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末次冰消期

末次冰消期

末次冰消期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99792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地球化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中国海洋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年会等;末次冰消期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方建、李安春、李铁刚等。

末次冰消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9792 占比:99.95%

总计:199886篇

末次冰消期—发文趋势图

末次冰消期

-研究学者

  • 徐方建
  • 李安春
  • 李铁刚
  • 刘嘉麒
  • 杨庆江
  • 万世明
  • 刘焱光
  • 李保生
  • 温小浩
  • 王文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邢淑晓; 窦衍光; 赵京涛; 蔡峰; 李清; 邹亮; 王利波
    • 摘要: 基于AMS14C测年、有机碳、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等指标分析,探讨了冲绳海槽中南部OKT-3孔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及其对古海洋环境演化的响应。结果显示,OKT-3孔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陆源有机质,以及海洋自生有机质组成。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晚期(17.3~4 ka B.P.),中国大陆源有机质贡献逐渐下降,中国台湾源有机质贡献逐渐上升,表明海平面变化、黑潮变动是该阶段有机质来源的主要控制因素。4~1.5 ka期间,陆源有机质供给变化趋势与黑潮变动不一致,表明该时期陆源输入非黑潮单一控制,还可能受季风降雨等变化影响。值得注意的是,OKT-3孔海源有机质贡献在B-A和PB时期高、YD时期低,与北太平洋地区的生产力变化相似,反映了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对海水表层生产力的控制作用,NPIW是连通冲绳海槽与北太平洋的重要纽带。
    • 石学法; 董江; 胡利民; 冯晗; 姚政权; 乔淑卿
    • 摘要: 北极快速气候变化越来越深刻影响着北极地区以及全球的环境变化,已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北极东北陆架作为世界上最宽广平坦的陆架,既是北冰洋季节性海冰形成的主要源区,又是现代海冰变化最强烈的区域,对气候变化敏感,响应强烈,属于环境脆弱地区。通过全面分析近年来国际上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快速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东北陆架环境响应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沉积物“源—汇”过程、海冰演化历史、碳循环以及快速气候变化事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发现东北陆架地区沉积物和有机碳来源复杂,时空变化强烈,气候和环境变化过程与海冰演化息息相关。未来的研究应加强现代过程的长期连续观测,重视地质记录中气候环境演变信号的精确解译,深化数值模拟技术和大数据的挖掘与使用,开展不同时间尺度北极快速气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并加强北极快速气候变化对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对东亚以及我国环境变化影响的研究。
    • 董国成; 王友琪; 付云翀; 毋宇斌
    • 摘要: 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结束后,全球经历末次冰消期进入全新世,这代表了过去十万年以来最为显著的气候转型事件。末次冰消期的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近乎同步,但其背后的气候驱动机制仍不明确。中低纬度,如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准确限定LGM结束前后冰川地貌的时代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可靠的古冰川信息。然而,目前青藏高原仍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岗日嘎布作为研究区,对该区格泥峰东侧的玉东曲谷口分布的冰碛垄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地貌调查和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研究。采自玉东曲谷口附近6道冰碛垄中地貌相对年代较老的4道冰碛垄的14个冰川漂砾^(10)Be暴露年龄介于(13.3±1.0)~(19.3±1.4)ka。利用累积概率密度和简化卡方等统计分析方法排除异常值后,将这4道冰碛垄中地貌相对年代较年轻两道的形成时代限定为(17.0±0.5)ka和(18.4±1.0)ka,分别对应末次冰消期和LGM后期。与气候记录进行对比后,我们认为这两次冰川波动响应可能受控于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海表温度的夏季气温变化。
    • 钟宁; 蒋汉朝; 李海兵; 徐红艳; 梁莲姬
    • 摘要: 探讨构造和气候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的耦合作用一直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古地震和古气候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发现18–15 ka期间湖相沉积存在大量且强烈的地震成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或地震事件,可能是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大陆冰川(或冰帽)快速消融和冰川剥蚀卸载作用,引起中上地壳应力卸载和均衡反弹,以及冰川融水引起地下水波动,导致区域应力场变化和断层活动增强,诱发了区域频繁的地震所致.本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晚第四纪青藏高原东部的地震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貌过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崔超; 唐正; M.Rebesco; L.De Santis; 李朝新; 王湘芹; 孙书文; 刘焱光
    • 摘要: 南大洋因其面积广阔等优势,能够存储更多的热量和二氧化碳(CO2),因此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罗斯海作为南大洋第二大边缘海,是研究古海洋演化的理想海域.本研究采用罗斯海陆坡和海盆区的3根插管沉积物岩芯——BC008(水深1063 m,长27 cm,年龄6.0~14.8 kaB.P.)、BC010(水深2055 m,长44 cm,年龄0~15.5 kaB.P.)和BC006(水深2120 m,长54 cm,年龄0~22.3 kaB.P.),通过分析其生物硅含量及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比值(Nps-δ13C)的变化发现,生物硅含量在末次冰消期较高,在约16 kaB.P.达到极大值,这指示了冰消期罗斯海海域深层水上涌增强并在约16kaB.P.最为剧烈.与此同时,Nps-δ13C的负偏,指示了南大洋上涌的水团将溶解的硅酸盐传递至海洋表层的同时,也将碳同位素等化学信号传递至表层海水.深层水上涌在末次冰消期显著增强的趋势,与大气CO2浓度在冰消期之后的急剧上升十分吻合,这进一步验证了冰消期南大洋深层水上涌的假说及其对大气CO2浓度上升的贡献.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引起末次冰消期南大洋深层水上涌的可能触发机制,主要可能因南北两极热量分布不均,导致南半球西风带位置和强度以及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强度发生变化,进而驱动南大洋深层水上涌.
    • 张玉芬; 李长安; 赵举兴; 毛欣; 许应石; 魏传义; 李亚伟; 张岱
    • 摘要: 麻城剖面位于江汉平原东北缘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带半封闭的宽浅碟形洼地,是江汉平原北缘末次冰消期代表性沉积剖面.沉积环境主要由山麓坡洪积相和沼泽相组成,形成年代为距今18.00~8.60 ka.麻城剖面粒度组成主要以粉砂为主,达60.73%,其中,粗粉砂达40.83%.剖面粒度变化可划分为7个变化阶段.结合剖面的岩性与沉积环境特征等综合分析,发现末次冰消期气候环境经历了四个气候期:第一气候期17.90~17.02 ka B.P.,为冰盛期之后气候开始回暖升温期.此时降水相对较多,地表径流强度中等偏强.第二个时期17.02~12.02 ka B.P.,为快速升温期.总体暖湿多雨,是末次冰消期最显著暖湿期,在江汉平原北缘坡麓地带的洼地广泛发育了沼泽.粒度变化进一步表明气候存在波动,早、晚期降雨强度大,时有强降水发生,地表径流稳定性差;中期(14.47~12.64 ka B.P.)降水明显减少,但雨量相对均匀,地表径流变幅小,此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石笋记录的冰消期气候特征是一致的.第三气候期12.02~10.80 ka B.P.,该期是新仙女木事件之后的快速升温期,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为剖面最大.表明当时降雨量大,气候稳定性较差,强降雨时有发生.第四气候期10.80~8.60 ka B.P.,气候总体为偏温湿环境.地表径流较第三气候期明显降低,早期降水偏多,后期温湿程度降低,地表径流变小.剖面中有两个明显的气候事件记录,一是新仙女木事件,表现为第④层与第⑤层之间的短暂沉积间断和沼泽环境的结束;二是9.8~9.2 ka B.P.干旱期,为厚约15 cm的黄土状土的沉积.研究表明,长江和汉江洪泛影响不到的江汉平原边缘洼地沉积可能是记录本地区气候特征的良好载体.
    • 乐秀琴; 吴海斌; 张文超; 李琴; 喻杰; 刘慧; 于严严
    • 摘要: 泥炭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演化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轨道时间尺度上中低纬泥炭发育与季风演化关系及其对全球CH4浓度变化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以来我国泥炭发育的起始14C年龄数据,通过年龄概率密度方法,系统重建了东亚季风区泥炭发育的时空演变历史.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我国南方泥炭开始发育,冰消期以来泥炭发育逐步扩展至华北、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并发育增强;全新世时段,不同区域泥炭发育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北和西北泥炭发育呈现持续增加,而南方、华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在早-中全新世增加,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全国孢粉记录的古气候定量化重建结果,发现我国末次冰盛期以来不同区域泥炭发育主要受降水变化的影响,揭示出泥炭发育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降水的演化.研究表明在轨道时间尺度上,东亚季风演化及其导致的泥炭发育变化对全球CH4浓度变化具有重要的贡献.
    • 范义姣; 夏敦胜; 田伟东; 杨军怀; 王树源; 陈梓炫; 马亚鹏; 陆浩; 高福元; 贾佳
    • 摘要: 新疆天山地区是中亚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气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天山地区不同海拔的3个黄土剖面,结合磁学参数、粒度、碳酸盐、总有机碳含量,探讨该区域地形对粉尘堆积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结果 表明:1)在天山北麓,磁化率、粒度和总有机碳含量变化指示海拔相对较高的黄土沉积对湿润气候环境更加敏感;2)伊犁盆地由于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其黄土沉积磁化率高于天山北麓,体现了地形因素的重要作用;3)新疆天山地区海拔较高的黄土沉积响应轨道和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各指标均指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由干冷向暖湿转变;在亚轨道尺度上尤其是中晚全新世,湿度逐渐增加.
    • 唐荣; 冯秀丽; 冯利; 肖晓; 刘爽
    • 摘要: 通过对南海台西南盆地南部海域TS6岩芯沉积物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黏土矿物组合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近19 ka(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物物质来源、输运机制及物源变化特征.物源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台湾河流是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源区,其中台湾西部河流较东部河流贡献更大,珠江也为研究区输送了部分沉积物.由于各源区物质主要黏土矿物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推测研究区沉积物黏土矿物中的伊利石和绿泥石主要由台湾河流提供,高岭石主要由珠江提供,含量较少的蒙脱石由东南部的吕宋岛提供.末次冰消期以来,研究区陆源物质输入量受控于海平面变化而逐渐减少,黏土矿物组合反映的物源变化主要受控于气候和洋流变化,还可能叠加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