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理学,临床

病理学,临床

病理学,临床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4篇、专利文献37371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病理学,临床的相关文献由617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翠、许春伟、吴永芳等。

病理学,临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4 占比:4.21%

专利文献>

论文:37371 占比:95.79%

总计:39015篇

病理学,临床—发文趋势图

病理学,临床

-研究学者

  • 刘翠
  • 许春伟
  • 吴永芳
  • 张博
  • 李晓兵
  • 王怀涛
  • 王晶晶
  • 何裕隆
  • 蔡世荣
  • 詹文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建兰; 成志强; 贾桂静; 胡锦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于脾脏的表皮样囊肿(SEC)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2020年深圳市人民医院4例S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对其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9~34岁,平均(22±3)岁。2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无明显症状,2例表现为左上腹胀痛不适。3例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水平升高,1例正常。4例均行脾全切术。大体检查肿瘤最大径6~13 cm,平均(8.8±1.5)cm。2例表现为单房囊性,2例表现为多房囊性,囊壁尚光滑,部分囊壁粗糙,灰黄,质稍硬。4例镜下形态相似,囊壁被覆分化成熟的鳞状上皮,可见角化物。其中2例部分囊壁衬覆上皮脱落,可见组织细胞反应,胆固醇结晶形成,钙盐沉积。免疫组织化学:4例CEA、P63均阳性。3例CA19-9阳性,1例为阴性。结论SEC是脾脏的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儿童和青壮年多发,女性多见。患者常无症状,当囊肿较大时,可出现临床症状或破裂、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手术治疗。
    • 薛江; 张建运; 时瑞瑞; 谢晓艳; 白嘉英; 李铁军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口腔颅颌面部纤维性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确诊为FD或McCune-Albright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的患者10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分别归类为单骨型、多骨型、MAS型及口腔颅颌面部特有的口腔颅面型纤维性结构不良(craniofacial fibrous dysplasia,CFD)四型,对各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患者的男女比为1∶1.3,发病年龄0~56岁(中位数为12岁)。本组病例中,单骨型43例(40.95%),其中上颌骨29例,下颌骨12例,颧骨2例;多骨型32例(30.48%);MAS型7例(6.67%);发生在颅上颌部位的FD,经影像学分析确诊CFD型23例(21.90%)。CFD在患者性别、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等方面有别于其他类型的FD。病理学上,各型FD的形态特点类似,但多骨型及MAS型患者可能出现以纤维成分增生为主的特征。结论:口腔颅颌面部F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有别于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的FD病变,CF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与发生于颅颌面部的单骨型或多骨型FD也有显著差异,应注意区分,以进一步明确CFD在临床处置及预后等方面的特殊性。
    • 罗克莲; 高勤; 李木子
    • 摘要: 目的 探讨725例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取725例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等资料,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通过观察标本组织形态的变化进行诊断及病理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肿瘤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波形蛋白(Vimentin)、少突胶质细胞因子-2(Olig-2)、肿瘤蛋白53(P53)及增殖指数(Ki67)的阳性表达.结果 725例胶质瘤中男女比例约为1.33:1.00,胶质瘤分类不同,其好发年龄也不同;GFAP在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混合性胶质瘤及室管膜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Vimentin、Olig-2和P53在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混合性胶质瘤及室管膜肿瘤中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25例胶质瘤男性略多见于女性,局限性胶质瘤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而弥漫性胶质瘤多见于成年人,GFAP、S-100、Vimentin、Olig-2及P53表达对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邢建月; 王世荣; 刘光珍; 张艳华; 宋美卿
    • 摘要: 目的观察芪龙通肾方治疗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阳性(雷公藤多苷片),芪龙通肾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隔日1次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方法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各组连续腹腔内注射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尿蛋白定量(24 h)及血清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及芪龙通肾汤低、中、高剂量组尿蛋白定量(24 h)明显降低(P<0.05),且芪龙通肾汤中、高剂量明显低于阳性组(P<0.05);阳性及芪龙通肾汤高剂量组对血清TP、TC明显降低(P<0.05);阳性、芪龙通肾汤低、中、高剂量组对血清ALB明显升高、对TG和TGF-β1明显降低(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治疗组在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及足突融合等方面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芪龙通肾方能有效降低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TGF-β1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
    • 颜括; 田甜; 高萍; 孔琰; 戴红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因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行宫颈锥切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分层管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因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在我院行宫颈锥切手术3614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对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术后病灶残留组与无病灶残留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7.3%(266/3614),将切缘阳性266例患者分为随诊组(142例)及治疗组(124例).治疗组患者结合病变级别及患者生育需求分别采用了再次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或广泛子宫切除术,再次术后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15例,HSIL 30例,宫颈癌34例,LSIL及以上病变患者占63.7%(79/124).单因素分析显示,多点切缘阳性、内外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与病灶残留有关(χ2=6.231~13.774,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需根据有无生育需求及病灶残留高危因素综合评估.具有病灶残留高危因素者,建议结合患者生育要求再次行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无病灶残留高危因素者,可优先选择严密随访,避免过度诊疗.宫颈锥切后诊断为浸润癌者则应按照指南行规范化治疗.
    • 颜括; 田甜; 高萍; 孔琰; 戴红英
    • 摘要: 目的探讨因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行宫颈锥切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分层管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因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在我院行宫颈锥切手术3614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对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术后病灶残留组与无病灶残留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7.3%(266/3614),将切缘阳性266例患者分为随诊组(142例)及治疗组(124例)。治疗组患者结合病变级别及患者生育需求分别采用了再次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或广泛子宫切除术,再次术后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15例,HSIL 30例,宫颈癌34例,LSIL及以上病变患者占63.7%(79/124)。单因素分析显示,多点切缘阳性、内外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与病灶残留有关(χ2=6.231~13.774,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需根据有无生育需求及病灶残留高危因素综合评估。具有病灶残留高危因素者,建议结合患者生育要求再次行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无病灶残留高危因素者,可优先选择严密随访,避免过度诊疗。宫颈锥切后诊断为浸润癌者则应按照指南行规范化治疗。
    • 张辉; 王成刚; 崔志荣; 叶颖江; 周静
    • 摘要: 目的 分析MiR-195与DLL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探讨二者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5在5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icroRNA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DLL4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分析二者表达模式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基因过表达miR-195处理结肠癌细胞系SW480,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DLL4、Jagged1、Noth受体胞内段、CyclinD1、Hes1、Bcl-2及NF-kB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平均为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2.342±0.004)倍(t=5.323,P=0.018);而miR-195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平均为正常结直肠组织的(0.277±0.005)倍(t=2.371,P=0.008).DLL4蛋白表达水平与miR-195表达呈负相关(r=-0.881,P=0.015).二者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DLL4蛋白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DLL4蛋白低表达的患者(P=0.013),miR-195 低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miR-195高表达患者(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R-195可阻断Notch通路,其相关蛋白ICN、Hes-1随作用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结论miR-195与Notch拮抗性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判定预后的新的指标.
    • 田园; 杨沛刚; 李勇; 范立侨; 张志栋; 王冬; 赵雪峰; 檀碧波; 赵群
    •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P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569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cT3/4N0/+ M0)接受新辅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D的临床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 本组569例患者全部完成新辅助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其中59例(10.4%)患者发生P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x2=10.091,P=0.001)、病理类型(x2=4.110,P=0.043)、Borrmann分型(x2=91.941,P=0.001)及治疗前cT分期(x2=7.980,P=0.005)均与新辅助治疗后发生PD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Borrmann分型、治疗前cT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发生PD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PD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较未发生PD患者的缩短,发生局部PD的患者选择二线治疗或手术切除对生存影响并无差异.结论 病理类型、Borrmann分型、治疗前cT分期是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发生PD的影响因素;PD患者的预后差.
    • 王艳; 蔡忠芳; 沈湘萍; 王倩; 董小芳; 金璐璐; 王超群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胃肠间质瘤(GISTs)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年1 月至2019年6月检查的GISTs 组织石蜡标本1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GISTs组织中HMGB1的表达,分析HMGB1胞核高表达及胞质阳性表达与GIST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ISTs组织中HMGB1胞核高表达率、胞质阳性率分别为75.4%(98/130)、23.8%(31/130).在肠道及肿块>5 cm的GISTs患者中,其HMGB1胞质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非肠道及肿块≤5cm者(x2=6.672、14.412,P=0.036、<0.001).与核分裂象≤5个/50高倍视野(HPF)GISTs患者(19.8%,19/96)相比,HMGB1胞质阳性率在核分裂象>5个/50 HPF的GISTs中有增强(35.3%,12/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3,P=0.068).HMGB1胞质阳性率在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的 GISTs 组织中分别为0.0%(0/15)、12.2%(5/36)、24.1%(7/22)、42.2%(19/26),呈逐步增强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1,P=0.001).HMGB1胞核高表达与GISTs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均P>0.05).结论HMGB1胞质阳性表达与GISTs患者多项预后不良因素及危险度分级密切相关,提示其高表达与GISTs患者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
    • 张永生; 高萍; 张立平; 王萍萍; 韩洁; 李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巴氏染色联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在甲状腺穿刺液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日照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标本476例,均通过手术获得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细胞涂片使用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沉降型制片(LCT),每份标本同时制片2张,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将阅片结果分为三组,分别为巴氏染色组、苏木精-伊红染色组、巴氏染色联合苏木精-伊红染色组(联合染色组),三组分别依据甲状腺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诊断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按细胞学诊断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恶性结节检出率分别为巴氏染色组65.5%(312/476)、苏木精-伊红染色组64.1%(305/476)、联合染色组74.4%(354/476),联合染色组恶性结节检出率高于另外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16、11.838,均P<0.05).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符合率,巴氏染色组91.2%(434/476)、苏木精-伊红染色组90.5%(431/476)、联合染色组95.8%(456/476).联合染色组细胞学与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均高于另外两组(x2=8.350、10.320,均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液基细胞学沉降型制片巴氏染色联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在甲状腺穿刺细胞学诊断中可提高恶性结节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