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791633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1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第一次全国血液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议、第五届全国解剖与临床(骨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人工关节高级论坛等;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A·J·格利洛-洛佩兹、王亚明、刘元波等。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91633 占比:100.00%

总计:3791723篇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文趋势图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研究学者

  • A·J·格利洛-洛佩兹
  • 王亚明
  • 刘元波
  • 刘静
  • 卢德宏
  • 夏云飞
  • 孙胜军
  • 孙雪飞
  • 季楠
  • 朱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秦亚辉; 陈忱; 谭蕾蕾; 李鹏辉; 贾燕; 张亚坤; 黄月
    •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病特点、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特征等。结果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发病年龄(60.1±10.2)岁,其中发病年龄<60岁者占50%(8/16),50%的患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16例患者磁共振FLAIR均提示高信号,^(18)F-FDG-PET/CT均提示病变部位明显代谢增高,14例MRS提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结论PCNSL因受累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活检,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的患者应作为PCNSL早期诊断的警示征。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对于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对疑诊为PCNSL的患者应关注其血清LDH数值和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减少延迟诊断的发生,以提高生存率。
    • 李雪; 庄琳
    • 摘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中位发病年龄为60~70岁,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左右。但是初始治疗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在没有中枢预防的情况下,DLBCL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在5%左右[1],中枢复发的部位包括脑实质和软脑膜[2]。一旦发生中枢受累,患者的预后极差。
    • 张顺
    • 摘要: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总医院进行检查的36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分析病理学检查结果、MRI检查病灶部位及大小情况、MRI表现及特点。结果:36例患者中,24例行手术切除病灶,8例行立体定下穿刺活检术,4例行开颅活检术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发病灶22例(共50个病灶),单发病灶14例,64个病灶呈局灶性生长,散布于颅内各叶处;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或等、低信号表现;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信号表现;DWI均表现为高信号。结论:MRI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结合病理学结果进行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林钱森; 廖伟华; 陈杰云; 孟莉
    •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弥漫性PCNSL患者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53.5±8.7)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2周~6个月。6例行血清及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3例行自身免疫抗体、中枢脱髓鞘四项检测,均为阴性结果。11例的主要影像表现为非对称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以深部脑白质或皮质脊髓束分布为主。10例行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影5例,低~稍高密度影5例。11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病灶在T_(1)WI上呈等~稍低信号,在T_(2)WI上呈稍高信号,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散在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5例短期复查,其中4例显示病变大小及强化范围均较前进展,其中2例出现结节或团块状明显强化。9例行DWI检查,7例表现为部分病灶扩散轻度受限,2例表现为病灶扩散明显受限。5例行1H-MRS检查,示病灶区的Cho峰增高、NAA峰减低,3例出现Lac峰、2例可见高耸的Lip峰。5例行SWI检查,病变内磁敏感信号(ILSS)分级均为0级。2例行DTI检查,显示病变区域白质纤维束破坏、中断,FA值明显减低。4例行PET-CT检查,病灶呈稍高代谢3例,高代谢1例。结论:非对称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以深部脑白质或皮质脊髓束分布为主、增强后主要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短期复查显示病变进展较快时应考虑弥漫性PCNSL的可能,临床资料结合多模态成像可提高对弥漫性PCNSL的诊断准确性。
    • 葵旭; 罗湘玲
    • 摘要: 目的: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5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选择14例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MRI检查,检查完毕后对患者病灶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查过程中14例患者工发现25个病灶,其中6例患者单发,8例患者多发,病灶在检查中均呈现为T1或者稍低信号,T2等稍高信号,患者的中枢神经淋巴瘤均为轻度或者中度。结论: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检查回顾性分析后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应该对其加以区分。
    • 石梦园; 陈龙华; 冯玉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用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疑似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增强MRI、CT检查与病理活检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检查、增强MRI检查与联合检查对PCNSL的诊断效能.结果 CT检查诊断PCNSL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88.89%、60.00%、86.00%、95.24%、37.50%、0.386,增强MRI检查诊断PCNSL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5.74%、66.67%、94.00%、97.83%、50.00%、0.540,联合诊断PCNSL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7.92%、50.00%、96.00%、97.92%、50.00%、0.479.CT联合增强MRI鉴别诊断PCNSL的灵敏度、准确度与阳性预测值最高,增强MRI鉴别诊断PCNSL的特异度、Kappa值最高.结论 增强MRI与CT检查均能较为准确诊断PCNSL,联合检查诊断可进一步提升确诊率,为临床疾病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陈佳梅; 罗波; 罗茜茜; 蔡高科; 董作坤; 石薇; 陈永顺
    • 摘要: 目的 探讨我国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不同亚型间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差异.方法 系统检索并回顾性分析我国1994—2021年文献报道的185例IVLBCL.结果 185例IVLBCL患者中共活检确诊178例,其中61.8%(81/131)有2个或2个以上器官受累.首发症状与辅助检查结果高度异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型3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型(HPS)29例,其他78例,未知43例.相比HPS型,CNS受累型不明原因发热发生率(25.7%vs 86.2%,P<0.001),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0.0%vs 100.0%,P=0.004),骨髓侵犯发生率(21.4%vs 93.1%,P<0.001)以及接受化疗比例(40.0%vs 84.0%,P=0.001)较低.CNS受累型预后差于HPS相关型(2.0个月vs未到达,P<0.001)及其他型(2.0个月vs 23.0个月,P<0.001).化疗组较非化疗组1年生存率升高(53.4%vs 2.7%,P<0.001).结论 我国IVLBCL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CNS受累型预后较HPS相关型差,化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陈智杰; 黄振超; 宋恩鹏; 惠大阳; 赵畅; 邱伟; 卢德宏; 秦峰
    • 摘要: [目的]大脑淋巴瘤病(LC)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特殊类型,目前报道较少,预后较其它类型的PCNSL差,早期诊断对判断预后十分重要.本文报道经脑立体定向活检明确病理的大脑淋巴瘤病3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大脑淋巴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确诊为大脑淋巴瘤病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神经病理特征.[结果]3例患者分别为44、61和64岁男性,出现进展性认知下降、视物模糊、下肢乏力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脑部核磁共振(MRI)发现双侧大脑弥漫性脑白质病变,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影,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呈高信号,弥散加权序列(DWI)不均匀稍高,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经立体定向穿刺脑组织活检取材,镜下可见弥漫性B细胞浸润,CD20(+),结合影像学特征,均确诊为B细胞来源的大脑淋巴瘤病.[结论]大脑淋巴瘤病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特殊类型,影像诊断困难,极易误诊,对于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病变、同时累及深部脑白质和灰质结构、无强化或小斑片状强化为影像学表现的患者,注意与此病相鉴别,尽早病灶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何天珩; 邓丽娟; 宋玉琴
    • 摘要: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侵犯是一种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治疗方法有限,预后普遍较差.随着利妥昔单抗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但是脑实质受累越发多见,病理活检在诊断中则越发重要.在高危因素鉴定方面需要结合临床与分子生物学因素综合评估.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全身化疗作为主流的预防策略,其作用尚存争议.伊布替尼等新药、新疗法的治疗价值得到进一步探索.本文旨在对近年来DLBCL继发CNS侵犯的诊疗进展予以综述.
    • 吴玲; 王冬女; 朱华勇; 李杨飞; 李欣; 庞坚信; 郑珂; 胡安夏; 季文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ADC值在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HGG患者(12个病灶)和10例PCNSL患者(20个病灶),分析两组MRI平扫、强化特点,并测量肿瘤实质区的ADC值,比较PCNSL与HGG囊变数量、出血、强化特点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HGG组12个病灶均发生囊变,6个病灶有点状或片状出血,强化方式以花环样强化为主,部分呈片状不均匀强化.PCNSL组20个病灶,3例囊变坏死,未见出血,强化方式均明显均匀强化,可见"握拳征".HGG组肿瘤平均ADC值为(1.02±0.30)×10-3mm2/s,PCNSL组肿瘤平均ADC值为(0.69±0.0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定量分析联合MRI形态特点、强化方式对GBM与PCNSL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