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东亚季风

东亚季风

东亚季风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7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229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沉积学报、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东亚季风的相关文献由1007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永进、何金海、刘志飞等。

东亚季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54.83%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7.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 占比:38.17%

总计:600篇

东亚季风—发文趋势图

东亚季风

-研究学者

  • 汪永进
  • 何金海
  • 刘志飞
  • 郑益群
  • 陈仕涛
  • 丁一汇
  • 石学法
  • 鹿化煜
  • 姜修洋
  • 于寒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涵
    • 摘要: 现代地质学之父莱伊尔提出,现在是认识过去的一把钥匙(The present is a key to the past)。同样,过去也是认识现在及预测未来的一把钥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在东亚季风变迁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难以获得不同区域、连续的、高分辨率的陆地气候环境记录,我国大陆整体环境演化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
    • 林武辉; 王诗玥; 黄亚萍; 何贤文; 黄锦秀; 颜金培
    • 摘要: 基于广西防城港市、福建福清市和宁德市的3个滨海核电厂周边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长时间高频率的连续观测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进行系统解析.研究发现,在年际尺度上,2014~2020年间宁德嵛山岛站位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太阳活动的先减弱后增强存在一定的反相位关联;在季节尺度上,2019年度3个站位的观测均呈现东亚季风主导下的海洋气团与大陆气团控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夏低冬高的季节特征;在昼夜尺度上,福清小麦屿临海站位显示潮汐涨落与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升降存在显著的反相位规律;在小时尺度上,福清小麦屿站位的降雨事件将大气中^(222)Rn子体^(214)Pb和^(214)Bi清除至地表,并导致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短期内骤然升高.
    • 王迎国; 徐艳; 周航
    • 摘要: 作为过去气候记录的三大天书之一,黄土不仅塑造了独特的黄土高原地貌,还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科学家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过程及其机制。通过对当前中国的黄土研究现状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 中国的黄土最早是在中新世早期形成的,但是第四纪的黄土最为典型;(2) 第四纪黄土按照时代关系从老到新可以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和坡头黄土,在第四纪黄土中共发育37层黄土–古土壤旋回,分别对应着37次的气候冷暖波动;(3) 黄土的形成是东亚季风的产物,但对于东亚季风形成原因仍不甚清楚。
    • 张洋; 徐继尚; 李广雪; 刘勇
    • 摘要: 作为全球接受太阳辐射最多、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区域,西太平洋暖池区通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季风等过程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沉积记录证明,在地质历史时期西太平洋暖池也存在类似于现代ENSO过程的“类ENSO式”变化。而目前类ENSO式变化与冰期—间冰期旋回之间的响应关系和驱动机制及其与东亚季风的关联仍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位于暖池核心区的B10岩心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Mg/Ca(质量分数比)和黏土矿物参数重建了暖池区氧同位素8期以来的古气候记录,并结合已有的热带海表温度记录、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和南大洋地区海表温度记录,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冰期旋回中类ENSO状态的演化规律及其与东亚季风的关系,并探讨了暖池区类ENSO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发现:冰期时,西太平洋暖池区温跃层变浅,赤道东、西太平洋温差减小,同时,东亚夏季风减弱,暖池区降水量相对减少,与现代El Nino时期气候态类似;间冰期时,西太平洋暖池区温跃层加深,赤道东、西太平洋温差增大,东亚冬夏季风增强,暖池区降水量相对增加,与现代La Nina时期气候态类似。频谱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温度的变化具有偏心率周期(96 ka)。冰消期时,低纬度太阳辐射量的增加,增大了纬向上的SST梯度,并使得次表层海水储存了更多的热量,积累的热量会通过调节次表层环流向暖池区的热传输,最终调控赤道太平洋地区Walker环流强度和ENSO活动的长期变化。而冰期时,南大洋地区降温所引起的东南信风和大洋环流异常可能对类ENSO式起到调控的作用。
    • 王健; 彭捷; 操应长; 刘可禹; 宋明水; 刘惠民
    • 摘要: 始新世中晚期是东亚地区古近纪气候的关键转变期,其古气候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以往主要是依据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沉积资料对这一时期的古气候演化进行研究,但是中国东部缺少广泛分布的沉积地层证据,使得这一时期的古气候演化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位于中国东部的东营凹陷中晚始新世发育有一套连续的红层—膏盐层—湖相泥岩沉积序列,对古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以东营凹陷Hk1井沙四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沉积学资料和Na/Al比值、化学变化指数(CIW’)等地球化学指标,探讨了其中晚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其意义。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晚始新世气候演化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1~3阶段古气候变化与中国中西部古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即长周期的干冷趋势中出现一个短暂的急剧变暖过程(MECO);第4~5阶段古气候演化与中国中西部古气候变化趋势出现明显差异。第4阶段沉积时期,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得湿润,纬向分带古气候开始格局被打破;第5阶段时期,古气候整体转变为东湿西干的气候格局,东亚季风开始盛行并成为中国东部地区气候的主导因素。
    • 田芝平; 张冉; 姜大膀
    • 摘要: 利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PMIP)最新第四阶段(PMIP4)中14个气候模式的试验数据,集中研究了距今约6 000年的全新世中期中国气候和东亚季风。与早期PMIP第三阶段(PMIP3)多模式结果类似,全新世中期中国年、冬季和春季地表气温较工业革命前期偏冷,而夏季和秋季偏暖,其中年和冬季模拟偏冷与大部分地质记录显示的偏暖不符;所有14个PMIP4模式集合的中国区域平均年和季节温度变化绝对值为0.08~1.69°C,较PMIP3多模式平均结果额外偏小0.01~0.45°C,这部分源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减少。在用于分析的11个PMIP4模式平均结果中,全新世中期中国年平均降水、蒸发和有效降水(即降水量减蒸发量)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期分别增加2%、减少1%和增加7%,所有3个物理量在季节上均表现为冬春季减少,夏秋季增加。对比PMIP4模式和PMIP3多模式平均结果,上述3个物理量的中国区域平均值和区域变化差异均在夏、秋季大于年和冬、春季;相比于PMIP3模式,PMIP4模式模拟的年有效降水变化与地质记录更为接近。全新世中期东亚冬、夏季风在14个PMIP4模式中均模拟加强,所有模式平均较工业革命前期分别增强11%和32%;在区域尺度上,与早期PMIP3模式相比,当前PMIP4模式模拟的季风环流增强幅度在东亚北部更强,南部偏弱。
    • 马瑞丰; 张威; 金培红; 方晶; 刘亮; 杨蝉玉; 柴乐; 张俊
    • 摘要: 全新世的穿时性在我国季风区一直备受关注,辽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较为缺乏,针对其变化细节的研究很必要.本文基于辽南金州地区一处总厚为354 cm的山间盆地沉积剖面,以220 cm以上的湖沼相沉积的AMS14C年代、岩性、孢粉及硅藻的综合分析,确定该剖面为全新世湖沼-泥炭相淡水沉积.研究表明,西团瓢湖相沉积形成于13500 cal.aB.P.前后,该地区植被主要经历了榆-栎阔叶林到针阔混交林两个演替阶段,基于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过程经历了新仙女木寒冷干燥期、早一中全新世温暖湿润期、晚全新世从温暖湿润到寒冷干燥过渡期以及现代寒冷干燥期这4个阶段,其中晚全新世1387-1529 cal.aB.P.是该区的泥炭发育的起始期.该研究进一步展示了辽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细节,为研究本区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明霄; 郑世雯; 范德江
    • 摘要: 基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DH7-2孔岩心,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体视显微镜开展了沉积物粒度和有孔虫组成的分析和鉴定,并利用高能γ能谱仪进行了沉积物岩心的210Pb年代标定,探讨了近二百年来有孔虫组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200年来有孔虫组合变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822—1900年,主要受到该时期较强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有孔虫绝对丰度低,以Bulimina marginata和Bolivina robusta为主,适应于冷水富氧环境的有孔虫较为发育;1900—1945年,主要受到该时期较强东亚夏季风增强的影响,有孔虫绝对丰度和适宜暖水环境的有孔虫增加;自1945年以来,有孔虫绝对丰度急剧增加,种属组合也出现明显的改变,这与该时期大量的营养盐物质输入东海、水体富营养化密切相关.该研究表明1945年之前,东海内陆架海域有孔虫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1945年后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
    • 乐秀琴; 吴海斌; 张文超; 李琴; 喻杰; 刘慧; 于严严
    • 摘要: 泥炭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演化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轨道时间尺度上中低纬泥炭发育与季风演化关系及其对全球CH4浓度变化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以来我国泥炭发育的起始14C年龄数据,通过年龄概率密度方法,系统重建了东亚季风区泥炭发育的时空演变历史.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我国南方泥炭开始发育,冰消期以来泥炭发育逐步扩展至华北、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并发育增强;全新世时段,不同区域泥炭发育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北和西北泥炭发育呈现持续增加,而南方、华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在早-中全新世增加,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全国孢粉记录的古气候定量化重建结果,发现我国末次冰盛期以来不同区域泥炭发育主要受降水变化的影响,揭示出泥炭发育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降水的演化.研究表明在轨道时间尺度上,东亚季风演化及其导致的泥炭发育变化对全球CH4浓度变化具有重要的贡献.
    • 刘胜胜; 周顺武; 吴萍; 孙阳; 谢洁宏; 李可
    • 摘要: 基于1979—2015年中国区域CN05.1格点降水以及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降水等数据资料,采用回归、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简称高原)冬季降水的南、北区域性差异及其年际变化对北极涛动(AO)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1)高原北部和南部冬季降水都与AO异常存在密切关系,但降水的年际变化并不一致,对AO异常响应的机理也不同.(2)高原北部冬季降水变化主要和东亚冬季风有关,AO正(负)异常时东亚冬季风减弱(增强),高原北部对流层各层均为东南(西北)风距平,有(不)利于西太平洋的水汽进入高原北部,导致北部降水增加(减弱).(3)高原南部冬季降水变化主要和南支槽有关,AO正(负)异常时南支槽加强(减弱),有(不)利于源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北上高原,低层辐合(散)高层辐散(合),上升(下沉)运动增强,导致南部降水增加(减弱).简言之,AO通过影响东亚冬季风(南支槽),进而影响高原北(南)部冬季降水,但AO负异常对高原冬季降水的影响比AO正异常的影响更加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