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态
基态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73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2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大学物理、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超重核研究”研讨会、第七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第十八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 等;基态的相关文献由844位作者贡献,包括令狐荣锋、庞礼军、杨向东等。
基态
-研究学者
- 令狐荣锋
- 庞礼军
- 杨向东
- 施德恒
- 朱正和
- 汪荣凯
- 张健
- 段海明
- 徐梅
- 王林
- 任中洲
- 戴启润
- 沈光先
- 甘在会
- 陈世国
- 雷海东
- 俞华根
- 姜园园
- 孙光宇
- 张东玲
- 张正平
- 李世雄
- 熊宝库
- 等
- 许星光
- 赵杰
- 乔豪学
- 冀文慧
- 刘仁义
- 刘益民
- 刘莲君
- 巴德里·N·瓦拉达拉简
- 张丰
- 张士欣
- 张胜誉
- 李玉清
- 杜震洪
- 梁冬梅
- 武寄洲
- 熊保库
- 王栋臣
- 王鹏
- 耿振铎
- 肖连团
- 舒级
- 荆涛
- 贾锁堂
- 陈东
- 陈敬东
- 隆正文
-
-
于靖平;
蒿凤有;
吴同;
张光杰;
王天琦
-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VP86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33~0.033a.u.)对CuCl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偶极矩、电荷分布、能量、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红外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的结构变化与电场大小呈现强烈的依赖关系。随着正向外加电场的增大,CuCl分子的键长逐渐减少,分子总能量则逐渐增大;电偶极矩先减小后增大;谐振频率随正向电场的增加而增大,而红外强度则逐渐减小;当电场从-0.033a.u.变化-0.021a.u.时,LUMO能级、费米能和能隙逐渐增加,然后随正向电场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
-
黄帅飞
-
-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幂律势的两个相位的非局部等周问题。利用集中紧性原理,证明了具有两个相位的非局部等周问题基态解的存在性。本文是在泛函的极小值的存在性的背景下,研究了两个相位的非局部等周问题的基态解的存在性,主要运用集中紧性方法,证明了紧性成立,从而证明基态解的存在性。
-
-
王佳奇;
高泽峰;
李永峰;
王璐
-
-
摘要:
为了探索不使用特定形式的试探态研究多电子系统基态性质的方法,以至多约10个原子的小分子为例,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多电子系统进行求解.此外,利用包含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结构对费米网络(FermiNet)进行改进,并称之为Transformer-FermiNet,同时对比了Transformer结构中不同数量的隐藏单元对网络表达能力的影响,并对Transformer结构取代线性连接结构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ransformer-FermiNet能够在保证原费米网络结果精度的同时将网络参数的规模缩减为原来的3/4.
-
-
陈新燕;
刘海东;
刘兆理
-
-
摘要:
研究由三个方程耦合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它们源于非线性光学和Bose-Einstein凝聚.考虑了两种类型:含有周期位势的方程组和含有势阱位势的方程组.借助于广义的Nehari流形以及精细的能量估计,证明了当相互作用位势适当小时,这两类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存在正的基态.
-
-
闫训甜;
孙春友
-
-
摘要:
本文将动力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一类具有Sobolev次临界指数的非线性椭圆型方程,通过吸引子的存在性及其结构分析来研究稳态方程基态解的存在性及其渐近性态.这一方法的细致应用,不仅需要在理论和应用上创新,而且必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和思想方法,对非线性分析和无穷维动力系统的理论和应用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
-
-
-
杨宝珠;
黄双;
罗士平
-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一系列平面结构的铂配合物分子.对其基态分子结构 、吸收光谱 、激发态分子结构 、发射光谱及电子传输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并总结出取代基在配合物结构 、前线轨道 、光谱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最低能吸收和发射波长都是由最高占据轨道到最低空轨道的跃迁,配体给电子能力强的分子适合做电子传输材料,而配体给电子能力差的分子适合做空穴传输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