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
下肢深静脉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0490篇;相关期刊301种,包括双足与保健、中国超声诊断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全国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第四届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等;下肢深静脉的相关文献由107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培华、蒋米尔、于永山等。
下肢深静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490篇
占比:98.29%
总计:31020篇
下肢深静脉
-研究学者
- 张培华
- 蒋米尔
- 于永山
- 张学颖
- 张海涛
- 曲明
- 朱雯霞
- 李军
- 林亚华
- 王燕婷
- 王瑜
- 蒋彦彦
- 邹忠东
- 万卷芳
- 万文博
- 于仁义
- 于敏
- 于晶
- 伊美双
- 何忠金
- 何汝香
- 候利瑞
- 冯永恒
- 刘小平
- 刘璐
- 刘罩明
- 刘长建
- 叶建荣
- 吴俊芳
- 吴海生
- 周涛
- 周苏君
- 唐杰
- 姚燕丹
- 孙莲花
- 宋学斌
- 宫宁
- 岳巍
- 席瑞
- 张健
- 张立名
- 张红
- 张翼海
- 张鹏
- 徐廷国
- 成瑞明
- 文颖
- 方慧
- 晏露
- 曹利萍
-
-
林勉淞;
彭志平;
林礼务
-
-
摘要: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较高,有学者报道高达(18.29±0.23)%[1],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静脉血栓多表现为周围型[2],且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内径增宽的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液淤滞度更明显、时间更长[3]。而TKA术后并发下肢动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据Butt等[4]报道其发生率仅为0.03%~0.17%,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
-
-
熊华莹;
杨琴;
钟诚;
石咏琪;
王墨
-
-
摘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儿童常见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血栓形成作为NS患儿的四大并发症之一,因危害性较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S患儿由于独特的发病机制,体内更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在肾静脉、下肢深静脉等部位,如果延误了治疗时机,重者可阻碍肢体循环引起肢端功能损害,甚至形成肺栓塞导致死亡。
-
-
李明轩;
郭连瑞
-
-
摘要: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在经典理论中,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和凝血异常被认为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即Virchow三要素)[2]。DVT的急性并发症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股青肿及股白肿。有学者认为,急性PE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无效时会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预后很差[3]。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严重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引起患肢血供障碍的危急重症[4]。单纯抗凝治疗DVT一般不能完全清除血栓,残余血栓引发静脉回流不畅会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5]。规范及时的治疗对防治DVT并发症的意义重大,对照危险因素筛查DVT病因并予以纠正,是收到良好疗效的前提。下肢DVT急性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静脉活性药物、溶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mplantation,IVCFI)、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等,本文将以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
-
于小勇;
徐新丽
-
-
摘要: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L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复发性动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妊娠相关并发症及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为特征。欧洲一项研究对1 000例患者进行了10年随访,发现下肢深静脉和肺循环是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动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部位是脑循环,表现为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据统计,APLS约3%易发生肾脏并发症。
-
-
马洪燕
-
-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不同孕期孕妇下肢深、浅静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45例开展产前检查孕妇,孕妇分别于孕早期(孕周5~12周)、孕中期(孕周13-27周)及孕晚期(孕周28-40周)采用彩超进行下肢深浅静脉指标全面检查,包括股静脉、大隐静脉、腹壁浅静脉、旋骼浅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孕妇孕晚期股静脉(10.12±1.55)mm、大隐静脉(6.81±1.34)mm、腹壁浅静脉(3.43±0.81)mm、旋骼浅静脉(3.27±0.88)mm大于孕中期的(7.74±1.09)、(4.77±1.12)、(2.29±0.56)、(2.26±0.57)mm及孕早期的(6.21±1.11)、(3.65±1.08)、(1.60±0.42)、(1.62±0.5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晚期股静脉、大隐静脉、腹壁浅静脉及旋骼浅静脉血流速度小于孕中期、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孕妇孕期增加,其下肢深、浅静脉内径随之增大,血流速度则逐步下降,而彩超检查可以准确了解不同孕期孕妇的静脉指标变化,为血栓预防提供参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
殷艳林;
左军
-
-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超检查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患肢130条)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检测,观察和测量患者管腔形态、管腔内径、管腔内血流充盈状况、管壁内径、管壁回声及瓣膜厚度,有无血栓形成,观察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显像情况.分析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发现130条患肢中深静脉完全正常79条(60.77%),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0例(23.08%),深静脉血栓后遗症4条(3.08%),合并深静脉与动脉瘘2例(1.54%);90例(患肢130条)均检测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静脉反流,其中股浅静脉瓣反流速度相较于隐一股静脉瓣、胭浅静脉瓣、小腿交通静脉瓣的反流速度明显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深静脉流速与大隐静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85,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迅速、直观、准确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及瓣膜功能,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具有相关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病变性质的检测、手术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王艳宏
-
-
摘要: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妇产科中经过手术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的掌握,应该有效的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力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本文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
-
杨素琼;
赵冬梅;
陈煜林
-
-
摘要:
目的 探究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式与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名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血液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以及高且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ICU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液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
-
李军;
蔡江涛;
冯永恒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诊断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位置、形态、受累的静脉管径、血流等特点.结果:本次采集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单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4例,单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4例,双侧患者2例;其中急性期41例,亚急性期32例,慢性患者7例;急性血栓患者回声主要为低回声,亚急性回声相较于急性有所增强,但是部分表现为低回声,慢性回声较强,部分表现为强回声.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理想的观察,值得临床推广.
-
-
-
-
-
-
金颖;
张秀云;
王庆珍;
贾金秀;
路潜
- 《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03年
-
摘要:
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存在很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危险性.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神经外科术后病人有很多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间长、激素的应用、长期卧床、偏瘫、脱水、脑组织血栓物质的释放等,并且脑组织含有比体内其他部位高浓度的组织凝血酶原,在手术麻醉下静脉血液淤滞和释放组织凝血酶原,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为了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脑瘤术后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自2002年1月1日起,我院神经外科病房对此类患者采取预防性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本文针对2001年1~12月及2002年1~12月的脑瘤术后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以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