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素
甜蜜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0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8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00291篇;相关期刊293种,包括食品安全导刊、粮食流通技术、食品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届环渤海色谱学术报告会、第13届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等;甜蜜素的相关文献由150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腾观、苏建国、刘洋等。
甜蜜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291篇
占比:99.25%
总计:101046篇
甜蜜素
-研究学者
- 李腾观
- 苏建国
- 刘洋
- 吴忠华
- 温辉萍
- 王凯云
- 王文风
- 等
- 钟红霞
- 习娟
- 刘佳
- 刘艳
- 向春燕
- 周小兰
- 宋鑫
- 常建军
- 张晓燕
- 张曙盛
- 张莹
- 曾丹丹
- 朱敏
- 李歆
- 李青
- 江虹
- 王涛
- 王琳琳
- 王骏
- 盛静
- 赵会宇
- 辛若竹
- 邵彪
- 郭寅龙
- 钟凯
- 陈刚
- 乐晓洁
- 于明明
- 云无心
- 何晓玲
- 何楠
- 何焜鹏
- 侯晓燕
- 关燕琼
- 冯文婷
- 刘丽强
- 刘伟娟
- 刘展华
- 刘文卫
- 刘文杰
- 刘波
- 刘茂坪
-
-
邓文辉
-
-
摘要:
参照GB 5009.97—2016检测食品中甜蜜素,选取4种常见的不同类型食品,对其衍生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衍生物存放时间。结果表明,当在0~5 °C条件下衍生30 min,期间振摇10次时,衍生效果较好,在冰浴或4 °C冰箱进行衍生化对衍生效果没有影响;衍生物在常温条件下存放25 h,在4 °C冰箱中存放30 h时,衍生物回收率无明显变化,较为稳定。
-
-
张莎莎;
张蒙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应用于食品制作的材料种类繁多。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调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度,有利于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但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气相色谱法就是甜蜜素检测中的常用方法,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到食品中甜蜜素的添加状况。基于此,本文对于甜蜜素检测中应用的气相色谱法进行介绍,阐述该方法应用的原理与特点,并探讨甜蜜素检测的具体过程,提出实验条件的优化意见,为检测工作优化提供参考。
-
-
马麟莉;
程亚萍;
李树旺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相关卫生部门加大了对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将大多数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判定为不合格的食品,而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添加剂就是甜蜜素。日本、美国等针对我国出口产品明确提出要禁用甜蜜素。近些年来因为使用甜蜜素而被退回的食品比例也在全球范围内排在第一位。甜蜜素的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在食品生产安全方面的监管现状进行分析,以食品生产过程中甜蜜素的使用及其安全问题作为切入点,着重论述了甜蜜素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希望能够通过相对全面的阐述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考,同时也为切实提高我国食品生产安全水平,保障百姓健康作出更多的努力。
-
-
刘烨;
孙映球;
杨翠;
郭沛
-
-
摘要:
建立一种利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糕点中3种甜味剂的方法。通过对样品提取的前处理过程、泵流速、淋洗液浓度梯度的优化,选择合适的检验条件,同时考虑糕点中常见干扰离子的影响,一次性检测糕点中的甜蜜素、安赛蜜和糖精钠。3种目标物的检出限为糖精钠0.13 μg/mL,甜蜜素0.25 μg/mL,安赛蜜0.34 μg/mL;峰面积标准偏差范围为糖精钠3.07%~4.12%,甜蜜素0.35%~5.41%,安赛蜜1.21%~3.24%;保留时间标准偏差范围为糖精钠0.19%~0.53%,甜蜜素0.34%~0.63%,安赛蜜0.28%~0.54%。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得到的方法回收率为甜蜜素94.3%,安赛蜜93.0%,糖精钠90.1%。此方法无需使用复杂的有机前处理试剂及沉淀剂,仅使用水作为提取剂,采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能一次性检测出糕点中3种甜味剂。采用上述的仪器条件,干扰实验也表明,目标峰附近没有相近的峰干扰,可用于其他食品检测。
-
-
毛琼丽;
李先芝;
严玲;
石豪;
刘洋;
胡杨;
朱艳;
杨峰;
陈彦和
-
-
摘要:
依据GB 5009.97—2016标准,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对配制酒中甜蜜素进行测定,开展这两种方法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建立不确定度评估数学模型,计算不确定度分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探讨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差异,为选择配制酒中甜蜜素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是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HPLC-MS灵敏度高,适合低浓度样品的测定。
-
-
-
秦菊香;
纪晨;
周小清;
蔡霞;
胡慧
-
-
摘要:
探讨了《GB 5009.9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中两种前处理方法对测定能力验证样品——调味乳中甜蜜素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甜蜜素含量较低的调味乳中,添加或不添加蛋白质沉淀剂最终测定的甜蜜素含量相当;在甜蜜素含量较高的调味乳中,不添加蛋白质沉淀剂直接衍生化的处理方法测定得到的甜蜜素含量值较添加蛋白质沉淀剂测定值更加接近特征值。通过添加回收率试验考察,验证了不添加沉淀剂的处理方法的准确性,为调味乳中甜蜜素含量准确及快速测定提供参考。
-
-
郭璞
-
-
摘要:
近年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食品检验中不断改进检测技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是当前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对气相色谱技术在甜蜜素检测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
-
-
王金鑫;
仇倩颖;
杨清华;
施逸岚
-
-
摘要:
建立以正己烷为提取试剂,超声波辅助提取,HP-5毛细色谱柱分离的饮料中甜蜜素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色谱柱初始温度为50 °C,保持3 min,以10 °C/min的速率升至100 °C,保持0.5 min,以20 °C/min的速率升至200 °C,保持3 min;检测器温度为265 °C;氢气流量为35 mL/min;空气流量为350 mL/min。通过优化的实验方法与国标法对比分析并绘制色谱图。甜蜜素衍生物出峰时间相对缩短,甜蜜素的质量浓度在0~1.6 m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01 g/kg。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7%(n=6),加标回收率为88.5%~103.3%。该检测方法操作便捷,检测高效,结果重现性好,为饮料中甜蜜素含量测定提供参考依据。
-
-
-
WU Si-Jia;
吴思佳;
ZHONG Hong-Xia;
钟红霞;
XU Yue-Cheng;
徐跃成;
MA Yue-Ling;
马玥玲;
LIU Mao-Ping;
刘茂坪;
HE Nan;
何楠;
DU Gang;
杜钢
- 《第四届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评估成都市中小学生膳食中甜蜜素暴露水平及对青少年健康状况的潜在风险. 方法:根据GB2760-2014中允许使用甜蜜素的食品及2015~2017四川省食品检测实测甜蜜素数据,结合成都市中小学生食品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法,对目标人群甜蜜素的膳食暴露量进行估算,并与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Food,SCF)制定的甜蜜素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值进行比较. 结果:使用甜蜜素含量均值进行个体评估时,最大个体暴露量为4.62mg/kg.bw,低于SCF制定的ADI值(7mg/kg.bw),使用甜蜜素含量P97.5评估超过ADI的个体比例为9.9%.对调查人群全体进行甜蜜素含量均值及P90评估均低于ADI值,P97.5含量暴露值占ADI比例为243.6%.在甜蜜素含量P97.5高暴露量情况下,小学生暴露量高于初中生.甜蜜素含量P97.5高暴露量情况下,男生暴露量略高于女生.甜蜜素暴露的贡献率最高的食品为熟制坚果与籽类(27.98%). 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或者学生自身应多关注科学饮食,避免偏食带来健康风险.
-
-
赵小珍;
庞小刚;
张洪
- 《第四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甜蜜素又称浓缩糖或甜素,化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蔗糖替代品,甜度是蔗糖的30~80倍,在我国食品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目前其安全性尚有争议[2-4].根据国家GB2760-2007的规定,甜蜜素可在酱菜腐乳类、凉果类、蜜饯凉果类、带壳烘焙类和炒制瓜子类五大类食品中限量使用[5].但是在我国甜蜜素使用超标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做好甜蜜素的监测工作和改进甜蜜素的检测方法,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标准方法中规定的甜蜜素的检测方法为,在硫酸介质中甜蜜素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通过环己醇亚硝酸酯的色谱峰对甜蜜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标准中并未提出检测时间的问题。但实际工作中,发现甜蜜素衍生产物在色谱图上呈现两个色谱峰,除了环己醇亚硝酸酯外还有一个干扰峰,而且环己醇亚硝酸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少,影响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通过研究,首先定性了甜蜜素衍生物的两个色谱峰,即目标峰为环己醇亚硝酸酯,干扰峰为环己醇,生成的环己醇亚硝酸酯会逐渐转化成环己醇。其次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目标产物回收率进行分析,表明样品处理完之后应在24h之内上机检测,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因此本文对国标中甜蜜素检验方法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为今后甜蜜素检验的创新奠定基础。
-
-
赵毅;
魏晓晓;
董海峰;
刘伟丽;
张梅
- 《第四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盐)是一种无营养的合成甜昧剂,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面包、调味酱汁、饮料等.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可用其代替糖使用.然而,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委员会收到有关甜蜜素和糖精10∶1的混合物可致膀胱癌的动物实验证据,不久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即发出了全面禁止使用的命令.英、日、加拿大等国随后也禁用.在中国,甜蜜素则是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及增补品种)中明确规定,甜蜜素在面包中最大使用量为0.65g/kg;目前,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是检测甜蜜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国内知名品牌下的15种面包进行检测,以确定面包中甜蜜素的含量.利用该法对市场上包装完好的面包进行甜蜜素检测,符合甜蜜素测定的技术要求,可以准确地对甜蜜素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说明国内知名品牌下15种面包甜蜜素的含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
-
ZHANG Zhi-qiang;
张志强;
ZHANG Xiu-feng;
张秀丰;
ZHANG Yu-juan;
张玉娟;
CUI Tong;
崔同
- 《第三届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报告会》
| 2015年
-
摘要: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冰激淋中甜蜜素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法.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溶液对样品进行蛋白变性沉淀,甜蜜素在酸性、低温环境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产物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重点考察了不同提取方式的提取效率和不同蛋白沉淀剂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前处理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mg/kg(S/N=3).在加标水平为0.10,0.50和1.00mg/g时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3.0%~95.8%,相对标准偏差3.44%~5.16%.酯化反应产物峰面积与甜蜜素质量浓度在0.05~1.00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冰激淋中甜蜜素质量分数的测定.
-
-
宋家玉;
焦燕妮;
李洪宽;
刘思全;
刘文杰;
张兴隆;
张宁;
高举
- 《第二届环渤海色谱学术报告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建立了食品中甜蜜素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国标食品中甜蜜素的测定方法的衍生条件和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和修订。方法:甜蜜素用水超声提取,酸性条件下衍生化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和环己醇,庚烷萃取,离心,不分流/分流方式进样,毛细柱程序升温分离,氢焰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对甜蜜素衍生化产物环己醇亚硝酸酯和环己醇等进行日照、避光、冷藏、冷冻、室温等条件进行稳定性考察,确定方法衍生化条件和放置方式。结果:弱极性毛细柱分离效果好,甜蜜素衍生化产物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环己醇亚硝酸酯和环己醇峰面积的变化受光照影响最大、温度次之;在冷藏条件下环己醇亚硝酸酯峰面积缓慢变小和环己醇峰面积缓慢变大,冷藏条件下环己醇亚硝酸酯峰面积和环己醇峰面积加和面积基本不变;两峰积分加和计算可得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结论:本研究对甜蜜素衍生化生成产物环己醇亚硝酸酯和环己醇稳定性考察和柱型优选对建立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甜蜜素标准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