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随访研究

随访研究

随访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5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366篇;相关期刊558种,包括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第十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年会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等;随访研究的相关文献由998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盛寿、顾玉东、等等。

随访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56 占比:17.6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2366 占比:82.29%

总计:15027篇

随访研究—发文趋势图

随访研究

-研究学者

  • 胡盛寿
  • 顾玉东
  • 朱旅云
  • 李晓玲
  • 李涛
  • 王广宇
  • 胡丽叶
  • 吕厚山
  • 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夏强; 朱欣烨
    • 摘要: 全球首例儿童肝移植的开展距今已近60年。随着儿童肝移植技术及术后管理经验的提升,全球范围内儿童肝移植手术例数稳步上升,手术质量逐步提高。发达国家儿童肝移植起步早,积累深,在治疗理念、患儿及移植物长期管理等方面更为成熟。中国大陆地区儿童肝移植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阐述国内外儿童肝移植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重点问题。
    • 华志珍; 谢海燕; 陈云郁; 张守亚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在出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用药错误防范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年龄60~85岁的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遴选,记录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支付方式、文化水平、职业、合并慢性病种及通讯信息。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老年科临床药师对其进行同质化药学服务,出院时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后均接受为期24周的随访。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第1~12周每2周随访1次,第13~24周每4周随访1次;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第12和24周末各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体重、血清泌乳素水平、血压、血糖、血脂、心肝肾功能、血药浓度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所应用药物的名称及用法用量,是否按时服药,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生活环境或监护人有无改变等。若发现患者出现用药错误,用专用表格记录用药错误的发现时间、内容、级别、次数及涉及药品的分类。临床药师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发现用药错误后及时进行干预、纠正。结果:干预组纳入患者54例,对照组54例,患者基本信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4周随访期内,发现干预组有15例、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用药错误,2组用药错误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78% (15/54)比18.52% (10, 54, χ2 = 0.043, P = 0.032]。2组患者共发现用药错误44例,干预组30例次(68.18%),对照组14例次(31.82%);随访12周内,由药师发现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用药错误分别为28例次(93.33%)和12例次(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2)。2组患者出现不同用药错误内容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出现不同用药错误内容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以给药时间错误占比最高[干预组40.0% (12/30),对照组以用药频次错误占比最高21.43% (3/14)]。在44例次用药错误中,43例次(97.73%)属于第2层级错误(有错误无伤害),包括32例次C级错误和11例次D级错误;1例次(2.27%)属于第3层级错误(有错误有伤害),为F级错误。经临床药师干预,第2层级错误均被纠正,第3层级错误导致患者再次入院治疗,经药师与主管医生再次向患者家属强调重复用药的危害性,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后,患者未再出现用药错误。用药错误涉及的药品共8类(抗精神分裂症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癫痫药(主要作心境稳定剂)、抗痴呆药、降糖药、抗心律失常药以及抗胆碱能药物)。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精神病慢病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出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用药错误。
    • 焦晓杰; 刘侃; 王秋明; 宋婉玉; 张敬丽; 李林源; 万平; 武海英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会诊管理模式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处理及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胎儿CHD后进行多学科会诊及遗传学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共387例,对胎儿CHD的分类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的CHD有永存左上腔静脉、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心内膜垫缺损和法洛四联症等。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CHD的复杂性和是否伴发心外异常分为3组:单一CHD组132例,多发CHD组159例,合并心外异常CHD组96例。遗传学检查发现57例染色体异常者均引产,最终孕妇及家属选择终止妊娠270例(69.8%);继续妊娠的117例(30.2%)孕妇失访8例,余109例获得随访。随访者中,2例行宫内治疗;3例胎死宫内;8例出生后夭折;43例出生后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术后死亡,38例预后良好;余53例仍在随访观察中,一般情况良好。结论:产前多学科会诊有助于胎儿CHD的管理,简化就诊流程,为孕妇提供更合理的处理意见、避免盲目引产或继续妊娠,并指导出生后的随访及治疗,改善保留胎儿的预后。
    • 彭晓鹏; 袁昊尧; 刘文高; 陈启明; 曹卫东; 黄劲松
    • 摘要: 目的 探讨qLabs凝血检测仪联合远程抗凝管理平台在瓣膜外科术后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其可行性,为瓣膜外科手术后患者抗凝治疗随访管理寻求新模式。方法 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后口服华法林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抽签法)将200例经治瓣膜外科手术后患者随访方式分成两组:qLabs凝血检测仪联合远程抗凝管理平台为新模式随访管理模式组(A组)和传统门诊随访管理模式组(B组),每组均100例。比较分析A、B两组口服华法林抗凝血治疗随访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等时间点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标率情况及华法林相关出血、血栓形成及栓塞、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总体随访率A组为100%,B组为90%;A组并发症发生为2例,约2%;B组并发症发生为6例,约6.6%;A组总体随访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死亡患者,B组病死率为2.2%;A组与B组患者出血(1%vs. 4.4%,P<0.05)、血栓(1%vs. 2.2%,P<0.05)、瓣膜功能障碍(1%vs. 2.2%,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脑出血患者均发生在术后早期1个月内:A组1例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脑出血,INR值为2.2,属于抗凝强度适当,就诊及时成功获救;B组患者脑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2例,INR值均高于5.8,均属于抗凝强度严重偏高,最终2例患者因大面积脑出血无法救治死亡。其中A组患者出现血栓及卡瓣为同一患者发生在术后11个月,合并心房颤动;其INR值为1.8,属于抗凝强度略偏低,监测频率为2周监测一次,急诊手术成功救治。B组2例患者(均伴有血栓及卡瓣),发生在手术后9个月,合并心房颤动;其INR值均低于1.35,属于抗凝强度严重偏低,监测频率为1个月监测一次,均急诊手术成功获救。结论 qLabs凝血检测仪联合远程抗凝管理平台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随诊率及INR治疗窗达标率,降低抗凝过度致脑出血风险及病死率,避免因抗凝强度不足出现血栓及卡瓣的风险;这种随访管理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作为一种新型抗凝随访管理模式。
    • 沈佳; 杨寅愉; 张蔚; 于新迪; 郭铮; 姜磊; 王伟
    • 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行机械辅助术后早期连续两年的神经行为发育随访研究。方法2019年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CHD纠治术后循环衰竭行机械辅助存活的45例患儿进行筛选,符合随访条件(≤8岁)的为24例,随访内容包括连续两年的头颅核磁共振(MRI)、Griffiths神经行为发育评估。结果符合连续两年至本院完成随访项目的患儿17例,随访率70.8%。第一次头颅MRI评分为(1.594±0.953)分,第二次头颅MRI影像学表现较第一次有改善的为8例(47.06%),平均得分为(0.906±1.004)分,改善明显(P=0.050)。患儿Griffiths神经行为发育评估结果为,不同领域所处的百分位数普遍处于均值至均值减一个标准差的范围内,D领域即手眼协调能力,患儿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进一步落后的趋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1)。第一次评估时,患儿在A运动领域和C语言领域,距正常月龄的月龄差距最大,分别为(-6.09±11.54)月和(-4.62±7.01)月。第二次评估时表现为C语言领域和D手眼协调能力上的落后更为显著,分别为(-4.41±9.57)月和(-4.78±7.51)月。尚未能发现影像学图像的异常与神经行为发育近期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当头颅MRI结果较差时(≥2分时),患儿在E表现领域,即视觉空间能力,工作速度及准确性方面明显落后,百分位处于(23.00±16.05)%(P=0.034)。结论儿童心脏术后行机械辅助后的神经行为发育落后具有发病率高以及“成长性疾病”的特点,应尽早建立系统、连续、紧密的术后随访体系,发现问题,积极干预,以期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
    • 摘要: [1]吴亚南,梁颖茹,冯志强,钟舒怡,林国桢,刘华章,李燕,顾菁.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肠镜顺应性及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2):257-263.[2]李彤,杨伟锐,郑夏兵,杨晓宇,关念红.突发事件中医疗救援队伍的全方位心理支持措施[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0,41(2):174-179.
    • 王云涛; 李少珂; 张娜娜; 刘怡雪; 王立成
    • 摘要: 目的探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发生术后心房颤动(POAF)的影响因素,构建分类器模型,并分析随访12个月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OPCABG的患者202例,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割为训练集(n=151)和测试集(n=51)。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行OPCABG患者发生POAF的影响因素,基于逻辑回归(LR)和K近邻算法(KNN)构建分类器模型。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训练集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OAF分为POAF组和非POAF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合并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房性心动过速、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术前左心房前后径(LAAP)、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行OPCABG患者发生POAF的影响因素(P<0.05)。LR分类器拟合的回归方程为:ln〔P_(POAF)/(1-P_(POAF))〕=0.107×年龄+0.092×合并高血压+0.052×合并急性心肌梗死+0.057×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0.104×合并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房性心动过速+0.084×合并肾功能不全-0.097×术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0.053×术前LAAP-0.056×术后LVEF-0.318。测试集数据构建混淆矩阵,两种模型的准确度分别是0.922和0.882。非POAF组和POAF组术后3、6、12个月LVEF分别较本组术前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LAAP分别较本组术前降低(P<0.05)。术后12个月POAF组心房颤动复发8例,复发率为22.2%。术后12个月POAF组MACCE发生率高于非POAF组(χ^(2)=5.043,P=0.025)。结论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合并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房性心动过速、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术前LAAP、术后LVEF是行OPCABG患者发生POAF的影响因素。两种分类器模型预测效能较好。随访期间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有改善,但是发生POAF者MACCE发生率较高。
    • 吕蓓; 陈瑞; 任悦义; 侯可峰; 段书华; 纪志娴; 曹倩; 邸勇; 武钦; 邢泉生
    • 摘要: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儿童先心病的临床经验及随访结果,探讨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行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12月,随访内容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临床症状、并发症处理、预后情况。将室间隔缺损病例按照年龄、体重及封堵器类型进行分组,对常见并发症(如新发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52例患儿,其中室间隔缺损727例,封堵成功691例(95.05%);房间隔缺损19例及联合畸形6例均封堵成功。684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5.7%,随访时间3~13年,期间无一例死亡。室间隔缺损患儿随访结果:53例残余分流中,48例自愈;8例新发主动脉瓣轻微或轻度反流中,2例好转;1例迟发性心包积液;新发三尖瓣轻度反流或由轻度进展至中度反流的34例患儿中,13例恢复正常,2例由轻度反流进展至中度反流;1例新发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仍在随访中,2例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已恢复;2例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儿中,1例恢复;38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患儿中,5例恢复正常。偏心型及鞍型封堵器更易出现主动脉瓣反流(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体重组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畸形中,1例新发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并在1年后恢复正常。结论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结合了体外循环手术和导管介入手术治疗的优势,远期随访提示安全、有效,但需进行全生命周期随访和健康管理。
    • 肖婧; 吴颖
    • 摘要: 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子宫内膜癌进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关于微卫星不稳定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48例,收集其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utL同源物1(MLH1)、MutS同源物2(MSH2)、MutS同源物6(MSH6)、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PMS2)表达情况。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2.6%(78/239)、22.2%(53/239)、2.9%(7/239)、65.7%(157/239);子宫内膜鳞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5、3/5、5/5、4/5;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4、2/4、3/4、2/4。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侵犯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MSI-H、MSI-L、MSS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错配修复蛋白(MMRP)表达情况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变进展及预后有关,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 曹志伟; 刘倩; 李静; 张静; 纪美玲; 刘立伟; 宋明珠; 孙俊艳; 吴云涛
    • 摘要: 背景基线三酰甘油血糖指数(TyG)是心脑血管疾病(CVD)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TyG纵向轨迹对新发CVD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探讨TyG纵向轨迹对新发CVD的影响。方法开滦研究自2006年开始,每2年进行一次随访。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连续参加2006、2008、2010年度3次健康体检、三酰甘油及血糖值均完整并且无恶性肿瘤病史以及CVD史者作为观察对象。以2010年度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终点事件为发生CVD或死亡,随访结束时间为2017-12-31。采用SAS Proc Traj程序建立研究对象TyG轨迹模型并分组,依据TyG纵向轨迹分为:低-稳定组、中低-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观察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TyG纵向轨迹对新发CVD的影响。结果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共54258例,低-稳定组13150例(24.24%)、中低-稳定组28488例(52.50%)、中高-稳定组10808例(19.92%)、高-稳定组1812例(3.34%)。4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BMI、心率、TyG2006、TyG2008、TyG2010、HDL-C、LDL-C、UA、hs-CRP、TG、FBG、ALT、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服用降脂药物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随访(6.73±1.12)年,共发生CVD 226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99例,脑卒中1800例。4组患者CVD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与低-稳定组相比,中低-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是发生CVD的影响因素,HR(95%CI)分别是1.29(1.14,1.46)、1.40(1.20,1.63)、1.76(1.41,2.20);与低-稳定组相比,各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HR(95%CI)分别是1.48(1.10,1.98)、1.91(1.36,2.69)、2.03(1.22,3.36);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3(1.07,1.42)、1.27(1.07,1.50)、1.63(1.27,2.08);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5(1.08,1.45)、1.35(1.12,1.60)、1.77(1.37,2.30)。结论TyG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CVD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基线TyG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