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65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3652篇;相关期刊287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等;脂肪肉瘤的相关文献由1832位作者贡献,包括罗成华、陆维祺、李宁等。

脂肪肉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8 占比:2.5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3652 占比:97.37%

总计:24292篇

脂肪肉瘤—发文趋势图

脂肪肉瘤

-研究学者

  • 罗成华
  • 陆维祺
  • 李宁
  • 毛伟敏
  • 王亚非
  • 苗成利
  • 邱法波
  • 哈英娣
  • 柳凤轩
  • 王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景传博; 万振法; 刘继鹏
    • 摘要: 腹膜后恶性肿瘤中以脂肪肉瘤最多见,发生时多为恶性,仅极少数由脂肪瘤肉瘤样变而来。初诊时腹部巨大肿块而症状轻微是本病一个突出的临床特点。本病形态学和生物学的多样性是最令人迷惑的,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晚期,因此,早期的影像学检查对其临床诊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组织学证实的9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 梁美丹; 张文武; 李峰; 宁鑫
    • 摘要: 去分化脂肪肉瘤是临床较为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80%~90%为原发,10%的病例可发生于继发性去分化[1]。多位于盆腔和后腹膜软组织间隙内,发生于膀胱罕见,且组织学形态多样,诊断较难。现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 施琳; 袁宏伟; 刘霞; 郝粉娥; 任超; 樊文广; 贾永峰
    • 摘要: 患者男性,64岁,因阴囊坠胀不适加重3个月于2019年12月4日就诊。彩超示右侧睾丸内混合型包块和右侧附睾区实性团块,性质待定,门诊拟“右阴囊肿物”收入院。患者2010年曾行右侧腹股沟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切除术。查体:右侧阴囊内可触及3个肿物,无明显触痛,右侧睾丸触诊不清,右侧阴囊上方脂肪增厚。MRI示右侧阴囊、睾丸外侧及后方多发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图1),12月16日行阴囊肿物切除术+右侧睾丸根治切除术,术中见4个肿物,右侧睾丸鞘膜内和鞘膜外、右侧阴囊内侧和阴囊外侧均见肿物。
    • 梁洁; 鞠文萍; 刘晓艺; 郑玉丽; 王现亮; 殷月慧
    • 摘要: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潍坊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2004。患者女,50岁,因“肝占位”入院,患者一周前查体发现肝占位,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等不适。查体:上腹部深压痛,余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4 U/L,碱性磷酸酶198 U/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蛋白抗原199、糖类抗原125均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10年前因“畸胎瘤”行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
    • 张希; 杨嘉豪; 王丹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四肢脂肪肉瘤患者术后生存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2015年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所有接受过原发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四肢脂肪肉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共纳入505例患者,男266例(52.7%),女239例(47.3%);年龄60~69岁290例(57.4%),70~79岁140例,≥80岁75例(14.9%);高分化脂肪肉瘤患者居多,共238例(47.1%);肿瘤分期为局部(淋巴结阴性)、区域(淋巴结阳性)、远处转移的患者分别有403例(79.8%)、93例(18.4%)、9例(1.8%);接受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分别为208例(41.2%)、20例(4.0%);患者5 a总生存率为61.2%,中位生存期为73.0个月。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婚姻状况、分级、分期、化疗和放疗与四肢脂肪肉瘤老年患者原发肿瘤切除后总生存期(OS)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期是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男性、去分化型和多形性脂肪肉瘤、分级为Ⅳ级和分期为远处转移是老年四肢脂肪肉瘤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毛翠莲; 彭晓静; 胡彧; 李奥
    • 摘要: 目的分析肌层良恶性脂肪源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提高临床对其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肌层脂肪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脂肪瘤组36例和脂肪肉瘤组3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肿块的位置、最大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回声等级)、钙化、细线状分隔、无回声区、血流情况等。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模型鉴别肌层脂肪瘤与脂肪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脂肪瘤组与脂肪肉瘤组在肿块最大径、回声等级、细线状分隔及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肿块位置、边界、形态、钙化、无回声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立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Y)=4.507+0.025X_(1)-1.137X_(2)-3.031X_(3)(X1:最大径;X2:回声等级;X3:细线状分隔),回归分析显示最大径、回声等级、细线状分隔是脂肪源性肿瘤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25、0.321、0.048,均P=0.005、0.038、0.001)。该模型鉴别肌层脂肪瘤与脂肪肉瘤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2%,曲线下面积为0.913。结论肌层良恶性脂肪源性肿瘤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够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较重要的参考依据。
    • 侯佳蒙; 黄文鹏; 陈明浩; 马雪妍; 高剑波; 张永高
    • 摘要: 病例男,53岁,以“左下肢肿物切除半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喘伴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半年前行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切除术,术中未发现远处转移,术后未采取放疗或化疗。入院体格检查:双侧腹股沟触及融合成团块状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欠佳,无痛。心浊音界扩大。
    • 刘文庆; 唐茂盛; 邹博远; 黄梅; 苗成利
    • 摘要: 目的探讨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患者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123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RPLS,复发≥1次且接受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结局事件是否再次复发,将患者分为再次复发组(Rrec组)44例和未再次复发组(NRrec组)79例;调查两组的年龄、性别、手术次数、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注红细胞量、输注血浆量、肉眼完整切除(R1)、R1+全腹膜后脂肪清扫(R1+TRFD)、姑息性术中残留切除(R2)+多柔比星脂质体+异环磷酰胺(AI方案)补救性化疗治疗(R2+AI)、病理类型(高分化、去分化、黏液性、多形性)与可能多次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P<0.10显著性水平下,R1共101例、R2+AI共22例、手术时间(290.0±128.7)min,在RPLS是否复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R1+TRFD共23例、病理类型、年龄、手术次数、肿瘤最大径、出血量、输注红细胞、输注血浆在是否复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OR=6.856,P=0.006)及手术时间(OR=1.005,P=0.010)均为RPLS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1切除及手术时间是RPLS术后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苗成利; 陈伟达; 刘文庆; 黄梅; 邹博远; 李文杰; 高海成; 刘世博
    •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肿瘤和腹膜后脂肪切除+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的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133例RPL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单纯肿瘤切除术;B组:A组基础上+腹膜后脂肪切除(单侧);C组:B组基础上+HIPEC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平均总生存期(OS);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每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肿瘤大小的关系,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3组平均OS分别是:A组(25.31个月,95%CI:21.32~29.30个月);B组(31.35个月,95%CI:28.23~34.48个月);C组(36.92个月,95%CI:36.10~37.74个月)。相对于A组、B组,C组的总生存率最有优势(P值均1,P=0.0001,P=0.0150.05)。结论采用单侧肿瘤切除+腹膜后脂肪切除+HIPEC治疗能够提高初次或再次手术的RPLS患者的OS,且不增加出血量。
    • 李艳; 黄晓峰
    • 摘要: 口底巨大脂肪肉瘤常对患者气道解剖结构造成压迫,构成可预见困难气道,常需要采用个体化的麻醉诱导及插管方式。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病情、诱导前充分准备,插管过程中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有助于促进包括顺利建立稳固人工气道在内的围术期患者安全。本文报告1例口底巨大脂肪肉瘤可预见困难气道患者顺利成功插管的麻醉护理配合和经过,总结该类患者麻醉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和体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