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干旱化

干旱化

干旱化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58825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沉积学报、大气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交流研讨会、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等;干旱化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小敏、符淙斌、马柱国等。

干旱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8825 占比:99.98%

总计:558935篇

干旱化—发文趋势图

干旱化

-研究学者

  • 方小敏
  • 符淙斌
  • 马柱国
  • 宋春晖
  • 韩文霞
  • 史培军
  • 安芷生
  • 徐先海
  • 杨胜利
  • 陈昌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辉; 刘晓东
    • 摘要: 青藏高原隆升作为新生代的重大地质事件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国内外学者利用气候数值模式开展了大量高原地形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极大地提升了对地形抬升影响气候的物理机制以及高原隆升对古气候演化驱动作用的认识。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有关青藏高原隆升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并按照高原隆升模拟研究发展的3个阶段总结了目前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数值模拟结果看,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在隆升、生长和北移过程中其动力和热力作用对东亚季风的形成、南亚季风的演化、内陆干旱化的发展以及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格局的变迁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不同区域地形隆升的气候效应不同,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效应与大陆漂移背景下海陆分布和古地理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南亚热带季风的建立是由大陆漂移的位置和热带辐合带季节性移动共同决定的,而东亚季风的建立则主要取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北移。亚洲副热带干旱区的存在取决于大陆的位置和行星尺度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而亚洲内陆中纬度干旱区的形成则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结果。本文最后简要梳理了高原隆升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改进。
    • 贾兵强
    • 摘要: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还是我国历史上各种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而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尤其是在与以旱灾为主的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隋朝和唐代中期以前,该地区的气候以温暖为主,后期逐渐转变为干冷,呈现干旱化趋势.为应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干旱化,隋唐时期主要通过调整旱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农业抗旱减灾技术和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等,使耐旱的粟、麦、黍等旱地作物得到发展;通过兴修郑白渠、成国渠、永丰渠等水利工程,革新翻车、筒车、水车等提灌工具,使灌溉农业迅猛发展.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抗旱保墒技术、轮作复种技术、劳动工具制作和农田水利技术更加成熟,农业减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以及减轻气候灾害威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提供了借鉴.
    • 贾兵强
    • 摘要: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还是我国历史上各种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而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尤其是在与以旱灾为主的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隋朝和唐代中期以前,该地区的气候以温暖为主,后期逐渐转变为干冷,呈现干旱化趋势。为应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干旱化,隋唐时期主要通过调整旱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农业抗旱减灾技术和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等,使耐旱的粟、麦、黍等旱地作物得到发展;通过兴修郑白渠、成国渠、永丰渠等水利工程,革新翻车、筒车、水车等提灌工具,使灌溉农业迅猛发展。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抗旱保墒技术、轮作复种技术、劳动工具制作和农田水利技术更加成熟,农业减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以及减轻气候灾害威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提供了借鉴。
    • 李杨; 张雯; 陈云浩; 雷添杰; 李京
    • 摘要: 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揭示全国干旱的变化规律,利用1961-2015年全国2 36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选择空间适应性较强的自适应帕默尔干旱指数(SC-PDSI),计算得到了55年来月尺度的SC-PDSI序列,并通过干旱发生次数、历时、强度、频率和受旱面积等指标分析了全国干旱的空间格局和趋势变化.结果显示:在1961-2015年全国范围没有明显的变干旱趋势,但局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东北、内蒙古、西北、青藏以及东南部地区有明显的变湿趋势,华南和西南有变干的趋势,华北、华中基本保持不变;干旱变化呈年代际波动,即1961-1980年代为干旱时期,1981-2000年代属于正常年代,21世纪以来干旱程度加剧.研究表明:在1961-2015年间干旱化空间特征表现为带状区域,即自西南地区—黄土高原—海河平原形成了一个干旱化带.通过分析各年代干旱频率重心的变化得出,我国的干旱重心由西北部逐步转移到了西南部地区;通过计算受旱面积的变化趋势,发现西南和华南地区的受旱面积有明显增加.
    • 马柱国; 符淙斌; 杨庆; 郑子彦; 吕美霞; 李明星; 段亚雯; 陈亮
    • 摘要: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北方的"西湿东干"和东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近十几年来,这种降水长期变化的分布格局是维持还是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年降水观测数据、自矫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地表湿润指数SWI及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数据反演的陆地水储量(TWS)对中国区域干旱化问题进行了再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2001~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100°E以东)"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长江上中游及江淮流域已转为显著的干旱化趋势,而华北地区的降水已转为增加趋势,东部"南旱北涝"的格局基本形成;北方过去的"西湿东干"也转变为"西干东湿"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然,中国区域的降水格局在2001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年代尺度转折性变化,两种常用干旱指数scPDSI和SWI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但GRACE的陆地水储量(TWS)的分析却显示,最近16年来,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的格局仍未发生变化,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干旱化的时段,且有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莫兴国; 胡实; 卢洪健; 林忠辉; 刘苏峡
    • 摘要: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干旱事件发生的趋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6个GCM模式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数据,采用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评估了2 1世纪RCP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和RCP 8.5情景下我国干旱事件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中后期,由于气候显著变暖而降水变化不稳定,我国将面临广泛的干旱化趋势,其中干旱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都呈显著上升趋势.相对于基准期,干旱事件的空间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其中北方地区干旱事件历时和频次明显增加,而南方严重干旱事件的强度加剧.尽管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降水小幅增加,但仍不能扭转因增温所导致的区域干旱化趋势.因此,在制订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旱灾预防、减缓及适应性方案和措施时,需要考虑气温和降水变化时空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从水热两方面调控干旱的不利影响.
    • 程善俊; 梁苏洁
    • 摘要: 通过对比AI指数、PDSI指数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发现,3种指数能够较为一致地反映全球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及不同气候区干湿变化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周期信号,并重点分析干湿指数的年代际演变及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近67 a来,全球整体呈现干旱化趋势,其中半湿润区干旱化最为显著,其次为极端干旱区、湿润区和半干旱区,而干旱区表现为变湿趋势;全球干湿变化存在准20 a的显著周期信号,但不同气候区的主要变化周期存在差异,其中干旱区、半干旱区和湿润区的主周期为准20 a,而极端干旱区和半湿润区为准30 a;潜在蒸散量的显著增加趋势是导致全球干旱化的主要原因,而全球干湿变化的准20 a周期主要由降水振荡所控制.%By comparison,three dry-wet indexes of AI,PDSI and soil moisture can describe consistentl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dry-wet variation.And on this basis the period and long-term variation trend of dry-wet variation in the globe and different climatic region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dry-wet indexes and its mechanism were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dry-wet indexes presented an obvious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globe in the past 67 years,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globe was becoming drier.The drying trend was most significant in sub-humid region,followed by hyper-arid,humid,and semi-arid regions,while in arid region it appeared a wetting trend.The main period of global dry-wet change was quasi-20 years,but in different climatic regions it was different.And the main period in arid,semi-arid and humid regions was quasi-20 years,while in hyper-arid and sub-humid regions it was quasi-30 years.Th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globe during 1948-2014,which caused the global drying,but the period with quasi-20 years of global dry-wet change was dominated by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 李徐生1; 韩志勇1; 鹿化煜12; 陈英勇13; 李洋1; 苑晓康1; 周玉文1; 蒋梦瑶1; 吕存娟1
    • 摘要: 下蜀黄土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第四纪风尘堆积,是低纬季风区气候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但是,下蜀黄土的沉积年代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明确其起始堆积的年代对于深入理解晚第四纪亚洲大陆干旱化进程、东亚季风演化和亚热带区域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对下蜀黄土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磁性地层学结果表明,江苏的仪征青山剖面和镇江大港钻孔岩芯下蜀黄土地层中均存在松山/布容(M/B)古地磁极性倒转记录(这也是首次在下蜀黄土中发现古地磁M/B界线),确认最早的下蜀黄土堆积要早于中更新世,为探讨下蜀黄土底界的年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古地磁约束.以此为基础,结合剖面上部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推算出下蜀黄土的底部年龄约为0.9Ma,这是迄今所获得的下蜀黄土最老年龄,与安徽宣城红土堆积底部年龄大致相当.下蜀黄土的开始堆积指示了亚洲大陆干旱区域在晚第四纪的进一步扩张,它是江淮亚热带地区气候显著变干和冬季风增强的直接证据.我们认为,这可能主要受到全球变冷和北半球高纬冰量增加的驱动,是中国南方地区对全球降温"0.9Ma事件"的区域响应.
    • 孟猛; 宗美娟
    • 摘要: 利用de Martonne干燥度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20世纪我国干燥度的动态变化。利用GIS软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插值计算,并做出了干燥度分布的数字化地图,从而对干旱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从计算结果看出:我国湿润气候面积在逐步减少,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面积在增大,特别是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面积增幅较大。在20世纪,我国陆地自东南地区到西北地区,气候逐步变的干燥。干旱化的趋势主要是由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向南,向东扩展。
    • 孙继敏; 刘卫国; 柳中晖; 付碧宏
    • 摘要: 亚洲内陆是北半球最大、最广阔的中纬度干旱区,且不同于世界上分布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旱区.现今的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深居内陆,远离各大洋的水汽来源.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究竟如何形成?历经了怎样的干旱化过程?其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些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事实上,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发展成今天所见的干旱荒漠,并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性演化进程,是在新生代以来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却以及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与海平面下降等区域和全球要素共同作用下,从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端干旱渐进演化而来.历经了始新世的半湿润气候,渐新世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和中新世末期以来的干旱-极端干旱气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