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时机
治疗时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9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318556篇;相关期刊535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等;治疗时机的相关文献由2219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兴中、张禹、张辉等。
治疗时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8556篇
占比:99.63%
总计:319743篇
治疗时机
-研究学者
- 罗兴中
- 张禹
- 张辉
- 等
- 万军
- 刘静
- 吴晓艳
- 娄永利
- 张军
- 张冲
- 张文筱
- 晁耀烁
- 李星
- 王忠民
- 秦秉玉
- 许志强
- 闵有会
- 于佳
- 伍新华
- 何心勤
- 何文艳
- 俞宪民
- 关健
- 冯青春
- 冷传敏
- 刘丽霞
- 刘俊
- 刘士敬
- 刘春涛
- 刘晓峰
- 刘洋
- 刘玉萍
- 刘立安
- 刘金林
- 刘金石
- 刘靖
- 刘鹤南
- 卢雪红
- 向鹏
- 吴定国
- 吴晖
- 吴曦
- 吴桂勤
- 吴虹桥
- 周卫星
- 周大鹏
- 周小平
- 周景霞
- 周瑞祥
- 周虎
-
-
李明明
-
-
摘要:
康医生:我于3个多月前在头面部左侧患上带状疱疹,因错过及时治疗时机,现留下后遗症,左鼻孔常像有蚂蚁爬行、针刺样疼痛。3个月来痛苦难受,请问有什么良方可以解除痛苦?广西壮族自治区盛先生盛先生:您好!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神经节以及感觉神经炎症后的纤维化引起。老年体弱患者后遗神经痛常较剧烈,且在皮损消退后仍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
-
马晶;
王晓慧;
崔大勇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亚低温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远期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早期组(n=45)和常规组(n=48)。常规组术后立即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头部和全身降温,当亚低温治疗完成后进行高压氧治疗,早期组患者术后同时进行亚低温和高压氧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组织氧分压、颅内压、还原型谷胱甘(GSH)、丙二醛(MDA)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随访1年恢复良好率。结果: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组织氧分压、GSH水平、GCS及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颅内压、MDA水平、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早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同时进行亚低温和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脑组织缺氧,降低颅内压,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远期疗效好。
-
-
刘宏明;
杜姗;
边原
-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及时调整医师的用药方案并行不良反应监测、出院用药教育等药学监护。结果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患者无其他不适,6个月未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协助医师完善其治疗方案,最终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
熊华莹;
杨琴;
钟诚;
石咏琪;
王墨
-
-
摘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儿童常见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血栓形成作为NS患儿的四大并发症之一,因危害性较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S患儿由于独特的发病机制,体内更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在肾静脉、下肢深静脉等部位,如果延误了治疗时机,重者可阻碍肢体循环引起肢端功能损害,甚至形成肺栓塞导致死亡。
-
-
姜红
-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疗效及对术后患儿双眼视功能和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21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分为对照组(n=108例,7岁后实施)与观察组(n=108例,7岁前实施手术),对比两组视远正位率、过矫率、欠矫率,以及融合功能、双眼同时视功能、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和家属对患儿外观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视远正位率、过矫率、欠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融合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双眼同时视功能、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7岁前实施手术可显著提升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疗效,改善术后患儿双眼视功能和外观满意度。
-
-
李中会;
程昕然;
苟鹏;
鄢力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体格、智力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9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出生2个月内发现并治疗)46例和晚期治疗组(出生2个月后发现并治疗)51例。比较治疗结束后2组患儿体格发育情况;2组患儿0.5、1、2岁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发育商(DQ)及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2组患儿0.5、1、2岁时TSH、FT_(3)、FT_(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体格发育正常率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超重或肥胖发生率远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0.5岁时,早期治疗组患儿DQ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2组患儿1、2岁时DQ相较0.5岁时显著增高(P<0.05)。1岁时早期治疗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社交行为评分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治疗可促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体格、智力及神经系统发育。
-
-
陈超
-
-
摘要:
早产儿各脏器未发育成熟,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危重情况;同时,早产儿疾病临床表现不明显,不容易及时发现,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已非常严重,失去早期治疗时机。因此,对早产儿各项生命体征、各脏器功能需要密切监护和评估,良好的监护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早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
-
-
荆玉慧;
李玲;
杨露;
位菊峰
-
-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抗梅毒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125例临床资料,根据驱梅毒介入时间分成早期组(孕28周,48例)以及未治疗组,介入治疗药物主要是G240万U苄星青霉素,比较各组不良妊娠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各组发生早产、死胎、流产、低体重儿几率无差异(P>0.05),但发生先天梅毒儿存在差异,各组分别为早期组(6.5%)、中期组(31.4%)、晚期组(31.3%)、未治疗组(9.5%)(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妊娠合并梅毒发生不良结局危险因素主要是孕前频繁不洁性生活、免疫力低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198、0.262(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不同时机治疗对妊娠结局有影响,早期治疗优于中晚期,提示临床应做好孕前梅毒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
罗立
-
-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机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左室重构、B型脑利钠肽(BN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96例NSTEMI患者,依照随机法分为病例组和对比组,每组48例。病例组患者在发病8~24 h内实施PCI治疗,对比组在发病5~7 d后实施PCI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室重构指标[平均二尖瓣压力阶差(mMPG)、平均肺动脉压(mPAP)]、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 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再入院情况。结果 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比组的70.83%, 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8%、6个月内再入院率0低于对比组的16.67%、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患者mMPG(0.91±0.11)kPa、mPAP(3.52±0.34)kPa均低于对比组的(1.46±0.22)、(4.95±1.05)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BNP(152.16±10.62)ng/L、CK-MB(3.52±0.16)U/L、c TnI(6.06±0.14)μg/ml均低于对比组的(685.26±94.62)ng/L、(15.26±3.06)U/L、(15.26±3.06)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可有效改善NSTEMI患者左室重构,降低外周血BNP浓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
-
-
徐明
-
-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ICA)破裂出血患者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麻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ICA破裂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其中晚期治疗组和早期治疗组中均各有患者25例。晚期治疗组患者行延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手术时间与临床发病时间间隔3 d以上(包括3 d),早期治疗组患者行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手术时间与临床发病时间间隔3 d以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0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早期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晚期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0%,组间相比,P0.05。结论:对ICA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优于晚期治疗,能更有效地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
崔爱华;
任青;
王薇;
吕学云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灌洗治疗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时机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我科住院的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肺内灌洗治疗,治疗1组:病程5-10天给予灌洗治疗,治疗2组病程11-21天灌洗治疗.比较三组间的临床疗效及转归.结果:治疗1组的影像学吸收率高于治疗2组,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治疗2组,短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镜术在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治疗时机越早越好.
-
-
王兵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原文的分析,将对因时制宜之"时"的理解,概括为时间节律之时与时机之时两个方面.并将《内经》对时间节律与治疗时机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重点从因时养生、因时诊断、因时施治、因时判断预后四方面探讨了因时制宜思想在《内经》中的运用.
-
-
-
王大为
- 《第七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o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o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一种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及相关研究均证实CRRT技术较传统IHD存在明显优势。鉴于CRRT优势逐渐被认可,我国近年来CRRT技术也迅速普及,但基层医生对适应症的选择、治疗时机与治疗剂量等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同时在CRRT的具体操作与实施中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至今为止ARF患者进行亡RRT治疗的时机仍是研究和争论的热点。现有研究结果显示CRRT治疗开始的时机是影响病死率的重要因素。虽然对采用何种指标、如何界定,仍无统一结论,但比较认可的结论是早接受CRRT的疗效优于晚接受治疗。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住院生存率,目前常用的判断指标包括尿量、血清尿素氮水平、血清肌酐水平等。最近,有研究发现重症ARF患者进入ICU至CRRT治疗开始的时间是影响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
-
蒋更如
-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研究证实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患者相比普通人群丙肝患病率更高,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显著增加主要与透析时间、种族、性别、HBV感染、是否行肾移植、饮酒及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HCV感染是ESRD患者eGFR快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标准的HCV治疗如干扰素、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已成功应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随着新型直接抗病毒药出现,无干扰素治疗方案的推出,HCV感染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
-
蒋更如
-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研究证实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患者相比普通人群丙肝患病率更高,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显著增加主要与透析时间、种族、性别、HBV感染、是否行肾移植、饮酒及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HCV感染是ESRD患者eGFR快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标准的HCV治疗如干扰素、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已成功应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随着新型直接抗病毒药出现,无干扰素治疗方案的推出,HCV感染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
-
蒋更如
-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研究证实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患者相比普通人群丙肝患病率更高,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显著增加主要与透析时间、种族、性别、HBV感染、是否行肾移植、饮酒及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HCV感染是ESRD患者eGFR快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标准的HCV治疗如干扰素、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已成功应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随着新型直接抗病毒药出现,无干扰素治疗方案的推出,HCV感染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
-
蒋更如
-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研究证实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患者相比普通人群丙肝患病率更高,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显著增加主要与透析时间、种族、性别、HBV感染、是否行肾移植、饮酒及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HCV感染是ESRD患者eGFR快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标准的HCV治疗如干扰素、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已成功应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随着新型直接抗病毒药出现,无干扰素治疗方案的推出,HCV感染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
-
蒋更如
-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研究证实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患者相比普通人群丙肝患病率更高,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显著增加主要与透析时间、种族、性别、HBV感染、是否行肾移植、饮酒及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HCV感染是ESRD患者eGFR快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标准的HCV治疗如干扰素、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已成功应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随着新型直接抗病毒药出现,无干扰素治疗方案的推出,HCV感染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