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凝血异常

凝血异常

凝血异常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8889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10年度消化系病学术年会、2010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五)(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凝血异常的相关文献由344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巧、孙杰、徐葆元等。

凝血异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8889 占比:99.67%

总计:39017篇

凝血异常—发文趋势图

凝血异常

-研究学者

  • 姜巧
  • 孙杰
  • 徐葆元
  • 戴立里
  • 郭振辉
  • 陈蕊
  • 于牧鑫
  • 代金平
  • 俞宙
  • 刘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沛颖; 何玺玉; 杨红艳; 岳娇娇; 黄信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凝血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存在左向右或双分流并且血氧饱和度≤90%,将患儿分为紫绀组(n=29)和非紫绀组(n=71);根据患儿年龄进行亚组划分.检测TEG参数,比较其差异.结果 年龄低于1岁患儿紫绀组与非紫绀组R值、K值、Angle、MA值未见差异(P>0.05);年龄1~3岁患儿出现紫绀K值低于非紫绀患儿,Angle值低于非紫绀患儿(P0.05);年龄≥3岁患儿紫绀组R值、K值高于非紫绀组,Angle值低于非紫绀组(P0.05).年龄<1岁患儿凝血异常风险较高,非紫绀组患儿随年龄的增加,各凝血成分异常发生率趋于降低,但紫绀组患儿在1~3岁纤维蛋白原缺乏及血小板功能低下发生率升高.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凝血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以血小板低下多见;低龄及紫绀也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凝血异常的高危因素,因此综合评估患儿凝血功能,对制定合理治疗策略大有裨益.
    • 黄玲
    • 摘要: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孕检临产孕妇80例,其中,妊高症临产孕妇40例作为观察A组,正常临产孕妇40例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自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比较3组凝血6项指标[外周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及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检测结果。结果观察A组TT、PT、APTT水平均低于观察B组,FIB水平高于观察B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TT、P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Hb、RBC、MCV水平均低于观察B组,WBC、PLT、RDW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Hb、RBC、MC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BC、PLT、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进行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等多种疾病,为临床监测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胡春东; 王兢; 郑立平; 陈徐艰; 费发明; 沈亦钰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CEA及CA199水平、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等指标。以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血浆D-二聚体水平550 μg/L为界将胰腺癌患者分为D-二聚体正常组(n=18)和升高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结果 (1)胰腺癌患者平均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1 574.35±1 482.13)μg/L vs (248.90±183.28)μg/L,t=4.866,P<0.001];(2)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及血清CEA水平密切相关(Z=-3.742,-3.994,-3.707,-1.991,P<0.05)。(3)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其对应的正常组患者明显缩短(χ^(2)=4.464,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及血清CEA水平密切相关,且其水平越高提示患者预后越差。
    • 陈汉林; 程春生; 穆雪峰
    • 摘要: 目的分析内镜下金属钳夹术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8例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行内镜下药物治疗,实验组行内镜下金属钳夹治疗。统计两组有效止血率、即时止血率、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结果实验组有效止血率、即时止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钳夹术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止血,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内镜下注射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凝血功能改善明显。
    • 周澧; 秦川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肺炎是COVID-19的主要症状,研究发现将近20%的COVID-19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而几乎所有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凝血功能异常和血栓形成成为COVID-19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COVID-19与凝血功能关系的探讨,对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主要从凝血异常机制的角度对COVID-19与凝血异常进行综述,并结合中医血瘀理论进行分析,为中药用于新冠防治提供科学证据并对COVID-19凝血异常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 甘静雯; 邓姗
    • 摘要: 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中和术后出血风险均高于子宫切除术,如果肌瘤多发,常因手术时间长、创面多等原因造成围术期贫血,但通常只要没有继发出血,补铁治疗后恢复较快。但对于原有凝血异常合并症的患者则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例术前即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的患者,在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生的一系列非预期变化的回顾和总结,警示同行针对此类患者应加强术前评估和准备,术中、术后防患和警惕异常出血,更要避免因术中、术后过量出血造成的并发症等。
    • 李明轩; 郭连瑞
    • 摘要: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在经典理论中,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和凝血异常被认为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即Virchow三要素)[2]。DVT的急性并发症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股青肿及股白肿。有学者认为,急性PE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无效时会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预后很差[3]。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严重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引起患肢血供障碍的危急重症[4]。单纯抗凝治疗DVT一般不能完全清除血栓,残余血栓引发静脉回流不畅会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5]。规范及时的治疗对防治DVT并发症的意义重大,对照危险因素筛查DVT病因并予以纠正,是收到良好疗效的前提。下肢DVT急性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静脉活性药物、溶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mplantation,IVCFI)、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等,本文将以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 张国文
    • 摘要: 钙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矿物元素,在机体内发挥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当机体缺钙时,人体可能会出现凝血异常、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腰酸背痛、高血压、失眠、抽搐等一系列疾病或不适症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补钙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补钙确实有益于人体健康,但补钙中的一些小常识更需要我们的注意。
    • 曹玮; 李太生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疫情仍在不断蔓延.对这一新发疾病的应对离不开对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尽管目前临床治疗选择仍十分有限,但现有经验已经表明,需根据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和自身免疫特点选择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本文回顾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特点及不同类型药物的现有证据,结合一线抗疫经验,总结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关键节点和相应治疗策略.
    • 佟晓娜; 李海峰; 孙聪; 刘蓉春
    • 摘要: 1例46岁男性患者,主因间断发热、咳嗽1个月余入院.入院诊断为"发热原因待查",抗感染治疗首次选用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 g,q 12 h,ivgtt)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g,qd,ivgtt),用药5 d.症状无好转后换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1 g,q 12 h,ivgtt)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0.5 g,q 6 h,ivgtt),2 d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合并感染,经与医生协商后换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q 12 h,ivgtt),同时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q 12 h,ivgtt)治疗原发病.症状好转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并序贯为醋酸泼尼松口服.临床药师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疾病的特殊情况协助医生一起调整治疗方案,并制定药物的监护计划,发现患者凝血指标异常时及时提醒临床医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最终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