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终末期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62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6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55452篇;相关期刊292种,包括全科护理、护理研究、中国血液净化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第二届全国儿科血液净化论坛等;终末期肾脏病的相关文献由170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楠、栾洁、王绍华等。

终末期肾脏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6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5452 占比:98.89%

总计:56072篇

终末期肾脏病—发文趋势图

终末期肾脏病

-研究学者

  • 李楠
  • 栾洁
  • 王绍华
  • 邱模炎
  • 张启蒙
  • 郝建荣
  • 李葆青
  • 张卓
  • 张慧
  • 张益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何天明; 吴禹池; 林启展
    • 摘要: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围透析期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该人群感染与生存结局的关联。方法:采集广东省中医院2012年01月—2017年12月进入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获得其生存时间、临床结局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探索不同感染亚组患者生存预后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78例患者,围透析期内感染190例,感染率39.75%,共有36例(18.95%)患者发生2次及以上感染事件,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系统感染。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84.74%),标实证以血瘀证型为主(94.74%)。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63.68%)。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年龄更大,低蛋白血症以及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比例更多。与首次感染相比,重复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增加(P<0.05)。感染组中的死亡患者普遍高龄,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比例比存活组患者多,铁转蛋白饱和度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5.80(13.31,47.5)月。感染组死亡率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35.26%vs 22.22%)(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感染组第1年、第6年生存率分别为85.4%、49%,中位生存期为64月。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围透析期发生感染几率较大,影响远期生存率,重复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合并感染的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升高,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防治感染。
    • 生玉平; 马晓迎; 杨星梦; 张浩然; 王娜; 徐海平; 孙福云
    •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的228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及化验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BMD)及确定T值。依据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异常组,骨量异常组包括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比较各组年龄、性别、透析龄、是否透析、体重指数(BMI)、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_(3)[25-(OH)-VitD3]、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骨量异常的发生率高达77.2%;透析患者骨量异常发生率(82.2%)高于非透析患者(73.9%)。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Ca、P、25-(OH)-VitD_(3)、CRP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患者比例随骨量下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将P<0.1的因素纳入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透析(OR=3.305,95%CI为1.399~4.440,P=0.030)、低BMI(OR=0.236,95%CI为-0.153~-0.021,P=0.010)是ESRD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透析患者骨量异常发生率高于非透析患者。透析、低BMI是ESRD患者骨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估。
    • 罗杰; 陈小青
    • 摘要: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遍布大小不等的进行性增大的囊肿,肝脏亦可受累,在囊肿进展过程中,可挤压肾组织、破坏肾脏结构,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1].该病隐匿,早期常无任何临床表现,病程中后期可出现感染、梗阻等并发症,患者可反复出现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最终病灶累及囊腔导致囊内感染,可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严重时亦可引起菌血症,甚至加重肾功能损害.因此,尽早明确诊断、积极防治控制感染尤为重要.
    • 刘妮; 钟逸斐
    • 摘要: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多种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和不可逆的肾实质损伤,终末期肾脏病(enol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其最终归宿。目前只能借助透析或肾移植的手段缓解病情,但其价格高昂且并发症众多,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所以CKD的治疗是肾脏病学的主要挑战之一。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al fibrosis,RIF)是CKD发展ESRD共同病理改变。因RIF的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明确,其无创性诊断方法现阶段尚不明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医对于RIF的临床治疗[2]。已证实具有抗RIF作用的药物包括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药物(如吡非尼酮、替米沙坦和曲尼司特)、抗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nal transition,EMT)的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骨形成蛋白-7)及抗氧化应激的药物(如氟伐他汀、α硫辛酸及地尔硫卓)[3]。
    • 曾涛; 李贞; 张剑彬; 段雪莲; 赵勇
    • 摘要: 目的编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讨论和专家咨询法编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208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6~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营养知识、认知态度、行为与实践、信息获取能力4个公因子,共解释56.309%的方差变异。量表整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27,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91~0.865,重测信度为r=0.725(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较好地评价患者营养素养。
    • 吴双春
    •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治疗的主要手段,MHD可代替肾脏,清除患者体内毒性代谢产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但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凝血功能异常等。有研究显示,血液高凝状态是促进血栓形成、诱发MHD患者多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2]。MHD治疗期间会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和补体系统,刺激各种炎症因子释放,诱发微炎症反应,且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患者的凝血机制,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影响患者预后[3-4]。因此,MHD治疗期间需辅以其他有效干预方式,以改善血液高凝及微炎症状态,改善预后。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了益气补肾健脾祛瘀汤对MHD患者整体获益及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 贾尚倩; 任洁
    • 摘要: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短期往往很难发现它的危害,但是如果不予以重视,未做好规范治疗,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就很容易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 刘春燕; 李晓苗; 葛若卿; 梁梦洁; 张新
    • 摘要: 目的采用实验室指标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的充分性,为其诊疗方案的持续改进提供实验室基础。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透析的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98例MHD患者(男50例,女48例),参照《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对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评价标准,对MHD患者透析前的单室尿素清除率(spKt/V)、酸碱平衡、营养状况及骨矿物质代谢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3%的MHD患者spKt/V≥1.4,女性组spKt/V≥1.4的百分率高于男性(P<0.05)。62.2%的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女性组血清碳酸氢盐浓度<20.0 mmol/L的百分率高于男性组(P<0.05)。17.3%的MHD患者血清清蛋白浓度未达到35 g/L,血清清蛋白浓度达到35~40.0 g/L的患者为59.2%,仅有23.5%患者控制较好(血清清蛋白浓度≥40 g/L),且女性组低蛋白血症的百分率高于男性(P<0.05)。33.7%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贫血,其中女性组贫血的百分率高达47.9%,高于男性(P<0.05)。43.9%的MHD患者呈现低钙血症状态,男性组校正血钙<2.10 mmol/L的百分率高于女性(P<0.05)。另外,55.1%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300 pg/mL。结论98例MHD患者实验室指标基本能达到《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的标准,但女性更易发生营养不良、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表现,男性更易发生骨矿物质代谢紊乱,临床应制定精细化、个体化MHD患者透析治疗和生活指导方案,以期更好延长患者生存期。
    • 张彤彤; 娄小平; 杜文婷; 陈婕; 王澍晨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后不同阶段的延续护理需求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纵向调查法,于患者出院后第1、3、6及12个月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腹膜透析患者延续护理需求量表、肾脏病专用生活质量简表(KDQOL-36TM)开展4次调查。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延续护理需求总分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为(121.17±8.57)、(121.54±7.75)、(125.88±8.07)和(123.15±8.10)分,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为(45.57±5.03)、(45.52±4.93)、(44.89±5.05)和(44.58±5.07)分。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不同阶段的延续护理需求及生活质量不同,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袁建花; 黄春霞; 范亚琴; 司爱花
    • 摘要: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3月接收的100例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模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机体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含量(Hb)、血清白蛋白(Alb)及铁蛋白(SF)]以及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与血肌酐(SCr)]。结果2组透析前IL-6、hs-CRP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3项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3项营养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6个月,观察组该2项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营养状态及肾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