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7-10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2017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正虚邪稽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正虚邪稽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四联漱口液含漱;试验组在予四联漱口液同时予益气养阴解毒方,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放射性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28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急性放射性反应均有缓解,试验组皮肤、唾液腺、黏膜、咽喉各器官放射性反应及骨髓抑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卡氏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对鼻咽癌放疗后正虚邪稽证有明显疗效,能明显减轻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反应,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八宝丹胶囊治疗晚期肝癌肝瘀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晚期肝癌提供临床借鉴与参考.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最佳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柴芍六君子汤及八宝丹胶囊,4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中医临床症状、体重变化、瘤体大小、无进展生存期(PFS)、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AF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治疗组在KP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体重变化方面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改善患者食欲与神疲乏力状态,控制疼痛与发热方面,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及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发生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肿瘤标志物(AFP)改善情况及瘤体稳定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八宝丹胶囊治疗晚期肝癌肝瘀脾虚型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稳定体重,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肝功能及贫血情况,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分析吴良村辨治肝细胞癌用药规律. 方法:纳入吴良村门诊肝细胞癌199例706诊次,采集临床信息,建立方剂数据库,对药物频数、类别、性味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频数最高的50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 结果:共用药203种,累计用药频数12661次,频数最高者为枸杞子,其次为三叶青、茯苓、鸡内金等;类别频数最高者为清热药,其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等;性味以甘、寒、苦、平为主;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16类,涉及方剂一贯煎、葛根芩连汤、柴胡茵陈汤等,药对绿梅花与八月扎,金钱草与金银花,龙葵与车前子等. 结论:吴良村辨治肝细胞癌以益气养阴清热为主,辅以解毒散结、健脾渗湿、疏肝和胃、理气化痰,用药善于甘、寒、苦、平配伍.
  • 摘要: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3.3分析探讨"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肝癌"用药特点. 方法:筛选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7月13日国医大师刘教授国医堂门诊诊断为"肝癌"的医案,将纳入的医案录入该软件,采用软件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块执行统计,从而探讨刘尚义治疗"肝癌"用药特点. 结果:共录入医案390份,其中男性286例,女性104例.涉及中药738味,总共使用频次5873次.中药模块分析,结果提示频次100次以上的依次为:莪术、鳖甲、猫抓草、冬凌草、川芎、刘寄奴、茵陈、田基黄、金钱草、降香.对390则医案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共获得18条中药组合关联规则,如鳖甲-莪术;猫抓草-鳖甲;鳖甲-冬凌草;冬凌草-莪术等.对390例医案进行药对分析,分析所得药物组合由高到低分别是"鳖甲-莪术;鳖甲-猫抓草;鳖甲-冬凌草;莪术-猫抓草等.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出-4味药核心组合两组、并获得2个新方. 结论:刘教授治疗"肝癌"多用养阴清热、化瘀散结、清热化痰、清热利湿退黄之品.
  • 摘要:目的:探讨马钱子碱对乳腺癌骨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建立了裸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模型,并用马钱子碱干预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骨转移相关因子MMP-2,CXCR4,RANKL,OPG的mRNA表达量. 结果:马钱子碱经腹腔给药(intraperitoneal, ip)的半数致死量(Medial lethal dose,LD50)为69mg·kg-1.根据LD50的1/10、1/20和1/40的量,设三个剂量组,高剂量组6.90 mg·kg-1、中剂量组3.45 mg·kg-1和低剂量组1.73 mg.kg-1,回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马钱子碱各剂量组MMP-2,CXCR4,RANKL mRNA的表达量随着马钱子碱剂量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而OPG mRNA的表达量则随着马钱子碱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加(P<0.05). 结论:马钱子碱可以抑制乳腺癌骨转移,主要以调节MMP-2,CXCR4,RANKL,OPG等骨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为主要手段.
  • 摘要: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大鼠脾脏T细胞化疗后自噬影响. 方法:取6-8周龄SD大鼠,分离脾脏T淋巴细胞,分别采用(1)等体积的PBS;(2) 625μg/ml的黄芪多糖;(3) 40 μM的顺铂;(4) 40μM顺铂加625μg/ml的黄芪多糖处理12h和24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OR、Classl PI3K、Classlll PI3K、Atg5、Beclin1的mRNA表达量, Western Bot检测mTOR、Classl PI3K、ClassⅢ PI3K、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双染Annexin V-FITC和Propidium Iodide (PI)检测细胞凋亡变化. 结果:分离得到CD3+T淋巴细胞占总细胞比例为67.9%,其中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27.9%,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64.2%,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在顺铂处理12h,24h后自噬相关基因mTOR、Classl PI3K、Classll PI3K、Atg5、Beclin1的mRNA上升,mTOR、Classl PI3K、ClassⅢ PI3K蛋白表达下降,同时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上升,而黄芪多糖能够抑制顺铂处理后自噬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mTOR、Classl PI3K、ClassⅢ PI3K蛋白表达上升,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黄芪多糖能够抑制顺铂导致的T淋巴细胞凋亡. 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顺铂处理后自噬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T细胞自噬引起的细胞凋亡.
  • 摘要:目的:根据《中药学》第七版,将温里药附子、肉桂、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花椒、吴茱萸、胡椒、荜茇、荜澄茄进行筛选,选出温里药中对Lewis小鼠具有抑瘤作用的温里药,并通过数据库筛选出肿瘤的有效成分,为下一步温里药组奠定基础. 方法:构建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附子、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花椒、吴茱萸、胡椒、荜茇、荜澄茄灌胃21天后,观察其抑瘤效果. 结果:1.附子、吴茱萸、荜茇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附子、吴茱萸、荜茇对肿瘤具有抑制效果,可以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里药中的附子、吴茱萸、荜茇对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有抑制作用,荜茇可抑制肿瘤组织中CD206的表达.
  • 摘要:食管为饮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之路,也是邪气进入的通道之一,受邪最易.六淫之邪、七情内触中伤食管,痰瘀热邪胶结不解,日久化变成毒,蕴藉食管,毒邪耗伤津液,食管濡润不足,更加重痰瘀热.针对于此,食管癌的治疗应针对痰、瘀、热胶结成毒着重于解毒、化毒、排毒.
  • 摘要: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Ⅰ抑制人肺癌NCI-H661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WST-1法测定重楼皂苷l对NCI-H66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LDH释放试验测定该药对NCI-H661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TUNEL法、流式细胞仪测定该药对NCI-H66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重楼皂苷l抑制NCI-H661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与时间依赖性;该药随剂量的增加而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该药可诱导细胞凋亡,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重楼皂苷1对NCI-H66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摘要:慈丹胶囊是传统中药配方,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已被医用10年以上.在此次研究中,探索了慈丹胶囊对肝细胞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共有372名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北京市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患者参加了研究.其中,共有92例患者在手术后三个月内服用慈丹胶囊,另280例成为对照组.为了对慈丹胶囊的疗效进-行分析,进行了相关的症状监测以及肝功能检查,包括测量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此外,在进行体内分析时,使用Hepa1-6裸鼠移植瘤模型,而进行体外分析时,采用SMMC-7721肝癌细胞和CSQT-1细胞;包括通过控制慈丹胶囊剂量的细胞存活和迁移的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和慈丹胶囊对环氧化酶2的效果评价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转录率.术后两年总体生存率(慈丹胶囊治疗组和控制组分别是77%和58%,P<0.01)和无病生存率(慈丹胶囊治疗组和控制组分别是36%和24%,P<0.01)作比较,慈丹胶囊治疗组远胜于对照组.此外,在进行慈丹胶囊治疗后,C57BL/6小鼠体内的移植瘤的大小和重量随着时间和剂量降低了(P<0.01).与对照组相比,慈丹胶囊治疗后的四、五天,SMMC-7721肝癌细胞和CSQT-1细胞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同时,慈丹胶囊治疗后,下降(P<0.01).慈丹胶囊治疗还提高了CSQT-1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G1和G2/M).因此,慈丹胶囊有效地控制细胞增殖,降低的细胞活性,抑制环氧化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使核糖核酸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 摘要:目的:黄素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5-FU)耐药逆转作用及耐药机制. 方法:采用CCK8方法检测非耐药细胞株(HCT-8)和耐药株的生长周期,姜黄素、5-FU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两种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姜黄素、5-FU以及二者联合应用时对两种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透射电镜用于观察两种细胞株的超微结构;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用于检测用姜黄素以及5-FU对两种细胞株P-gp和HSP-27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 结果:姜黄素和5-FU均可抑制两种细胞株的指数生长期,且抑制作用呈计量依赖;与耐药株相比,HCT-8对姜黄素和5-FU更加敏感;5-FU联合姜黄素4.0μg/mL或5.5μg/mL对耐药株的IC50分别为179.26μg/mL,89.25μg/mL,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85和3.71;姜黄素和5-FU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使细胞停留在G0/G1期,发生凋亡;5-FU与姜黄素联用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5-FU联用中剂量的姜黄素,耐药株P-gp(0.28±0.02)和HSP27(0.28±0.09) mRNA水平低于单独使用5-FU(P-gp, 0.48±0.07,P=0.009;HSP27,0.57±0.10,P=0.007);P-gp(0.25±0.06)和HSP27(0.09±0.02)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单独使用5-FU(P-gp, 0.46±0.02,P=0.005;HSP27,0.43±0.01,P=0.000). 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人类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与5-FU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逆转多重耐药结肠癌细胞对5-FU的耐药性;姜黄素可能通过下调P-gp和HSP27的水平逆转耐药株对5-FU耐药性.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给患者41例内服并外敷中药结果:41例经治疗后,病程最长45个月,最短62天,平均(18.6±6.4)个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结论:中药内外并治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评价以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大剂量静脉点滴、动脉灌注为核心技术的"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分析2009.8.~2016.12.应用"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冲击治疗1158例NSCLC(ⅡⅢⅣ)结果,评价肺部肿瘤病灶缩小或稳定以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状况,观察重要脏器的损害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肺部肿瘤病灶总稳定(CR+PR+SD)率74.44%,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统计学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率为90.76%,治疗前后病人咳嗽、气急、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自汗盗汗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学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139例病人服药第7天后出现上腹部不适和轻度恶心,不良反应分级为1级,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结论:"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可以稳定或缩小晚期-NSCLC病人的肺部肿瘤病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病人治疗过程中未见重要脏器损害和严重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采用《排便习惯改变脾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益气升降汤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排便习惯改变韵影响,同时以传统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指标(如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毒副反应、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肿瘤标记物水平、肿瘤复发转移情况)作为参考,为益气升降汤方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为研制新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奠定临床基础.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将己确诊的6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益气升降汤方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28天为1个周期,观察4个周期.采用《排便习惯改变脾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作为疗效评价工具,并以传统的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作为参照.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体力状况、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1例、12例、17例和0例、5例、25例,有效率分别为43.33%和16.67%;治疗组的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客观疗效相比,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76.67%和70.00%,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益气升降汤方在化疗期间治疗大肠癌术后排便习惯改变的患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体力状况,一定程度上降低肿瘤标记物水平,同时化疗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化疗对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 方法:将80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中医辨证论治+化疗)和对照组(中医辨证论治+化疗),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瘤体大小、临床症状、体力状况(PS)评分的变化. 结果:化疗2疗程后,治疗组CD3+CD4+细胞、B细胞比例、IL-2高于对照组,CD3+CD8+细胞比例、IL-10低于对照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细胞、NK细胞、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瘤体大小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夜尿频多和畏寒肢冷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S评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骨髓抑制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喘可治注射液应用于Ⅲ、Ⅳ期老年NSCLC患者具有为化疗增效减毒的作用,能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PS评分,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 摘要:目的:中药可以有效地改善化疗性静脉炎所致局部损伤,显示中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目的评价局部外用四黄汤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局部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因经外周静脉化疗引起静脉炎造成局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后间断冰敷或热敷48~72小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黄汤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为9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四黄汤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肿瘤易损机体,危害程度深,"癌毒"作为其病因,已成共识,但众医家对"癌毒"的认识不尽相同,其在外延内涵上仍未清晰.本文以肿瘤整体为基点,根据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将癌毒分为癌前癌毒、癌肿癌毒、传舍癌毒三阶段,并分别归纳其致病特性,期在能更好的揭示肿瘤的病因病机,中医防治肿瘤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艾叶精油结合穴位按摩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恶性肿瘤且评定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艾叶精油穴位按摩持续干预2周.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BF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叶精油结合穴位按摩可以改善患者疲乏状况,增加患者主观舒适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当前中医药抗肝癌的机制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些机制主要集中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炎性微环境等方面,涉及自噬性死亡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细胞自噬是细胞基本生物行为之一.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抗肿瘤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可通过调信号通路激活细胞自噬.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对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有着较重要的意义.
  • 摘要: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肿瘤产生多药耐药的核心机制,常规抗癌手段可以清除普通肿瘤细胞,却对肿瘤干细胞作用甚微.肿瘤干细胞的"天然耐药"的生物学特点,和它表现出干细胞的"多能分化性"、"无限增殖性"和是肿瘤复发的主要根源.基于以上共识,中医药逆转耐药研究应发挥自身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深入探索从肿瘤干细胞水平抗癌的新策略和新思路.
  •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鼠新生微血管的影响. 方法:分别采用b-FGF诱导小鼠腹壁Matrige1种植体方法和体外培养大鼠腹主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从体内和体外两个部分进行血管新生实验.获取标本后检测标本内血红蛋白含量、显微镜下观察新生微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并结合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density count,MDC),并观察微血管结构特征及发育阶段. 结果:(1)通过对小鼠Matrige1种植体的检测发现:在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方面,对比阴性对照组,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与内皮抑素组都较低(P<0.01);在此指标上,相比内皮抑素组,丹参酮ⅡA低、高剂量组都较高(P<0.01);对比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较低(P<0.01).对小鼠Matrigel种植体内微血管计数发现其结果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一致.(2)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腹主动脉环发现:无血清组无新生血管生成.与对照组比较10%丹参酮ⅡA含药血清组微血管出芽面积减少(P<0.05),20%、30%、40%、50%丹参酮ⅡA含药血清组微血管出芽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70%和80%丹参酮ⅡA含药血清组微血管出芽面积较对照组高(P<0.01), 在微血管出芽面积指标上,60%丹参酮ⅡA含药血清组同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区别(P>0.05).对培养物新生微血管计数结果与微血管出芽面积一致.在丹参酮ⅡA含药血清浓度不大于50%时,此药物抑制血管环新生血管水平会随着自身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同时会逐渐降低血管环新生微血管密度,尤其在含药血清浓度等于50%时,对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区别,经相关性分析,得r=-0.563,且P<0.01;在丹参酮ⅡA含药血清浓度不大于50%时,在药物浓度加大下,会慢慢降低自身抑制血管环新生微血管功能,转为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r=0.549,P<0.05. 结论:丹参酮ⅡA对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合用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76例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按就诊先后次序遵循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150μ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自拟粒升汤治疗,入水煎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1剂.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其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显著高于对照组(65.8%)(P<0.05);1个疗程后,治疗组外周血三系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适宜临证时进一步广泛运用.
  • 摘要:目的:观察龙蝎消水膏外敷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76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龙蝎消水膏外敷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腹水量、腹围、尿量、KPS评分、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6.3%)高于对照组(47.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缩小腹围、增加尿量、提高KPS评分、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龙蝎消水膏外敷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有效控制恶性腹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轻,为恶性腹水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泻白散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6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与对照30例,2组肺癌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21天为1周期,完成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在化疗前2天加用参芪泻白散治疗,21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疗效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调查问卷评价及不良反应. 结果:2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1.3%和6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调查问卷评价比较,治疗组表现为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疼痛、整体生活质量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失眠、恶心呕吐等,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参芪泻白散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fatigue,CRF)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30例,予以化疗配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口服液, 结果:在疲乏改善程度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中重度疲乏26%,对照组中重度疲乏占63.33%,治疗组疲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46.66%.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化疗毒副反应反面,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反应无明显统计意义. 结论:扶正口服液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程度,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从而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 摘要:目的:分析496例新疆地区恶性肿瘤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经病理明确诊断的785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场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医体质量表,统计分析恶性肿瘤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 结果:496例入组的恶性肿瘤合并抑郁的患者中,阳虚质154例(31.05%)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气虚质84例(16.94%)、气郁质75例(15.12%).恶性肿瘤合并抑郁组与不合并抑郁组的兼加体质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体质类型可能为恶性肿瘤合并抑郁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且尤以2种兼加体质多见.
  • 摘要:目的:初步观察十二井穴放血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其机制. 方法:18例CIPN患者每三天进行一次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四次为一个疗程,评价放血前和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周围神经变化情况.主要指标为QLQ-CIPN20,次要指标为NRS、NCI-CTC 2.0、Karnofsky评分及血流灌注量. 结果:QLQ-CIPN20量表在治疗前总分平均为40.65分,治疗后为28.56分,CIPN患者治疗前指端血流灌注量为122.93PU,治疗后为162.57PU,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十二井穴放血对CIPN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有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与其可提高指端血流灌注量相关.
  •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住院患者12例,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针刺长强穴、大肠腧,针刺结束大肠腧行维生素BI穴位注射,足三里行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每天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后肠梗阻改善率、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KPS)及肠梗阻达到"显效/有效"评价标准的时间.结果:治疗后肠梗阻的总缓解率为75%,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9例患者达到"显效/有效"评价标准的中位时间为(5.6±2.9)d.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乳积方联合朔望灸对术后放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与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评估该疗法的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对3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乳积方联合朔望灸干预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果: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值较治疗前下降,有较显著意义(p<0.05).不良事件观察共发生2例,发生率为5%,均为轻度皮肤病变. 结论:乳积方联合朔望灸能有效改善术后放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免疫抑制状态,且临床上应用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
  • 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开穴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气虚症候的改善情况.方法:观察131例肿瘤患者进行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后气短、懒言、自汗等症状的缓解率、KPS评分的改变.结果:131例肿瘤患者在进行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后气短、懒言、自汗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且KPS评分升高.结论:子午流注开穴法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气虚症候.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80例扶正消积法干预的三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明确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05.01~2016.2在佛山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扶正消积法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术后病例80例,填写生存资料采集表,记录确诊时间、扶正消积法干预时间、复发转移/死亡/末次随访时间,建立数据库,运用寿命表计算生存率,运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患者预后因素. 结果:全组患者1、3、5年无病生存率为61%、54%、35%,中位无病生存期为40个月;全组1、3、5年总生存率为95%、81%、65%,中位总生存期为115个月.单因素显示:月经状况、PS评分、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分期、中医证型、手术类型、扶正消积法干预时间为影响患者DFS的预后因素(P<0.05);月经状况、合并重要疾病、肿瘤大小、分期、中医证型、扶正消积法干预时间是影响OS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手术类型、扶正消积法干预时间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月经状况、合并重要疾病、分期、扶正消积法干预时间是影响OS独立预后因素(P<0.05).扶正消积法干预时间>24个月均可显著延长全组患者的DFS和OS (P<0.05). 结论:本研究分析出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特别为扶正消积法干预治疗三阴乳腺癌带来获益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防止含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本病区收治的5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方案中含顺铂、或奈达铂、或卡铂、或奥沙利铂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化疗前静脉推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在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而对照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在治疗后生活质量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控制或减轻含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化疗能顺利完成.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原发性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分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以静推昂丹司琼止呕为基础治疗,治疗组24例于每天化疗后4h给予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25例仅使用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及其它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可做为治疗化疗后上消化道反应的一种重要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方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疲劳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治疗化疗相关性疲劳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病例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益气除痰方.治疗2周期后,观察治疗前后疲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细胞三系的变化. 结果:益气除痰方组较对照组化疗相关性疲劳程度轻(P<0.05);益气除痰方组在生活质量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领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益气除痰方组白细胞下降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益气除痰方可以防治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相关性疲劳,减轻癌症治疗相关证候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处方的数据挖掘方法,验证核心处方的有效性及可用性.方法:收集2013-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诊治的3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症状变化值(SCV)为疗效评价标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挖掘出核心有效处方1张,由生黄芪、北沙参、天冬、麦冬、象贝母、桔梗、石上柏、夏枯草等药物组成.结论:遗传算法是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处方的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重楼皂苷Ⅰ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1.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重楼皂苷Ⅰ和索拉菲尼,24小时后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2.根据CCK8实验结果,选取相应浓度的重楼皂苷Ⅰ和索拉菲尼,作用于细胞24小时,观察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 结果:重楼皂苷Ⅰ及索拉非尼作用于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IC50的浓度分别是5.7 u g/rnl、10μmol/ml.重楼皂苷Ⅰ组及索拉菲尼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均能抑制S期,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能明显促进细胞凋亡. 结论:重楼皂苷Ⅰ及索拉菲尼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DW)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及对VEGF-C介导肿瘤淋巴管新生的调控作用. 方法:人大肠癌细胞株HCT116、HCT-8经HDW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VEGF-C蛋白表达:外源性VEGF-C刺激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后,用HDW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Tube formation检测淋巴管腔形成,Western Blot检测VEGFR-3、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 结果:HDW能显著抑制HCT116、HCT-8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显著下调VEGF-C的蛋白表达;外源性VEGF-C刺激可增加HLEC的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增强细胞的迁移能力,HDW可显著抑制HLEC的细胞活力、存活能力及迁移能力;VEGF-C可上调HLEC的VEGFR-3、P-PI3K、P-AKT的表达,HDW可下调其表达,且VEGF-C和HDW对PI3K、AKT的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HDW具有抑制大肠癌细胞转移和淋巴管新生的作用,通过抑制VEGF-C介导的PI3K/AKT通路活化是其抑制大肠癌淋巴管新生的重要作用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相关性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例肿瘤化疗相关性肠梗阻患者,给予中医治疗与护理.结果:10例患者中7例完全缓解,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0%.结论:针对化疗相关性肠梗阻患者通过中医护理方法可以改善其胃肠功能,有利于病情康复,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8例肺癌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过程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安全进行了手术.结论: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以健脾化痰法为指导的中医辨证治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7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进行疗效分析,对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 结果:76例患者总体平均生存期为12.36个月,其中中医辨证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3.95个月,0.5、1年生存率分别为89.19%、54.05%;西医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0.23个月,0.5、1年生存率分别为79.49%、30.77%.中医辨证治疗组与西医对症治疗组比较,平均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生存有意义的预后因素为年龄,性别,肿瘤家族史,肿瘤部位,治疗前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服用中药时间,TNM分期,中医辨证治疗,CEA,AFP,CA199.多因素分析对生存有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为肿瘤TNM分期,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前KPS评分,服用中药时间,CEA,AFP,CA199.其中肿瘤TNM分期、CEA、AFP、CA199为预后危险因素;治疗前KPS评分、中医辨证治疗、服用中药时间为预后保护因素. 结论:以健脾化痰法为指导的中医辨证治疗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的保护性因素,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可作为因诸多因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 摘要:目的:探究情志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为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我科收治的晚期肿瘤伴癌因性疲乏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癌因性疲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能够降低晚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信心有积极意义.
  • 摘要: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方对放射性肺炎大鼠外周血Th17/Treg平衡的影响,探讨其对放射性肺炎防治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50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模型组(M)、激素组(J)、中药组(Z)、中药加激素组(X),直线加速器对空白组外的4组大鼠全胸单次照射,剂量为16Gy.照射后第1天起各组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照射后4周,处死每组大鼠10只,取右肺中叶做HE和Masson染色,取全血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各组大鼠在放射后4周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Th17、Treg和Th17/Treg的变化. 结果:放射后4周,M组与C组相比,Th17比例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1<0.05),M、J、Z、X组任何两组比较,Th17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M组Treg比例略增高,无统计学差异(P=0.062>0.05),J、Z、X组分别与M组比较,Treg比例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J、Z、X组两两比较,Treg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与C组相比,Th17/Treg比值增大,有统计学差异(P=0.023<0.05),M、J、Z、X组任何两组比较,Th17/Treg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放射性肺炎大鼠外周血存在Th17/Treg失衡,养阴清肺方可有效减轻放射性肺炎大鼠局部肺组织炎症,并可减轻局部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eg有关.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活质量、费用效果比以及生存预后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1日到2016年1月1日病例资料,观察口服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对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为近期疗效(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0S)、费用效果比等,并通过分层分析影响临床获益率的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果:近期疗效:I临床获益率和临床客观有效率分别是71.7%、13.3%临床获益率分层分析:KPS评分(P=0.002)、组织分化程度(P=0.009)为影响临床获益率的因素;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改善率为26.7%,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为91.7%;临床获益率的费用效果比为256.05;PFS:中位PFS为为4.6±0.481个月;OS:中位OS为10.900±2.524个月,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为KPS评分(P=0.009)、组织分化程度(P=0.001)、内脏转移情况(P=0.001). 结论:较单纯西医化疗,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获益率,但没有明显提高客观有效率,也没有明显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该方案可以较好的稳定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费用效果比,使患者获得经济费用方面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0例,按入组先后依次编排号码,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全身静脉化疗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显著提高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四黄汤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时机.方法:将我科经外周静脉化疗的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分别在化疗用药前30分钟(A组)、化疗开始时(B组)、化疗开始后30分钟(C组)预防性应用四黄汤外敷,评价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数量与分级.结果:A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化疗用药前30分钟四黄汤外敷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分级最低.
  • 摘要: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荷SMMC-7721裸鼠肝癌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Bax、Bcl-2的影响. 方法:将5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健脾活血方高、中、低浓度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法和RT-qPCR法对用药后的荷SMMC-7721裸鼠肝癌细胞凋亡主要相关基因Bax、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健脾活血方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法:与模型组比较,Bax蛋白在5-Fu组、健脾活血方中组及健脾活血方高组表达明显上升(P<0.05);Bcl-2蛋白在5-Fu组、健脾活血方高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RT-qPCR法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BaxmRNA在5-Fu组、健脾活血方中组及健脾活血方高组表达明显上升(P<0.05),Bcl-2 mRNA在5-Fu组、健脾活血方高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 结论:健脾活血方具有通过促进Bax基因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实现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电针足三里在治疗CADS大鼠中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电针及伪电针对照组.分别植入胃慢波(GSW)及心率变异性(HRV)记录电极,以及足三里治疗电极.术后7天开始电针治疗,治疗三天后给予顺铂(8mg/kg)腹腔注射,其后连续电针治疗21天.期间记录大鼠高岭土摄入量、摄食量、体重、GSW及HRV变化;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进行胃排空率检测及小肠传输实验. 结果:电针治疗组显著降低顺铂造模24小时内大鼠高岭土摄入量(P<0.05).电针组显著升高造模后第2-5天,第7-9天,第15-21天大鼠的平均摄食量(P<0.05).电针组大鼠的体重在造模后第5天,第14天体重均比伪电针组升高(P第5天<0.05;P第14天=0.05).电针治疗组的正常GSW百分比显著高于伪电针对照组;并使胃排空率显著加快,接近正常(P<0.01).顺铂造模以及电针治疗均对小肠传输无显著影响.电针治疗组显著降低造模后第5天、第14天的心率变异性中的低频/高频比率,并显著升高高频组分(P<0.01). 结论:慢性电针足三里通过迷走神经通路,改善顺铂诱发的胃电节律紊乱,恢复受损的胃排空,达到治疗CADS的目的.
  •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方对前胃癌(MFC)裸鼠肝转移模型瘤组织中P53、Bcl-2、Survivin、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化痰方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将MFC细胞接种于裸鼠脾脏中,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氟尿嘧啶(5-fu)组及健脾化痰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处理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法分别检测P53、Bcl-2、Survivin、Bax蛋白及mRNA表达的情况. 结果:健脾化痰方各组均能下调P53、Bcl-2、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Bax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论:健脾化痰方的抗胃癌作用与下调P53、Bcl-2、Survivin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能力及CXCL12、CXCR4、CXCR7表达的影响. 方法:以索拉菲尼为阳性对照,CCK-8试验测定益气化瘀解毒方及索拉菲尼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最佳作用浓度;划痕实验观察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能力;WesternBIot法检测药物干预24小时后CXCL12、CXCR4、CXCR7蛋白的表达. 结果:益气化瘀解毒方及索拉菲尼均能抑制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生长,24小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095g/ml、10 μ mol/ml;益气化瘀解毒方及索拉菲尼均有抑制MHCC97-H迁移的能力;经益气化瘀解毒方作用后的肝癌细胞CXCL12、CXCR4、CXCR7的蛋白表达量均下降. 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能抑制MHCC97-H细胞增殖及迁移,可能通过下调CXCL12/CXCR4/CXCR7趋化因子轴发挥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皮疹颗粒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 FR-TKI)导致相关皮疹的作用. 方法:将筛选入组的104例口服EGFR-TKI药物出现皮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皮疹颗粒.对照组外用硅油乳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服用辨证汤药的基础上用药.治疗1周和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皮疹缓解率,皮疹首次缓解时间,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病例在皮疹缓解方面均有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皮疹首次缓解时间方面,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状缓解方面,两组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同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自拟皮疹颗粒能够改善EGFR-TKI相关皮疹,加用自拟皮疹颗粒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够减轻其导致的皮肤毒性,改善临床症状.
  • 摘要:目的:评价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费用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的60例确诊晚期胃癌患者,均经一线全身化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其中30例患者在一线化疗后接受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用药至疾病进展或未进展的末次随访时间,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治疗.化疗后未进行维持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观察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及费用情况. 结果:维持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5.9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16/30)、26.7%(8/30) (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16.7%(5/30)、6.7%(2/30)(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6例(20%,以1~2度为主)和骨髓抑制7例(23.3%),主要为胃肠道反应6例(20%,以1~2度为主)和骨髓抑制7例(23.3%,以1~2度白细胞和红细胞减少为主),大多耐受较好.维持治疗组费用情况:剔除其他合并症西药治疗费用及检查费用,维持治疗组每月费用在330±25元. 结论: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的晚期胃癌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性价比高,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好,值得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更多循证医学支持.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接受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分析该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PFS、OS的影响并探索与晚期胃癌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 方法:搜集30例晚期胃癌患者,观察其接受该方案维持治疗后的PFS、OS并纳入统计,探索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果:30例患者中位PFS是15.000±4.674个月;中位OS是27.000±5.439个月;1年生存率约78.94%;2年生存率约36.84%;3年生存率约10.52%,5年生存率约10%.脏器转移情况是决定PF5、OS长短的独立因素(P=0.002、P=0.005). 结论: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也有延长趋势,且毒副作用低,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扶正汤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组加用健脾扶正汤治疗.28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临床中医证候变化、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变化. 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3.3%和60.0%(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3项指标(ALT、AST、TBi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ALT、AST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CD3+、CD4+及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变化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脾扶正汤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改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摘要:目的:研究土家族抑制肝癌的药物规律. 方法:通过土家族抗肿瘤药物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对初步拟定关键词"药物名称+肿瘤"或者"药物名称+癌"可得到有效结果的148味土家族抗肿瘤药物,进一步拟定关键词"药物名称+肝癌""药物名称+肝脏肿瘤"等进行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符合条件的,对其药性、药味、毒性和归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符合纳入条件的土家族药物抑制肝癌的临床文献和药理实验文献中,共检索到118味抗肝癌药物,药性居第一位的是凉性药.药味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苦味、甜味和辣味.118味中近78%为无毒药物.十二归经均有涉及,但是以肝经、肺经和脾经出现频次最多. 结论:土家药作为传统中药中的一支,具有良好的抑制肝癌前景,且各药物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科研和治疗上进行探究.
  • 摘要:目的:主要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化疗对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老年NSCLC病例按1∶1分为治疗组40例(喘可治注射液+中医辨证论治+化疗)和对照组40例(中医辨证论治+化疗).采用WHO生存质量老年模块量表(WHOQOL-OLD)、肺癌治疗功能评价表(FACT-L V4.0)及简明疲劳量表(BFI)对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变化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在WHOQOL-OLD评价中,治疗组治疗后在感觉能力、自主、过去现在和将来行为、社会参与四个模块及总分均有改善(P<0.01),而对照组仅在社会参与模块及总分有改善(P<0.01).治疗组自主模块评分差值较对照组高(P<0.01).在FACT-L V4.0评价中,治疗组治疗后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四个领域及总分的均有改善(P<,0.01),而对照组仅在情感状况、附加关注领域及总分有改善(P<0.01).治疗组在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三个领域中的评分差值较对照组高(P<0.01).在BFI评价中,治疗组治疗前后疲劳程度总分差值及疲劳影响总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能够改善老年NSCLC化疗患者在感觉能力、自主、过去现在和将来行为、社会参与等模块,以及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等领域的生存质量,并能改善患者的疲劳程度及疲劳影响情况.
  •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益肺解毒汤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该方对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常规培养肺癌A549细胞,CoCl2化学模拟肺癌A549细胞缺氧微环境,设空白组,以150μmol·L-1 CoCl2,1501μmol·L-1 CoCl2+15mg·mL-1益肺解毒汤,15mg·mL-1益肺解毒汤处理细胞,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测定A549细胞EMT过程中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表达,以及信号分子β-链蛋白(β3-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 (P-gsk-3β)的表达. 结果:缺氧可诱导A549细胞发生形态改变,益肺解毒汤可抑制缺氧诱导的形态改变.与空白组相比,CoCl2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P<0.05);与CoCl2组相比,CoCl2+益肺解毒汤组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迁移能力亦减弱(P<0.05).与空白组相比,CoCl2组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Snail表达上调(P<0.05),说明缺氧使细胞发生了EMT;与CoCl2组相比,CoCl2+益肺解毒汤组可上调E-cadherin、下调Vimentin、Snail (P<0.0S),还能影响信号分子:上调P-gsk-3β蛋白的表达(P<0.05),下调β3-catenin蛋白的表达(P<0.05). 结论:益肺解毒汤能抑制缺氧诱导的A549细胞的形态变化、侵袭及迁移能力,还能抑制缺氧诱导的EMT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六字诀"锻炼同时配合麦味地黄丸对妇女围绝经期焦虑症状的效用. 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存在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麦味地黄丸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六字诀"锻炼配合麦味地黄丸,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 结论:对存在围绝经期焦虑症状的妇女应用"六字诀"锻炼配合麦味地黄丸治疗的效果较好.
  •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Ⅲ-Ⅳ期胃癌患者分成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替吉奥方案化疗.3周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Karnofsky评分比对照组的Karnofsky评分有所增加.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探讨癌理通膏外敷法辅助治疗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癌理通膏外敷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内皮素(ET-1)、β-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KPS评分(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GF、TNF-α及ET-1均明显降低,β-EP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癌理通膏外敷辅助治疗骨肿瘤患者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癌性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对174例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西医治疗,将纳入患者分为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所有纳入患者辨证服用中药至少2月,以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从2013年1月到2016年8月,共纳入174例胰腺癌患者.治疗方式和临床分期是影响胰腺癌OS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在Ⅰ/Ⅱ期,结合组的中位OS为20.5个月(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l),12.499 to 28.501),而中医组为11.17个月(95%Cl,5.160 to 17.180, P=0.015).两组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7.0%, 40.0%和21.0%, 21.0%.Ⅲ/Ⅳ期患者在结合组和中医组的中位OS为13.53个月(95%Cl,8.665 t0 18.395)vs6.4个月(95%Cl,0.00 to 15.682),(P=0.32).两组患者的第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0%, 39.0%和21.0%, 21.0%. 结论:中医药干预使胰腺癌患者有最大的生存获益.在胰腺癌早期,中西医结合的多模式治疗可能是一个具有较大前景的治疗策略.而在胰腺癌晚期,单纯中医治疗可能成为一个较好的替代治疗方式.
  • 摘要:目的:观察本科自拟中药复方"气血舒服散"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治疗组:化疗同时口服"气血舒服散";对照组:化疗同时口服"地榆升白片".通过检测对比化疗前及化疗后第1天、第7天外周血细胞变化及骨髓抑制情况来探究本中药复方对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 结果:化疗后第1天与化疗前相比,两组样本WBC、HGB、PLT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轻(P<0.05);化疗后第7天与化疗后第1天相比,两组样本WBC、HGB、PLT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 结论:本自拟中药复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指导临床准确辨证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来减小阿片类癌痛止痛药的副反应,达到加强西医癌痛止痛药止痛效果或者降级使用止痛药的效果.方法:从阿片类癌痛止痛药使用现状、癌痛的中医病机,阿片类止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相互发生的作用几方面来分析,归纳出阿片类癌痛止痛药的中医性能.结论:其中医性能为:四气属温,五味属辛苦,升降浮沉属升浮,归心、胃、大肠经.
  •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藤合剂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硫糖铝口服及胸腺蛋白口服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黄藤合剂口服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KPS评分.结果: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总有效率观察组94.11%,对照组69.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黄藤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
  • 摘要:对于肺癌病因病机的探讨,当代医家多从"毒"、"虚"、"痰"、"瘀"四个方面论述,笔者认为,除了以上四种因素外,肺癌还与湿邪密切相关.文章从肺癌的发生、肺癌术后、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四个方面因素,探讨了肺癌与湿邪的关系.
  • 摘要:以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缓释片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为治疗中重度癌痛的基本用药,但其发挥止痛作用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也在所难免.其不良反应大致包括便秘、恶心、呕吐,以及嗜睡、过度镇静、尿潴留、瘙瘁、呼吸抑制等.而从中医角度考虑,就其不良反应而言,阿片类药物为阴寒之毒,其性偏燥.文章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出发,探讨临床肿瘤患者常用止痛药物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符合六经辨证的表现,临床常常以阳明证、少阳证以及少阴证常见,为临床处理该类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 摘要:本文讲述了痰饮是水谷精微因受凉变粘而形成的,水谷精微物质(亦即痰)在寒凉环境里的堆积就形成肿瘤(癌症),就可以依据定出肿瘤(癌症)的证治准则,“气”和“血”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 摘要:目的:观察升白汤口服液原方调整黄芪剂量改善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 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30例TP方案化疗: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3h,1次/d;顺铂25mg/m2,D1~3L;紫杉醇化疗前30min行预处理:地塞米松10mg,静注,苯海拉明40mg,肌注,西咪替丁400mg,静滴.治疗组B组38例升白汤口服液(黄芪常规剂量),黄芪30g,白术、茯苓各15g,当归10g,太子参30g,女贞子、墨旱莲各15g,鸡血藤30g,水煎150~200mL,1剂/d,早晚温服,每程化疗前5d开始服用,连续14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治疗组C组38例升白汤口服液(黄芪调整剂量),黄芪20g,白术、茯苓各15g,当归10g,太子参30g,女贞子、墨旱莲各15g,鸡血藤30g,水煎150~200m L,1剂/d,早晚温服,每程化疗前5d开始服用,连续14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常规;治周血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 结果:A组CR2例,PR16例,SD5例,PD7例,DCR76.67%.B组CR3例,PR19例,SD11例,PD5例,DCR86.84%.C组CR3例,PR22例,SD10例,PD4例,DCR89.47%.B、C组疗效优于A组(P<0.05).KPS评分、骨髓抑制、免疫功能B、C组优于A组(P<0.05),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燥热症状改善优于B组(P<0.05). 结论:升白汤口服液原方调整黄芪剂量对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改善,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涌泉穴穴位贴敷及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内关穴低频脉冲治疗肺癌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64例含有顺铂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托烷司琼、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片止吐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第1天开始予以双侧涌泉穴中药贴敷,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同时联合内关穴低频脉冲治疗,7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呕吐的次数、程度,进食量、体重、KPS评分、血液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呕吐的有效控制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重度呕吐的发生率(15.6%)低于对照组(40.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呕吐的有效控制率(87.5%)高于对照组(6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在进食量、KPS评分、血液指标的变化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侧涌泉穴中药贴敷,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同时联合内关穴低频脉冲治疗肺癌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的呕吐,其疗效确切,止吐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化疗周期的完成,且该方法无明显不良反应,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观察外用"SZP"治疗抗血管生成剂阿帕替尼(Apatinib,艾坦)相关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疗效,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 方法:选择病理学诊断明确的、应用阿帕替尼后出现HFSR的患者20例,给予自拟中药"SZP"加减或"SZP"加西医外用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FSR分级改变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 结果:16例完成临床观察,4例脱落,有效率为81.25% (13/16).患者自身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2,p<0.05).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满意度81.25%. 结论:"SZP"治疗阿帕替尼相关HFSR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加以证实.
  • 摘要:目的:观察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GFRIs)相关甲沟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应用EGFRIs后出现相关甲沟炎的恶性肿瘤患者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试验组外用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对照组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连续应用14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甲沟炎的分级变化、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 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为4.7d,有效8例,稳定2例;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10.11d,有效4例,稳定4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6),而中药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甲沟炎对于靶向治疗患者而言是一种可优选的治疗方案,但由于纳入的样本量太小,研究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靶向药相关性甲沟炎的疗效.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观察中药通腑理气方对湿热内蕴证型老年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 方法:收集湿热内蕴证型老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23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2例和西医治疗组11例,中医组给予口服中药通腑理气方治疗,西医组给予口服化疗药卡莫氟片,两组均服药14天休息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4个疗程. 结果:通腑理气方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卡莫氟片组(分别为6.5个月和7.2个月),但治疗过程中出现Ⅱ级以上神经毒性(分别为0例和7例)、Ⅱ级以上骨髓抑制(分别为0例和4例)例数明显低于卡莫氟片组.两组患者KPS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5±5.22分和72±4.67分)、Ⅱ级以上胃肠道反应(分别为2例和5例)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中药通腑理气方治疗湿热内蕴型老年结直肠癌疗效好且毒副作用较低.
  •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按入组先后依次编排号码,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奥沙利铂化疗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5.0%,对照组总有效率37.5%;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率、T4/T8等各项免疫指标以及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贫血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下调免疫指标数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外邪所致:"郁证"——一般指六淫之邪,即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所致脏腑功能紊乱产生毒素而形成的"郁毒".内邪所致:"郁证"一般指"六郁之证"."郁毒"则指"六郁"之毒.即"六郁证"一气血痰火湿食证所产生的郁结,它扰乱了气机阻碍了脏腑.即郁气、郁血、郁火(热)、郁湿、郁食所形成的病变,日久则产生了"郁毒"."郁毒"是一种阴毒,有郁积、郁闭的性质,因长久的郁闷压抑不能疏散累积而成.缠绵日久,忧忧隐藏、郁郁不解、驱之不出、散之不去.干扰了气血影响了脏腑.毒邪可致“郁邪”即“郁毒”,“郁毒”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癌毒,癌毒在特定环境下导致癌症。解除“郁毒”是解除“癌毒“的前提条件,没有癌毒癌症将不会形成。
  • 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上个世纪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就这一重大疾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日益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逐渐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取得了一些突破和进展.中医肿瘤理论方面,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提出了"扶正培本"和"固本清源"的治疗原则;实验研究方面也从不同角度(如:肿瘤微环境等方面)部分阐明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机制;临床研究方面也初步摸索出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模式,并积累了循证医学证据.相信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研究的不断规范,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将会被更多的人认可.
  •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复发情况及中医治疗思路. 方法:结合文献对2016年8月30至2017年6月30就诊于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12例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7例;小于40岁4例,大于40岁8例;原发于下肢5例,腹部3例,腰背4例;黏液性脂肪肉瘤5例,去分化型2例,高分化型2例,多形型1例,2例不明确;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1例放化疗;术后复发5例,粒子植入2例,局部放疗3例,化疗2例;术后12例均口服中药调理. 结论:手术是脂肪肉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易复发.目前对脂肪肉瘤的放、化疗疗效尚不肯定.脂肪肉瘤属中医学"积聚"病范畴,正气亏虚为脂肪肉瘤发病之本,痰、瘀为基本病理因素,病位与脾、肾相关,术后中医治疗宜益气健脾、化痰祛瘀、解毒抗癌.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腔内化疗配合尿激酶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近期本院收治的60例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腔内化疗配合尿激酶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联合腔内化疗配合尿激酶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中药联合腔内化疗配合尿激酶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发生率在晚期癌症中占70%,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治疗癌痛的优势与弊端,总结分析现有的中医外治手段,从中医整体性、综合性及安全性方面考虑,提出采用自拟止痛酊外敷同步微波,并配合艾灸及电针综合治疗癌性疼痛,并在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进一步提出中医综合外治疗法针对癌痛的探索和展望.
  • 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近20年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1999年至2017年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分析组方用药规律. 结果:共有33篇文献的38首处方纳入分析,涉及中药108味,其中以温性、甘味、归脾经中药最多;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当归、陈皮、党参、地黄等使用频次较高;形成45个常用药物模式,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16个,聚类形成新处方5个. 结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癌因性疲乏注重健脾补肾,同时根据肿瘤治疗的独特性,更加强调中焦脾胃功能的调护,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有益参考.
  • 摘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徐振晔教授提出了益气养精为主治疗NSCLC的学术观点,在精气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了中医药分阶段治疗晚期NSCLC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临床研究—首先对116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了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单纯化疗为对照,对益气养精为主分阶段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本方法:①可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4.47个月,对照组10.97个月;1年、3年、5年、7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54.8%,13.2%,5.7%,5.3%,明显高于对照组35.6%、0、0、0.②可提高肿瘤稳定率.③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④可明显减轻化疗反应.⑤可明显减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运用NP化疗方案,再次对256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位生存期对照组达14.87个月,对照组12.97个月.1年、3年、5年、7年、9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57%, 17%,10%,6%,6%,明显高于对照组53%、8%、2%、0、0.基于研究模拟临床分阶段治疗,围绕抗肿瘤生长和转移,体内体外研究相结合,从组织、细胞、基因表达多层次对源于精气理论的经验方药"肺岩宁"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列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抗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益气养精为主的肺岩宁方可调控VEGF、HIF21 α、p2Akt、E2F1、RB、E-cadherin、α-catenin、β-catenin、Fibronectin、N-cadherin等肿瘤生长转移相关基因表达;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信号传导分子、转录调控因子等均有调控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改善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40例,观察组(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40例.两组均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岩汤口服.21天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2)、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变化. 结果: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中DD2水平,降低血小板,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并且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较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可以显著改善恶性肿瘤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结论: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总结沈敏鹤辨治胰腺癌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 方法:纳入浙江省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沈敏鹤门诊胰腺癌患者100例、476诊次,采集患者临床信息,建立临床方剂基础数据库,对单昧药使用频次、分类、性味进行频次统计,并对用药频次最高的45味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结果:在100例胰腺癌患者476诊次中,包含274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最多者为柴胡,其后依次为甘草、炒黄芩、制半夏、壁虎、茯苓;药物类别使用频次最多者是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药性使用频次最多者为平性,药味使用频次最多者为甘味.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17类,涉及方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天麻钩藤饮、保和丸,涉及药对瓜蒌皮与瓜蒌仁、焦山栀与茵陈、炒黄连与吴茱萸. 结论:沈敏鹤治疗胰腺癌常以补益法为主,随证辅以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温中健脾之法,临证用药善于甘、苦、辛、平配伍.
  • 摘要:结合癌因性疲乏症状、西医病因研究、中医津液学说与肿瘤病机特点,提出津液输布障碍、津液匮乏是癌因性疲乏主要病机.通过探讨"津液"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期望为临床运用"津液理论"指导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参考.
  • 摘要:基于大肠主津、大肠玄府理论探析结肠癌前病变中医病机.逆流挽舟法能表散大肠玄府、宣化肠津,与结肠癌前病变病机相契合.故本文基于逆流挽舟法探析以风药干预结肠癌前病变相关治疗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逆向调节结肠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养阴扶正方抑制肺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10天后,处死荷瘤鼠,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bcl-2、bax、野生型p53的表达.结果:养阴扶正汤能够可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抑瘤率52.48%,联合组的抑瘤率达62.73%;养阴扶正汤组、顺铂组和联合组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养阴扶正汤通过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发挥了抗肺癌的作用.
  • 摘要:目的:在构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础上,探讨化痰散结方对TNBC 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Hedgehog(Hh)通路转录因子Gli1表达的影响. 方法:筛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TNBC相关基因;使用STRING进行文本挖掘并构建TNBC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将互作数据读入Cytoscape3.4.0,分别应用插件JEPETTO 1.3.1和MCODE1.4.2实现拓扑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DAVID数据库富集关键通路用于表征簇的生物学重要性.针对关键通路Hh及其转录因子Gli1,采用MTT法检测化痰散结方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构建了由1537个节点(蛋白质)和23681个边(相互作用)组成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出关键通路Hh信号传导通路和基因Gli1.实验结果表明化痰散结方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能降低Gli1蛋白的表达. 结论:TNBC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是一个受多信号通路传导、多基因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Hh通路及其下游转录基因Gli1很可能是关键节点,而化痰散结方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机制之一是降低Hh通路中Gli1的表达.
  • 摘要:目的:观察金福安汤对人肺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培养H1299细胞,分为金福安汤高、中、低剂量组和顺铂组,分别予以空白培养液组和药物处理组干预.用Cell Counting Kit-8分别检测各组H1299细胞的OD值并计算其存活率,以及用Trans well小室检测各组H129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金福安汤对H1299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Trans well小室体外迁移和侵袭实验表明,金福安汤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可抑制H129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且呈浓度相关性(p<0.05). 结论:金福安汤可抑制人肺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 摘要:目的:前期研究表明力达霉素具有抑制肝癌肿瘤干细胞的作用,但力达霉素对肝癌CD133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方法:首先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Western-blot法检测力达霉素对CD133+细胞的比例以及CD133蛋白的影响.然后运用肿瘤细胞成球培养法,观察力达霉素对分选后Huh7 CD133+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最后用qPCR和Western-blot法,观察Notch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力达霉素能显著减少CD133+细胞的比例和CD133蛋白的表达,并能抑制CD133+肿瘤细胞球形成能力.力达霉素能下调Notch通路中NOTCH1、Hes1、Hey1基因水平,以及显著减少NOTCH1、NICD、Hes1、Hey1蛋白表达. 结论:力达霉素能抑制CD133的表达可能是与其下调Notch信号通路有关,这将有利于力达霉素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亮菌口服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胃黏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1-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自由饮用及饥饱失常联合建立CAG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亮菌口服液低、中、高剂量(200,400,800 mg.kg-1)组,胃复春(600 mg.kg-1)组.连续灌胃30 d后,观察胃黏膜组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损伤情况;测定大鼠胃液pH、胃酸分泌量及胃蛋白酶效价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胃黏膜组织中PDCD4表达的情况. 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比较,胃黏膜损伤明显,部分出现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胃液pH值增高(P<0.01)、胃液分泌量及胃蛋白酶效价明显减少(P<0.01);胃黏膜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的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经亮菌口服液治疗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降低,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数,明显减少.胃液pH值降低(P<0.01)、胃液分泌量及胃蛋白酶效价增多(P<0.01);胃黏膜组织PDCD4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 结论:亮菌口服液对CAG大鼠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DCD4的表达有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