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50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212篇;相关期刊264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第13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滑膜肉瘤的相关文献由1430位作者贡献,包括黎志宏、孙保存、孙燕等。
滑膜肉瘤
-研究学者
- 黎志宏
- 孙保存
- 孙燕
- 任晓磊
- 赵秀兰
- 涂超
- 王健
- 陈瑞奇
- 万璐
- 戚麟
- 李文逸
- 李锋
- 杨翎
- 段智曦
- 蒋金芳
- 蔡文娟
- 黎双庆
- 侯英勇
- 刘爱国
- 吴鹏
- 唐谊海
- 夏文彬
- 娄丹
- 孙厚坦
- 孙安科
- 宦大为
- 张炜明
- 方志伟
- 毛伟敏
- 江新青
- 滕猛
- 熊敏
- 王剑鸣
- 王翠芳
- 范钦和
- 郝希山
- 陈勇
- 陈少华
- 齐妍
- Emna Braham
- Faouzi El Mezni
- Ikram Drira
- Samira Aouadi
- Slim Aloui
- Tarek Kilani
- 严望军
- 任红军
- 何李乐
- 何梅
- 冯宇宁
-
-
陈浩;
张贞;
王宁;
董双双;
连小娟;
梁伟华;
蒋金芳;
庞丽娟;
齐妍
-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①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66.7%,SYT-SSX233.3%);MFSS为100%(10/10)(SYT-SSX180%,SYT-SSX220%),SS组织学类型与融合基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95%(38/40)的SS病例表达P300,包括93.3%(28/30)的BSS以及100%(10/10)的MFSS,P300的表达与SS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300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P=0.019)和TNM分期(Ⅲ~Ⅳ)(P=0.003)是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④B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MF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Slug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提示P300与EMT密切相关。结论P300可能参与SS的双相分化。P300可能参与SS的EMT过程,提示P300在SS的侵袭迁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
张婷婷;
李兰;
孙晓琪;
张铭;
丁宜
-
-
摘要:
目的探讨融合特异性抗体SS18-SSX和C-末端抗体SSX在滑膜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存档的36例滑膜肉瘤和27例形态类似的非滑膜肉瘤,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SS18-SSX、SSX及TLE1的表达。其中36例滑膜肉瘤均采用FISH法检测t(X;18)(p11.2;q11.2)。结果FISH检测结果显示,36例滑膜肉瘤均存在SS18基因异位。36例滑膜肉瘤中SS18-SSX的阳性率为97%(35/36),27例非滑膜肉瘤中SS18-SSX均阴性,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滑膜肉瘤中SSX阳性率为100%(36/36),27例非滑膜肉瘤中SSX阳性率为19%(5/2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18-SSX对滑膜肉瘤的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100%;SSX对滑膜肉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1%。结论SS18-SSX和SSX对滑膜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SS18-SSX阳性对滑膜肉瘤具有高度的诊断价值。
-
-
王亚健;
蒋娜;
蒋依娜;
王鸿雁
-
-
摘要:
一例19岁男性患者因腹痛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巨大混合性包块并出血。剖腹探查见肿瘤起源于屈氏韧带处空肠,伴破裂出血。镜下见肿瘤由成片或交织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胞质较少,边界不清,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核仁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转导样增强子蛋白-1、B淋巴细胞瘤蛋白-2、CD99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检出SS18基因重排,确诊为滑膜肉瘤。患者空肠肿瘤切除术后接受6个周期的化疗,12个月后复查CT提示胰腺转移灶,行1周期放疗后未能继续治疗,于确诊小肠滑膜肉瘤15个月后死亡。
-
-
黄文鹏;
侯佳蒙;
刘晨晨;
李莉明;
高剑波
-
-
摘要:
女,3岁,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10 d;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未见异常。腹部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457×10^(9)/L,α-羟丁酸脱氢酶238 U/L,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结果:①常规超声检查示膀胱充盈欠佳,后壁见大小3.3 cm×2.1 cm的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内见点状强回声(图1a);CDFI示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图1b)。②逆行泌尿系造影示膀胱后壁偏左侧见大小3.4 cm×3.9 cm充盈缺损,边缘尚光整(图2)。
-
-
黎立喜;
张娣;
马飞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头颈部滑膜肉瘤(synovial cell sarc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SH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同时,通过开发列线图来预测SCSHN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风险分层。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04年至2019年期间来自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SCSHN患者的数据。利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利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分析确定其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OS和DSS列线图。此外,使用C指数、时间相关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以及校准图验证了列线图的性能。结果共纳入了16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5年OS率和DSS率分别为71.0%和74.8%。大多数患者接受了手术(84.9%)和放疗(6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SEER分期和是否接受放疗是OS和DSS的重要预后因素。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50岁、肿瘤直径>5cm和SEER分期为远处病变的患者具有较差的OS和DSS。基于多因素筛选出的预后因素,本研究开发了相应的列线图,并通过C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以及校准曲线评估和验证列线图的性能,而且与传统的SEER分期系统相比,该列线图预测SCSHN患者的OS和DSS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性能。此外,基于列线图开发新型风险分层系统,可观察到高风险亚组患者的OS和DSS显著差于中、低风险亚组(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方面优于传统的SEER分期,可以对SCSHN患者的长期生存进行个体化预测,并根据风险有效地指导治疗。
-
-
李培岭;
魏娟;
赵振江;
郭智萍
-
-
摘要:
目的探讨手足部软组织滑膜肉瘤(S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手足部S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其MRI特征。结果11例中肿瘤位于大鱼际1例,足跟部2例,足背部3例,足底部5例。MRI表现为肿瘤在TWI呈等信号5例,呈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6例;脂肪饱和质子密度加权序列(FS PDWI)呈高信号3例,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8例;瘤内见斑片状及线状低信号分隔8例,肿瘤包绕相邻肌腱或神经血管束6例,5例见瘤周水肿,4例出现“三重信号”,5例呈“铺路石”样改变;8例行MRI增强,肿瘤呈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5例。结论手足部软组织肿瘤术前MRI检查是必要的;较大(≥5 cm)的SS多信号混杂,边界不清,瘤内多有出血、坏死、钙化及纤维分隔,瘤周可见水肿,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由于其发生部位少见,较易误诊,确诊仍需结合病理检查。
-
-
邓琰;
江广斌
-
-
摘要:
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是一种起源于未成熟间充质细胞的罕见肿瘤,具有向纤维组织和上皮组织同时分化的潜能,约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8%~10%,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常见于四肢大关节周围软组织,头颈部、纵隔、胸膜、肺等部位极少发生[1,2]。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primary pleuropulmonary synovaial sarcoma,PPSS)约占原发性肺肿瘤的0.5%[3],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误诊,预后较差[4]。现报道我院1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PPSS的CT影像表现。
-
-
罗文坚;
张婷;
张瑜;
韩灵;
崔林刚;
魏寅生;
李腾;
杨治立;
韩彦通;
孟庆军
-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滑膜肉瘤(PRS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例PRSS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5.4±11.2)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等,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PRSS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的因素。结果17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接受化疗,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6.0±4.5)个月,治疗后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5%和52.7%。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并呈束状排列,部分细胞呈上皮样分化;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9例均可见SYT-SSX基因融合。单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肿瘤最大径、pT分期、静脉癌栓、吸烟史与RFS及OS均显著相关,而性别、淋巴结转移、是否手术仅与RF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HR=6.114,95%CI:1.647~22.700,P=0.007)和吸烟史(HR=4.297,95%CI:1.222~16.455,P=0.033)是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HR=7.112,95%CI:1.183~42.764,P=0.032)和肿瘤最大径(HR=6.737,95%CI:1.186~38.263,P=0.031)是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RSS临床罕见且预后差,治疗应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远处转移和吸烟史是PRS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
袁静;
罗杨;
聂丹
-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心脏滑膜肉瘤(CSS)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提高对心脏滑膜肉瘤的临床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6月7日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1例CSS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等,分析CSS患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该例心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分型为双相型滑膜肉瘤,经心室占位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CSS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为该类患者在今后的临床诊治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
李志文;
濮晓红;
王雪迪;
陈骏;
樊祥山
-
-
摘要:
患者女性,39岁,因发现“右大腿包块4年余,疼痛伴活动受限1周”来我院就诊。查体可见右侧大腿皮肤明显隆起,并触及一质硬包块,活动度差,有压痛。磁共振示右膝股骨远端后内侧软组织内见团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楚,大小约5.1 cm×4.4 cm,肿瘤紧靠骨表面,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图1)。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外科行右大腿软组织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 眼观:灰黄色不整形组织1个,大小8 cm×7 cm×6 cm,可见少量骨组织附着。
-
-
车畅
-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滑膜肉瘤多见于成年人,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7-10%,患病率大概只有2.5/10万.如发生在关节周围,应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超声表现:是一个椭圆形肿物,5cm大小.边界清晰,有高回声被膜,内部回声高低不均,看见小囊状回声,CDFI血运丰富.滑膜肉瘤是关节、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外阴滑膜肉瘤曾误认为来源于关节滑膜,但是外阴滑膜肉瘤的组织学起源至今仍不清楚,典型的滑膜肉瘤具有上皮和间叶双向分化特点.目前还不知道是哪种正常组织会转变为滑膜肉瘤,它不是滑膜组织癌变而来的,和正常的关节滑膜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它常出现在关节附近,最初外观像滑膜,而称之为滑膜肉瘤,源于身体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四肢大关节,属于恶性肿瘤,也发生于臀部、背部、、腰部或胸壁、大腿、的肌膜和筋膜上,甚至有报道发生在跟骨、肾脏、心脏、腹部、外阴等罕见部位,并常常转移到肺、骨、肝脏、肾脏等部位,腹腔内转移少见。发生的部位不一样,症状表现也不一样。
-
-
-
-
李丹丹;
张昌政;
周泽旺;
于万钧;
郑瑛琪
- 《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分析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6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滑膜肉瘤的发病部位分别位于下肢4例,其中臀部2例,髋部1例,足部1例.另纵隔1例,肺部1例.X线、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密度等或低于肌肉,密度多不均匀,2例边界清楚,2例邻近骨质稍受侵.MRI图像上T2WI表现为瘤内低、稍高、明显高“三重信号征”者1例,4例肿瘤内部见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分隔样强化.结论:滑膜肉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对肿瘤的诊断有帮助,但对于发生于罕见部位的滑膜肉瘤,仍有赖于病理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查.
-
-
葛立业;
吕秉乐;
许京华;
李东升
- 《第一届中国·嵩山骨科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骨科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提高对滑膜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前臂滑膜肉瘤的诊治过程.结果:本病例临床及影像学均无典型特异性,易误诊,二次手术后病理结果回示滑膜肉瘤,给予局部放疗及全身化疗,目前患者无不适.结论:滑膜肉瘤易误诊,其无明显特异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需结合病理检查、免疫组化、SYT-SSX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本病标准化治疗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建议结合肿瘤临床分级及患者一般状况行积极的抗肿瘤治疗.
-
-
王建澍;
宋建民;
梁鹏;
李晶;
潘东升;
付来华;
朱小军;
齐江华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7年22例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22例中,男性13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1.44:1.年龄10岁~67岁,中位年龄36.2岁,50岁以上6例.病程8天~9年,平均26月,其中1年以内者12例,1~5年8例,5~9年2例.发生部位:下肢13例,其中大腿6例,小腿4例,足部3例;上肢6例,其中上臂3例,前臂2例,手部1例;臀部2例,体壁部1例。肿瘤大小:肿瘤大小为2-25cm,其中小于5cm 14例,5-10cm 6例,大于10cm 2例。以Enneking分期划分,其中Ⅱa期12例,Ⅱb期7例,Ⅲ期3例。rn 结果:随访时间从开始治疗时算起,随访5年以上,中位随访时间为64个月,无瘤生存13例,局部控制率59.1%(13/22)。局部复发6例(27.2%),复发1次4例,复发2次1例,3次以上1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4例,远处转移7例,其中7例均为肺转移。随诊:本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3%,65.6%,59.1%。术后1年内死亡3例,3年内死亡5例,5年内死亡7例,总生存率1年86.4%,3年77.3%,5年68.1%。rn 结论:滑膜肉瘤属于中高度恶性肿瘤,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也是其特点之一。肿瘤组织学亚型、大小、部位、局部复发、切缘及综合治疗在其预后判断上有价值。合理应用综合治疗(手术、放化疗),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
-
-
曾艳;
韩红
-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对1例高龄右足滑膜肉瘤合并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患者的诊治经过的分析,获得该类疾病的诊治经验.方法:采用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探针癌基因检测、胸水检测、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B超、胸部CT、全身PET-CT等方法获得诊断及治疗评估的依据.结果:患者,女,78岁,因“贫血伴淋巴细胞增高2年,活动后气喘1个月”人院.
-
-
滕晓东
- 《第四届全国肿瘤病理学诊断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原发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对5例肺原发滑膜肉瘤的大体、镜下形态、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原发滑膜肉瘤为圆形或结节状肿块,灰白色,质中等或偏软,部分鱼肉状有坏死;组织学3例为单相梭形细胞型,双相型1例,低分化小细胞型1例;免疫组化特征为EMA、VIM及CD99 5例均见表达,CKpan、CK7、CK19、BCL-24例多少不一的表达,MyoD1、MSA、SMA、CD117、HMB45、CAL、TTF-1均未见表达.结论: 肺原发滑膜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在诊断、鉴别诊断中应注意和转移性滑膜肉瘤及其他上皮肿瘤和少见间叶肿瘤区别.
-
-
孙燕;
孙保存;
赵秀兰;
王健;
王欣
- 《2005骨与软组织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节蛋白Bcl-2、Bax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72例滑膜肉瘤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①全组凋亡指数(AI)的平均值为0.76%,且在不同肿瘤体积、分级、分期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Bcl-2、Bax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1.28%±24.10%和37.01%±17.63%,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7,P=0.000).Bcl-2/Bax比值为0.68~5.44,与AI呈负相关(r=-0.292,P=0.013).③单因素分析显示分级、分期、转移、AI、Bcl-2和Bax阳性细胞率及Bcl-2/Bax比值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分期、AI和Bcl-2/Bax比值有预后意义(χ2=22.035,P=0.000). 结论:滑膜肉瘤中Bcl-2、Bax的相对含量可能是决定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高AI、高Bcl-2/Bax比值提示预后不良.
-
-
方志伟;
多健;
陈勇;
宋金纲;
张如明;
杨蕴;
马育林;
张瑾;
滕胜;
邢汝维
- 《2005骨与软组织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软组织肉瘤是指发生于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间皮组织、滑膜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组织的恶性肿瘤.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软组织肉瘤自1993-2003年期间共796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在此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在共计796例软组织肉瘤中,其中以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发病最多,分别为251例、134例、134例和129例.分别占所有收治例数的31.5%,16.8%,16.8%和16.2%.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发病性别比与年龄。二.发病部位分布。三.发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