儿45例,男33例,女12例,ECMO治疗时日龄5.5(1.0,10.0)d,体重(3 320±490)g;其中动脉导管双向分流40例,右向左分流5例.ECMO治疗后48 h动脉导管自然闭合30例,使用布洛芬药物关闭导管9例,药物无效改手术结扎4例,直接外科手术结扎2例.6例PDA结扎手术日龄(6.0±1.4)d,手术时间(90.0±42.4)min,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死亡病例.顺利撤离ECMO 34例,顺利出院29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1例.结论 ECMO治疗过程中患儿肺动脉压降低,多数患儿动脉导管自然闭合或经布洛芬治疗后闭合;对于持续开放的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的PDA患儿,需要考虑外科手术,ECMO治疗下行PDA结扎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陈春; 林冰纯; 宗海峰; 镡天伊; 程晓琴; 付永萍; 郑学辉; 黄智峰; 杨传忠
    • 摘要: 目的 探讨曲前列尼尔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P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静脉输注曲前列尼尔治疗BPD-PH的患儿,收集患儿曲前列尼尔治疗时日龄、最大剂量、治疗持续时间、并发症、临床转归等,比较患儿曲前列尼尔治疗前、治疗1周后、药物达最大剂量后肺动脉收缩压与体循环收缩压之比(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ystolic blood pressure,sPAP/sBP)、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01)变化,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6例患儿,男5例,女1例,重度PH5例,中度PH1例,胎龄(26.0±1.0)周,出生体重(735±170)g.与用药前相比,曲前列尼尔治疗1周后sPAP/sBP较前下降[1.1(0.8,1.2)比1.3(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1较前无明显变化[24.5(23.0,29.3)mmHg比26.0(23.3,27.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前列尼尔达最大剂量后sPAP/sBP较前下降明显[0.4(0.3,0.4)比1.1(0.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发生呕吐,1例腹泻,1例轻度水肿,无低血压、肝肾功能损害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5例患儿存活,1例死于晚发型败血症.结论 曲前列尼尔对BPD-PH患儿控制肺动脉压、改善临床预后有一定效果,但仅限于其他治疗效果差的BPD-PH患儿谨慎使用.
    • 段佳佳; 邢景月; 王举; 牛铭; 徐发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PPHN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儿治疗措施分为NO组(机械通气+NO)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将NO组患儿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98例患儿,NO组46例,对照组52例.治疗前两组OI、PaO2/Fi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48 h时,NO组OI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24 h、48 h时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治疗成功组31例,失败组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成功组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及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使用率高于失败组(P<0.05),宫内窘迫发生率、肺出血比例、治疗起始OI值、NO吸入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FOV及PS应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NO吸入可改善PPHN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氧合情况;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长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吸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FOV及PS应用是其保护性因素.
    • 张苏明; 陈慧; 郭冠军; 孙步高
    • 摘要: 目的:评估运用由12导联心电图(ECG)信息所产生的计算法合成右胸ECG(syn-ECG)评价肺动脉高压(PAH)的有效性.方法:选择45例PAH患者的Syn-ECG(PAH组),与45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正常人的Syn-ECG(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Syn-ECG的R波振幅和R/S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与标准导联V1(r=0.425,P=0.004)相比,Syn-ECG的R波振幅与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显示了更好的相关性(r=0.509~0.609,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在Syn-V5R中,以R波振幅0.125mV为界值[曲线下面积(AUC)=0.802,P=0.001],预测PAH的敏感度为0.622,特异性为0.911;以R/S比值0.405为界值(AUC=0.818,P=0.001),预测PAH敏感度为0.733,特异性为0.867.结论:与标准12导联ECG相比,Syn-ECG提高了诊断肺动脉高压的准确度,为临床评估肺动脉高压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 畅佳雪; 孙娜; 吴炳祥
    • 摘要: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恶性肺血管疾病,主要由肺小动脉本身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其中,肺血管阻力作为血流动力学诊断指标之一,在PAH的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为PAH患者病情评估提供了更多参考,该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