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青藏高原隆升

青藏高原隆升

青藏高原隆升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大气科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7556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岩石学报、中国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第十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学术研讨会、2009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等;青藏高原隆升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东、方小敏、丁旋等。

青藏高原隆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7556 占比:99.65%

总计:37688篇

青藏高原隆升—发文趋势图

青藏高原隆升

-研究学者

  • 刘晓东
  • 方小敏
  • 丁旋
  • 周小康
  • 方念乔
  • 李新林
  • 胡道功
  • 黎敦朋
  • 吴中海
  • 张振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涵
    • 摘要: 现代地质学之父莱伊尔提出,现在是认识过去的一把钥匙(The present is a key to the past)。同样,过去也是认识现在及预测未来的一把钥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在东亚季风变迁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难以获得不同区域、连续的、高分辨率的陆地气候环境记录,我国大陆整体环境演化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
    • 支东明; 曹剑; 张景坤; 郑孟林; 秦志军
    • 摘要: 油气晚期成藏是大油气区形成的重要特征。综合前人认识与最新地质、地球化学数据,以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远程应力为重要成藏影响因素,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发展这一石油地质学研究前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很有可能产生了远程效应,包括成烃演化、原生-次生油藏调整与构造破坏等方面。成烃演化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天山快速隆升、强烈剥蚀,伴随巨厚山前沉积,为下伏多套烃源岩的成烃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快速成熟地温,烃源岩规模生烃。原生-次生油气藏调整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例,喜马拉雅期构造自南向北抬升,浅层断裂发育,油气多源混合与次生调整频繁,形成自南向北数百千米的大型原生-次生叠置的复杂含油气系统。油气藏构造破坏以准噶尔盆地周缘为例,远程应力导致的强烈构造变形使得山前褶皱与断裂发育,广泛出露构造型油气苗,是油气成藏的“活化石”。据此思路,建议将新疆北部地区的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纳入统一的超级盆地全油气系统,开展整体、系统研究,协同推进油气勘探认识。
    • 龚承林; 刘力; 邵大力; 郭荣涛; 朱一杰; 齐昆
    • 摘要: 利用沉积转换事件再造关键变革期的构造活动和气候演变是源-汇系统研究的新动向和切入点。新生代以来,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的汇聚隆升以及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剥蚀、向孟加拉湾的物质输入,形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源-汇系统(喜马拉雅-孟加拉湾源-汇系统)。利用3D地震数据和IODP 354与362航次获取的碎屑锆石数据揭示了晚中新世以来孟加拉-尼科巴扇沉积转换事件及其源-汇成因机制。研究认为尼科巴扇和孟加拉扇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沉积建造过程:尼科巴扇经历了“晚中新世快速进积→上新世缓慢建造→第四纪相对静止”的建造过程;而孟加拉扇经历了“晚中新世相对静止→上新世缓慢建造→第四纪快速进积”的沉积建造过程。喜马拉雅-孟加拉湾源-汇系统碎屑锆石年龄核密度统计结果显示:晚中新世以来,指示古布拉马普特拉河迁移演化路径的60~0 Ma碎屑锆石在若开-尼科巴扇呈现出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在孟加拉扇呈现出逐渐增多的变化趋势。这一碎屑锆石年龄核密度变化特征表明:(1)在晚中新世,古布拉马普特拉河主沉积物分散路径靠近孟加拉湾东部一侧发育且大量碎屑颗粒向尼科巴扇搬运分散,形成“快速进积的尼科巴扇和相对静止的孟加拉扇”;(2)在上新世初,青藏高原隆升所诱发的西隆高原抬升使古布拉马普特拉河向西迁移分流,在古西隆高原北缘Mikir山附近分流为东西两支,东支向尼科巴扇搬运分散的碎屑颗粒开始减少,而西支向孟加拉扇搬运分散的碎屑颗粒开始增多,形成“以缓慢建造为演化特征的尼科巴-孟加拉扇”;(3)在第四纪初,印度板块-亚洲板块最强碰撞造成青藏高原最强隆升并达到最大海拔高度,古布拉马普特拉河东支袭夺废弃,向尼科巴扇卸载的沉积物相应显著减少,而古布拉马普特拉河西支与恒河并流后向孟加拉扇卸载的沉积物亦相应显著增加,形成“相对静止的尼科巴扇和快速进积的孟加拉扇”。由此可见,尼科巴-孟加拉扇“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式沉积转换事件”是古布拉马普特拉河沉积物分散路径迁移演化的源-汇响应;其在上新世-第四纪之交发生了一起最为显著的沉积转换事件,其是上新世晚期印度板块-亚洲板块碰撞的源-汇响应。
    • 孙辉; 刘晓东
    • 摘要: 青藏高原隆升作为新生代的重大地质事件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国内外学者利用气候数值模式开展了大量高原地形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极大地提升了对地形抬升影响气候的物理机制以及高原隆升对古气候演化驱动作用的认识。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有关青藏高原隆升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并按照高原隆升模拟研究发展的3个阶段总结了目前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数值模拟结果看,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在隆升、生长和北移过程中其动力和热力作用对东亚季风的形成、南亚季风的演化、内陆干旱化的发展以及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格局的变迁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不同区域地形隆升的气候效应不同,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效应与大陆漂移背景下海陆分布和古地理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南亚热带季风的建立是由大陆漂移的位置和热带辐合带季节性移动共同决定的,而东亚季风的建立则主要取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北移。亚洲副热带干旱区的存在取决于大陆的位置和行星尺度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而亚洲内陆中纬度干旱区的形成则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结果。本文最后简要梳理了高原隆升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改进。
    • 王晨; 徐方建; 胡邦琦; 徐磊; 丁雪; 王飞飞; 黄威; 郭建卫
    • 摘要: 对西菲律宾海盆南部 XT-4 孔柱状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利用常量元素上地壳标准化图解和R型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物源探究, 利用因子分析得出的陆源因子得分变化探讨了物源区的古环境演化.结果表明: XT-4常微量元素垂向上变化主要受控于亚洲内陆的风尘物质和周边火山物质的输入,海洋自生物质也有一定的贡献.以TiO2和K2O等元素为代表的陆源因子得分自3.7 Ma BP以来表现出阶段性上升的变化趋势, 与中国黄土和北太平洋ODP 885/886站沉积物记录的东亚冬季风演化记录有着良好的对比性, 同时与青藏高原主要的阶段性隆升时间相对应, 响应了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冬季风加强的作用.本研究丰富了西菲律宾海盆的风尘沉积研究, 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认识基础.
    • 丁海生; 孙跃武; 万传彪; 王振义; 雷聪聪; 马军
    • 摘要: 首次报道了内蒙古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乌兰苏海组"的花粉化石,确定其时代为上新世,产出层位属于上新世苦泉组.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及主要花粉属种母体的可能生长环境,推测额济纳旗雅干地区在上新世属于北温带寒冷干旱气候环境.通过研究区及周边地区上新世孢粉组合的研究,发现该时期古气候环境和植被类型发生重大转变,佐证了青藏高原在上新世可能存在一次强烈隆升.
    • 李慧; 吴瑾; 于保禄
    • 摘要: 准确厘定柴达木盆地内含油气储层中烃类充注历史对于全面认识青藏高原隆升构造活动影响盆地内油气的成藏和分布均具有重要意义.详尽地调查了柴西南区新生界主力含油层位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及所对应的烃类充注期次及时间,全面厘清了油气充注期次与高原隆升强活动期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藏普遍存在至少2期次的油气充注,通常发生在青藏高原隆升强活动期C、D和E期(中新世以后),几乎所有的油气藏均在强活动E期发生过规模化的油气聚集,说明青藏高原隆升运动末期的构造活动是研究区油气成藏和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由于“多期成藏、晚期富集”的油气成藏特征,早期充注的石油可能改变砂岩储层的天然亲水性,有利于晚期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储层在继续埋藏过程中的物性损失,预示着深层存在油气勘探潜力的可能性.
    • 胡懿灵; 刘治博; 王根厚; 宋扬; 袁国礼; 郑明; 邵华胜
    • 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广泛分布早白垩世安山岩,其中碰撞后地壳增生所产生的安山岩对于青藏高原隆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赞宗错安山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下白垩统去申拉组陆相红层中,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安山岩形成于113.44±0.88Ma~115.00±0.51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赞宗错安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同时,安山岩εN1(t)为-3.56~-1.40,(87Sr/86Sr)i相对恒定(0.7069 ~0.7079),εHf(t)值为较小的正负值(-3.66 ~ 6.05).Sr-Nd-Pb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显示安山岩来自幔源玄武质岩浆上涌造成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重熔,为碰撞后地壳增生、下地壳重熔的产物,同时有幔源物质加入,指示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壳加厚及隆升.结合拉萨-南羌塘地块碰撞时间,推断赞宗错安山岩发育年代代表了高原中部早期隆升时间.本文为探讨青藏高原早期隆升提供了物质记录和有力证据.
    • 刘晓东123; Buwen DONG4; Zhi-Yong YIN5; Robin S.SMITH4; 郭庆春6
    • 摘要: 亚-非-澳洲季风区和干旱区的面积约占这三大洲陆地总面积的60%以上.基于新生代以来亚-非-澳洲季风和干旱环境以及东半球海陆分布和青藏高原等地形显著变化的地质事实,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开展新生代5个特征地质时期气候模拟试验,系统探讨了新生代亚-非-澳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形成演化及其受大陆漂移和高原隆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非-澳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形成的时间和原因明显不同.北非与南非季风在古新世中期已经存在,南亚次大陆季风在始新世印度大陆移入北半球热带后开始出现,而东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季风在中新世才建立.北非、南非、南亚和澳大利亚热带季风的建立是大陆漂移的位置和热带辐合带季节性迁移共同决定的,而青藏高原的位置和高度则是东亚季风建立的关键因素.北非、南非、亚洲和澳大利亚副热带干旱区的存在取决于大陆的位置和行星尺度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阿拉伯半岛和西亚干旱区的发展与区域尺度海陆变迁,特别是古特提斯海的退缩密切相关,而亚洲内陆中纬度干旱区的形成则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结果.这一研究揭示了地球构造边界条件在地质时期区域气候环境形成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