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足趾

足趾

足趾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8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11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美术向导、健康、实用手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第七届全军手外科会议、第三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报告会、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等;足趾的相关文献由984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国良、方光荣、马桂文等。

足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0 占比:70.1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1.04%

专利文献>

论文:111 占比:28.83%

总计:385篇

足趾—发文趋势图

足趾

-研究学者

  • 程国良
  • 方光荣
  • 马桂文
  • 冯承臣
  • 刘茂文
  • 吴伟炽
  • 张惠茹
  • 黄东
  • 冯鹏
  • 杨殿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洋; 顾加祥
    • 摘要: 足趾畸形以■外翻相对多见,其余各趾相对少见,第2-4趾的多平面畸形是足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在经历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大多数情况下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过程[1-6]。尽管有很多手术方式的选择,仍然很难得到满意的手术效果。本院收治1例第4趾多平面畸形患者,回顾当前对于第3,4,5趾多平面畸形的治疗方式,发现中节趾骨远端截骨及关节成形术纠正第4趾的多平面畸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刘尧; 孙雪梅; 刘畅; 刘月平
    • 摘要: 患者女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于2009年8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示:食管中段见46 mm×40 mm×20 mm的隆起型新生物,表面略粗糙,质硬(图1)。胃镜下病理活检示:(食管)低分化癌,根据组织学形态,不能完全除外腺样囊性癌。由于活检确定为癌,未进一步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赵晨
    • 摘要: 目的探究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修复拇指缺损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94例拇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每组为47例,其中对照组拇指缺损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拇指缺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满意情况、皮瓣成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拇指缺损患者优质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7.87%,满意度高达97.87%;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有效率为85.11%,满意度为72.34%;观察组拇指缺损患者优质护理后的皮瓣成活率为100.00%,血管危象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皮瓣成活率为91.49%,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0.64%;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修复拇指缺损进行优质护理,术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广大医院中进行临床应用。
    • 黄思琪; 黄秋凤; 于波; 叶庭路; 陈办成
    • 摘要: 蓝痣是真皮黑色素细胞形成的良性肿瘤,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可以分为普通型蓝痣、细胞型蓝痣和联合型蓝痣。普通型蓝痣生长缓慢,不会恶变,而细胞型蓝痣恶变率较高。联合型蓝痣(普通蓝痣并发皮内痣)包绕神经的案例临床上较为罕见,国内外较少报道。考虑其有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予手术切除,并随访观察。本文报道一例联合型蓝痣包绕神经案例,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思路。
    • 刘跃飞; 徐浩; 周荣; 胡昌庆; 陈鲁成; 耿超; 张广亮; 侯瑞兴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逆行法再植治疗多足趾离断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3年1月对9例32趾多足趾离断伤患者采用逆行法再植.顺序为清创→缝合跖侧皮肤→缝合趾屈肌腱→吻接趾底固有动脉、神经→趾骨复位固定→缝合趾伸肌腱→吻合趾背静脉→缝合趾背皮肤.结果 9例32趾再植中成活26趾;其中1例左足1-5趾离断伤术后30h,再植第2趾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术后成活;坏死5例6趾,成活率81.2%.术后8~12周骨折愈合,平均11周.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1例(坶)趾趾甲畸形明显,余趾体外形恢复良好,足趾关节总活动度为20°~60°,趾尖的两点辨别觉10~16mm,患者行走步态恢复基本正常.结论 采用逆行法再植治疗多足趾离断伤,术中操作简便,视野暴露良好,效果满意.
    • 章磊; 陈海妮; 邹继军; 陈建兵; 崔杰; 沈卫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包涵体纤维瘤病(inclusion body fibromatosis,IBF)足趾端病灶切除术后局部缺损创面的处理方法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1例足趾端IBF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4月龄至7岁9个月,平均25.3个月.11例患儿术中均于肉眼可见下完整切除足趾端坚硬如瘢痕样肿块,并于局部邻近皮肤设计双叶皮瓣覆盖手术局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11例患儿术后局部创面均得到满意疗效.有2例术后出现切口渗出、皮瓣末梢少许坏死,积极干预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所有患儿术后复诊未见明显组织功能受限及明显增生性瘢痕.最长随访时间为2年,有4例患儿出现复发,再次手术后均未再次出现复发.结论 对于足趾端IBF,建议早期手术切除并明确病灶性质;局部予以双叶皮瓣修复,以减少损伤,保存局部功能及外形;术后患儿需长期随访以防复发.
    • 杨小龙; 孟勐; 陈翰林; 徐飞
    • 摘要: cqvip:1病例资料患者1女,53岁。因交通事故致左肩部、左胸部、左足部疼痛1 h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查及异常。专科查体:左足背皮肤自踝前至跖趾关节全层逆行撕脱,面积约5.0 cm×6.0 cm,足背部肌腱外露,伤口内碎石子、泥沙异物污染严重,撕脱皮缘渗血不活跃,足趾皮肤完整,血运良好.
    • 姚隽; 宋会江; 林嘉祥; 王信佳
    • 摘要: 目的 分析NORA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手术要点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收治的2例NORA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性(33岁)与男性(11岁)各1例.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及包膜,并将末节趾骨部分切除,修整甲床恢复甲沟.病理检查见:表面为致密的纤维组织,其下为软骨帽盖,基底部由海绵骨组织组成.结果 术后随访6~15个月,1例术后1个月复查,病情复发,二次术后观察1年,无复发;1例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提示骨皮质光滑,无复发.结论 NORA病临床极易误诊或漏诊,以致疾病复发率高,对NORA病需加强认识,其病理特征独特,术后应密切随访是否复发,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几率.
  • 10. 拇指及手指的全形再造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 王增涛
    • 摘要: 1966年,杨东岳成功地设计实施了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手术,为拇、手指再造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Cobbett在1968年首次采用了ue13b趾移植再造拇指.在之后的20年里,陆续出现了许多采用不同形式足趾移植再造一个或多个拇指与手指的报道.2007年王增涛报道了一组“拇、手指全形再造”的病例,手术方式不是简单的足趾移植,而是基于正常拇、手指的结构与形态,设计、再造出一个新的拇、手指.再造所需的组织材料来自全身不同部位,足趾仍保留在足部,术后手与足均有近似正常的外形与功能,对此种再造理念拟名为“拇、手指全形再造”.近些年来,拇、手指全形再造的理念与系列术式在国内外逐渐推广开展起来,成为手指再造的国际新趋势.本文介绍我国拇、手指全形再造发展情况和常用的基本术式及对未来的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