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荷转移

电荷转移

电荷转移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85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3篇、会议论文73篇、专利文献44533篇;相关期刊222种,包括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功能材料、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第十四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电荷转移的相关文献由2172位作者贡献,包括兹比格纽·托卡斯基、卡姆·W·劳、汪茫等。

电荷转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3 占比:1.12%

会议论文>

论文:73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44533 占比:98.72%

总计:45109篇

电荷转移—发文趋势图

电荷转移

-研究学者

  • 兹比格纽·托卡斯基
  • 卡姆·W·劳
  • 汪茫
  • 王利祥
  • 纽斯雷拉·朱布兰
  • 王兴东
  • 邵世洋
  • 吕剑虹
  • 赵冰
  • 赵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来鹏; 任文才; 成会明
    • 摘要: 表面电荷转移掺杂是调制石墨烯电学特性的重要手段。发展高效、稳定的表面电荷转移掺杂剂对于提高石墨烯的电学和光电性能、从而推动其在电子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高效与稳定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表面电荷转移掺杂剂的研究现状以及掺杂石墨烯在光电器件应用方面的进展。根据掺杂剂的类型,着重介绍了最新发展的高效p型和n型掺杂剂,并概述了稳定掺杂方面的重要研究工作。此外,专门介绍了基于掺杂石墨烯透明电极的高性能光电器件。最后,根据表面电荷转移掺杂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徐文静; 陈杰(指导); 旷章曲; 周莉; 陈鸣; 张成彬
    • 摘要: 针对应用于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CMOS图像传感器功耗受限于传统高压四管钳位光电二极管(Four Transistors Pinned Photodiode,4T-PPD)有源像素的问题,设计了低压4T-PPD有源像素。首先,基于热扩散、自诱导漂移及边缘场漂移理论,分析了PPD内部电荷转移机制的理论。其次,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用五指形像素层取代传统方形像素层,以解决低压PPD内部电荷不完全转移引起的图像拖尾。CMOS图像传感器采用0.11μm 1P3M标准CMOS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五指形4T-PPD有源像素在低压1.5 V下,与传统方形像素相比残余电荷下降了80%,满阱容量为4928e^(-),动态范围可达67.3 dB,随机噪声仅为1.55e^(-)_(rms),性能指标可与传统高压4T-PPD有源像素相比拟。
    • 张敏; 李云锋; 常薇; 朱炜; 张洛红; 金仁喜; 邢艳
    •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高效环境修复与能源转换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强.以半导体材料为光催化剂,可将可再生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有望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开发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是该技术得以实际应用的关键.近几十年,研究人员开发出多种半导体材料并应用于光催化研究.其中,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有机非金属光催化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其稳定的分子结构,较小的禁带宽度(~2.7 e V)以及合适的能带结构而备受关注.然而,与大多数半导体光催化剂相似,由于传统g-C_(3)N_(4)上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极易复合,表面催化活性位点较少,可见光响应范围较窄,使得其催化效率不高.基于g-C_(3)N_(4)独特的有机分子结构,通过引入功能化的特定基团以优化g-C_(3)N_(4)的电子能带结构,促进载流子传输,拓展可见光响应范围,是提高其光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表明,在各种功能化官能团中,具有强电负性的含氧基团对g-C_(3)N_(4)的Melon单元优化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本文通过g-C_(3)N_(4)与氨基磺酸间的简单固相热反应成功合成了磺酸基功能化的g-C_(3)N_(4)纳米片(SACN),并实现了同步增强的相互作用.根据固体强酸特性,氨基磺酸可以在热处理的辅助下对g-C_(3)N_(4)进行酸刻蚀,从而增加其比表面积以及表面催化活性位点.更重要的是,理论计算与实验表征结果表明,磺酸基团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所产生的电荷驱动力可极大改善g-C_(3)N_(4)的电荷转移动力学,有效抑制了它们的再结合.此外,吸电子诱导效应还可促进g-C_(3)N_(4)的局域电子再分布,进而降低g-C_(3)N_(4)的导带电位,增强光诱导电子的还原能力.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ACN-400样品(前驱体中氨基磺酸加入量为400 mg)在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以及光降解传统污染物领域展现出较好的性能,其在入射光波长为420±15 nm时的产氢表观量子效率为11.03%.综上,本文为设计合成具有较高产氢性能以及污染物降解效率的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策略.
    • 王绍敏
    • 摘要: 因为一维纤维纳米结构接触面积大,所以作为储能的电极材料对电化学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一维NiMoO4纳米结构,在适当温度(550°C)下静电纺丝成功制备了纳米纤维(NMO-550NFs),在电流密度为1Ag−1在三电极装置中,NMO-550NFs的电极具有较大的比电容(727Fg−1)。其较高的比电容可能归因于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来增强电荷转移和改善电解质离子在表面的扩散。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独特纳米结构的高性能电极,可能会应用于未来的储能领域。
    • 邹菁云; 高冰; 张小品; 唐磊; 冯思敏; 金赫华; 刘碧录; 成会明
    • 摘要: 一维(1D)材料与二维(2D)材料的结合可形成独特的混合维度异质结,其在继承2D/2D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的独特物性之外,还具有丰富的堆叠构型,为进一步调控异质结的结构及性能提供了新的可操控自由度。p型1D单壁碳纳米管(SWCNT)与n型2D二硫化钼(MoS_(2))的结合,为调控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及器件性能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本文直接在高密度、手性窄分布的SWCNT定向阵列及无序薄膜表面原位生长MoS_(2),制备出高质量1D SWCNT/2D MoS_(2)混合维度异质结。深入分析形核点的表面形貌与结构,提出了“吸附-扩散-吸附”生长机制,用于解释混合维度异质结的生长。利用拉曼光谱分析,证实SWCNT与MoS_(2)间存在显著的电荷转移作用,载流子可在界面处快速传输,为后续基于此类1D/2D异质结的新型电子及光电器件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 祝乾; 侯香岩; 黄科科
    • 摘要: 无机功能复合固体是指两个或多个固体通过化学键键合而形成的复合相,与传统单相合成相比,固体复合后发生了晶格畸变、轨道耦合、电子自旋和电荷转移等变化,能够实现材料原有功能的增强甚至产生新的功能。因而,在化学、能源、材料和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陈旭东; 崔康平; 海子彬; 匡武; 王玲玲
    • 摘要: 介绍了一些有关抑制Cu_(2)O光腐蚀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改变晶体形貌,发现(110)和(111)面相对于(100)面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通过控制晶体粒径,表明与纳米粒子相比,微晶Cu_(2)O的稳定性更好;通过构建异质结结构,可以有效地将电子或空穴从Cu_(2)O光催化剂中分离,增强了Cu_(2)O的光稳定性。以上策略的共同点都是改善载流子从Cu_(2)O到反应物或其他催化剂的转移,以避免载流子在颗粒内聚集,从而达到抑制Cu_(2)O光腐蚀的目的。认识与光腐蚀有关的载流子迁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对于优化Cu_(2)O及复合光催化剂设计以提高性能至关重要。
    • 李能; 彭嘉禾; 史祖皓; 张鹏; 李鑫
    • 摘要: 单原子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备可再生燃料和化工原料是一种有前途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受MXene纳米片及其表面官能团调节的启发,本文利用不同的官能团(T=‒O和‒S)构建了Ti_(2)C基单原子电催化剂(TM@Ti_(2)CT_(x),TM=V,Cr,Mn,Fe,Co,Ni),采用从头算量子化学方法,通过调控MXene表面官能团引起电子轨道重构和电荷转移,从而调控MXene基电催化剂的二氧化碳电催化性能.本文研究发现,氧官能团表面锚定的单原子催化剂(TM@Ti_(2)CO_(2))能够显著活化CO_(2).当CO_(2)分子吸附在TM@Ti_(2)CO_(2)表面上时,CO_(2)分子的轨道发生了重构,CO_(2)分子2π*u反键轨道劈裂,部分轨道与单原子的3d轨道结合沉入费米能级之下,导致CO_(2)分子发生形变.当CO_(2)分子吸附在TM@Ti_(2)CS_(2)后,2π*u反键轨道并未发生劈裂,因而CO_(2)分子并未产生形变.Bader电荷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硫官能团,锚定单原子一侧的氧官能团能够提供额外的电子参与CO_(2)活化的电荷输运当中.当电荷注入到缺电子中心的碳原子上时,CO_(2)的分子轨道发生了重构,导致CO_(2)分子活化.进一步解析CO_(2)在单原子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发现,TM@Ti_(2)CO_(2)传输的电子有利于CO_(2)分子克服弯折所需能量,进而达到活化CO_(2)的目的.质子化反应研究也表明,活化后的CO_(2)分子能够降低形成COOH/HCOO中间产物的难度.在第三步质子化反应过程中,TM@Ti_(2)CO_(2)催化剂反应能垒均比TM@Ti_(2)CS_(2)高,不利于CO_(2)还原成甲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构建氧硫混合官能团表面来提升CO_(2)电催化还原性能.研究表明,氧硫混合官能团表面锚定的单原子不仅能够有效活化CO_(2)分子同时也降低了反应的能垒,为实验合成高效MXene基单原子CO_(2)还原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 袁晟杰; 张一鸣; 马剑剑; 田野; 吕昭月; 谢海芬
    • 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等中小屏幕,叠层层OLED作为提升器件寿命、亮度和效率的方法倍受关注.以n型材料HAT-CN和p型材料m-MTDATA构筑中间连接层、NPB/C545T∶Alq/Alq为发光单元,通过多源真空沉积系统制备叠层OLED.器件的光电性能表明:150mA·cm^(-2)电流密度下,叠层器件的电流效率(5.7cd/A)和发光亮度(8 557cd·m^(-2))可达常规器件(2.3cd/A,3 460cd·m^(-2))的2.5倍,实现了低驱动电流密度下的高亮度和高效率.
    • 李全泽; 黄尊恺; 田犁; 祝永新; 汪辉; 封松林
    • 摘要: 基于菲克定律和电子漂移理论,对离子注入和扩散全过程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任意梯度掺杂分布的实现方法。以实现线性梯度掺杂分布为例,分别通过模拟计算和工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该方法,可以精确地计算离子注入能量、注入剂量,以及热扩散需要的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而针对目标掺杂分布设计特定结构的光刻掩模板,只通过一次离子注入,即可制造具有任意分布函数的掺杂区域。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具有梯度掺杂Photodiode的5μm 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与同条件下传统工艺的像素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梯度掺杂Photodiode的像素内部光生电荷传输效率提升显著;在控制除了Photodiode以外的其他区域结构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应用本文方法设计的像素与传统工艺设计的像素相比,在复位阶段对相同栅极电压的响应速度提升了10倍,满阱容量与动态范围提升了2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