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3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3882篇;相关期刊290种,包括健康、中国保健、中国社区医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等;胃肠道症状的相关文献由973位作者贡献,包括梁玉婷、王琳、于俊生等。

胃肠道症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8 占比:2.9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3882 占比:96.96%

总计:14317篇

胃肠道症状—发文趋势图

胃肠道症状

-研究学者

  • 梁玉婷
  • 王琳
  • 于俊生
  • 史鑫
  • 张涛
  • 曾凡杰
  • 李建英
  • 王殿辉
  • 程璐
  • 章必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建伟; 周利渊
    • 摘要: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研究①组和研究②组,各30例。研究①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研究②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辅助常规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Lanza评分、胃黏膜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结果研究②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研究①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4水平均升高,IL-17、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②组IL-4水平高于研究①组,IL-17、TNF-α水平低于研究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SRS、Lanza评分及PGE_(2)水平均降低,且研究②组低于研究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辅以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胃肠道症状,修复消化道黏膜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潇雅; 袁向东; 王久胜; 王玉梅; 许诗浩; 门爽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复杂化,食物不耐受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食物不耐受是将进入体内的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1])。食物不耐受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包括腹胀、腹泻、腹痛等,过敏性皮肤病包括皮疹、红斑、皮肤瘙痒等,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偏头痛、睡眠不好等^([2])。
    • 黄运梅; 曹旭
    • 摘要: 目的:分析益生菌辅助治疗对Hp阳性患者胃肠道症状及肠道微生物群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80例Hp阳性患者。以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单纯治疗组和益生菌辅助治疗组,每组40例。单纯治疗组口服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益生菌辅助治疗组在单纯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丁酸梭菌,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治疗28 d后Hp根除率,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胃肠道症状、粪便细菌菌群数量。结果:治疗28 d后,单纯治疗组根除率为47.50%,与益生菌辅助治疗组(6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8 d后,益生菌辅助治疗组硬便、反酸、腹痛、肠鸣评分降低,且低于单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8 d后,单纯治疗组粪便乳杆菌属、肠球菌属、梭菌属、疣微菌属菌群数量降低(P<0.05),益生菌辅助治疗组粪便肠球菌属、疣微菌属菌群数量降低(P<0.05),益生菌辅助治疗组粪便乳杆菌属、梭菌属菌群数量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治疗Hp阳性患者,可缓解其胃肠道症状,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分布情况。
    • 邱瑛; 余少斌
    •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胃肠道症状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透析的9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为对象,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评分评估胃肠道症状现状和生活质量,并分析胃肠道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结果维持性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78.89%,严重程度多为轻微和轻度,发生率最高为消化不良;肾脏疾病和透析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为(61.53±11.79)分,一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为(63.24±11.85)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肠道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食障碍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B=-14.431,P<0.05)。结论维持性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但严重程度较轻,可通过改善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蒋伟康; 储明子; 陶幸娟; 章海芬
    • 摘要: 目的探究食欲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通过方便抽样调查稳定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使用营养不良炎症量表和食欲可视化量表分别评估患者PEW和食欲状况。应用人体成分检测仪、人体测量及血液生化指标评估患者人体成分和营养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EW和食欲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101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其PEW发生率为31.7%。PEW组患者饱腹感评分高于非PEW组(Z=3.136,P=0.002);且PEW组存在胃肠道症状的患者比例高于非PEW组(Z=2.613,P=0.009)。存在胃肠道症状(OR=4.445,P=0.005)和高餐后饱腹感(OR=1.023,P=0.012)是透析患者发生PEW的危险因素。结论近三分之一维持性透析患者存在PEW。高餐后饱腹感和胃肠道症状是PEW发生的危险因素。
    • 罗清华; 李春生; 周萍; 余剑波; 梁红; 曹秋锐; 李赟文; 郭金彦; 黄志芳; 童瑶
    • 摘要: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而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累及全消化道,出现肠外表现和并发症。IBD的病程变化包括缓解期和活动期[1]。尽管处于缓解期的IBD患者症状较为稳定,但患者仍会出现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2]。胃肠道症状的发生可能与摄取食物的形式和营养成分含量有关,其影响机制包括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环境、肠道内外渗透压,以及导致免疫反应的激活或抑制[3-4]。
    • 王琳; 郑福增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连朴饮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伴胃肠道症状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检索连朴饮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收集疾病相关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取核心靶点,通过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将核心基因与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预测连朴饮所含中药的有效成分43个,对应靶点197个;拓扑分析得到转录活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环氧合酶2、低氧诱导因子-1等12个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连朴饮治疗COVID-19合胃肠道症状154条通路,主要包含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集中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能分别与核心靶点结合,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连朴饮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STAT1、CXCL8、PTGS2、HIF1A等关键靶点,并通过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调控体内炎症水平,起到治疗COVID-19治疗胃肠道症状的作用。
    • 摘要: 间: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有哪些表现,如何及时发现?专家解答:这种急性肝炎患儿的共性特征是:①年龄1个月~16岁,大多在10岁以下;②出现黄疸、恶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和呕吐),大多数患儿无发热症状;③实验室肝生化检查转氨酶(AST或ALT)明显升高。
    • 孙玲; 贺诗佳; 程波; 沈瑶; 赵文豪; 余巨明; 王晓明; 孙辉; 张树山
    • 摘要: 目的研究初诊未治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淡漠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5月到2020年5月临床确诊的初诊未治PD患者作为PD组。纳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Lille淡漠量表(Lille apathy rating scale,LARS)评估初诊未治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LARS评分≥-21分为PD伴淡漠组及正常伴淡漠组,LARS评分0.05)。PD伴淡漠组BDI得分(10.07±5.54 vs.5.30±4.71)、HARS得分(23.30±6.29 vs.11.46±6.86)、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得分(41.90±14.92 vs.28.81±14.71)、PDQ-39得分(59.10±28.22 vs.27.74±25.01)、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得分(27.10±7.70 vs.16.22±0.70)和额叶行为量表(frontal behavior inventory,FBI)得分(15.20±5.45 vs.7.17±8.37)均高于PD不伴淡漠组(P<0.05)。PD伴淡漠组情绪/认知亚项及条目“缺乏动力、紧张、悲伤、淡漠和高兴不起来、注意/记忆亚项”及条目“注意力缺乏、胃肠道症状亚项”及条目“便秘、吞咽困难、泌尿系统症状亚项”及条目“尿频、夜尿增多和入睡困难、体质量改变”等的发生率高于PD不伴淡漠组。logistic分析发现HARS得分、胃肠道症状与PD淡漠有关。结论PD患者中常出现淡漠,合并焦虑和胃肠道症状的初诊未治PD易发生淡漠。
    • 晋竹青; 张瑾; 张培; 齐向明; 吴永贵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检测SIBO,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人体脂肪组织指数(FTI),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定量表(GSRS)评估胃肠道症状。根据LHMBT结果分为SIBO阳性组与SIBO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在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胃肠道症状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CKD患者发生SIBO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SIBO阳性率为47.8%。与SIBO阴性组比较,SIBO阳性组GSRS得分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7±3.97)分vs(21.13±4.39)分,t=2.451,P=0.016]。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钾(OR=0.396,95%CI 0.176~0.893,P=0.025)和高FTI(OR=1.182,95%CI 1.037~1.348,P=0.013)是CKD患者发生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SIBO发生率较高,SIBO阳性患者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更为突出,低钾和高FTI是CKD患者发生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