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分子

小分子

小分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666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02472篇;相关期刊396种,包括科学养生、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制药原料及中间体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第十六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第一届国际微纳尺度生物医学分离和分析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等;小分子的相关文献由12683位作者贡献,包括曹镛、应磊、彭俊彪等。

小分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3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2472 占比:99.39%

总计:103106篇

小分子—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敏; 周栩筠; 高杰克
    • 摘要: 坦克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 TBK1)是天然免疫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rlartory Factor 3, IRF3)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rlartory Factor 7, IRF7)可诱导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TBK1稳态的失调则会导致许多疾病如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癌症的发展。因此,基于TBK1靶点开发新型高效抑制剂可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于该靶点的认知,并确认其作为药物靶点的有效性。本文就TBK1蛋白结构以及一些有潜力的药物小分子进行综述。
    • 孙宾宾; 薛科创
    • 摘要: 螺吡喃是一类研究较为广泛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光信息记录与存储、分子开关、军事伪装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关注小分子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目的,综述了螺吡喃、螺硫代吡喃、螺硒代吡喃的合成方法,介绍了超声波、微波技术在螺吡喃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指出了小分子螺吡喃类化合物合成领域尚待加强的几个研究方向。
    • 朱禹豪; 杨亚非; 曹东丽; 夏炎
    • 摘要: 目的:为了拓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小分子检测领域的应用,本文合成了三种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氧化物,作为MALDI-TOF MS新型基质,用于高效分析氨基酸。方法:本文以三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为前驱体,通过TiO_(2)纳米涂层修饰,并经过煅烧得到其金属氧化物,用作MALDI质谱基质,研究其在氨基酸检测方面的优势,探究基质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考察材料的重现性和定量分析能力。结果:三种MOF-衍生金属氧化物材料相比其前驱体MOFs和TiO_(2)NPs,分析氨基酸(Pro、Ile、His和Try)时具有信噪比高、离子强度高和重现性好的优点;其中CrO@TiO_(2)表现最佳,基质浓度为0.1 mg·mL^(-1),定量检测Ile和His时线性范围为0.001~0.1 mg·mL^(-1)。结论:本文制备的MOF-衍生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MALDI-TOF MS基质,实现了对4种氨基酸的同时精确检测,具有在氨基酸及小分子代谢物检测方面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价值。
    • 刘园园; 郭芸; 罗晓刚; 刘根炎; 孙琦
    • 摘要: 荧光探针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荧光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和响应迅速等特点,受到环境及生命科学领域的青睐.随着荧光探针技术的发展,近红外一区荧光探针由于具有发射波长长(600~ 900 nm)、对细胞损伤小、组织穿透性强和自发荧光背景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组织等复杂生物体系中生物分子的检测、示踪及成像.本文评述了近年来(2016~ 2020年)近红外荧光探针对金属离子(Hg2+、Cu2+、Zn2+、Al3+、Fe3+)、生物小分子(Cys、N2H4、H2S、H202)与生物大分子(亮氨酸氨基肽酶、β-半乳糖苷酶)等重要生物分子的检测及成像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类探针在细胞及活体的分析应用,并对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郑玲; 李虹; 张文生
    • 摘要: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多亚型跨膜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可与多种胞外配体结合,激活胞内效应分子,启动复杂的胞内信号级联反应,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功能紊乱,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寻找靶向RAGE的拮抗剂或许有望改善并治疗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等多种相关性疾病.本文综述了靶向RAGE的外源性小分子拮抗剂的结构特点、结合区域及研究现状,为靶向RAGE的药物发现、确定未来治疗干预的策略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王沁芸; 潘晔; 陈克平; 王慧英; 吕鹏
    • 摘要: 对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以及筛选制备进行详细介绍,并对目前其在小分子识别中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基因工程抗体在识别小分子方面的优势,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对基因工程抗体在小分子识别中的进一步应用和产品研发提供一些思路.
    • 张倩倩; 李思谦; 周立红; 张凤莲; 章顺楠; 吴春勇
    • 摘要: 咖啡酸、丹参素等小分子酚酸类成分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丹参酚酸类成分在复方丹参制剂中发挥着主要的药效作用.据报道,小分子酚酸类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自氧化,可引发自由基链反应.自由基还可通过复杂的机制偶联生成多种聚合物.其中,含1,4-苯并二噁烷结构的聚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笔者对咖啡酸等小分子酚酸类成分的自氧化及自由基聚合机制、产物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含小分子酚酸类成分相关产品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为含1,4-苯并二噁烷结构的物质在化合物筛选、新药开发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 潘永金; 吴峰芬; 蒋良炎; 金少芬; 兰小红
    • 摘要: 目的:观察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尿毒症对患者体内中小分子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龙泉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钾(K)、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结果:1)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其SCr、BUN、血清K、P、iPTH、β2微球蛋白的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患者SCr、BUN、血清K、P、iPTH、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2)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BUN、血清K、P、iPTH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其SCr、BUN、血清K、P的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SCr、BUN、血清K、P的水平,P0.05.结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在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SCr、BUN、血清K、P)方面的效果要优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在清除其体内中分子毒素血清iPTH方面的效果可能优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在清除其体内中分子毒素血清β2微球蛋白方面的效果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相近.
    • 庞敬瑶; 李佩玲; Beilerli Aferin; 闫昱; 王惊梦
    • 摘要: 铁死亡(ferroptosis)主要依赖于细胞内铁和脂质活性氧(L-ROS)累积所引起的细胞死亡,是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自2012年首次提出以来,在生物化学、肿瘤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铁死亡来干预癌症的进程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热点,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纳米材料和基因技术等.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基于铁死亡的癌症治疗新策略、优势与局限性,期望为癌症治疗提供参考.
    • 陈茂林
    •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使用现状.方法 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治疗的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结果 经过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在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当中,共有76例患者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用药类型包括对应突变位点用药、与突变位点不符用药、基因未检测用药等,使用合理率85.53%.结论 本次研究中发现,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广泛,且用药合理率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