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第十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第十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9-06-19

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海洋数据采集技术也多种多样,所能获取的海洋数据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在这些海洋数据中,既包括传统的断面、船舶站点等海洋观测数据,也包括航天遥感器、多波束回声仪等先进设备所获到的数据。rn 相对于以往通过直接测量方式获取海洋环境数据,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海洋数据获取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先进手段对于海洋数据获取,从数量、质量、分辨率以及速度来讲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摘要:海滩侵蚀是指在海陆交汇地带由于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后退和海滩下蚀,它是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次生地质灾害,具有渐变性和突发性,其发生发展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对沿海城市旅游产业及其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由人类开发活动导致的海滩侵蚀灾害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密切关注。
  • 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参照已有的地质、地貌科研成果。试试其地貌的基本特征、成因和演化过程作出论证和分析。
  • 摘要: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本文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的关键部位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带从映秀向北东延伸达180~190 km,走向介于NF30~50之间,倾向北西,地表平均垂向断距为2.9 m,平均水平断距为3.1 m;地表最大错动量的地点位于北川县擂鼓镇,垂直断错为6.2±0.1 m,水平断错为6.8±0.2 m,逆冲分量与右行走滑分量的比值为3:1~1:1,表明该断裂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逆冲运动分量略大于或等于右行走滑运动分量。根据近南北向的分段断裂可将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带划分为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伉区,其中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南段的映秀-虹口一带和中北段的擂鼓—北川县城—邓家坝一带。基于保仔于破裂面上的擦痕,我们将该地震破裂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逆冲作用,晚期为斜向走滑作用。
  • 摘要:2008年9月24日汶川震区的北川县暴雨导致区域性泥石流发生,这次9.24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了42人死亡,对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地震与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泥石流特征,获取的气象数据用于分析泥石流起动的临界雨量条件。本文探讨了研究区泥石流起动和输移过程,并根据野外调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岩石和断层作用,特别是强降雨过程与物源区对泥石流发生的作用。根据应急调查发现北川县境内暴雨诱发的泥石流72处,其分布受岩石类型、发震断层和河流等因素控制。根据对研究区震前和震后泥石流发作的临界雨量和雨强的初步分析,汶川地震后,该区域泥石流起动的前期累积雨量降低了14.8%~22.1%,小时雨强降低2s 4%~31.6%。震区泥石流起动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由于暴雨过程形成的斜坡表层径流导致悬挂干斜坡上的滑坡体表面和前缘松散物质向下输移,进入沟道后转为泥石流过程;二是“消防水管效应”使沟道水流快速集中,并强烈冲刷沟床中松散固体物质,导致沟床物质起动并形成泥石流过程。调查和分析发现沟内堆积的滑坡坝对泥石流的阻塞明显,溃决后可导致瞬时洪峰流量特别大。研究结果表明了汶川震区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颅警,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 摘要:四川自贡大山铺以其集中埋藏数量众多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恐龙化石集中埋藏的原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在对自贡恐龙博物馆内及其附近地层剖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该处埋藏恐龙化石地层的岩相,沉积构造、砂体形态特征以及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恐龙化石的埋藏环境为湖泊三角洲,恐龙由于某种原因死亡后,经过河流搬运埋藏于湖泊三角洲前缘的河口砂坝之中。而非由于中毒异常死亡原地埋藏。
  • 摘要:汶川地震导致山地斜坡积累了大量碎屑物质,在降雨作用下极易成为泥石流源地。震后的2008年9月24日一场暴雨导致北川县境内72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本文选择了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北川县城8条泥石流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手段开展了震后和相继暴雨后的泥石流源地变化特征。强震后泥石流流域的重要变化是在沟谷内诱发了大量滑坡。通过开展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泥石流源地的滑坡活动。将5.12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5月18日获取的航空图像与9.24暴雨后获取的2008年10月14日SPOT图像相比较,发现泥石流源地的地震滑坡面积由153.7×104m2增加到暴雨后的191.2×10'm2,即汶川高烈度区一场暴雨过程新增滑坡面积达24.4%。根据SPOT图像解译,暴雨后泥石流沟床中的松散堆积物增大到9.7×104m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在强降雨条件下发生泥石流的敏感性特别高。
  • 摘要:三峡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近年来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科学分析三峡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三峡工程引发的生态问题是促进库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析调查表明,库区目前主要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蓄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旅游资源消失、水质恶化、库岸消落带、“三废”排放及移民所产生的生态压力。基于这种生态环境条件,提出库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从推进库区生态环境建设;(2)创新旅游开发理念;(3)开展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工作;(4)加强环保教育、转变观念等。
  • 摘要:三维泥沙分布是海岸海洋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的现场实测方法由于受测量手段的限制,因此很难做到时间同步和空间连续。遥感方法虽然能够同步地获得大范围海岸海洋的泥沙信息,但遥感数据一般只能反演表层海洋泥沙浓度分布信息,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完全垂向深度的三维泥沙浓度分布。因此,如何集成包括现场观测、遥感、数值模拟方法等海岸海洋泥沙研究方法的各自优点,构建一种能够做到时间同步、空间连续地揭示海岸海洋三维悬浮泥沙分布规律的方法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对海岸海洋三维悬沙浓度分布的精准刻画,无论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科学思路,本文对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耦合的海岸海洋悬浮泥沙三维分布模式在渤海试验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
  • 摘要:至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古地震文字记录开始于公元前843年,更早的地震活动一直缺乏确实的文字记录,虽然在“竹书纪年”、“国语”、“墨子”、“太平御鉴”等古书中也有过一些关于史前地震活动的描述,如“帝发七年(注:纪元前1831年),泰山震”,“帝癸十年(注:纪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竭”等,但这些古书的着书年代都比较晚,并非是当事人的现场记录,因此其可靠性一直受到人们的置疑。
  • 摘要:湖泊水量变化提供了气候降水和地表湿度变化信息,而大区域范围内的湖泊水量同步变化能够反映大气环流空间变化。作为气候预测的参考系,古湖泊所提供的气候降水和湿度,是认识和研究气候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rn 从非洲内陆封闭湖泊研究始,剑桥大学Street教授研究并产生了《非洲古数据库》,以后国际上从内流湖到外流湖泊、从高纬到赤道地区古湖泊数据库研究,完成了《欧洲古湖泊数据库》和《前苏联和蒙古古湖泊数据库》。在我国湖泊第四纪研究多年成果积累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全球古湖泊数据库的统一标准,建立的《中国晚第四纪湖泊数据库》旨在提供湖泊水量变化的空间集成信息、并研究大气环流以及水汽输移变化成因,涵盖了第四纪以来湖泊水量变化基本信息(包括湖水深度、湖面高度、湖泊面积、水体盐度等)。在对逐个湖泊钻孔、剖面沉积物性质、水生植物花粉及其它微体生物组合与丰度的变化、湖泊和盆地内地貌证据、考古及历史文献记载等的系统分析上,采用综合多项证据,对我国的120个湖泊或古湖泊进行水量状况分析和气候降水湿度方面的恢复。
  • 摘要:海洋灾害的发生是沿海地区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不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者复杂作用的结果。频发的海洋灾害已成为制约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和海洋经济活动广泛开展的瓶颈之一,在河北省沿海区域特殊的自然基底和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综合作用下,海区主要海洋灾害呈现类型多,范围广,灾情重,成灾机理关联,时空分布集中,灾害发生频繁等诸多特征。
  • 摘要:大光包-红洞子沟巨型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体积达7.42亿m3,堰塞坝高达690m,是我国已知的最大规模地震滑坡和最高的滑坡堰塞坝,也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量在5亿m3以上的超大规模滑坡之一,其高达690m的滑坡堰塞坝为目前世界最高的滑坡坝。滑坡位于发震断层上盘,距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不足7km。震前斜坡为三面切割的孤立型山脊,相对高差达1500m;斜坡岩层走向与坡面近于垂直,层面延展性极好,构成滑动面形成的基础。调查和分析表明,斜坡的临空条件和贯通性好的灰岩层面是滑坡产生的基础;而高强度和长持时强震地面运动是导致滑坡产生的根本因素。滑坡产生的机理和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坡体震裂、松弛和解体阶段,高速溃滑阶段,震动堆积阶段,二次抛射和碎屑流堆积阶段。失稳高速下滑的坡体,形成了沿主滑方向长4.2km,宽2.2km的堆积体,高速流动的碎屑流越过下游侧风波岩山脊,沿红洞子沟形成了长1km的碎屑流堆积区。
  • 摘要:台湾浅层崩塌、土石流等土砂灾害等山坡地灾害发生频率相当高,造成居民生命财产之严重威胁。本研究针对坡面型与溪沟型土石流地形与发生特性进行分析,并尝试透过数值地形分析建立半自动化分类流程与指标,如此即可搭配各时期集水区崩塌潜势图层,进行两类型土石流发生位置与形态之预测。rn 本研究首先蒐集石门水库集水区於艾利风灾前後之航空照片,於数值航测系统平台上,参考前人研究归纳结论进行溪沟型土石流与坡面型土石流判释,并利用地理资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求取地形计测参数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本研究区两类土石流溪流与集水区在形态特性上部份重叠,仅依据个案统计分析结论,并无法有效区分两类型土石流,或预测其发生位置。有监於此,本研究依据两类型土石流流动机制,透过数值地形模型与流向演算法模拟土石流流动区特徵。rn 研究结果发现,由於堆积区之土砂沉积物多来自於崩塌源之一次性堆积,且流动区之蚀沟发育较浅且不显着,故坡面型土石流之流动区具有多数平行之直线零级河水系;而溪沟型土石流崩塌区与堆积区间之流动区,则均位於一级河级序以上蜿蜒之水系,且可能具有前期之谷中埋积。未来可依据此集水区水系分布规律性,配合各级序集水区图层与崩塌潜势分析流程,预测坡面型与溪沟型土石流发生位置。
  • 摘要:@@农村居民大多为世居,与附近居民往来较都市社区密切,从事较为低度开放的生产活动。地理上多属敏感地区而保有许多自然景观,森林、河川及田野景观灯,具有栖地多样性的条件,孕育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发现各河流现代河床以下普遍堆积厚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松散堆积物。河谷深厚覆盖层的存在,不仅严重制约了工程坝址的选择,影响相关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给坝工设计带来巨大的困难。由于深厚覆盖层埋藏于现代河床之下,其形成年代一般先于一二级阶地,有悖于河流发育演化的常理,其成因一直令人费解。本文首次将河谷深切与深厚堆积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运动、地壳运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提出冰期、间冰期全球海平面大幅度升降,是导致河流深切成谷并形成深厚堆积的主要原因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入层序地层学原理,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和河流侵蚀基准面大幅变化,并产生河谷深切和深厚堆积的原因和过程。最后,进一步将沿河大型古滑坡的孕育和发生与河谷深切事件相联系,提出沿河大型古滑坡是在河谷深切期因前缘临空较好而形成的新观点,从而对沿河古滑坡前缘剪出口高程往往低于现代河床数十米的原因给出了较合理的解释。
  • 摘要:@@1949年至1987年间,台湾正处戒严时期,政府对学校管理较为严肃,对课程内容与民族精神教育关系较密切的教材采「统编制」,明定由国立编译馆编写,如国文、公民、历史、地理等;较无关系者,则采「审定制」,如英文、数学等。1995年底才公布全面转为审定制,并持续至今。审定制系由出版社主动参与教科书编辑,但须送至教育部委托单位、国立编译馆审查,取得执照之后,才能正式出版。1995年以后,出版社参与地理科编辑者有五六家出版社,市场竞争激烈,各版本编写内容各有千秋。
  • 摘要:@@南京大学从事海岸海洋研究(Coastal Ocean Science),始自1950年代未,至今己愈五十多年,主要工作为海岸动力,海岸地貌与海洋沉积相结合,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与海岸工程的应用研究(港口、航道等海岸工程)。
  • 摘要: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特殊地位,大气CO2升高及全球变暖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土壤污染是我国乃全全球范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大气CO2浓度、地表温度进一步升高后,伴随着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植物对重金属吸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目前的土壤污染将来是否会对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
  • 摘要:日月潭原为一天然湖泊,1934年将浊水溪水自武界地区经由一条长达13.7公里的隧道引入日月潭,形成现今的日月潭水库。这种在天然及人为工程所形成的湖泊,如何影响高山湖底地形演变及沉积作用,这些泥沙有何特性,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
  • 摘要:本研究主要应用数字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后,对东侧老龙沟潮流通道的冲淤变化:集曹妃甸地区1953年~2006年多期海图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支持下,对老龙沟潮流通道不同时期0m、5m和10m等深线进行叠加对比分析;以DEM模型为载体,综合1979~2005年曹妃甸地区多时相、多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水下地形信息解译的结果,并与1997年老龙沟实测断面水深测量数据对比分析,获得老龙沟潮流通道的冲淤演变趋势:近50年来老龙沟口门宽度未发生明显变化;深槽位置基本未变,稳定性较好。局部地区有冲淤变化:rn 老龙沟西北侧潮滩有明显的淤进,尾端向西偏移,潮流通道尾端(向陆侧)10m等深线有2~2.5m的浅滩变浅趋势;曹妃甸东北侧的蛤坨、南北沟坨等沙岛坝体渐小,东坑坨整体向西迁移,但基本处于微冲或微淤的动态平衡之中。rn 该研究结果能为曹妃甸港区规划和唐山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证,对沿海潮汐通道的保护利用以及港口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台湾东部地震发生频率之高众所皆知,过去也曾因地震造成灾害及地层潜移的现象,本研究检视东部所确认的活动断层与地震或长期位移的关系,解析其易酿灾害的活动断层带为何种特性及其致灾的机制,以作为研拟因应对策与区划易酿灾区,避免利用区再次受灾或改善、加强防震技术,以减少灾难。rn 本研究利用历次地震的灾害及地表变形现象区划在地图上,再叠图於各活动断层位置图上,以显现各活动断层带及其附近发生灾害的情况,据以研判其相关性。rn 研究结果显示,东部最常肇致地震的地质灾害及地层潜移区,主要出现在纵谷北段与中段,其中以纵谷北段美仑台地至花莲市区在美仑断层及其分支断层间,受大规模地震袭击最多,在断层错动、地裂中,致最易酿成灾害区带;究其酿灾的机制,北段各断层或与因位於菲律宾海板块向北斜挤入琉球海沟所引发隐没作用的活动区有关;中段各断层位处吕宋岛弧主压力推挤海岸山脉成功区,隆升新港山左移至富里区而最接近中央山脉的相对应力下,致使海岸山脉的主应力亦从西北渐向北而再转折北北东移动,造成池上、玉里断层时时错动位移及引发地震肇至灾害。因应策略建议以区划具潜在易酿灾区为前置研究对象,就基础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估,建立潜在地震危险区防救灾支援决策系统与启动机制。
  • 摘要:四川5·1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及其形成的或可能形成的灾害链,已成为震后灾难救援、灾区重建等减灾防灾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11个方面初步探讨四川5·1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及其形成的或可能形成的灾害链。
  • 摘要:海岸後退常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影响,位台湾西北海岸的观音海岸段後退显着,恰为受上述两项因素综合影响的典型地区。受季风及波浪对沙丘的侵蚀,以及陆源沉积物供应减少的影响观音海岸1978-1998年间已後退20-95公尺。近年此段海岸的新屋溪口附近更受大潭火力发电厂兴建突堤的影响,每年平均後退2公尺以上。
  • 摘要:中国传统知识领域内对地形的描述与分类,主要集中在风水领域内,一如中国传统天文知识和星占学密不可分一般。传统中国风水领域内关於地形的知识体系,往往是当代地理研究或地理教育中普遍被略过不提的部分。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风水中展示地形资讯的图,来探讨古代地图中对地形的展现。首节回顾风水文献中的地图,其次简介风水文献中常见记录地形资讯之图的类别。
  • 摘要:本文利用南堡近海表层沉积物、浅海钻孔及地形剖面资料,分析了南堡近海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地形演化及近海断面沉积相带的分异。研究表明:南堡近岸最低低潮线至水下-5m左右的潮下带上部为波浪带,带内沉积物粒径最粗,平均粒径2~2.5Φ,细砂含量最高可达100%,该带向陆、向海表层沉积物变细;南堡沿海相对海甲面的上升,造成波浪带内移,导致潮间带下部及潮下带上部发生侵蚀,侵蚀速率最大可达1~1.5cm/a,潮间带上部发生堆积,潮上带泥滩草滩带内堆积“海侵”相粉砂质细砂层;根据近海钻孔的沉积结构,可以将现代南堡潮滩至近岸浅海划分为草滩-泥滩相带、中潮滩相带、低潮滩.潮下带上部相带、潮下带下部相带、水下岸坡及近岸浅海相带。
  • 摘要:@@近些年来,九寨沟风景区以她那斑斓的海子、奔泻的瀑布、幽深的峡谷和苍郁的森林以及珍稀动植物相融合的景观闻名遐迩,成为我国旅游热点中的又一颗灿烂的明珠。九寨沟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很好的天然地学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丰富的地学展品,诸如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山地地貌景观、喀斯特湖泊、瀑布和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等等。
  • 摘要:四川省松潘县黄龙足世界自然遗产,以秀美的自然景色、巨型的钙华堆积闻名于世。黄龙所处的岷山地区位于喜码拉雅期是构造活动地区,更新世以来不断隆起,成为现代隆起高山区。在更新世,山岳冰川广布全区,进入全新世,区内发育现代冰川,困而留下了冰蚀地貌和大量冰积物。黄龙的钙华来源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的喀斯特水,该地下水以断层泉方式转为地表迳流,在沿沟向下流动过程中形成了钙华堆积,正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钙华堆积呈现出绚丽的钙华风貌。钙华的堆积地貌有钙华池、钙华滩和钙华瀑布,溶蚀地貌有钙华洞穴。其钙华景观至今仍是处于小断变化中。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