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格发育

体格发育

体格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0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3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4640篇;相关期刊607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母婴世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学术年会、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等;体格发育的相关文献由3529位作者贡献,包括钟燕、蒋蔚海、赖永洪等。

体格发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3 占比:26.68%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61%

专利文献>

论文:4640 占比:72.70%

总计:6382篇

体格发育—发文趋势图

体格发育

-研究学者

  • 钟燕
  • 蒋蔚海
  • 赖永洪
  • 胡虞志
  • 吴梓梁
  • 张宝林
  • 李晶
  • 隋昊旻
  • 冉域辰
  • 刘宝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田增春; 朱彩华; 张淼; 梁璐
    • 摘要: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癫痫患儿骨密度的影响及与骨代谢和体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癫痫患儿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脱落6例),治疗1 a后检测骨密度,统计骨密度异常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骨密度异常分为骨密度异常组58例和骨密度正常组86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患儿发生骨密度异常的影响因素。治疗1 a后比较两组骨密度、血钙、血磷、血清骨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身高、体质量,分析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治疗1 a后骨密度异常发生率为40.3%。两组抗癫痫药物数量、抗癫痫药物种类、户外活动时间、定期补充维生素D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药治疗、采用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户外活动时间少、未定期补充维生素D均为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治疗1 a后骨密度与血钙、血磷、血清骨钙素、身高、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治疗期间骨密度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药治疗、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户外活动时间少、未定期补充维生素D均可增加骨密度异常发生风险,骨密度异常与骨代谢、体格发育密切相关。
    • 张芳芳
    • 摘要: 目的分析标准化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在社区管理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于矫正胎龄40周时开始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实行标准化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矫正月龄12个月时比较两组婴幼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矫正月龄12个月时,观察组体格、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标准化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对婴幼儿早期体格与神经心理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段翠翠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发育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5例早产儿。按照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保健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指导,保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儿童保健。两组连续干预12个月后,对比两组身高、体重以及头围水平,同时使用DQ(发育商量表)比较两组精细动作发育、大动作发育与认知能力水平,对比干预期间两组早产儿疾病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早产儿家属对保健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保建组身高、体重以及头围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保健组精细动作发育、大动作发育与认知能力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高(P<0.05)。保健组在干预期间疾病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1.9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组家属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用儿童保健可增强其体质水平,并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身心健康发育,增加早产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且家属对于保健工作评价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早产儿保健方式。
    • 刘潇雅; 袁向东; 王久胜; 王玉梅; 许诗浩; 门爽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复杂化,食物不耐受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食物不耐受是将进入体内的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1])。食物不耐受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包括腹胀、腹泻、腹痛等,过敏性皮肤病包括皮疹、红斑、皮肤瘙痒等,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偏头痛、睡眠不好等^([2])。
    • 曾晓艳; 莫蔚农; 孔云伟; 叶仙丽
    • 摘要: 营养是早产儿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宫外发育迟缓不仅影响婴儿期和儿童期的体格发育,还会增加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以及远期发生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概率[1-2]。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出生后短期内难以通过肠内营养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因此肠外营养的作用至关重要。脂肪乳作为三大营养物质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大豆油脂肪乳,随着新型脂肪乳的研发,近年来多种油脂肪乳(SMOF)开始应用于临床。该研究旨在观察SMOF肠外营养对VLBW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胡滢潇; 马杏娟; 姜林燕
    •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发育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为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智力发育提供依据。方法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对照组,n=49)与个体化发育支持管理(观察组,n=35),比较2组体质量恢复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胎粪排尽时间;纠正胎龄40周后,比较2组体格发育情况,采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量表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EG,aEEG)评估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恢复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40周后,观察组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及NBN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智力发育指数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aEEG检查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发育支持有利于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发育。
    • 罗兰; 汪鸿; 金正江; 张玄; 吴梅荣; 王婷; 王小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婴儿期体格、神经心理发育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特征。方法:收集21例2~6岁ASD患儿(ASD组)在其1、3、6及12月龄时体格发育资料(体质量、身长和头围)、神经心理发育评估资料[包括智力发展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及BAEP检测结果(包括Ⅰ、Ⅲ、Ⅴ波潜伏期及I-Ⅲ、Ⅲ-Ⅴ、Ⅰ-Ⅴ峰间期),并与63名同龄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婴儿期各月龄体格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显示,12月龄时ASD组MDI和PDI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BAEP检测结果显示,1及3月龄时ASD组BAEP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Ⅰ-Ⅲ峰间期、Ⅲ-Ⅴ峰间期及Ⅰ-Ⅴ峰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ASD组异常频率最多的是V波潜伏期延长(47.2%)。结论:婴儿期早期(1~3月龄)持续V波潜伏期延长、12月龄时神经心理发育迟缓可能为ASD患儿早期特征性改变,可作为ASD早期预警指标之一。
    • 王强; 牛忠鹏
    • 摘要: 目的:探讨来曲唑在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男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男童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激素治疗,研究组在生长激素基础上加用来曲唑辅助治疗,均治疗2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2年的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质量、预测身高、生长速度)、骨龄、桡骨远端骨密度(SOS)、糖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年和2年的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FBG、FIN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来曲唑辅助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男童能进一步抑制血清nesfatin-1、ghrelin表达,上调血清IGFBP-3、IGF-1水平,促进患儿体格发育,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袁丽; 夏荣明; 高月乔; 王璟; 李秋菊
    • 摘要: 目的分析住院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时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及追赶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450例住院早产儿及200例健康足月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幼儿1岁时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将早产儿按照发育情况分为体质量追赶生长满意组(360例)和不满意组(90例)、发育商正常组(373例)和低下组(77例),分析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时体质量追赶生长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时与足月儿1岁时的身高[(74.7±2.1)与(75.1±2.3)cm]、体质量[(9.7±1.1)与(10.0±1.2)kg]、头围[(45.0±1.5)与(45.3±1.6)cm]及发育商各指标比较,早产儿均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出生胎龄<32周、每日摄奶量低于正常(OR=2.665,95%CI:1.318-5.389)、出生早期合并消化系统异常(OR=3.615,95%CI:1.680-7.779)及出院时营养风险高危(OR=4.194,95%CI:1.782-9.867)是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时体质量追赶生长不满意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出生体质量(OR=2.628,95%CI:1.474-4.687)、出生早期并发神经系统损伤(OR=3.208,95%CI:1.573-6.544)是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时发育商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接受发育训练(OR=0.497,95%CI:0.295-0.838)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时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弱于足月儿,追赶生长主要受出生胎龄、体质量、出生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合理干预可以降低其发育低下风险。
    • 俞英丹; 陈芳; 郑旭鹏
    •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存在上腹胀、腹痛、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但无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见于儿童及体弱人群。调查显示我国儿童FD发病随着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 [1] 。儿童因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饮食为其机体提供重要能量及营养素,对FD的合理治疗对满足儿童发育需求、避免造成体格发育落后、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儿童FD治疗西医主要以调整饮食及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为主,虽有一定效果,但常反复发作;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上可整体调节、标本兼治,中西结合治疗儿童FD更具优势 [2] 。本研究采用自拟和胃消食方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儿童FD,观察其疗效及对儿童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