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激发态

激发态

激发态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78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7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22145篇;相关期刊249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发光学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2008中国兵工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交流会等;激发态的相关文献由1601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安东、朱正和、张红星等。

激发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7 占比:2.92%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2145 占比:96.98%

总计:22835篇

激发态—发文趋势图

激发态

-研究学者

  • 谢安东
  • 朱正和
  • 张红星
  • 潘清江
  • 束继年
  • 梁冬梅
  • 周玲玲
  • 徐国亮
  • 杨波
  • 伍冬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廖建立; 张迪; 薛佳丹
    • 摘要: 硝基多环芳烃的致突变和致癌性远高于多环芳烃,是不可忽视的大气污染物,光降解是其主要降解途径。硝基多环芳烃光照主要产生氮氧自由基、芳氧自由基和最低激发三重态。其最低激发三重态寿命可达微秒量级,极易与气溶胶中的酚类污染物进行氢转移反应,最终被还原成胺。本文选取1-溴-5-硝基萘为研究对象,利用瞬态吸收光谱,获得了其与醇和酚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信息和中间体特征吸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指认中间体结构,进而推导氢转移反应的机理。
    • 袁胜楠; 韦瑶瑶; 李云志; 周广丽; 刘国魁; 冷霞; 夏其英
    • 摘要: 计算了并五苯及其取代物不同结构的基态能量和激发态性质。发现同一溶剂下6,13-二苯基并五苯比6,6,13,13-四苯基并五苯发生蓝移。与在真空状态相比,并五苯在不同溶剂下均发生蓝移。同时,通过并五苯及其取代物的轨道分布图,研究其苯环取代基对分子局域的影响及轨道跃迁方式。
    • 李亚莎; 夏宇; 刘世冲; 瞿聪
    • 摘要: 沿面放电是破坏绝缘系统性能的原因之一.聚酰亚胺常用于高频电力设备的气-固绝缘中,为此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原子分子层面探讨了在外电场下聚酰亚胺及其受极性基团OH^(-)影响后的单分子链结构、能级与态密度、静电势、激发态等微观参数对陷阱形成以及沿面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电场下,聚酰亚胺分子结构卷曲,偶极矩增加,易于积聚电荷形成空间电荷中心,尤属引入极性基团OH^(-)后变化较明显;聚酰亚胺分子中,苯环区域形成空穴陷阱,酰亚胺环区域形成电子陷阱,且电子陷阱能级的数量较多,其中空间电荷陷阱深度随外电场的增加逐渐变深;聚酰亚胺分子在引入极性基团OH^(-)后激发能降低,使得分子内部的电子变得容易被激发;电子与空穴的空间分离度随电场增加而降低,利于空穴与电子的复合而发出光子.
    • 陈奇欣; 韩山雨; 胡茜茜; 谢代前
    • 摘要: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HCO体系的基态(X^(2)A’)与第一激发态(A2A")的高精度全维势能面.利用含Davidson修正的内收缩MRCI-F12方法结合非常大的ACV5Z.基组,共计算了4624个从头算点,且没有采取任何标度方案.平衡构型、解离能、振动基频等与实验吻合很好.与Ndengue等人的此前经标度得到的势能面相比,本文势能面计算的吸收光谱强度略大,峰值位置向更小的能量偏移了几十个波.结果表明标度势能将会对动力学结果产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影响.然而,基于之前标度的势能面计算得到的共振能量比本文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尽管如此,本文新发展的非标度高级别势能面仍有望为之后HCO体系的光解和碰撞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 李芳芳; 马玉杰; 刘嘉兴; 闫东; 徐昂; 王凤燕
    • 摘要: 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对MgO分子在193 nm下的光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产物M g的速度和角度分布分析,发现了三个光解反应路径.路径一为MgO(X^(1)∑^(+))态分子吸收一个光子到MgO(G^(1)Π)态,山于G^(1)Π,3^(3)Π和1^(5)Π态之间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反应沿着1^(5)Π的势能面解离生成产物Mg(^(3)P_(u))+O(^(3)P_(g)).路径二、三分别为MgO(A^(1)Π)态分子吸收一个光子到MgO(G^(1)Π)态和MgO(4^(1)Π)态,进而解离生成产物Mg(^(3)P_(u))+O(^(3)P_(g))和Mg(^(1)S_(g))+O(^(1)S_(g)).光解离路径的各向异性参数与振动能级的寿命以及转动和振动自旋轨道态的耦合有关.从总动能分析得到D_(0)(Mg-O)=21645±50 cm^(-1).
    • 邢凤竹; 崔建坡; 王艳召; 顾建中
    • 摘要: 将有效液滴模型和推广的液滴模型推广至激发态丰质子核的双质子发射半衰期研究,发现这两个模型都能较好地再现双质子发射半衰期的实验数据.基于这两个模型预言了一些核的激发态的双质子发射的半衰期,为将来的实验提供参考,并将上述半衰期与统一裂变模型给出的半衰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此外,以^(94)Ag的21^(+)激发态的双质子发射为例,讨论了衰变能和衰变过程中带走的轨道角动量对其半衰期的影响,发现半衰期对它们的依赖很敏感,半衰期对衰变能的强烈依赖表明了精确测量核质量和激发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陈文恺; 崔刚龙; 刘向洋
    • 摘要: 充分理解给体-受体复合物的激发态动力学在实验和理论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结合电子结构计算和非绝热动力学模拟,探索了最近合成的一个桨-轮形状的给体-受体复合物的光致动力学过程,该复合物山三个氟硼二吡咯基团和一个六氧杂并三苯构成.根据计算结果,得出结论,桨-轮形状的给体-受体复合物共轭物在激发时将被提升到氟硼二吡咯片段的局部激发状态,然后发生超快局部激发电子态到电荷转移电子态的激子转移.与先前实验工作中提出的光致电子转移机理不同,这种激子转移过程伴随着从氟硼二吡咯基团到六氧杂并三苯基团上的空穴.此外,还发现溶剂效应在该体系的光致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强极性的乙腈溶剂加速了空穴转移动力学,这可以归因于溶剂对电荷转移状态的显著影响,即局部激发和电荷转移激子之间的能隙大大减小,而与此同时非绝热耦合增加,这两个因素都可以促进空穴转移过程.目前的工作不仅为桨-轮形状的给体-受体复合物的潜在光诱导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而且有助于未来设计具有更好光电性能的新型给体-受体复合物.
    • 黄开; 张枫; 赵凤娇; 尹鸿鸣
    • 摘要: 铒掺杂硼酸盐玻璃广泛应用于发光材料中,研究其发光动力学性质对于优化和提高其发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传统的熔融淬火法合成了摩尔比为2%的掺铒硼酸盐玻璃,并在低于硼酸盐玻璃转变温度(260°C)下退火,退火处理后的掺铒硼酸盐玻璃光学性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硼酸盐玻璃未掺杂和掺杂Er^(3+)的热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以10°C/min的速度进行测量.同时还测量了掺铒硼酸盐玻璃发光机理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稳态发射光谱、瞬态发射光谱和衰减动力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Er^(3+)在不同激发波长下556 nm处发射时具有不同的寿命,在掺铒硼酸盐玻璃中可能存在激发态阱,利用实验数据得到了激发态阱的深度为0.14 eV.
    • 季艳琳; 李全松
    • 摘要: 基于含硼热活化延迟荧光化合物p-AC-DBNA(a),通过在供体吖啶部分添加两个氮原子,设计了一系列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b1~b4.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化合物a和b1~b4的前线轨道能级、发射光谱、单重态-三重态能隙、反向系间窜越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与分子a相比,新设计分子的最大发射波长显著蓝移了47~125 nm.其中,b1和b3分子发射深蓝色荧光,而b2和b4分子发射浅蓝色荧光.此外,发现了a、b2和b4分子中的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不仅可以通过从T_(1)态到S_(1)态的跃迁来实现,而且也可能通过从T_(2)态到S_(1)态的跃迁来实现.b1和b3分子中的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主要通过T_(2)→S_(1)过程的热激子方式发生.重要的是,计算得到的b2和b4分子中T_(1)→S_(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常数值是a分子的两到三倍,这表明b2和b4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能更显著.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两种有前景的硼基热活化延迟荧光候选化合物(b2和b4),而且为蓝色OLED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梁冬梅; 荆涛; 黄意; 邓明森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水平上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直线型分子N_(2)O的基态结构、偶极矩、轨道能级、红外和拉曼光谱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杂化CIS方法研究了N_(2)O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特性.结果表明:外电场导致分子键长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分子的直线特征,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随外电场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而能隙随外电场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外电场的增加使LUMO(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组成由π^(*)轨道变为σ^(*)轨道,外电场使红外光谱发生移动,峰的强度增强或减弱.外电场的增加显著影响了N_(2)O分子的激发特性.激发能、激发波长受外电场影响发生了变化,同时,振子强度受外电场影响明显,禁阻跃迁变为可允许的跃迁,允许的跃迁在电场作用下变为禁阻跃迁或者跃迁变弱.紫外光谱在电场的作用下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移动,而且有新的吸收峰产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