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妇幼保健学术交流会
全国妇幼保健学术交流会

全国妇幼保健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9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会议文集:全国妇幼保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潮州农村地区液基细胞学检测、传统巴氏涂片和高危型HPV检测筛查宫颈癌的效果,为建立适宜的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潮州市5个乡镇,利用入户通知、发宣传单和电视广告的方式招募35.59岁的女性,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用高危型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测和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HPV阳性者进行分型检测,对宫颈细胞学改变为HSIL、LSIL、以及HPV阳性的ASC-US和ASC—H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和随访,最后评价不同筛查方法的效果。rn 结果:3723例接受筛查女性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2%,常见HPV类型为52、16、58、33和68.CIN1、CIN2和CIN3分别为1.05%(39/3723)、0.40%%(15/3723)和0.54%(20/3723);高危型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测和巴氏涂片检测三种宫颈癌筛查方法中,以病理活检病变在CIN2及以上者为病例,灵敏度分别为94.4%(34/36)、97.2%(35/36)和52.9%(9/17),特异度分别为46.6%(27/58)、25.9%(15/58)和38.0%(1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细胞学检测和巴氏涂片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4.9%(35/78)和22.5%(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p=0.02)。rn 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宫颈癌筛查,高危型HPV检测相对于细胞学检测,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成本许可条件下具有一定推广价值;液基细胞学检测相对于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有更高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更好的制片效果。
  • 摘要: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rn 方法:将更年期门诊就诊的458例中老年妇女分为三组,A组为绝经前妇女,B组为围绝经期妇女,C组为绝经后妇女,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简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等方面的得分,同时记录他们的年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婚姻等情况,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rn 结果:(1)C组的腰臀比(0.84±0.06)明显高于A、B组(0.82±0.06、0.82士0.05,P<0.05),且B、C组慢性基础疾病的发生率(51.9%、43.5%)也显著高于A组(20.0%);(2)B组妇女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最低(3.48±0.27),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0.29、3.52±0.30)(P<0.05);(3)所有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情况、基础疾病及婚姻状况;(4)A组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基础疾病和收入情况,B组是婚姻状况和收入情况,C组是收入情况和基础疾病。rn 结论:绝经对妇女的生活质量有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较低,影响此阶段妇女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婚姻情况、收入情况及基础疾病。另外,绝经后妇女有发生中心性肥胖的倾向,慢性基础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值得重视和研究。
  •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计划生育、产科医生职业暴露发生情况。rn 方法:对300名计划生育、产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一般情况、职业暴露发生、途径、部位和暴露器械等情况进行分析。rn 结果:被调查的计划生育科、产科医生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3.4%,以经皮暴露为主(29.4%)。发生暴露的部位常见为手指、脸部、眼睛和前臂。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手术及配合时,体格检查时及处理器械用物时。rn 结论:计划生育科及产科医生职业暴露发生频繁,应加强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提高计划生育、产科规范操作技能,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最大程度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期女性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互关系,并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开拓新的思路。rn 方法:随机选取292例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绝经期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包括骨质正常组和骨量减低组),比较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的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异,对研究对象进行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骨密度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骨质疏松在冠心病发病中所占的比重。rn 结果:1)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前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后者(尸1<0.05)。2)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骨密度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3)通过将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相比较,发现锻炼情况(OR=0.351)、饮茶(OR=0.565)和骨质情况(0R=0.252)是保护因素,而吸烟(0R=5.413)则是危险因素。rn 结论: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组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可能占重要的地位。
  • 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自我效能和中国生育意愿及其他已知因素对上海市某区孕中期初产妇剖宫产意愿的影响。rn 方法:对前来上海市某区2所综合医院产科建立大卡(初次产检)的482名孕中期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孕妇生自我效能、生育意愿、个人基本情况、对分娩方式的认知和意愿。自然分娩自我效能采用杨廷忠编写的“自然生产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测量。rn 结果:剖宫产意愿比例达12.1%,与WHO全球调查中国产前无指征剖宫产率9.3%接近。不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的对比发现,自然分娩自我效能和一胎意愿是两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孕妇自然分娩自我效能得分每增加1分,剖宫产意愿可能性增至1.198倍(P<0.001);打算只生一个孩子的孕妇剖宫产意愿是不打算或未考虑过的孕妇的2.143倍(P=0.040)。此外年龄大、有生育保险、对分娩方式有错误认知的孕妇更倾向于有剖宫产意愿。rn 结论:自然分娩自我效能和一胎意愿是上海市孕中期初产妇剖宫产意愿的两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即无论目标人群年龄多大、是否有生育保险或者对分娩方式如何,自我效能和一胎意愿对目标人群剖宫产意愿的影响程度相同。卫生服务提供者在提供卫生服务保健时,应努力帮助孕妇提高自然分娩自我效能。建议可进一步进行研究计划探索生育政策与剖宫产意愿及行为可能的相关关系。
  • 摘要:目的:从供方和需方的角度探索阻碍城市流动人口利用孕产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城市流动人口孕产保健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制定可持续的城市流动人口孕产保健服务政策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选择项目地区的妇幼保健服务政策制定者、服务管理者、流动孕产妇等相关知情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rn 结果:城市流动孕产妇孕产保健服务利用不足:就需方而言,流动孕产妇自身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健康意识是影响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而城市妇幼保健服务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目前的生育保险制度无法满足人口流动带来的改变,是源自供方的主要障碍。rn 结论: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孕产保健服务需要妇幼保健服务部门发挥主动服务意识,针对流动孕产妇的特点开展宣传教育,调整妇幼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完善城市生育保险制度,有利于推动城市流动人口孕产保健服务的持续发展,实现孕产保健服务对象由户籍人群向全人群的转变。
  • 摘要:目的:通过社区监测了解儿童伤害特点,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rn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海淀区2个街道和平谷区3个乡镇,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监测0.6岁儿童伤害发生情况。rn 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平均每年监测0.6岁儿童8085人,2年中,0-6岁儿童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9%、1.75%),3.6岁儿童年均伤害发生率高于0-2岁儿童,不同性别、地区儿童年均伤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0-6岁儿童主要伤害原因为跌伤(49.51%)、钝器伤(12.30%)、动物伤害(10.36%)、烧烫伤(10.03%)和道路交通伤害(8.09%);城市儿童以跌伤、钝器伤为主,农村儿童以跌伤、动物伤害、道路交通伤害和烧烫伤为主。4-6月份和9月份是伤害高发季节,10:00时和15:00—17:00时是伤害高发时段。不同年龄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地点分布不同。儿童伤害主要发生地点为家中(32.04%)、幼儿园(22.98%)、院子/楼梯/楼道(14.24%)、道路(13.59%)、休闲活动场所(11.33%)。儿童伤害主要发生在儿童玩耍(70.55%)、行走(10.68%)和乘车(6.15%)时;主要伤害部位为头部(50.8l%)、上肢(28.80%)和下肢(14.24%):以无意伤害(97.41%)、轻度伤害(95.79%)为主。rn 结论:社区伤害监测为儿童伤害预防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数据收集途径。跌伤、钝器伤是城市儿童防范的重点,犬咬伤和自行车辐条伤是农村儿童防范重点。
  • 摘要: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300名3—6岁维、汉族健康儿童血中微量元素及部分宏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对其生长发育进行测量,研究维、汉族儿童微量元素水平与生长发育关系,以期了解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儿童的微量元素水平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指导儿童平衡膳食,及时补充和调节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依据。rn 方法:应用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300名3.6岁健康儿童血中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铅(Pb)、镉(CA)及宏量元素钙(Ca)、镁(Mg)进行测定,并对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4项指标进行测量。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rn 结果:1、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民族间有显著差异(P<0.05)。2、维吾尔族儿童身高和胸围高于汉族儿童,体重和头围低于汉族族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铜、铁分别与胸围显著正相关(P<0.05)。rn 结论: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且维、汉族儿童生长发育平均水平均达到《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民族之间微量元素水平与生长发育状况有差异,考虑与维、汉族遗传因素及不同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有关。微量元素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 摘要: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医院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多年来不懈实践,坚持学习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相结合;学习与医院管理与发展相结合;学习与文明服务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学习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四个相结合”,通过学习型医院的创建来引导全院职工在相互“尊重、合作、欣赏”的基础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营造和谐进取的院风,进一步打造有一妇婴特色的文化建设。
  • 摘要:目的:在新医改形势下,为了加强医院的公益性质,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rn 方法:应用后医疗管理系统的随访呵护、健康教育、咨询预约、科研病例跟踪、纠察医德医风五大工作平台。rn 结果:后医疗管理能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医患互利双赢、专科建设和技术成长等方面发挥作用。rn 结论:后医疗管理在妇幼保健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立足于国家级妇幼保健业务监管职责,全面阐述了符合卫生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国家级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需求.首先阐述资源整合、纵横贯通的平台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并对妇幼卫生管理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国家本级业务管理、妇女儿童健康评估、保健服务监管与绩效考核、信息资源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技术需求与功能设计,重点进行基础平台与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功能。完善的建设需求分析将为后期开展建设奠定基础。
  • 摘要: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作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工程”试点单位,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本文从工作基础、基本原则、设计理念和实施效果等方面介绍本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并做出未来发展的规划框架。及时总结了建设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基本构想。
  • 摘要:云南省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妇幼保健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并根据国家妇幼中心试点项目的要求制定了《云南省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方案》。通过对方案的目标、原则、建设思路以及建设内容和建设步骤等方面以及试点工作主要进展和主要问题的介绍,为在云南省继续推进系统应用和实现区域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 摘要:为全面贯彻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推进基本妇幼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落实重大和基本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依据2009年国家妇幼中心颁发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等规范,结合妇幼保健工作实际,研发了苏州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较好适应了新形势下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的需求,使妇幼卫生事业得到健康协调发展。
  • 摘要:天津市2003年启动产前筛查与干预项目,2006年启用产前筛查网络系统,至今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宣教、采样、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高危咨询、产前诊断与干预的群体网络信息化系统,通过此信息化平台,可以做到筛查信息实时录入,筛查结果即时导入,高风险及时通知,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跟踪追访。目前“产前筛查与诊断管理分系统”已经与“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分系统”及“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分系统”建立了信息相互导入链接,实现了个案基本信息及妊娠结局自行导入的功能。信息化使天津市产前筛查工作的管理更加严谨、正规,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出生缺陷的发生.
  • 摘要:目的:提高妇幼保健管理成效,促进妇幼保健信息共享。rn 方法:与北京龙腾信扬公司合作研发,通过需求调研,专家论证,培训质控,试点运行,开展应用性研究等方法进行妇幼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探讨。rn 结果:研发了基于孕产妇、0.6岁儿童健康档案的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在本区内妇幼保健管理网络中共享。rn 结论: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妇幼保健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势在必行。
  • 摘要:目的:评价为人流女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的可行性以探索适宜的服务方式。rn 方法:2009年3月-9月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对320名24岁以下未婚人流女青少年进行现场干预对照研究,研究组先提供面对面咨询,然后提供电话咨询途径;对照组仅提供电话咨询途径。rn 结果:rn 1、研究组的青少年中拒绝服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3%vs 6.3%)。rn 2、研究组青少年主动寻求电话咨询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5.6%vs 6.3%);在研究组中,电话咨询中避孕问题和心理问题所占的比例远高于面对面咨询。rn 结论:rn 1、人流女青少年主动寻求咨询率不高。rn 2、两种咨询方法各有利弊。rn 3、人流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值得重视。rn 4、建议多种方式结合开展人流女青少年咨询服务。
  •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在普查中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检出率。rn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前瞻性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455例上海地区2000—2009年经普查发现的宫颈癌、宫体癌和卵巢癌的患者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rn 结果:rn 1、上海市普查检出的宫颈癌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将其中2002-2007年的资料与上海市CDC的全市患病资料比较:经普查查出的宫颈癌的患病率已超过全市患病率水平,而宫体癌和卵巢的患病率仍远低于全市水平。rn 2、普查前有高危因素的占40%。在富颈癌患者中,小于50岁的或低收入的妇女拥有的高危因素数显著较高。rn 3、普查前有相关症状主诉的,占5.7%;普查时查出阳性体征的占47.3%;宫体癌患者的体征阳性率显著较低,卵巢癌的症状阳性率显著较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对较晚。与国内医院研究比较,普查检出的三癌临床分期较早。rn 4、经普查检出的宫颈癌、宫体癌和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96.2%,75.3%。rn 结论:rn 1、普查有利于妇科肿瘤的早诊断,并改善其预后。rn 2、普查中肿瘤筛查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rn 3、建议对妇科癌症高危妇女加强健康管理。
  • 摘要:背景: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居世界前位,但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对母亲和新生儿均存在不利影响。rn 目的:分析研究现场剖宫产率较高的原因,制订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干预措施,降低干预现场剖宫产率。rn 方法:干预研究,选取对照组并利用定性定量综合方法评价。rn 结果:干预后干预现场剖宫产率降低为基线为原来的77.04%(P<0.05),而对照组剖宫产率增加,干预组比对照组低5.08%,因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胎膜早破剖宫产率均降低(P<0.05)。rn 结论:结合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但干预效果的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摘要:目的:比较我国某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以及看护人的相关知识。rn 方法:利用对52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559名正常足月几的问卷调查资料,获得其人口学特征、围产期信息、儿童喂养的知识和行为。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rn 结果:看护人的儿童喂养知识水平不高。6个月以内婴儿单纯母乳喂养的比例,早产/低出生体重组低于正常足月儿组(25.9%vs 38.1%):30%左右的婴儿是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6个月之前已开始添加辅食者和8个月之后才开始添加辅食者均占20%左右。首次添加的辅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以自制米粉米糊(31.5%)和蛋黄/鸡蛋(20.8%)多见;正常足月儿以蛋黄鹏蛋(26.3%)和自制米粉米糊(25.1%)最多见。已添加辅食的正常足月儿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每天食用奶制品者分别占78.4%和78.6%,摄入肉蛋类者占69.4%和66.8%,摄入蔬菜泥/果泥者占40.7%和4113%,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食用铁强化婴儿米粉的儿童不到10%;出生后按时服用过补铁药物的比例,两组均不到20%。只有10%左右的儿童的饭菜是单独制作的。rn 结论:中国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看护人的儿童喂养知识水平均较低,不合理喂养比较普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
  •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6~35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贫血状况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河北省24个县2506名6~35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体格测量和家庭问卷调查。rn 结果:6~35月龄儿童贫血人数671人,患病率为26.78%,以轻度贫血为主。男孩贫血360人,患病率为27.05%,女孩贫血311人,患病率为2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P=0.74)。儿童贫血随月龄变化,患病率的高峰在12~18月龄,达35.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月龄(OR=0.69;95%CI:0.57,0.85),母亲孕期贫血(OR=38;95%CI:1.19,1.75),生长发育迟缓(OR=1.29;95%CI:1.03,1.64)均是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rn 结论:河北省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改善儿童贫血应以农村为重点,关键的目标人群是2岁以内儿童。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rn 方法:采用自拟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nlties Questionnaire,SDQ)对1280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评估。rn 结果:3~6岁儿童困难问题检出率为11.6%。情绪或行为异常检出率为33.9%。SDQ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分别为情绪问题2.3%,品行问题7.1%,多动注意不能11.5%,同伴交往问题3.9%,亲社会行为18.6%。男性儿童SDQ因子异常检出率,多动注意不能为13.4%、同伴交往问题4.9%及亲社会行为20.9%均显著高于女性儿童8.8%、2.4%及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8~6.288,P<0.05)。儿童不同年龄间SDQ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5~19.206,P<0.001~0.05)。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有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性别及生活状况、父亲外出务工、母亲文化程度。rn 结论: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注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干预。
  • 摘要:目的:探寻中国西部农村婴儿的喂养方式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为制定改善西部农村地区婴儿营养不良现状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十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选取西部五省13454名婴儿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基本情况、喂养情况及体格发育情况,以WHO/NCHS为标准评价婴儿的营养状况。rn 结果:①在13454名婴儿中,男童占50.42%,女童占49.58%。性别比为1.017:1,不同月龄组婴儿性别分布无差异;②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72.24%,4个月的婴儿辅食添加率为53.48%,辅食添加率随月龄增大而升高;③营养不良的检出率:生长迟缓为6.58%、消瘦为4.07%、体重低下为3%;④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体重低下的检出率分别为2.50%、4.19%和5.2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30.7188,P<0.0001):⑤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生长迟缓的检出率分别为6.44%、6.51%和11.4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12.82,P=0.0016);⑥11~12月龄组添加碳水化合物者的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均低于未添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x2=4.41,P<0.05,P<0.05);6~7月龄组添加碳水化合物者的消瘦率低于未添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P<0.05)。rn 结论:中国西部农村的4个月母乳喂养率和4个月后的辅食添加率均较高,坚持4个月的母乳喂养和适时适量优质的辅食添加可以促进婴儿的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区0-12月龄母乳喂养婴儿生长速率纵向发育规律,获得本地区城市母乳喂养婴儿生长轨迹数据模型。rn 方法:选取在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院出生的愿意并坚持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且母乳喂养至12月龄的175名婴儿(男93人,女82人),每个婴儿分16个月(周)龄组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rn 结果:南京市区母乳喂养婴儿生后第一年的最快生长发育时期为生后3个月内,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男童的体重身长头围的测量值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点女童水平。本研究南京市母乳喂养男女童的体重指标与2005年九市城区最新的体格标准比较则呈现较好的生长趋势,在身长指标上,南京市母乳喂养男女童较2005年结果有升有降,但大部分年龄点还是接近或高于2005年九市城区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的。rn 结论: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南京市母乳喂养婴儿生长速率较2005年中国九市标准呈良好趋势。
  • 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气质、自信和外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rn 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4市城区3-6岁儿童464名,对儿童家庭基本情况、气质、自信水平,家庭养育环境量、行为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测评。rn 结果:儿童思维问题和违纪问题男童高于女童.儿童退缩、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不同家庭类型的儿童行为问题无差异。父母职业为行政事业人员的儿童行为问题明显低于其他人员的儿童.平易型儿童行为问题分值低于困难型、发动缓慢型儿童。家庭的社会适应、活动多样性、环境气氛等因素与儿童的退缩、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有明显负相关性;忽视干涉因素与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与儿童的退缩行为仅有微弱的相关。rn 结论: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个体内在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外在家庭养育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养育环境是儿童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目的:探索助产医疗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管理方法,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rn 方法:成立院级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层级式培训;现场质控;组织技能比武。rn 结果: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提高13.2百分点,死亡率下降了O.12个千分点。rn 结论:建立和落实窒息复苏管理制度,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完善产科医院复苏设备的管理,强化产、儿科的配合和处理,进一步推广和规范该项适宜技术,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
  • 摘要:目的:开展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健康教育研究,探讨适合托幼机构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rn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2所幼儿园的181余名幼儿及家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基线调查,并分别对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rn 结果:家长及教师在合理饮食观念、儿童服用滋补保养品等方面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控制体重的正确方法等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儿童的健康知识包括放学回家后是否还需要加餐等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儿童不吃零食、油炸食物,每餐都吃蔬菜的行为变化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儿童不喝碳酸饮料、不吃洋快餐等行为变化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n 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健康教育要采用针对儿童个体特点。儿童、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综合健康干预模式。
  • 摘要:目的: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降低本市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rn 方法:农村育龄妇女、外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rn 结果:rn 1、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准备怀孕育龄妇女增补叶酸保健意识。rn 2、提高了准备怀孕育龄妇女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识知晓率。rn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健康教育力度。rn 4、项目实施得到街镇计生支持组织的大力支持。rn 结论:rn 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应常抓不懈。rn 2、加大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健康教育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rn 3、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街镇、网络优势,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深入社区、深入每一个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当中。rn 4、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从新婚夫妇源头抓起
  • 摘要:目的:在掌握广东省ROP防治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借助系统管理理论设计广东省ROP防治管理模式,并提出改善策略。rn 方法: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样本单位新生儿科筛查设备、氧疗及监护、筛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等。根据个人深入访谈整理出相关人员对ROP防治的意见和建议。rn 结果:在氧疗监测率、筛查普及率、眼科医师受训方面,三级医院好于基层医院。rn 结论:基层医院必要的人才、设备匮乏;ROP筛查工作由非眼科医生负责;眼科医生缺少培训,与新生儿科医生合作欠佳:随访不规范。建议成立区域性ROP防治中心,健全管理网络;建立RoP防治机构的准入制度和协作制度;改善ROP防治的资源配置;稳固新生儿科和眼科医生之间的合作;坚持随访工作,及早发现病变。
  • 摘要:目的:绩效工资分配考核的目的在于帮助妇幼保健管理者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增强服务意识,合理控制费用,降低经营成本,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优劣情况,激发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rn 方法:绩效工资分配采取以预算管理为主导,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工作数量为依据,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综合目标考核取酬激励机制。rn 结果:充分调动了中层管理者与广大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医疗费用得到了合理控制;各科室现有的人力物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保健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rn 结论:实现以预算管理为主导的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体系,是实现妇幼保健院战略目标的手段与工具,是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 摘要:目的:制定适合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标准,推动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工作。rn 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现场调研、专家咨询、专家研讨等多种方法,制定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标准。rn 结果:研究产出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8个,并在民族地区开展绩效考核工作。rn 结论:通过绩效考核促进当地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当地妇幼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规范妇幼卫生服务的实施,提高少数民族妇幼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促进妇幼卫生服务均等化。
  • 摘要:根据医改和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对妇幼保健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妇幼中心积极进行标准和规范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积极部署了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建设。通过介绍“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试点示范工程”的前期工作基础、项目定位与设计思路、试点建设内容与主要工作任务、十二五的建设规划等,综合展现我国十一五期间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探索的成就,介绍十二五建设蓝图,着重介绍当前指导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希望能为加快妇幼卫生资源整合、提高妇幼卫生服务和监管水平、明晰妇幼保健工作定位提供借鉴。
  • 摘要:基于妇幼保健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北京市卫生局实施了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项目并作为国家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单位参加了试点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对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实现的功能和二期建设目标的阐述,结合对国家试点示范工程具体系统建设和设计思路的介绍,明确了北京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为系统建设指明了方向。
  • 摘要:武汉市按国家方案要求完成了国家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项目一期建设,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卫生部的标准规范和试点建设方案的要求,通过对二期建设方案的目标、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功能的介绍,明确了系统功能定位,为实现多部门间有关妇幼保健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妇幼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为加强政府监督和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和依据。
  • 摘要:昆明市作为国家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建设单位,开展了“昆明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一期)建设”项目工作,通过对项目建设目标、具体内容、技术架构以及建设进展的介绍,对在昆明市继续推进系统应用和满足新时期妇幼保健管理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为提升妇幼保健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摘要: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投入的不断加大,妇幼保健工作面临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卫生协同和信息共享,合理规划全市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柳州市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柳州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柳州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起步于2010年1月,并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和国家基于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示范工程试点工作要求开展.目前,柳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卫生管理系统已完成系统基础平台、新生儿疾病筛查统、婚前保健、孕产妇期保健、产筛与产诊管理、儿童保健统、妇幼卫生统计报表等七个子系统的建设,并已经在市、县、乡的所有接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全面推广应用,已成为各应用单位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妇幼保健服务活动、以及妇幼卫生统计分析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平台工具,初步实现了在全市范围的跨区域、跨机构的妇幼卫生信息共享,较好地解决了本地区妇幼卫生管理信息化、业务资料电子化、监测统计自动化、保健服务便民化等较为复杂的问题。在系统应用和不断完善的同时,正在走向从单纯的应用模式逐步到督查、考核、奖惩的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为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化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摘要:目的:评价信息化管理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作用。rn 方法:利用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中的相应管理模块,实现对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rn 结果:采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妇幼卫生专项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rn 结论:推进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发挥了极大地作用,是落实新医改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妇幼卫生云数据平台,探索高效及时的数据共享与协作机制的建设模式,以保障各地在推进妇幼保健业务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效支撑大数据量下高并发访问和跨区域信息共享.在本实验环境中,云数据平台架构在大数据量及高并发访问量下,在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上均表现良好。妇幼卫生云数据平台能成为业务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
  • 摘要:本文分析、归纳和总结了长宁区域闭环式联动管理的妇幼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以居民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协同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区域内跨机构、跨条线的妇幼保健信息联动管理,提高区域妇幼卫生服务质量。
  • 摘要:目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提高新筛工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rn 方法:在北京市妇幼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搭建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网,开发设计以汉信码为基础的“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rn 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从新筛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检验,到可疑病例召回、确诊、治疗、随访等全过程的信息化,具备良好的辅助管理功能和公众查询功能。rn 结论:将信息技术引入新筛领域有其必要性和优势,新筛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优化新筛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山西省神经管缺陷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rn 方法:对1996~2004年山西省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rn 结果:神经管缺陷的时间分布,9年间全省、城镇和农村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分别经趋势卡方检验均有显著性(P<0.05),并呈现下降趋势.城镇与农村分布,经卡方检验有高度显著性(P<0.005)。男女性别分布,经卡方检验有高度显著性(P<0.005)。季节分布,应用圆形统计方法中的周期回归法,经方差分析检验,P<0.01。rn 结论:9年间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以农村下降幅度较大.农村神经管缺陷发生率远远高于城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高峰位置在2月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