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表型

免疫表型

免疫表型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1篇、会议论文63篇、专利文献43427篇;相关期刊404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免疫表型的相关文献由433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建勇、朱明清、耿美菊等。

免疫表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1 占比:3.14%

会议论文>

论文:6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43427 占比:96.72%

总计:44901篇

免疫表型—发文趋势图

免疫表型

-研究学者

  • 李建勇
  • 朱明清
  • 耿美菊
  • 吴雨洁
  • 刘艳荣
  • 李甘地
  • 万岁桂
  • 刘卫平
  • 常艳
  • 邹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思铭; 胡加伟; 李丽丽; 伍永强; 彭维杰
    • 摘要: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提取方法主要有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明确两种方法提取的细胞在二维、三维培养下的生物学特性,对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提取方法及培养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提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二维、三维培养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扩增培养至第3代进行二维、三维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球表征;死活染色观察细胞球存活情况;Alamar Blue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CD34、CD44、CD45、CD90、CD105的表达;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多能性转录因子Sox2、Nanog、Oct4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酶消化法比组织块贴壁法获取细胞时间更短,二维培养下组织块贴壁法的细胞增殖能力优于酶消化法,但在三维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缓慢且无差异.三维培养3 d后细胞成紧密球体,存活良好.②两种方法提取的细胞在二维、三维培养条件下均表达CD44、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二维培养下,酶消化法提取细胞的CD105表达高于组织块贴壁法;三维培养下,酶消化法提取细胞的CD90、CD105表达也高于组织块贴壁法.③二维和三维培养下两种方法提取细胞均表达多能性转录因子Sox2、Nanog、Oct4.二维培养下,酶消化法提取细胞3个转录因子表达均高于组织块贴壁法;但三维培养下,组织块贴壁法提取细胞Sox2的表达高于酶消化法,Nanog、Oct4的表达两组间无差异.
    • 刘尧; 孙雪梅; 刘畅; 刘月平
    • 摘要: 患者女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于2009年8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示:食管中段见46 mm×40 mm×20 mm的隆起型新生物,表面略粗糙,质硬(图1)。胃镜下病理活检示:(食管)低分化癌,根据组织学形态,不能完全除外腺样囊性癌。由于活检确定为癌,未进一步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逄婷; 刘志伟; 邹茂贤; 叶志权; 胡淑芬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免疫表型,探讨核仁磷酸蛋白1(NPM1)基因突变在初诊AML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血液学特征。方法采用4色荧光免疫标记法对AM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测序法,检测70例初诊AML患者骨髓细胞中NPM1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基因突变阳性AML患者的血液学特征。结果70例AML患者中M5型发病率最高,占28.57%。各AML亚型均较高表达CD38、CD13、CD33,而CD34和HLA-DR在M3型患者中的表达率最低。70例AML患者中共检出NPM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13例,突变率为18.57%。NPM1阳性组CD34阳性率(15.38%)低于NPM1阴性组(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M1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一种分子学异常,突变发生率较高,CD34阳性率降低。免疫表型检测可提高AML诊断的准确性。
    • 刘海琴; 马华根; 唐元瑜
    • 摘要: 目的改良原代大鼠骨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以获得纯度高、增殖活力强、分化潜能大的理想工程细胞。方法基于“仿原位生态培养”方法及原理,剪取大鼠前后肢股骨、胫骨,剔除附着的肌肉、筋膜组织,完全不用冲洗骨髓腔,直接将其剪碎成约1 mm^(3)骨块后,移入0.1%Ⅱ型胶原酶中消化90 min;经洗涤、离心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融合度达80%~90%时,予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进行二次消化,按1:3比例进行传代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细胞表面CD分子标志物,并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结果接种48 h后,少量长梭形细胞从骨块周围爬出;96 h后,细胞逐渐融合成片;传至第4代时,细胞形态均一,以“成纤维样”细长梭形为主,融合后呈“涡旋式”生长,具有一定方向性;传至第10代,细胞形态仍基本保持不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CD44、CD90和CD29表达阳性,CD34、CD11b/c和CD45呈阴性表达;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均为阳性。结论基于“仿原位生态培养”原理,采用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能够简单、高效分离培养出大鼠骨源间充质干细胞,值得推广。
    • 田璐; 孙启甲; 张逸; 范海涛
    • 摘要: 病理学中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或者向间叶组织分化)的恶性肿瘤,而上皮样肉瘤(ES)是其中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的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发生率低,仅占肉瘤的不到1%。ES可起源于任何解剖位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皮样肉瘤患者,术后随访1年,现结合文献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进行初步探讨。
    • 张军伟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免疫表型、染色体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AL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4岁,n=57)和成人组(>14岁,n=82)。检测并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所有患者随访5 a,记录患者完全缓解(CR)、复发、总生存期(OS)、中位OS等。采用Cox模型分析ALL患者复发、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39例ALL患者均进行免疫表型检查,其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15例(82.74%),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8例(12.96%),非T非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LL)3例(2.15%),T/B双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型)3例(2.15%)。成人组与儿童组患者的免疫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LL患者的干/祖细胞标志CD34、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阳性率明显低于B-ALL患者(P0.05);标危与低危患儿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和成人组CR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1.43%(12/56)、72.06%(49/68),儿童组CR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成人组(P0.05)。56例CR患儿中,低危、标危、高危患儿的复发率分别为10.00%(1/10)、19.51%(8/41)、60.00%(3/5);高危CR患儿的复发率显著高于低危和标危患儿(P0.05)。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的OS分别为(36.26±5.69)、(18.85±4.69)个月,儿童组患者的OS显著长于成人组(P<0.05)。标危、高危成人患者的OS分别为(19.00±4.16)、(13.00±3.59)个月,高危成人患者的OS显著短于标危患者(P<0.05)。低危、标危、高危患儿的OS分别为(43.56±4.15)、(38.16±3.28)、(19.10±2.58)个月;低危患儿的OS显著长于标危患儿(P<0.05),低危和标危患儿的OS显著长于高危患儿(P<0.05)。结论与ALL成人患者相比,ALL儿童患者核型异常和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生率较低,CR率较高,预后较好;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MICM分型)对ALL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邓娜; 吴冠宇; 杨柳; 谷和先; 盛德菁; 周娜; 王何惧
    • 摘要: 目的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特点,并分析在疾病不同分型及分期中表达类型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34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激光四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比较不同分期、不同分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D38、CD138阳性率为100.00%。CD45、CD38、CD19、CD56、CD20、CD28、CD117、CD9、CD23的表达与疾病分型无关(P>0.05),CD33的表达与疾病分型有关(P0.05),CD19的表达与ISS分期有关(P<0.05)。结论免疫表型的分析更符合诊断标准,能更准确的区分良、恶性浆细胞,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后的监测均有临床意义。
    • 李祎娉; 刘智敏; 林宏城; 任东林
    • 摘要: 梭形细胞脂肪瘤(spindle cell lipoma,SCL),是一种特殊的脂肪瘤亚型,以成熟的脂肪细胞和梭形细胞为特征,由Enzinger和Harvey[1]于1975年首先提出。1981年,Shmookler和Enzinger[2]报道了另一种以花环状多核巨细胞为特征的脂肪瘤,命名为多形性脂肪瘤(pleomorphic lipoma,PL)。SCL与PL都曾作为独立的疾病类型被报道,但二者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等方面都有重合,组织形态上,PL部分区域可见到SCL成分,两者之间可看到过渡现象,故二者现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3]。
    • 罗泉芳; 王薇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经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经IA方案化疗且完成12个月随访的57例预后不良AML患者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经IA方案化疗且完成12个月随访的57例预后良好的AML患者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AML患者经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初始白细胞计数(WBC)、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11b阳性、CD34阳性、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复制(FLT-3-ITD)突变型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始WBC高水平、VEGF高水平、CD11b阳性、CD34阳性、FLT-3-ITD突变型是AML患者经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AML患者经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不良可能受初始WBC、VEGF水平、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类型的影响。
    • 叶建刚; 叶郁红; 代祖建; 王鹏程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肺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36例符合入组要求的PS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以及免疫表型。结果:PSP多见于中年女性,常无症状,影像学结果大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病理关键特征为肿瘤界清、2种肿瘤细胞及4种组织结构。免疫表型:两种细胞均表达TTF-1、EMA、p-AKT;表面细胞表达CK、NapsinA;间质细胞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ER、PR;均不表达BRAF V600E。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PSP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形态复杂多样,掌握关键形态特征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有助正确诊断,预后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