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基础科学>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7-05-19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会议文集: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洋葱为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时代,洋葱在民间医药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草药志》和《药材学》中已有记载,其在民间用于防治动脉硬化症.洋葱是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抗菌消炎、缓解糖尿病、抗哮喘、降血脂、降血糖及抑制血小板增生等功效,其中有机硫化物、多酚和甾体皂苷等含量较为丰富,具有潜在的新药开发前景.本研究采用蒜氨酸酶对鲜洋葱进行酶解,然后通过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其中的精油,从15.0482kg鲜洋葱中提取得到洋葱精油7.8105kg。随后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该精油中的有机硫化物,洋葱精油中有机硫化物的总含量为47.64%,其中含量最高的是2-Thiazolidinethione(12.52%),其次为1,3,5-Trithiane(4.42%)和Diallyl disulphide(3.82%)。
  •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安全、快速的Py-GC-MS研究方法,该法可以同时研究部分氢化多环芳烃类供氢剂的使用温度范围、供氢能力、反应活性以及基质的最佳热解温度。通过选择离子模式测定质量数为m/z=43的正构烷烃的生成情况可以观察供氢剂在热解时的抑气性能,在裂解温度550℃时龙口煤中加入供氢剂和不加供氢剂的裂解产物正构烷烃分布图,由此可见,加入供氢剂后,裂解产物中的低碳数正构烷烃明显减少。
  • 摘要:建立了一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直接测定水体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水样加入一定量L(+)-抗坏血酸,高速离心净化,直接上机检测.经BEH 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多反应离子监测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内标法,待测物含量在2.0~100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8;按3倍和10倍信噪比计算出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0.5ng/L和1.0~2.0ng/L;平均回收率为84%~11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4%.方法可用于水体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测定.
  • 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石墨烯作为最为著名的二维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分离分析及生物成像领域.理论预言,亚纳米尺度的石墨烯纳米孔具有类似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功能,可用于无机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因此,利用重离子加速器辐照PET基单层石墨烯膜并结合化学蚀刻技术,成功制备出可用于水溶液中无机金属离子分离的多孔石墨烯分离膜,研究了电场、酸度及温度等因素对无机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的影响,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对分离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表明,石墨烯纳米孔对金属离子的高选择性源于纳米孔周围的羧基带来的离子交换作用.石墨烯还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材料,目前很多研究表明石墨烯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然而目前,研究者多将石墨烯用于肿瘤的成像与治疗,很少用于非肿瘤疾病的诊断与治。利用纳米银标记氧化石墨烯材料,以便提高其对X射线的吸收,同时利用他汀来抑制其生物毒性,随后将其应用于肾病的CT检测。研究发现,辛伐他丁可有效的去除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生物毒性。静脉注射后,快速分布于肺、肝中,并可通过肾脏缓慢排泄,这为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随后,成功制备了右肾功能障碍模型鼠,并将微量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静脉注射于小鼠体内,24小时后通过宝石螺旋CT成功观察到小鼠左右肾的CT成像差异,实现了右肾疾病的检测。该研究为石墨烯在非肿瘤疾病的诊断领域提供了新技术。
  • 摘要:本研究中以甜菊糖苷为目标化合物,建立了HSCCC直接重复进样分离和Overlapping重复进样分离甜菊糖苷中三种化合物的方法,并对两种重复进样分离过程进行了比较。首先进行了两相溶剂系统的筛选,以正己烷-正丁醇-水做为优选的溶剂系统,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HSCCC仪器为DE公司Spectrum,分析模式,柱体积22.4mL,流速0.8mL/min,在线检测波长210nm。自动接样器收集馏分后用HPLC检测,合并含有相同化合物的馏分。直接重复进样方式是在样品注入后进行分离,至所有目标化合物被洗脱后注入下一针样品进行下一次分离。而Overlapping重复进样分离方式则是根据三个目标化合物的k值和固定相保留率,计算样品峰在色谱柱内的保留体积,在不影响HSCCC色谱分离的情况下,目标化合物还未完全从HSCCC色谱柱内洗脱出来就注入下一针进行分离。相比直接重复进样,Overlapping重复进样分离能够进一步减少分离时间和溶剂耗费。
  • 摘要:采用SPE-DLLME提取城市水环境中痕量残留抗生素,富集倍数将近5000倍;用SPE-DLLME的方法,提取和富集了城市污水中4种质子泵抑制剂,基质效应与SPE相比显著降低;利用自制的离子液体磁性纳米材料Fe3O4@SiO2@[Hpy]NTf2作为吸附剂,以MSPE-DLLME联用技术测定水环境中几种抗菌药物的残留,方法回收率在86.1%以上;此外,以C18作为吸附剂,采用DSPE-DLLME联用技术,成功应用于桂枝、人参、三七等中药材中五种常用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以上方法拓宽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的应用范围,具有富集倍数大、萃取效率高、检测限低、抗基质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环境中药物的检测以及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监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摘要:本研究建立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鼠灌胃氧氟沙星片后,其血液及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与右氧氟沙星的含量与分布情况进行了有效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对映异构体的选择性,具有光学活性的D-苯丙氨酸与右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Cu2+共同形成配合物,并与色谱柱之间具有不同的亲和力、稳定性或能量,在C18柱上得以成功分离。左氧氟沙星与右氧氟沙星在0.1-12.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实验RSD均小于15%,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值为85.16%-94.12%,小鼠空白血浆及空白试剂在其出峰位置无干扰,方法专属性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要求。小鼠以氧氟沙星片灌胃给药后,两种对映异构体在15min内达血药浓度的峰值,且在心脏和肝脏中的达峰时间为10min,在脾、肺及肾脏中的达峰时间为15min,在脑组织中的达峰时间为50min,可知右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基本同步。由血药浓度及各组织中的含量峰值发现,各组织中右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分布存在差异,且右氧氟沙星的含量均多于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 摘要:双硫仑是一种解酒药,近年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的药效作用.但是由于双硫仑的口服低生物利用度和在血循环中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发挥抗肿瘤效果.因此,将双硫仑制成脂质微球注射液,旨在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并延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考察了双硫仑脂质微球注射液与双硫仑普通注射液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差异.将双硫仑制成脂质微球注射液后,能提高其在比格犬体内的Cmax和AUC0-6h,从而也提高了双硫仑的生物利用度,表明脂质微球可作为双硫仑抗肿瘤制剂的载体。
  • 摘要:柴油中的酚类含氧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非烃类杂质,会对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献研究了酚类化合物对催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大部分酚化合物会对柴油的安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油品颜色加深,生成胶质.而位阻酚2,6-二烷基酚和2,4,6-三烷基酚又是好的抗氧化添加剂.因此,史权采用了GC/MS方法研究了柴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目前对于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大多是对这类化合物对油品宏观性质的影响以及组成的定性研究上,对这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存在一定困难.
  •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分析航空煤油详细组成的全二维气相色谱方法,可以得到链烷烃、环烷烃、单环芳烃和二环芳烃族组成详细信息及各族碳数分布信息。比较不同来源航空煤油样品的详细烃组成结果,发现不论是石化来源还是生物来源的航空煤油样品,均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烃组成和碳数分布的变化,证明全二维气相色谱方法得到的数据结果详细、可靠,可为航空煤油的加工工艺和催化剂研究提供更详实的数据支持。
  • 摘要:结合两性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和功能化磁性介孔纳米材料的优点,本课题设计了一种两性亲水复合纳米材料的糖肽富集方法,并成功的应用于糖肽的富集和检测中。以纳米磁球为核,依次包裹了二氧化硅层,金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层,并通过Au-S键连接上两性亲水分子半胱氨酸,形成了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材料。该复合纳米材料对糖肽的富集具有优越的灵敏度、选择性、体积排阻和重复性等优点。同时,在应用于实际复杂生物体系中,本课题制备的材料可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糖肽的富集,证明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前沿分析法、竞争洗脱法和非线性色谱法是研究固定化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前沿分析法和竞争置换法均需使用系列不同浓度的药物饱和色谱柱,造成了药物用量大和分析时间长的不足;非线性色谱法虽节省药物配体,但其实施前提为结合/解离过程均为快反应过程、且动力学因素是色谱峰拖尾的唯一决定,不适用于亲和色谱中蛋白-药物相互作用准确分析.与上述方法相比,直接进样法具有药物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因此本实验采用该方法研究氯丙那林等六种药物与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的相互作用.
  • 摘要: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心也从基因组学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即蛋白质组学.众多研究表明蛋白质在基因表达以后,还要经过不同程度的修饰(例如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才能发挥所需的功能,这种翻译后修饰过程受到一系列修饰酶和去修饰酶的严格控制,使得在某一瞬间细胞中蛋白质表现出稳定或动态的特定功能.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种经过了特定修饰的蛋白质,更客观地反映了细胞的各种生理以及病理过程.这就催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学.然而这一前沿的研究方向,受到了富集材料的严重制约.系统总结了面向糖蛋白质组学、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聚合物基富集材料,重点论述了智能聚合物材料在这些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 摘要:本研究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双丹口服液的制法进行样品制备,应用HPLC/Q-TOF-MS技术对丹参与丹皮配伍前后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双丹样品中的没食子酸含量显著性增加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显著性降低,这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在双药合煎过程中水解为没食子酸之缘故。此外,发现原儿茶酸与芍药苷在双丹样品中的含量显著性增加,这可能与丹参-丹皮配伍后存在助溶现象有关,导致一些水溶性较强的化学成分溶解度进一步增强。本研究为双丹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临床疗效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摘要:近年来质谱已经成为蛋白质结构分析表征的重要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可分析复杂混合物、可高通量动态分析等特点.活性状态下,生物体中的赖氨酸通常带正电,对于稳定蛋白质结构、调控蛋白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了一种将活性二甲基化共价化学标记和质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蛋白质内赖氨酸的局部微观环境.将这一方法应用在蓝细菌、红藻和菠菜的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蛋白质复合物局部微观结构对比分析中,通过甲醛和氰基硼氢化钠对赖氨酸侧链上的伯胺进行还原二甲基化标记反应,位于蛋白质表面的“自由”赖氨酸更容易被标记,而位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赖氨酸由于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等较难被标记。标记后赖氨酸电荷状态不变,仍然保持其原有生理结构和生物活性。以菠菜PSⅡ复合物为例,在进行高度标记(所有赖氨酸标记效率均大于85%)后仍然保持高放氧活性。在三个物种间,总共鉴定到121个标记效率不同的赖氨酸。物种间标记效率一致的赖氨酸主要集中于PSⅡ蛋白质复合物的lumen区域,并且位于与氧释放相关的蛋白质亚基(PsbB、PsbC、PsbD、Psb0)的相互作用界面上。通过活性二甲基标记结合质谱分析的方法考察膜蛋白质复合物内赖氨酸的局部微观环境,为深入了解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同物种间PSⅡ蛋白质复合物上的保守和非保守结构信息提供了依据。
  • 摘要:丙泊酚(propofol)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速效短效静脉麻醉药,广泛用于麻醉诱导或麻醉维持.本文建立了快速、稳定、灵敏、准确测定丙泊酚的方法,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所述方法具有简单可靠、准确灵敏、快速高效的优点,并且重复性好,内源性物质未见干扰,适用于丙泊酚体内药物分析。
  • 摘要: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动态可逆的、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广泛参与到诸如转录调控、细胞代谢、信号转导、蛋白降解等生物进程1-2.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紊乱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并与肿瘤的发生、转移与恶化密切相关.因此系统地对O-GlcNAc糖基化蛋白质进行鉴定与分析,对于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丰度极低且质谱响应较差等因素,常规质谱鉴定手段难以对其实现高灵敏度、规模化的分析鉴定.在近年来发展了多种针对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质和肽段的分离与富集新策略。建立了基于新型功能化温度敏感型聚合物的O-GlcNAc修饰蛋白质富集方法。采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合成温度敏感型聚合物,再进行高密度的三苯基磷基团功能化修饰。该温敏聚合物可通过三苯基磷与叠氮之间的施陶丁格反应,高选择性的捕获样本中的低丰度叠氮标记O-GlcNAc蛋白质。同时利用其温度响应特性,通过改变外界温度准确控制该温敏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即富集时完全溶解,回收时沉淀分离,从而实现了均相反应富集和异相分离的效果。该方法成功在HeLa细胞中富集鉴定~2000个O-GlcNAc糖蛋白,有效提高了现有数据规模,显示出其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发展了一种基于选择性去糖基化、HILIC富集结合质谱鉴定的O-GlcNAc糖基化蛋白质和肽段研究新策略。首先采用多种糖苷酶特异性地去除大部分具有寡聚结构的N/O-糖链的干扰,提高O-GlcNAc糖基化与HILIC填料的亲和能力,再使用HILIC填料进行富集,可从500倍的非O-GlcNAc糖肽干扰中有效富集低丰度的标准O-GlcNAc糖肽。该策略首次实现了对健康成人尿液蛋白中O-GlcNAc肽段的规模化分离与富集。结合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源于457个O-GlcNAc糖蛋白的474个O-GlcNAc肽段,获得了首个人尿液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修饰数据集,有助于深入地研究其在尿蛋白中的生物学意义。
  • 摘要: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也可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目前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法血浆处理较为繁琐且测定周期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药浓度的报道较少,而高专属性、高灵敏度、分析时间短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显得尤为适用,因此本试验主要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甲硝唑的浓度,以期为其体内药物分析提供快速简单的方法.
  • 摘要:为明确烟草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收集种植于山东省诸城市孟瞳烟站的烟草根际土壤,利用各种分离手段(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葡聚糖凝胶LH-20)和NMR等波谱技术对其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然后以莴苣幼苗和烟草幼苗为受体植物,对其化感作用以及自毒作用进行评价,从中确定了烟草的3种化感物质,并利用HPLC定量分析法对主要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这为阐明烟草化感作用机理以及解决种植烟草的连作障碍提供了理论基础。
  • 摘要: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元.除了作为构筑生命体的基石外,细胞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各种细胞微环境,例如: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微环境、干细胞微环境、神经突触和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等.在分子层面上,功能蛋白质复合物及其翻译后修饰是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的关键分子机制,是生命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析对象之一.近年来,已经发展了研究直接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集成化蛋白质组学策略。在本报告中,将重点介绍实验室在以下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发展了基于三功能基团化学探针和蛋白质结合结构域的功能蛋白质复合物研究策略,并成功地实现了对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磷酸化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高灵敏度分析;发展应用于研究亲和富集样品等微量样品的集成化蛋白质组学样品前处理技术SISPROT,并在多种生物医学体系中实现了成功地应用。
  • 摘要: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硅胶基质表面沉积纳米氧化硅,形成一种核壳结构,然后进行十八烷基(C18)的改性,利用硅胶表面堆积而成的纳米氧化硅之间形成的大孔来减小传质阻力,利用固定相与蛋白质和多肽间的疏水作用对蛋白质和多肽等生物大分子化合物进行分离。比较十八烷基分别键合沉积一次的硅胶和未沉积的硅胶固定相对碱性和酸性蛋白质的保留,结果表明C18键合沉积纳米氧化硅的硅胶固定相保留更强,柱效更高;通过优化流动相和柱温,最后在最优的条件下对多种蛋白和BSA酶解物进行分离,并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 摘要:以固定化蛋白质为核心的亲和色谱法在功能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已具有广泛应用,但仍具有药物用量大、分析时间长和色谱峰展宽严重等不足.本研究以内皮素受体A(ETA)为对象,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肽段重组至ETA碳末端,肿瘤细胞系中表达获得大量重组受体.由于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肽段中半胱氨酸797可与其共价抑制剂依鲁替尼的丙烯酰胺中的烯键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反应迅速且条件温和.
  •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瑞香狼毒含有丰富的活性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茎叶部位,对叶面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较少.冯娜、皮立等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内蒙古与青海地区的瑞香狼毒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并用GC/MS进行了分析1,2,但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存在挥发性化合物易损失、萃取时间长、化合物易降解等缺点,鉴于以上原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瑞香狼毒叶面挥发性化合物并进行GC/MS分析.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提取法相比,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鉴定出的化合物种类更多,更能准确反映瑞香狼毒叶面挥发物的组成,而且该方法更为简单、快速、灵敏。甘肃两地区鉴定出的瑞香狼毒叶面挥发物种类有很大差异,这说明气候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会诱导瑞香狼毒合成不同的叶面挥发性次生代谢物。
  • 摘要:本课题组以糖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为模板蛋白,以硼酸功能化Fe304@Au纳米粒子为磁性载体,以苯胺和2-苯基乙醇胺为单体,通过控制磁性载体表面自由基聚合的反应进程,得到分散性良好的薄膜型HRP-MMINs。利用溶剂热法制备Fe304纳米粒子以提高MMINs的分散性,通过优化磁性载体表面MIPs的制备条件得到厚度接近模板蛋白直径的MIPs膜以达到最优萃取效率。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振动磁强计和粒径分析仪对所合成的MMINs进行了物理表征,对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其选择性和选择性吸附能力。最后将其应用于HRP在多种高浓度蛋白质混合样品中的选择性萃取,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制得的MMINs对模板蛋白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萃取性能。该法材料制备简单,萃取过程快速高效,对传统磁性分子印迹技术进行了改良,并为复杂生物样品中目标糖蛋白的快速选择性萃取提供了可靠简便的新途径。
  • 摘要:中药鼠李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使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多种功效,同时也给药物活性成分的鉴定和作用机理的阐明增加了困难。由于药物在机体内是通过与疾病发展过程中多种相关的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来发挥其药理作用。因此,以生物活性为导向研究生物大分子如靶酶与天然药物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快速、靶向地筛选针对某种疾病的天然活性成分,同时也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中药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摘要:本工作结合点击化学反应、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发展了多种硼酸、麦芽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并成功地应用于糖蛋白的富集。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硼酸聚合物刷功能化磁性石墨烯材料,实现了糖蛋白质的高选择性富集;将巯基—烯点击反应结合ATRP,简便有效地合成了苯硼酸配体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用于糖蛋白的富集;基于巯基-炔点击反应制备苯硼酸功能化硅纳米粒子包覆的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通过简单的自聚合反应在磁性石墨烯表面形成仿生聚多巴胺膜,再将生成的金纳米粒子固定在聚多巴胺膜上,然后通过Au-S键将含有巯基的亲水麦芽糖修饰在金纳米粒子表面,得到麦芽糖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多巴胺/磁性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实现了糖肽的高选择性富集;聚多巴胺与巯基麦芽糖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亲水麦芽糖修饰的麦芽糖/多巴胺/磁性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
  • 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指那些从肿瘤组织上脱落下来并进入血液全身循环的癌细胞.它由普通癌细胞转化而来,与癌症的扩散和转移密切相关,是反映癌症病情发展的风向标,对其进行详尽研究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体外周血液中CTC的含量很低,一般不会超过100个/mL,而其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背景干扰细胞则高达109个,这对现有的分离分析方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从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活动规律及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标.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使蛋白质的结构更为复杂,功能更为完善,调节更为精细,作用更为专一。后修饰蛋白质/肽段的种类很多,数量低,对其研究存在困难。围绕癌细胞与蛋白质的高效捕获富集,课题组做了大量工作,初见成效。设计抗体修饰的硝酸纤维素芯片捕获细胞并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对细胞进行成像分析,利用适配体修饰的磁珠和金球实现对肿瘤细胞与拉曼成像,基于聚合物凝胶材料构建的3D网状结构高效捕获唾液酸过表达的肿瘤细胞,以及应用树枝状分子修饰的超亲水磁球快速特异性的捕获肿瘤细胞等。此外,合成多种功能化磁性石墨烯亲水材料,这些材料成功地结合了磁球的易于分离,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功能基团超强亲水力,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糖肽的富集效率。这些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为大规模进行翻译后修饰蛋白功能分析提供了新的富集分离方法。在高灵敏度检测方面,筛选构建出高灵敏性的SERS探针,然后用其对细胞进行SERS标记和高精度的成像,取代传统的荧光成像技术对癌细胞进行计数,同时采用LC-MS/MS技术对富集的蛋白质/肽段进行高灵敏度鉴定。
  • 摘要:不同水平的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单/多位点磷酸化)在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分别对其研究可以揭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水平的功能多样性[1].目前,虽然对磷酸化肽的研究比较多,但对磷酸化水平的深入剖析,即单/多磷酸化肽的分别分析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2].在质谱分析时,由于受磷酸化蛋白/肽自身天然丰度和离子化效率低以及非磷酸化分子抑制的影响,有必要发展新方法或开发新材料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提高分析选择性和灵敏度.尤其是在质谱正离子模式下,很难对电负性较强的多磷酸化肽进行检测.在本研究中,分别通过共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铈基纳米复合材料亲和探针,即PEG修饰的磁性纳米Ce/Ce(IV)氧化物颗粒(表示为PEG-Ce/Ce02-Fe304,P-CCF)和Ce/Ce02掺杂的S042-/Fe203纳米固体超强酸(表示为Ce/Ce02-S042-/Fe203,CSF)亲和探针。基于设计和开发的这两种探针对单/多磷酸化肽具有不同的亲和作用,提出一种顺序富集策略。具体步骤为,P-CCF和CSF对原样液处理后的馏分彼此再进行一次反向富集。结果显示,CSF探针对多磷酸化肽具有高特异选择性,而CSF处理后的馏分中剩余的单磷酸化肽可进一步通过P-CCF来萃取。本顺序富集方法对于实际复杂生物样品,如脱脂牛奶酶解液和人血清样品,成功实现了单磷酸化肽和多磷酸化肽的有效分步富集,并提供了一种对全磷酸化肽分析的替代方式,这种组合策略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摘要:沙门氏菌是病原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病原细菌之一,决定其成功入侵宿主的一个关键机制是三型分泌系统.沙门氏菌通过这个注射器状的结构将毒力蛋白(又称效应蛋白)转运到宿主细胞中,从而实现细菌的入侵及胞内的增殖.沙门氏菌的效应蛋白直接影响其致病性,因此对效应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尽管如此,其是否还编码其他的效应蛋白仍然未知.在本研究中,运用高通量定量质谱技术系统性研究沙门氏菌分泌蛋白质组,并成功鉴定到一个可能的效应蛋白STM1239.同时,结合免疫印迹和β合内酞胺酶(TEM-1 β-lactamases)报告系统等生物学手段进一步证明STM1239在感染宿主过程中被转运至宿主细胞内且这一过程严格依赖其三型分泌系统。此外,发现STM 1239蛋白在酵母中表达具有明显毒性,且在小鼠感染模型中的研究也表明STM 1239缺失突变株的毒力显著下降。综上所述,工作再次表明利用蛋白质组学全面快速筛选潜在效应蛋白的策略具有明显优势,可推广至其它临床上重要病原细菌的研究。
  • 摘要:利用双磷酸基功能化四氧化三铁(BP-Fe3O4)纳米粒子来选择性捕获复杂样品中纳米TiO2的新策略。BP-Fe3O4对60纳米锐钛矿型TiO2的平衡吸附量达到2.45g g-1,但对15nm的SiO2的平衡吸附量仅为0.01g g-1。在复杂液体样品基体以及10-500倍共存纳米SiO2的情况下,BP-Fe3O4仍具有对纳米TiO2的良好吸附性能。所发展的捕获策略可用于纳米TiO2定量分析中的绿色样品预处理,添加回收率69.9-99.0%,检出限0.02ppm。此外,该捕获策略还有助于鉴定复杂样品中纳米TiO2的晶型乃至形貌,还可望用于分离或除去环境中纳米TiO2以及TiO2的持续循环使用。
  • 摘要: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以其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物理化学稳定性、廉价性,成功应用在化学生物传感、模拟酶催化、药物输运等诸多领域.以其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可选择性地富集目标物质,为复杂样品中低含量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提供技术手段.然而,将MIPs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富集分离与检测时,仍然存在水相识别能力弱,传质速率慢等问题.本工作以超顺磁性纳米颗粒Fe3O4为载体,利用表面引发可逆加成链转移(si-RAFT)这种活性可控聚合技术,以广泛使用的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成功制备了印迹壳层清晰、厚度均一的核壳型MIPs。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IPs能选择性地吸附2,4-D,亲和力高,吸附速率快,磁分离性能好。结合HPLC,建立了2,4-D分离分析新方法,实现了饮用水以及白菜样品中2,4-D的高选择性富集检测。该方法能满足中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饮用水以及蔬菜样品中残留2,4-D的检测要求。
  • 摘要:首次合成制备出了具有磁性的金属-有机纳米管材料Fe3O4@Co-MONTs,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磁性强度测定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将Fe3O4@Co-MONTs作为吸附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水样中痕量多氯联苯的新方法.为了提高该材料富集多氯联苯的效果,分别用Plackett-Burman design和Box-Behnken design对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实验条件如离子强度、pH值、萃取时间、吸附剂质量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单因素法优化了解吸条件(解吸液种类和解吸时间),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进行方法学实验和实际样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分析物的线性范围是5-1000ng L-1,检出限为0.31-0.49ng L-1,重复率RSD小于10%。将该方法成功运用于饮用水中多氯联苯的检测,结果满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Fe3O4@Co-MONTs材料在饮用水中PCBs的磁性固相萃取中适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 摘要:高能量密度材料(包括HMX,RDX和CL-20),与传统的炸药如TNT不同,他们的化学结构为刚性结构(如Fig.1所示).近年来人们对这些材料的合成路线及爆炸性能研究较多,但很少研究其毒性,长期或多次接触这些含能材料,会对人的肝细胞、肺脏有一定的损害,还有可能导致体细胞的突变.在研制、生产、爆炸后残留的CL-20对土壤、生物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危害也不容小觑.本研究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HMX,RDX和CL-20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与固相萃取(SPE)相结合应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残余物的分离与检测.
  • 摘要:本文开发了一种三维的M×N型适配体修饰搅拌棒阵列对其进行选择性吸附萃取和检测。该思路是基于适配体对目标物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亲和性高且性能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将金丝缠绕在导电玻璃搅拌棒上,接着电沉积一层金纳米颗粒,然后将巯基化修饰的核酸适配体(本课题以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为例,查询并构建相应的适配体)通过金硫键组装到搅拌棒表面,由此构建了适配体功能化SBSE,通过在样品液体中不断插拔实现对目标物的富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搅拌棒对鱼类和猪肉中的抗生素残留均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萃取能力。将12个搅拌棒制成一个阵列,可用于12个样品联合处理,并同时洗脱到进样瓶中,由此大大提高了前处理效率。该搅拌棒阵列制备和萃取洗脱过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绿色环保,且吸附容量较高(每根棒上可以富集100ng适配体)。对三种目标物的检测下限可以达到0.1ng/ml此外,通过改变搅拌棒表面修饰的适配体种类,可以对其他种类的兽药残留也进行检测。
  • 摘要:软骨藻酸毒素(DA),是一类由拟菱形藻属产生的天然神经毒性氨基酸.DA通过受污染贝类或经食物链富集后最终被人们摄取,将引起人体神经信号传递紊乱,甚至短时间的记忆丧失.因此,构建一种针对DA的行之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及减少经济损失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在已提出的众多DA检测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具有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使其成为最常用的DA检测手段.由于贝类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基质干扰,在进行HPLC检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磁性固相萃取(MSPE)作为固相萃取(SPE)的一种变体,基于简单的磁性分离原理,可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富集.
  • 摘要:采用共价键合法成功的制备了以MOF-5/g-C3N4材料为涂层的萃取纤维,它解决了使用环氧树脂粘合材料受热时易膨胀的问题,使纤维涂层更稳定(热分解温度超过450℃)。以该涂层为基础建立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同时对7种芳香胺进行检测。在最佳条件下,目标物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1000.0ng/mL,检测限为0.004-0.3ng/mL,说明该方法具有很宽的线性范围和低的检测限。将该方法用于西河水中芳香胺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4.8%-111.3%之间,日内和日间的RSD都低于8.6%,证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可行性。结果表明,MOF-5/g-C3N4纤维由于其高的比表面体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容易准备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材料萃取涂层,能实现环境样品中农药残留的高效富集。
  • 摘要:藻毒素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备受重视,对于其高灵敏度和快速检测显得日益重要.针对目前藻毒素在高灵敏度和快速检测中面临的分离富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展了基于几种功能纳米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技术,该技术是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快速固-液分离.并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相结合,建立了几种用于藻毒素高灵敏检测的分析方法.
  • 摘要:与传统的水热/溶剂热方法相比,微波合成方法主要是加热方式不同.微波发生器将直流电场转变为交流电场,作用于处在微波场中的物体上,使其产生高速转动和碰撞,从而产生热效应,使反应物的温度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升高.因此,微波加热的特点是反应时间短,能快速结晶成核,一般能把反应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或几分钟.另外,微波合成还具有相选择、形貌/尺寸可控、反应参数易控等优点.Ni等首次将微波辅助的溶剂热合成引入MOF合成领域,并快速合成了粒径分布为4μm左右的IRMOF-1、IRMOF-2和IRMOF-3的微晶.目前,微波合成方法是除了水热/溶剂热之外使用最为广泛的MOF材料制备方法.本文拓展性的将微波辅助合成法与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结合起来,开发了几种微波辅助原位共价键合法快速制备固相微萃取涂层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如环境友好的MIL-100Fe、ZIF-90、MOF-5/C3N4等固相微萃取涂层,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制备的固相微萃取涂层晶体致密,结构稳定,并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并将所制备的MOF涂层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残及多氯联苯的分析检测。结果分别与文献报道的商品化涂层或其他方法制备的涂层方法进行比较,该法制备的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结果都令人满意。
  • 摘要:分散固相萃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当前迫切需要发展成本低廉、选择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吸附材料.金属-有机纳米管(MONTS)是一种含有纳米级隧道的新材料,通过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桥连配体组装而成,已在各个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由于MONTs桥连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位体并且同时具备碳纳米管和有机金属骨架结构材料的优点,表现出一些独特的性能,例如多样的拓扑结构,内部直径均匀、稳定,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上述性质表明MONTs在用作分散固相萃取的吸附剂方面拥有巨大潜力.采用含铅金属-有机纳米管(Pb-MONTs)为吸附剂,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分析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b-MONTs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对饮用水中的多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通过响应面优化方法对吸附条件(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吸附剂质量和pH值)进行优化,用单因素优化方法对解吸条件(解吸液种类和解吸液体积)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低于文献报道方法的检出限。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多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的分析,结果满意。
  • 摘要:蛋白质组学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生命活动的重要课题,由于蛋白质分离分析的研究过程耗时耗力,针对现有的微流控芯片电泳存在的不易便携、高压安全性、微通道易吸附生物大分子的问题,本文分别设计制备了两类微流控芯片电泳系统,分别是具有抗蛋白吸附性能的聚乙二醇(PEG)基质和低电压检测的U盘型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质的微流控芯片电泳装置.一方面,利用光刻法制备一类“夹心式”PEG基质的微流控芯片电泳装置,这种PEG微通道尺寸可自由调控至最窄通道宽度为10μm,有效分离长度为13.3cm,与其他成熟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材料相比,其本身具有较好的抵抗蛋白吸附的能力,不需附加的通道表面修饰过程,实验结果证明,这类芯片电泳与电化学分析仪联用后可在短时间内200V分离电压下实现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Lys)和细胞色素C(Cyt-c)的蛋白质混合液基线分离,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模板浇铸法和干膜光刻法制备一种U盘型PDMS微流控芯片电泳装置,该种微芯片的通道直径为375μm,有效分离长度为25mm,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与电化学分析仪联用后可在低电压下实现对BSA,Lys和Cyt-c的快速基线分离,与传统的毛细管电泳仪相比,本装置不仅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易便携,而且所用电压较低,不需携带常规的大型高压供电器,使用过程方便安全节能。
  • 摘要:糖基化因其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为了更好地研究糖基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将糖基化肽段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富集出来.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在糖蛋白组学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富集糖基化肽段的方法.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出色亲水性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记作Fe3O4@mSiO2-IDA)来富集糖肽,为糖肽的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通过利用介孔二氧化硅的大比表面积以及亚氨基二乙酸的亲水性对各种糖肽均有出色的富集能力,Fe304@mSi02-IDA在标准蛋白酶解液及实际生物样品中均展现了出众的富集效果。经质谱分析,Fe304@mSi02-IDA分别从辣根过氧化氢酶酶解液(HRP)和免疫球蛋白G酶解液(IgG)中分别富集得到了25和33条信噪比良好的糖肽峰,并在对2μL血清实际样品的富集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富集得到了归属于140个糖蛋白中的424个糖肽。
  • 摘要:光热治疗是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方法,由于其肿瘤杀伤效率高、对健康细胞损伤小等特点,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同时具有强烈的光热转化效率和高成像灵敏度的多功能光热材料的成功合成促进了成像介导的光热治疗系统的开发.由于光热治疗与肿瘤成像的系统不兼容,成像与治疗通常要分开进行,影响了治疗的效率.在本研究中,利用聚多巴胺包裹的金纳米棒为多功能材料,开发了表面增强拉曼(SERS)成像-光热治疗一体化平台,实现了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检测与实时光热杀伤.合成了同时具有强烈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和光热转化效应的金纳米棒材料,在金纳米棒材料表面包覆一层聚多巴胺分子提高金纳米棒的生物相容性,在经过抗体修饰后材料可以特异性地与目标肿瘤细胞结合。利用DU145细胞为目标细胞建立了小鼠模型,考察了实验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快速SERS成像将肿瘤组织与健康组织区分开来,成像结果与H&E染色结果高度一致,随后延长激光对肿瘤细胞的照射时间,实现了肿瘤组织的实时光热杀伤。这些结果不仅验证了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展示了实验方法在肿瘤精准治疗方向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 摘要:在本项研究工作中,首先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了聚合物整体材料酶反应器,将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分别固定于聚合物整体柱上,实现了与药物损伤DNA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在线酶解,继而采用氢氘交换质谱方法实现了与药物作用蛋白质的捕获及酶解定性研究;其次,还设计合成了聚合物(PS-co-MAn),采用静态呼吸图法,构建了具有微纳多孔结构的聚合物多孔膜型酶反应器,实现了临床蛋白样品的高效酶解;其三,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多孔膜型酶反应器的性能,将磁性纳米颗粒与聚合物相混合,制备得到了磁性聚合物多孔膜型酶反应器。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多孔基质酶反应器具有微纳多孔,在酶解过程中,获益于此类酶反应器的独特微纳孔限域效应,采用所构建的新型聚合物多孔基质酶反应器,实际样品的酶解效率显著提高,其可重复使用性及稳定性良好。
  • 摘要:利用聚多巴胺的粘附性,建立了原位制备β-环糊精(β-CD)功能化开管毛细管柱的新方法,并对多对手性物质进行了成功的拆分。多巴胺溶液经1h聚合即可在毛细管内表面形成稳定的聚合物,同时将溶液中的β-CD粘附到毛细管表面。该方法简单、快速,无需对β-CD进行任何修饰和改性。直接将左旋多巴通入毛细管,在碱性条件及CuS04/H202的催化作用下,经1h聚合即得到手性开管毛细管柱,且可实现对手性药物、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的有效分离。该涂层柱连续运行250次以上,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且柱与柱间的重复性也非常好。与常用的开管毛细管柱制备方法相比,建立的方法极易推广,有望用于制备其他活性物质功能化的毛细管柱。
  • 摘要:本文报道了研制出的三种类型EDG,包括氢氧根、碳酸根、甲基磺酸。可满足绝大部分离子型化合物的分析需求。以KOH EDG为例,其耐压>30MPa,浓度产生范围l-lOOmM@l mL/min。可兼容于所有商品化离子色谱系统;还报道了一种集抑制和检测为一体的电致膜抑制器一电荷检测器复合器件。相对于传统抑制器和电荷检测器串连系统,复合器件的死体积和扩散体积分别下降17.6%和36.6%;另外,还利用聚乙烯醇水溶液成膜后在冷冻或加热条件下可自身或通过交联剂聚合的特点,发展了一种普适性亲水色谱固定相快速制备技术:色谱基质原则上可以为任何基质类型,比如硅胶、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石墨碳。以超高化学稳定性而很难表面化学修饰石墨碳为例,成功的制备出一种强极性固定相和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鉴于碳基质高化学稳定性、高机械强度、溶胀性低、全量程pH适用范围的优势,这将为离子色谱或亲水作用色谱提供一种近乎理想的分离介质。
  • 摘要:高选择性糖肽富集方法的发展是糖蛋白组学中的难点问题,对研究疾病发生机理、发现疾病标记物及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受启示于凝集素对糖蛋白的特异性识别取决于凝集素特定的几何结构、高度多价性和肽与糖之间的氢键作用,在响应性聚合物主链中引入单糖、二糖或二肽组合的功能单元,设计和制备了相应的响应性聚合物材料.这些材料能将唾液酸与其他的羧基酸类分子区分开,展现了很好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识别源于唾液酸与单糖/二糖间的多氢键作用以及唾液酸本身的独特结构。同时,糖或糖肽与材料作用时,引起聚合物链“线-球”构象变化和材料宏观性能(如表面浸润性和硬度)的改变。法选择性更高选择性、吸附量更大和可控性更好。智能聚合物材料的引入为糖肽的富集和分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 摘要:共价-有机骨架(COFs)是一类由C、H、N、O等轻质元素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新颖多孔材料,具有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和功能多样等优点,在分析化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开展基于COFs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传统方法合成的COFs材料大多形貌不规则或为亚微米尺寸,限制了其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的应用.制备COFs与其它基质材料的复合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和促进COFs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应用的有效手段。为此,开展了制备甲基丙烯酸共价键合COF TpPa-1整体柱和Si02@TpBD复合物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COFs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原油中的石油酸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可指示油气成因、生物降解过程和成熟度等相关内容.当前石油酸的分离方法普遍存在繁琐耗时、样品和有机溶剂用量大等问题.在此,提出了一种滴管固相萃取模式,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小型化的优点.对于已有的小型固相萃取模式,如吸头固相萃取、注射器固相萃取等,大都采用塑料制品为萃取容器,萃取过程容易带来塑化剂的干扰.滴管固相萃取模式采用的玻璃滴管可以避开这类干扰.而且,发现,在非水介质萃取实验中,装填于玻璃滴管内的吸附床相比塑料吸头更不易被溶剂冲垮,这可能是由于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溶剂流过玻璃表面的阻力相比塑料表面较小.因此,相比已有小型化固相萃取模式,滴管固相萃取更加适用于非水介质萃取,如原油、食用油、挥发油等样品的分离.
  • 摘要:为了提高酶的复用性和稳定性,将酶固定于载体上制备固定化酶。由于磁性纳米粒子具有易于快速分离的特性,将其作为载体用于酶的固定。实验中以溶剂热法制备分散性良好的Fe304纳米粒子,以壳聚糖为改性剂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氨基,利用席夫碱反应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酶固定于纳米粒子表面,结合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高的特点,进一步将其应用于中药提取物中酶抑制剂的筛选。实验过程中考察和对比了固定化酶和自由酶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发现酶经固定之后保持了自由酶原有的最适酸碱和温度响应,并且对酸碱和温度环境适应范围更宽;考察和对比了固定化酶和自由酶的储存稳定性和复用性,发现在4℃下储存25天后,固定化酶酶活仅降低了原始酶活的14.5%,而自由酶则降低了原始酶活的55.0%,固定化酶连续使用8次后仍保持了61.3%的原始酶活,而自由酶只能够使用一次,结果表明经固定之后酶的储存稳定性和复用性得到了提高。实验测得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为0.85mM,竞争型抑制剂阿卡波糖的抑制常数Ki为7.37μM,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69μM。最后使用所建立的方法,由18种中药提取物中筛选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果发现桑叶的抑制效果最好,在浓度为30 mg/mL时,检测不到产物峰,说明30 mg/mL的桑叶提取物对酶的抑制率达到100%,当将其浓度降低为5 mg/mL时,其抑制率依然很高,可以达到83.7%。
  • 摘要:通过制备2种蛋白作为固定相的开管柱,应用开管电色谱法成功表征了单抗的电荷变体。首先选择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固定相制备开管柱,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BSA修饰的涂层柱,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碱性蛋白的分离和单克隆抗体电荷异构体的分离。BSA涂层极大地改善了分辨率,有效地抑制了蛋白的吸附。此外,BSA涂层对单克隆抗体的电荷异构体表现了特殊的选择性。西妥昔单抗的七种不同形式的电荷异构体成功地获得分离,利妥昔单抗的两种碱性异构体和一种酸性异构体以及曲妥珠单抗的两种碱性电荷异构体和四种酸性异构体成功地从主峰中分离。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涂层柱表现了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其次,根据凝血的机理一步法制备了纤维蛋白修饰开管柱,该开管柱也成功的应用于单抗电荷变体的表征,与BSA修饰开管柱相比,此柱制备更加简单,同时可成功应用于对单抗变体的表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蛋白作为开管柱的固定相在对单抗电荷变体的表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功能化材料并用于蛋白质高效酶解、磷酸肽以及糖肽选择性富集。利用其永久的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的优势,各新型功能化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可直接提供较其他纳米非多孔材料更多的活性位点,且酮-烯胺类共价有机骨架材料裸露末端均是活泼的氨基或醛基,更易于后续改性修饰。因此上述几类功能化材料的合成过程中往往不需要复杂繁琐的涂层方法,合成过程较以往同类材料更为简单。以上结果均表明了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应用于蛋白质组研究的潜在可能性。
  • 摘要:人体血清和唾液中的蛋白质已广泛用于临床检测,特别是癌症的筛查和诊断,但现有的体液蛋白标志物特异性不高.体液中含有大量的循环外泌体,往往携带与癌症相关的生物信号分子,已日益成为癌症早期检测和治疗的新靶标.针对体液中循环外泌体丰度低、背景干扰严重的问题,有必要建立标准化的分离分析方法,促进循环外泌体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应用.为分离富集血清和唾液中的循环外泌体,利用淀粉和唾液淀粉酶的特异性结合去除唾液中的高丰度蛋白和粘蛋白,采用血清高丰度蛋白去除试剂盒进行样品前处理,经电镜分析、纳米粒径分析、表面特征标志物分析和凝胶电泳分析,证实分离提纯到了体液外泌体.和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提高体液外泌体的富集效率,显著减少体液中高丰度蛋白的干扰。对得到的循环外泌体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从血清外泌体和唾液外泌体中分别鉴定到994和319个蛋白。为探索循环外泌体蛋白在癌症检测中应用,系统比较了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在血清和唾液外泌体蛋白质组上的差异。经过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在两种体液中都发现了11个与肺癌相关的外泌体蛋白,证实体液外泌体及其蛋白质可以用于癌症检测。经过验证,这些体液外泌体蛋白有望成为癌症无创筛查和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
  • 摘要:固定化蛋白质对于生物催化、蛋白质组学、临床诊断以及亲和色谱等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步骤则是蛋白质的固定化过程,针对现有功能蛋白质固定化过程存在键合容量低的问题,拟采用聚合物刷修饰的固体材料基质,实现功能蛋白质的高容量固定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级家族成员之一,与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类疾病密切相关。以上述功能蛋白质为例,设计基于重氮盐反应的方法定向固定AT1,建立基于聚合物刷的His标签融合蛋白质定向固定化新方法,为功能蛋白质高容量固定化方法的建立提供借鉴。
  • 摘要:构建了二元探针系统,首先通过探针1上的蛋白修饰亲和识别结合蛋白,然后利用探针1特有的DNA序列,将探针2通过DNA自组装靶向引导至结合蛋白,再引发光交联将结合蛋白键合到带有富集或检测标签的探针2,进而实现了较弱的蛋白分子间作用转化为稳定的共价键,并保持了修饰与结合蛋白的专一性识别,从而实现低丰度、弱作用蛋白复合物的高灵敏富集和分析。以组蛋白H3K4me3与其特定蛋白结构域PHD为例,在优化探针骨架、交联反应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的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探针富集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在实际体系中鉴定到包括BPTF在内的很多己知的结合蛋白,同时还发现了多个未见报道但具有识别结构域的结合蛋白。这一工作为“修饰介导的蛋白-蛋白弱作用”鉴定提供了新的分析策略,结果表明:这一方法不仅可以高灵敏表征组蛋白修饰与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来筛选发现组蛋白修饰新的结合蛋白,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摘要:发展快速高效的蛋白质酶解方法以及相关的集成化分析平台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组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将酶固定在毛细管柱中制成毛细管微酶反应器,并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等分离模式相联用,与质谱(MS)分析鉴定相结合,可以实现蛋白质在线快速酶解、分离和鉴定,该研究策略避免繁杂的离线人工操作,减少了样品转移损失和污染,提高了蛋白质酶解和鉴定的效率.本文分别将基于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材料的胰蛋白酶单酶反应器、糜蛋白酶单酶反应器与毛细管电色谱进行在线联用,以肌红蛋白为标准蛋白样品,对在线酶解与离线自由溶液酶解的酶解效率进行比较,并对在线酶解条件进行优化.
  • 摘要:基于液质联用策略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目前还没有很好实现.这一技术的难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与液质系统相匹配的单细胞预处理技术,包括单细胞抓取,裂解,酶解;二是色谱分离;三是质谱检测.这三部分的技术难点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了解决第一部分技术难点,开发了一种毛细管柱内的单细胞处理技术.取一根空毛细管,在末端填入lcm反相填料。将单个细胞装入入口处的空管部分,并紧接着装入1cm长的酶解液(trypsin)。调节毛细管的柱后压力,使当流动相线速度仅为0.1mm/s时,柱压可达到200bar。使用液相色谱泵推动液体段至填料处。细胞会在巨大的系统压力下破裂,释放的蛋白质被填料捕集。紧接着酶解液会在填料处与细胞释放的蛋白混合。加热酶解。酶解得到的肽段也捕集在填料上。至此,单个细胞的处理步骤完成,得到的肽段可以洗脱至色谱柱进行分离。
  • 摘要:近年来,本课题组基于脲醛树脂材料及功能化脲醛树脂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新型色谱整体固定相的开发,并将其应用到管内固相微萃取和毛细管电色谱之中。脲醛树脂因其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制备过程简便,聚合反应速度快的优点,成为了色谱整体柱制备领域的一类新型固定相,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必将在色谱领域的诸多方面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应用。
  • 摘要:本研究基于微流控三维聚焦技术对样品液流的分布进行调控,力求利用聚焦液对样品的三维聚焦抑制样品的电喷雾进样损耗,并在相对较大的电喷雾尖端孔径下实现对纳升级流速微液流的稳定电喷雾电离。如此,既能避免极小nESI喷雾尖端频繁堵塞报废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ESI喷雾尖端制备的困难。此外,通过对电喷雾电离源结构、辅助、干燥氮气的引入等相关因素的合理设计,还将熔融沉积建模技术引入到nESI电喷雾电离源的制作中,实现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的nESI电离源制备。在对该其进行充分评价后,氮气辅助型三维聚焦nESI电离源(NIS)被用于检测农药有机小分子、胰岛素和溶菌酶等待测物,结果表明基于NIS电离源可实现50-500nL/min流速范围待测液流的稳定电喷雾电离检测,且检测灵敏度、信号稳定性良好。
  • 摘要:本研究以烯丙基-β-环糊精(allyl-β-CD)为单体,1,4-苯二硫醇为交联剂,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一锅法制备一种多功能的β-CD整体柱.通过优化单体与交联剂的比列、致孔剂用量以及点击反应的温度制备通透性好、高柱效的整体柱.用硫脲和芳香类物质评价整体柱的柱效,最高柱效达到63200plates/m.
  • 摘要:亲水性液相色谱(HILIC)克服了传统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在极性化合物分离上的不足,是当前分离技术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涉及HILIC的分离机理、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一直持续稳定地增长.其中,聚合物基质的HILIC整体柱由于制备工艺简单可控、高渗透性、传质阻抗低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课题组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含两性离子官能团的HILIC整体柱,例如:[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PE)、[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氨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PP)、1-(3-磺酸丙基)-4-乙烯基吡啶鎓内盐(4-SPV)、N,N-二甲基-N-丙烯酰氧基乙基-N-(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PDA)、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胆碱磷酸丁酯(MBP)等,成功应用于苯甲酸、小肽、核苷碱基等极性或强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上,最高柱效达170,000plates/m,耐酸碱稳定性好;研究还发现聚合物中不同交联剂极性的差异对整体材料的亲水性、选择性及柱效等性能影响显著.
  • 摘要:2016年2月16日,接报到一瓶疑似有毒雪碧样品,据称:购买者饮用后发觉口感不对,并有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之后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该样品呈淡黄色,闻之确有医院消毒水的味道,故决定排查消毒剂有效成分.首先利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排查出该样品中不含聚六亚甲基双胍、醋酸洗必泰、苄索氯铵、邻苯二甲醛、对氯间二甲苯酚和三氯生这6种有效成分.针对初步排查结果,决定排查是否含有在医院大量使用的84消毒液。84消毒液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0),有效氯含量5.5-6.5%。分别将市售84消毒液、疑似有毒雪碧样品和化学纯次氯酸钠稀释10倍后进行分析,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线扫描这3种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图,结果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紫外吸收光谱图。顺利排查出样品中掺有84消毒液或次氯酸钠。为进一步证明CE的排查结果,将该疑似有毒雪碧样品用水稀释1000倍,进行离子色谱分析,结果也测到了比较高的Cl-。将该样品及84消毒液分别稀释10倍后测pH均为12.2;1滴浓盐酸酸化己稀释10倍的样品及84消毒液,均检测到了较高的余氯。毒理学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1例84中毒死亡病例相一致,这些实验均支持疑似有毒雪碧样品中掺有84消毒液或次氯酸钠的结论。
  • 摘要:整体柱固定化酶反应器除了具有一般颗粒表面固定化酶反应器(IMER)的优点外,还克服了由于酶的非特异性结合,导致谱带展宽;在特定质量传递情况下,流速对底物转化效率的影响;扩散慢而造成的底物到达催化位点,比酶产物形成的速率更慢的问题。整体柱载体能够实现完全没有扩散限制,以使酶的动力学参数不受流速的影响等优点。但存在着固定化率不高、酶活量小、酶活性易损失、重复性差、整体结构易收缩或溶胀等问题。为此,本课题组在不锈钢色谱柱中,采用单一硅源-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发展了具有稳定骨架结构的有机-无机硅胶杂化整体柱(HMC)的可控性合成方法,该整体柱制备简单,刚性强且有一定的弹性,孔道大小可调,骨架结构稳定、易于原位修饰等优点.采用动态原位修饰方法,在杂化整体柱中接枝氨基硅烷,再与戊二醛反应,最后与木瓜蛋白酶共价结合,制备整体柱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反应器,并应用于纤维蛋白水解研究在杂化整体柱中接枝环氧基硅烷,再与木瓜蛋白酶进行直接共价结合,制备整体柱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反应器,并应用于水解啤酒中的蛋白质研究;为了提高固定化酶的酶活率,环氧基修饰的整体柱与亚氨基二乙酸反应,再络合铜离子,获得金属螯合杀化硅胶整体柱结合漆酶,并应用于酚类环境激素的催化降解分析。
  • 摘要: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直接甄选并优化AFP核酸适配体至45bp,序列为GTCGT-N35-TTTTA。使用ViennaRNA预测该适配体的二级结构,最小自由能为-4.80 kcal/mol。在AFP核酸适配体的5’端用花氰染料5(Cy5)进行标记,将此适配体命名为SCy5,然后通过CE-LIF检测器进行特异性分析。将lOμMSCy5在95℃下变性5分钟,室温下缓慢冷却,然后与lOOμg/ mL AFP混合后,置于37℃孵育10分钟。采用涂覆聚乙烯醇的熔融石英毛细管(40cm×50μm)进行分离,其分离电压为-8kV,温度为25℃,缓冲液为30mM NaH2P04(pH7.5),激光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650nm和680nm。根据分离分析结果,计算SCy5的解离常数(Kd)为0.2μM。将过量的SCy5加入到AFP PR性血清中进行孵育,得到免疫结合产物AFP-SCy5和过量的游离SCy5,利用CE可对AFP-SCy5和SCy5实现快速分离。
  • 摘要:本课题组利用氧化石墨烯(GO)与疏水抗癌药物喜树碱(CPT)之间的疏水和π-π相互作用作用将两亲性前药CPT-PEG构筑到GO的表面,随后在体系中引入α-环糊精(α-CD),利用PEG/α-CD主客体识别形成的准聚轮烷(PPR)作为刚性交联剂诱导GO片定向排列,从而制备了一类新颖的具有规整内部结构的3D杂化超分子水凝胶,并进一步成功实现了对水溶性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负载。在近红外光(808nm)照射下,利用GO片独特的光-热转换性能可有效诱导石墨烯水凝胶发生凝胶-溶胶转变,从而利用CPT和5-FU在凝胶中负载的不同区域和作用力实现两类药物近红外光敏感的级联释放。利用HPLC可同时检测两类药物在近红外光照射下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该类凝胶具有优良的近红外光敏感双药物分阶段释放行为。
  • 摘要:本文用ATRP技术,制备侧链链接小分子手性配体的聚合物刷型手性固定相,试图提高手性配体的键合量,并研究其色谱性能。首先用L-亮氨酸衍生物和丙烯酸羟乙酯合成手性单体,再将其用ATRP聚合技术修饰于硅胶表面,制备出聚合物刷型手性固定相。以L-亮氨酸衍生物柱作为对照柱,选择了多种手性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流动相比例等色谱条件下进行拆分,比较ATRP柱与对照柱的色谱性能。可以看出,ATRP反应12h的拆分效果最佳,出现四个峰。这与氰戊菊酯有两个手性中心,有四个对映体的理论预计相符合。同时,将ATRP柱与对照柱进行比较,发现ATRP柱对氰戊菊酯的拆分效果优于对照柱。初步研究表明,将刷型CSPs与ATR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 摘要:手性是自然界的重要属性之一,手性化合物的识别和拆分在化工、临床、食品和制药等行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直链淀粉是具有光学活性的天然生物大分子,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改性后的直链淀粉衍生物对多种外消旋体分子均能表现出良好的手性识别性能.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深入发展,在纳米尺寸范围操纵直链淀粉分子及其超分子聚集体,已成为直链淀粉科学的前沿领域.与直链淀粉相比,纳米直链淀粉颗粒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超精细结构等优点.本实验通过醇沉法成功制备了纳米直链淀粉,将6-位带有3-(三乙氧基硅)基团的纳米直链淀粉-3, 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通过一步化学键合法制备纳米直链淀粉衍生物的毛细管开管柱。考察了纳米直链淀粉衍生物毛细管开管柱的涂层形貌及手性拆分性能。该纳米直链淀粉衍生物毛细管开管柱对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三种氨基酸实现了手性分离。
  • 摘要:蛋白质糖基化不仅参与蛋白质折叠,受体激活,免疫应答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糖基化程度的异常还与阿尔兹海默症和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糖基化不均一,糖蛋白丰度低和受到其他大量非靶标肽段的干扰,对糖基化肽段的高效富集成为后续质谱分析的瓶颈问题.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针对糖基化肽的选择性富集策略,其中,亲水相互作用法由于具有较好的重现性,非歧视富集能力和与质谱较好的兼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绝大多数基于亲水法设计的富集材料均存在合成过程繁琐的缺点.复杂的合成步骤不仅耗时耗力,还限制了材料表面官能团的密度。基于此,引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利用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越的可修饰性能等优点,设计了以氨基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基底的两步合成路线,成功合成半胱氨酸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亲水性材料能够实现对标准糖蛋白酶解液和Hela细胞裂解液中N端糖基化肽的高选择性富集,总共能从30微克的全细胞裂解液中富集到1069条糖基化肽段,对应于614个糖蛋白。另外,该合成路线不仅大大缩短了合成时间,增加了材料表面接枝的官能团密度,还建立了一种以氨基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基底的通用功能化方法,展示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后修饰技术在复杂样品处理,特别是在糖基化多肽的分离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摘要: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已成为药物分析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种重要分析检测技术.传统的正交型和共线型排列是毛细管电泳柱上荧光检测系统中最流行的两种检测模式.但是,在这两个荧光检测模式中,要实现被分离样品的荧光发射,激发光束必须穿过检测窗口处的毛细管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激发光在毛细管内外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光反射和光散射,从而产生较强的背景噪音,影响检测灵敏度.另一方面,传统的荧光检测模式具有比较复杂的光学结构,并且占有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微型化仪器的发展。这些缺点在其它的微柱分离荧光检测系统中也是存在的。因此,如何减小背景噪音、优化荧光检测的光学系统,从而为CE提供简便、灵敏的检测器尤为重要。近年来,笔者设计组装了柱内光纤光学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将该装置应用于药物及生物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摘要:围绕改善色谱分离和提高色谱-质谱检测灵敏度的目标,分别设计、合成了具有荧光特性和分子内正电荷(罗丹明类,质谱增敏)的衍生化试剂(包含稳定同位素标记衍生化试剂),用于脂肪酸、神经递质、脂质化合物等的靶向、高灵敏LC-荧光检测或LC-MS质谱分析应用.化学衍生化能够为色谱分离和质谱定性定量检测带来良好效果.针对复杂生物基质样品中低含量成分分析的需求,同时为解决常规色谱-质谱分析中遇到的LC紫外/荧光检测器灵敏度低、MS离子化效率低、基质干扰严重等瓶颈问题,利用自主设计、合成的荧光衍生化试剂或质谱增敏衍生化试剂,对生物、环境、食品等实际样品中的羧基、氨基、羰基等痕量分析物进行检测.
  • 摘要:'点击化学'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的高效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合物合成、聚合物制备、表面修饰等.采用巯基-环氧点击聚合反应,分别以POSS-epoxy和2,2',2'',2'''-[1,2-联二亚甲基四(4,1-亚苯基亚甲氧)]四环氧乙烷(TPEGE)两种含多环氧基团的化合物为单体,以三种二巯基和多巯基化合物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三种POSS-epoxy-thiols杂化整体柱和两种TPEGE-thiols有机聚合物整体柱.所制备的整体柱也具有非常均一、规整的三维网状骨架结构,对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和复杂样品均实现了高效cLC分离。其中杂化整体柱和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最高柱效分别达到182,700N/m和132,OOON/m。针对在整体柱表面引入巯基基团的过程繁琐等问题,采用POSS-epxoy和胱胺盐酸盐为单体,利用环氧-胺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了含有二硫键的整体柱,将其表面的二硫键还原成巯基后,通过巯基-甲基丙烯酸酯点击反应在整体柱表面进行修饰。其中,C18修饰的整体柱对苯系物的保留增强了235-340%,分离柱效提高了58-102%。得益于整体柱的原位制备技术和较好的通透性,制备了长度1m×75μm的整体柱,在色谱泵压力为24MPa下,死时间只有9min,峰容量高达147。
  • 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核-壳结构的Si02介孔材料(core-shell silica mesoporous,CSMS)并将其作为胰蛋白酶(trypsin)的固定载体,制备了可用于尺寸选择蛋白水解反应测定的固定化酶微反应器。给出了CSMS粒子及固定化酶反应的制备及尺寸选择蛋白水解反应的示意图。系统研究并评价了三种不同固定酶的方法,其结果表明,由于CSMS粒子的特殊的梳子状规则的壳层结构,trypsin酶可很容易地通过物理吸附于CSMS粒子通道内,具有高上酶量、低酶泄漏率、以及操作步骤简单等特点。利用该酶微反应器研究了不同质量的蛋白水解反应。研究表明,相比于游离酶,利用CSMS固定化酶微反应器有效地提高了低质量蛋白的水解,表明其可用于尺寸选择蛋白水解,在蛋白组学分析研究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摘要:为了获得分离性能好、溶剂耐受性强的手性固定相,本文以甲壳素为原料,首先获得脱乙酰度高达98%以上的壳聚糖,然后选用不同酸酐对壳聚糖2位上的氨基进行选择性地酰基化,得到N-酰基化壳聚糖,再选用含不同取代基的苯基异氰酸酯修饰N-酰基化壳聚糖3位和6位上的羟基,制备壳聚糖-二(苯基氨基甲酸酯)-(酰胺)。通过对壳聚糖进行“非均匀”修饰,将不同的取代基引入到壳聚糖中,以合成出具有不同结构的壳聚糖衍生物,这样能够使手性分离材料的结构多样化。当发生手性识别时,不同结构的取代基在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方面能起相互补充的作用,使壳聚糖衍生物会表现出更好的手性分离性能。将壳聚糖衍生物涂敷于3-氨基丙基硅胶上,即可获得一系列相应的手性固定相。通过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壳聚糖衍生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将制备的手性固定相应用于多种类型药物或药物中间体的分离。系统地研究和评价壳聚糖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的分离性能及溶剂耐受性,揭示壳聚糖衍生物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 摘要:通过化学键合、表面引发的链转移聚合反应在不锈钢丝表面制备了聚1—乙烯基-3-辛基咪唑溴盐离子液体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固相微萃取材料;然后利用阴离子种类对离子液体溶剂性质的影响,通过在线阴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功能化的聚合离子液体,为提高聚合离子液体的亲水性和稳定性,本实验通过阴离子交换反应将溴离子置换为六氟磷酸根离子,为了预测两种聚合离子液体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利用高斯软件建立模型,理论计算离子液体与黄酮之间的吸附作用力,从数值可得到以六氟磷酸根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力相对较高。实验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单一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了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 design进行条件优化。最后将聚合离子液体修饰的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的硅胶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对进食后不同时间段尿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得到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尿液渠道排泄的主要时间段及排泄量。
  • 摘要:本研究提出研制核酸酶切的级联固定化酶反应器,将核酸一步降解为单核苷,具有酶切效率高(>99.9%)、速度快(<45min)、封闭体系干扰小等优势;结合级联酶反应器,发展在线酶切-LC-MS检测碱基修饰或损伤的高灵敏方法,用于细胞和临床样品中核酸损伤标志物的分析。所谓级联酶反应器,是根据核酸分步多酶切技术原理,将多个固定化酶反应器按照特定顺序串接,上一级的核酸降解产物为下一级酶反应器的“底物”,逐级降解为小片段寡聚核苷酸或单个核苷。
  • 摘要: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主客体识别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色谱分离研究中.但由于绝大部分杯芳烃及其衍生物水溶性较差,目前它们主要被应用于反相色谱的相关研究中,关于其在亲水作用色谱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采用连续的固液反应,成功地制备了两种杯芳烃亲水作用固定相.选用多种溶质为探针,对固定相的亲水色谱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固定相可成功地用于极性样品的分离分析,极大地扩展了杯芳烃的应用范围.
  • 摘要:本论文提出基于MEMS技术,将传统气相色谱仪的核心元件色谱柱、热导检测器等芯片化,采用集成技术将核心元件、电路、气路等集成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重量轻、检测快速等特点的基于MEMS的小型气相色谱仪。基于MEMS技术将传统的长达几十米的毛细管色谱柱芯片化了,为了提高色谱柱芯片的分离能力,在微色谱柱内表面集成了纳米功能层,在微色谱柱内表面集成纳米功能层前后,Cl-C2的分离度分别为0.46、1.01,即集成纳米功能层后Cl-C2分离度提高了120%。基于MEMS技术研制了微热导检测器,死体积约200nL,测试结果表明其最低检测限可达几个ppm。
  • 摘要:分子印迹微萃取技术结合了分子印迹技术和微萃取技术的两者的优点,具有选择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样品用量小、有机溶剂用量少的特点,已成为当前样品前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分别从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中的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出发,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分子印迹样品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具体如下:(1)以结构类似的双酚类化合物为替代模板分子,制备了替代模板分子印迹吸附萃取搅拌棒(MIP-SBSE)涂层,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双酚A的萃取分析;(2)以双酚A和雌二醇为双模板分子,制备了双模板分子印迹吸附萃取搅拌棒涂层,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两类物质的萃取分析;(3)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尼泊金乙酯和双酚A为三模板分子,制备了多模板分子印迹整体材料,并研究了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萃取效果的影响;(4)制备了基于环糊精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子识别过程中,环糊精的空腔包结作用和分子印迹的特异性识别表现出较好的协同识别效应,进一步提高了样品前处理中的选择性.
  • 摘要:采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HPLC-QTOF/MS)和毛细管电泳—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CE-TOF/MS)分别对128例血浆样本(41例低通量透析前/后;46例健康对照)进行脂质分析和301例血浆样本(85例低通量透析前/后;42例高通量透析前/后;47例健康对照)进行极性代谢物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发现透析前/后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且透析后组更加趋向于健康对照组。低透析前/后比较发现124个脂质、91极性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高通量透析前/后则有126个极性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p<0.05)。比较低、高通量透析模式发现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清除更多的尿毒素类代谢物。对脂质进行大类加和分析发现总游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类花生四烯酸、溶血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FFA16:1/FFA16:0和FFA18:1/FFA18:0透析前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揭示了尿毒症患者可能有更大的风险患炎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但是通过透析治疗后可以有效降低这些脂类含量。将健康对照组分别和低、高通量透析前患者组进行非参数检验,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介析,结果表明高、低通量透析患者体内均可能存在着精氨酸、脯氨酸代谢等通路的改变。综上所述,多平台的代谢组学技术能有效增加代谢物的检测覆盖度,适合于研究透析对血浆代谢物变化的影响,可为尿毒症进一步的病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罗汉果是中国特有的经济、药用植物,目前对罗汉果的深加工应用还仅限于甜味剂(罗汉果甜苷)的提取和应用,对其他药用功效成分还未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应用.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小分子代谢物的有效手段,可用于揭示不同表型的代谢差异.本研究基于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青果及糖化后的黄果的代谢物谱,从整体代谢的角度对罗汉果果实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揭示糖化前后罗汉果苷类物质及其他初生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并对二者的不同部位进行提取,考察罗汉果果皮、瓤及种子中代谢产物的分布差异.
  • 摘要:共轭微孔聚合物(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s,CMPs)是由多重的碳-碳键或者芳香苯环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类具有扩展共轭体系的骨架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纳米孔洞尺寸精确可调的特点.磁性材料由于其能方便地与样品基质分离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固相萃取中.磁性材料的快速分离作用结合CMPs材料的高效富集作用使得在分析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开展了一种关于制备嵌入型磁球CMP复合材料的新型连接策略,Fe3O4纳米粒子经过硼酸化后,与聚亚苯基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反应单体经过一步法反应获得嵌入型磁性PP-CMP。Fe3O4纳米磁球与PP-CMP间的化学键合以及PP-CMP网络的共价连接,使磁性PP-CMP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与耐用性。磁性PP-CMP高度共轭、多孔结构、疏水性及具有磁性的特征,使该复合材料对OH-PAHs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将磁性PP-CMP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联用,应用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尿液中痕量OH-PAHs的检测。该方法对羟基多环芳烃的吸附选择性好、萃取灵敏度高,检出限在0.01-0.08μg/L之间,人尿液样品中测得羟基多环芳烃的含量在0.054-0.802μg/L之间,回收率在76.0%-107.8%。磁性PP-CMP适合于尿液中痕量的羟基多环芳烃的高效分离富集。
  • 摘要:环境、生物样品来源和存在形式比较复杂,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大都涉及10-12-10-9水平的痕量检测,又必须适应不同基体杂质干扰等复杂因素,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痕量分析课题.面对此类实际样品,需经过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净化、浓缩及富集.磁性分散固相萃取是以磁性材料为吸附剂基质,将其分散在样品溶液中萃取目标物后,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实现目标物与样品基质分离.首先以Fe3+和对苯二甲酸构建水稳定性好的MIL-101萃取介质,开展了MIL-101(Fe)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的Fe3O4/MIL-101复合材料,该方法避免了文献报道制备方法中Fe3O4的功能化步骤,制备简单,产率较高,适于大批量制备。建立了磁性MIL-101(Fe)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为0.21-2.28ng/mL,精密度<9.4%,该方法用于头发和尿液中有机磷农药材料的分析,加标回收率高于74.9%。含氮咪唑类配体碱性较强,与金属离子成键稳定,由咪唑类配体与二价金属离子构建的四面体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兼具无机沸石高稳定性和MOFs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特性。基于上述特点,利用Zn2+与苯并咪唑构建的ZIF-7为萃取介质同步富集环境样品中痕量多环芳烃。首先利用聚多巴胺修饰Fe3O4,其表面丰富的含氧、氮官能团能够促进ZIF-7的完全磁化,进而增强磁性ZIF-7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通过优化萃取解吸条件,建立了基于ZIF-7的磁性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良好,检出限在0.71-5.79ng/L之间。该方法用于环境水以及PM2.5中六种多环芳烃残留的分析,雨水未发现6种多环芳烃残留,加标回收率为92.8-99.4%;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为0.40-6.79ng/m3,加标回收率为82.1-96.7%。
  • 摘要:蛋白质糖基化翻译后修饰作为生物体内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翻译后修饰之一,调控着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人类许多重大疾病中均伴随着糖蛋白质糖链或糖基化位点异常的发生.但是,糖蛋白/肽通常处于极低的丰度,因此发展特异灵敏的蛋白质糖基化富集检测手段成为实现蛋白质糖基化研究的基础.本课题利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度敏感特性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DEAEMA)、丙烯酸(AAc)和4-乙烯基苯硼酸(VPBA)配体的选择性捕获能力,制备了三种具有高选择性高效释放性能的色谱材料,仅通过温度的控制,实现对糖蛋白/肽的捕集和快速释放.
  • 摘要:场流分离技术是Giddings于196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基于样品与外力场相互作用机理的分离技术.不同于高效液相色谱,FFF池道中没有固定相和填充材料,这决定了FFF具有广泛的检测范围(103-1018g/mol),并适用于剪切力敏感的生物样品的分离.FFF池道的独特设计使分析载液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允许对样品进行原位分析,收集的FFF样品片段可用于其他分析手段的离线或在线分析.根据外加力场类型的不同,商业化的场流分离技术包括重力场场流分离、热力场场流分离和流动场场流分离。由于流体可以作用于各类样品,故流动场场流分离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目前,非对称流场场流分离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纳米材料、食品等领域。根据AF4理论,AF4与一些检测器串联可以提供样品的粒径分布图。
  • 摘要:精对苯二甲酸(PTA)是一种重要的石化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聚酯(PET)纤维、塑料、薄膜等产品的生产.在工艺上主要分为BP-Amoco等为代表的两步法和Eastman等为代表的三步法.色度是聚酯产品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近年来聚酯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高端聚酯产品(如光学膜等).这类产品对聚酯的色度要求更高,对PTA原料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现有的PTA产品标准无法满足高端聚酯用PTA原料的控制要求.国内近年曾发生多起PTA原料合格但生产的PET产品色度不合格的情况,PET生产企业为此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PTA中导致PET色度不合格的痕量杂质的结构及产生机理,对于改进PTA生产工艺,解决聚酯企业PET色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中药谱效关系'将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学研究结合起来,采用统计学方法将二者进行关联分析,科学地阐述其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关于中药免疫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测定的药效指标多为单一指标,但是免疫活性体现在多方面,用单一药效指标与化学成分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不能够全面反映药材质量与药效的关系.本实验以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为研究对象,对黄芪不同提取部位进行多药效指标测定分析,优选出提高免疫力最佳部位,进行黄芪免疫活性多药效指标的谱效相关性综合评价分析。指纹图谱中指认出15个共有峰,鉴定了11个化学成分,其中8个共有峰对免疫活性贡献较大,为全面阐述黄芪提高免疫作用的药效物质奠定了基础。
  • 摘要:气袋法是一种对样品中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提取以及富集的方法.它具有方便,经济,无溶剂等优点.相对于其他的制样方法,它的另一个重要的优点是研究者能够用气袋法来模拟样品中的可挥发物在真实环境下的释放浓度及组成,这对于气味分析工作十分有利.在本工作中,首次应用气袋法-热解析-色谱质谱嗅辩仪联用,对一起汽车零部件的异味事故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对于车内空气异味的报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文献可知,车内空气的呈味化合物主要来自于车内的各种非金属零部件。为了改进车内空气的异味,需要研究这些呈味化合物的组成及产生机理。然而,对样品中的各种呈味化合物的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样品中所含的可挥发有机物与气味并不完全等同,因此需要将这些呈味化合物从各种可挥发物中鉴定出来。此外,许多呈味化合物在非常低的浓度下也会造成异味。在本工作中,通过气袋法对该部件的呈味化合物进行了富集,然后通过热解析-色谱质谱嗅辩仪分析,鉴定了其中的呈味成分。在进一步对异味原因的调查中,通过分析该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及原料,找到了异味的来源,改进了产品质量。
  • 摘要:吡喹酮(PZQ)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病药物,疗效好、吸收快、使用方便,在水产防治动物疾病中应用广泛.有关吡喹酮及其对映体的药动学和残留分析有大量报道,但通常都是基于正相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检测,存在与现代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不兼容的缺陷.本试验通过对鲈鱼单次口服给药,开展了在反相色谱条件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吡喹酮及其对映体在鲈鱼肌肉组织中残留量及其消除规律研究.
  • 摘要:作者利用LC-MS联用分析技术,建立了毒品违法犯罪案件中的主要物证-毒品及其代谢产物的鉴定技术方法,并用于相关案件物证的检验,结果令人满意。首先,发展建立了大鼠肝微粒体的体外代谢孵育体系,然后,利用发展的体外代谢孵育体系得到新型毒品及其代谢产物的混合体系,借助LC-MS联用技术对混合体系进行分析,结合LC-MSn分析结果,并参考动物实验结果,对代谢物进行鉴定,最终得到新型毒品的代谢产物及其生物转化过程。研究成果用于国内毒品违法犯罪案件实物证据的鉴定与检验,不仅为该类案件侦破与诉讼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技术支持,而且为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遏制毒品问题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煤和生物油都是组成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将其中的组分提纯,然后通过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和质谱(MS)进行综合分析是鉴定其中未知化合物的常用方法.然而对于痕量未知化合物,将它们提纯十分困难.因此,开发基于柱色谱富集、色谱-质谱联用、高分辨率质谱、有机化合物的质谱碎裂规律,并综合考虑化合物极性、前躯体等因素快速鉴定痕量未知化合物的方法十分重要.
  • 摘要:本课题组致力于logP/logD测定的准确高效,对经典RPLC方法进行了改良和发展。具体内容如下:HPLC法测定logP/logD的准确度完全取决于测得保留时间tR的准确度。发展了一种新的保留时间两点校正法(DP-RTC)用来确保tR测定的可靠度;通过对保留公式的分析,证明了在实验中可以仅以中性模型化合物建立logP/logD-logkw线性关系预测离解化合物的logP/logD,扩大了模型化合物的选择范围;在测定离解化合物时,高氯酸、乙酸、氨水等简单酸碱被证明可被用来代替缓冲盐作为离子抑制剂,其中乙酸、氨水等与质谱检测器兼容,使无紫外吸收化合物的logP/logD测定成为了可能;硅胶基质色谱柱上残留硅羟基会影响离解化合物的保留行为,研究了正辛醇作为“掩蔽剂”加入对离解化合物logP/logD测定的影响,发现正辛醇的加入并不总是利于logP/logD的测定;为彻底避免硅羟基的影响,用新型的聚乙二醇基质反相柱(ODP)研究了离解化合物的logP/logD,ODP柱在离解化合物logP/logD的测定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经典等度洗脱方法需要获取物质在多个不同有机调节剂比例cp下的保留因子logk来外推获取logkw。在化合物样品多时很繁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实验的logkw计算方法,通过建立logkw与logk的简单关系得到logkw,简化了实验流程;用近年来出现新型的胆固醇基键合相(Cholester)色谱柱研究了化合物的logP/logD测定,在Cholester柱上,部分情况下可以直接用一个φ下的logk测定logP/logD,不需要外推logkw,节约了实验时间;近年来文献报道了一些基于梯度洗脱的logP/logD测定方法,这些方法将梯度保留参数和logP/logD联系起来。设计了较为可靠的实验综合比较和评估了这些梯度洗脱方法,它们虽然节约实验时间,但测定准确度低于等度洗脱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经典RPLC方法测定logP/logD的范围一般为0-6,发展了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法(IP-RPLC)测定logD<0的有机离子;进一步地,尝试使用亲水作用色谱(HILIC)研究亲水化合物的logP/logD。HILIC柱得保留主要受亲水性和静电作用的影响,且经典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与质谱检测器兼容,HILIC有望取代IP-RPLC方法用于强亲水化合物logP/logD的测定。
  • 摘要:为了进一步增强糖肽在HILIC填料表面的保留能力,首先利用SI-ATRP反应制备了pPEGMA-SMs杂化填料,填料表面高度覆盖的亲水聚合物增强了与糖肽的相互作用,结合糖苷酶酶切实现了对健康人尿液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肽段的规模化鉴定,共鉴定了457个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的474个O-GlcNAc糖基化修饰多肽,获得了首个人尿液蛋白O-GlcNAc糖基化数据集。但利用亲水作用保留糖蛋白/糖肽的单一富集方式,很难满足具有复杂糖型糖肽或具有多个疏水性氨基酸糖肽富集的需求。进一步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制备了具有嵌段模式的亲水聚合物修饰的固相萃取填料,该填料表面由兼性离子、N-乙酰葡萄糖胺、甘露糖三嵌段聚合物链高度覆盖,利用聚合物各单元各自的特性与糖链相互作用,分别保留糖肽,实现了小鼠肝脏糖基化的规模化富集鉴定,与单一的亲水组分富集相比,鉴定数量提高了65%-120%。
  • 摘要:Schwartz和Wang等人通过将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和置换离子色谱联用实现了对无机阴离子的检测,但是存在问题是交换柱中Li+的渗透导致背景升高,降低了检测灵敏度。最近,Wang等人使用离线再生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交换柱,将不同阴离子所配位的H、等摩尔比地置换成锂离子,并利用液体阴极辉光光谱仪作为离子色谱的检测器,通过检测锂离子的变化值实现对阴离子的检测,成功地将背景值降低了两个数量级,进而将离子转换色谱系统的检测灵敏度也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建立了一种可用于阴离子分析的高灵敏检测方法。联用装置检测阴离子的最佳条件为:最佳电压为1060V,最佳补充液流速为0.9 mL/min,最佳淋洗液浓度为15mM的KOH。在该优化条件下,对F-、Cl-、Br-、N02-、N03-、CH3COO-和S042-等阴离子的检出限在4-17μg/L之间。将此方法用于自来水及河水中阴离子的检测并与离子色谱仪的检测值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 摘要:本课题组近年来研究了多种纤维在管内固相微萃取中的性能,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沉积碳纤维、铜丝纤维、离子液体功能化铜丝纤维、金功能化不锈钢丝纤维、聚苯胺修饰玄武岩纤维等,制备了多种纤维填充管内固相微萃取材料,并与液相色谱联用,针对于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多环芳烃、雌激素、紫外线吸收剂等建立了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在线分析方法,应用环境样品的分析检测。
  • 摘要:针对水溶性强的季铵型生物碱的萃取,一种新型的双羧基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包裹硅胶复合材料(TSPSAcide@GO@Si02)得到制备并应用,并以盐酸黄连碱、血根碱、盐酸小檗碱和白屈菜红碱作为探针分子对该材料的萃取性能进行评价。对于酸性化合物的萃取,比如肉桂酸及其一些衍生物而言,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合电解质(PDDA)涂覆氧化石墨烯修饰硅胶复合材料(PDDA@GO@Si02),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戈壁雪利酒中肉桂酸以及补中益气丸中异阿魏酸含量的测定。为了完成对不同蜂蜜样品中黄酮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成功制备了一种氨基甲酸酯嵌入三十烷基修饰硅胶吸附材料(Sil-CBM-C30),该材料对五种黄酮化合物(杨梅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具有明显优于商品化萃取小柱的吸附性能。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种硅胶基化学键合修饰型萃取材料的开发,还在无机/无机以及有机/无机核壳复合吸附材料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成功制备了纳米级Al203修饰硅胶无机复合核壳材料,应用于蜂蜜以及红葡萄汁中黄酮化合物的萃取。同样,有机聚合物壳层也能够改变复合材料表面的电荷,反应位点,可修饰性以及导电性等。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MF),来源于三聚氰胺与甲醛分子之间的缩聚反应,因其结构中含有多重官能团和三维结构而具有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溶剂稳定性。采用微波辅助的方法快速而有效地制备了Si02@MF材料,并应用于选择性萃取酸性染料。
  • 摘要:本实验中,搭建了一套CE-C4D系统,并发展了一种免标记分析牛磺酸及其类似物的方法。系统优化了影响CE分离和C4D检测灵敏度的各种因素,最佳分离条件为:10 mM Tris,2 mM EDTA(pH 8.8),并用0.05 mM CTAB反转电渗流。在最佳条件下,三种分析物在8 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牛磺酸,亚牛磺酸和高牛磺酸的检测限分别为0.32μM, 0.15μM和0.13μM。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功能饮料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牛磺酸的检测。
  • 摘要:本文建立了汽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形态和含量分析方法(GC-ECD),该方法各氯化物氯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3.0%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2.5%-114%之间,符合色谱分析的一般要求。利用GC-ECD方法可以获得汽油中主要有机氯化物的形态分布和含量分布信息。且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能够满足车用汽油中有机氯化物的日常检测需求。
  • 摘要:二维液相色谱具有高分离效果和超高峰容量等特点,近年来广泛用于复杂中药材和中药复方中微量成方的发现鉴定以及活性成分的筛查等。作者利用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高效二次分离的性能,将特征图谱分析过程同时用于样品制备,把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集成一个高频采样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极大的简化了样品制备过程的同时保证了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 摘要:介孔材料由于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比较高的稳定性和均匀的孔道结构被用于生物样品中选择性富集肽“。有多种创新性方法结合介孔材料选择性富集内源性肽和磷酸化肽。本文中,合成了硼酸修饰的介孔二氧化钛双功能Fe304@Au-B(OH)2@mTi02核壳微球。这种多层的核壳结构具有硼酸基团和二氧化钛分别富集糖肽和磷酸化肽。磁性核易于材料富集后的洗脱分离,除去非糖基化和非磷酸化肽。同时介孔的二氧化钛层具有比较大的表面积和体积排阻效应,能更高效的富集磷酸化肽和排除大分子蛋白的干扰。这对多极化修饰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有潜在的应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