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北极涛动

北极涛动

北极涛动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14079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大气科学、广东气象、干旱气象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等;北极涛动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文、程炳岩、孙卫国等。

北极涛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4079 占比:99.84%

总计:114267篇

北极涛动—发文趋势图

北极涛动

-研究学者

  • 陈文
  • 程炳岩
  • 孙卫国
  • 顾万龙
  • 黄菲
  • 朱业玉
  • 李崇银
  • 沈柏竹
  • 管兆勇
  • 赵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璐曦; 陈美香; 任杰; 余佳霖; 陈宇洁; 季韬; 王雪竹; 杨洁
    • 摘要: 本文对比了3个不同机构提供的北冰洋月均高度计数据,发现英国极地观测与建模中心和丹麦科技大学空间中心两套数据比较一致且空间覆盖率高,适用于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研究,而前者在数据分辨率、平滑性和与验潮站的符合程度方面均更优。对高度计和验潮站数据的分析表明,北冰洋海平面的气候态特征表现为加拿大海盆的高值和欧亚海盆的低值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海平面的变化以季节变化和北极涛动引起的低频变化为主,加拿大海盆的季节和年际振幅均较大,俄罗斯沿岸海平面季节变化显著。2003-2014年,北冰洋平均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其中加拿大海盆海平面上升最快,而俄罗斯沿岸海平面有微弱下降趋势。加拿大海盆和俄罗斯沿岸由于海冰变化显著,不同高度计产品以及高度计与验潮站数据之间差别较大,使用时需慎重。
    • 车少静; 王冀; 李晓帆; 韩世茹
    • 摘要: 基于京津冀冬季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冬季及各月京津冀极端低温日数与北极涛动(AO)的关系,以及后冬二者相关性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京津冀冬季极端低温日数呈减少的趋势。冬季极端低温日数与同期AO指数相关性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迅速减弱,21世纪00年代初开始前冬增强,后冬持续偏弱。AO所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后冬极端低温日数与AO相关性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原因。在相关性显著时段,AO正位相时,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偏弱,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东亚槽偏弱,温带急流减弱,极端低温日数偏少,负位相反之。相关性不显著时段,大气环流纬向对称性特征明显,与极地相互作用减弱。
    • 陈颖; 贾孜拉·拜山; 邵伟玲; 刘精
    • 摘要: 利用1961—2019年新疆冬季平均气温、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指数和大气环流场资料,研究冬季AO与新疆同期气温的联系及变化,建立气候增暖背景下冬季AO对新疆冬季平均气温影响的预测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进程中,冬季新疆气温与AO的联系既有来自气候变暖的影响,也有AO对新疆冬季气温独立的影响。总体来说,冬季AO正(负)异常对应新疆气温正(负)距平。气候变暖以来,冬季AO对新疆冬季平均气温的影响呈非对称型,冬季AO正异常与新疆冬季平均气温正距平的关系一一对应;冬季AO负异常时,新疆冬季平均气温距平的正负取决于东北半球极涡的强弱和中纬度70°E以东区域的位势高度距平。
    • 支蓉; 郑志海
    • 摘要: 2021/2022年冬季,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在空间型上整体表现为“北暖南冷”的异常分布,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尤其是青藏高原、西南、华南等地偏多较为明显。冬季北极涛动长时间维持正位相,有利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弱;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异常活跃,500 hPa高度场上正距平中心从鄂霍次克海向西延伸至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附近;此外,冬季北极涛动正位相还通过南欧亚遥相关型的间接途径影响东亚冬季气候,造成中东急流偏强,高原高度场持续偏低,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La Nina事件相配合,使得东亚地区500 hPa高度场整体呈现近似“北高南低”的距平分布,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在空间型上整体表现为“北暖南冷”的异常分布,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在季节内变化方面,我国冬季气温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特点,主要与东亚冬季风“前冬偏弱、后冬偏强”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 Haishan Li; Ke Fan
    • 摘要: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针对1979-2019年冬季(12月-2月)中亚地区地面气温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冬季地面气温异常的前两个EOF模态解释方差总占比可达74%.其中,第一模态(EOF1)正位相为一致型变化,对应中亚地区气温冷异常;第二模态(EOF2)正位相则为南北偶极型变化,对应于中亚地区南冷北暖型气温异常.EOF1可能受到冬季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负位相的调制,而AO的负位相则可能来自于前期平流层极涡正位势高度异常下传.EOF2则可能受到乌拉尔山阻塞及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共同调制.乌拉尔山阻塞可引起中亚区域南北偶极型气温异常,而冬季NAO可对该偶极型气温异常的北侧产生贡献.
    • 尹航; 黄菲; 陈峥; 王宏
    • 摘要: 利用1979—2019年NECP/DOE(NCEP2)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数据,基于各季节东亚大槽的频率分布特征,客观地确定了东亚大槽的槽区范围和东亚大槽强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夏季东亚大槽减弱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19年各季节东亚大槽强度均存在年代际减弱趋势,其中夏季减弱趋势最显著,可能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海冰快速融化有关。在年际尺度上,夏季东亚大槽强度减弱主要受前期夏秋季海冰的影响。当前一年夏季北极涛动为负位相时,受北极高压异常影响,海冰分布呈现格陵兰岛东部和加拿大群岛高密集度冰区海冰增加,欧亚-太平洋扇区季节性冰区海冰减少的偶极子型分布特点。在海冰反照率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秋季融冰区范围扩大,有利于极区的行星波1波异常信号上传至平流层。春季平流层的位势高度正异常信号在有利的行星Rossby波垂直传播条件下向南扩张并在东亚一侧下传,且一直持续到夏季,直接影响到东亚中纬度地区,使得东亚大槽减弱。
    • 马双梅; 祝从文; 刘伯奇
    • 摘要: 2019年4~6月云南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并引发了严重气象干旱.本文利用1961~2019年逐日温度和大气再分析等资料以及CESM-LE计划(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Large Ensemble Project)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了历史同期云南极端高温天气发生的环流特征,探讨了2019年云南破纪录持续性高温的成因.历史极端高温日的合成分析表明,云南地区对流层上层显著异常反气旋伴随的强下沉异常和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增加,是引发该区域极端高温天气的主要成因.该异常反气旋的形成主要源自北大西洋经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向东亚传播的高纬度罗斯贝波和经北非、黑海、伊朗高原向东亚传播的中纬度罗斯贝波之间的相互作用.2019年极端高温的强度和与之相应异常反气旋出现自1961年以来的最强.外强迫导致的增暖对2019年极端暖异常强度的贡献约为37.51%,同时对类似2019年以及更强极端暖事件发生概率的贡献为56.32%,内部变率对该事件也具有重要贡献.2019年4~6月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ENSO事件分别处于历史极端负位相和暖位相.一方面,在AO强负位相影响下,极地上空深厚的位势高度正异常向南伸至东欧平原,有利于高纬度波列和云南上空的反气旋异常增强.另一方面,ENSO事件暖位相加强了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环流,令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至我国内陆地区,维持了云南上空反气旋异常.两者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19年4~6月云南上空持续的深厚异常反气旋,云南地区继而出现持续性极端高温事件.
    • 周群; 魏立新
    • 摘要: 利用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本文探讨了1950–2018年期间晚春(5月)北极涛动(AO)与随后夏季(6–9月)西北太平洋上空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关系.研究表明,晚春AO对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有明显的预报指示意义,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应晚春AO指数偏高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位置偏东偏北、强度偏弱,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低层有较强的辐合、高层辐散增强、中层水汽充足、垂直风切较弱,这些大尺度环境因子均有利于TC的生成.而在晚春AO指数偏低年,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特征与上述特征相反,造成TC生成频数偏少.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与AO变化密切相关的北太平洋风暴轴位置的南北移动,在晚春AO与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二者关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AO正位相(负位相)年,北太平洋风暴轴向北(向南)偏移,通过天气尺度波动和平均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后期夏季西北太平洋上空低层形成气旋性(反气旋性)涡度异常,在局地经向环流的调整作用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及强度发生改变,对西北太平洋TC的形成起到了促进(抑制)作用.
    • 王林; 龚海楠; 兰晓青
    • 摘要: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大气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对北半球以及区域尺度气温变化具有重要影响.AO可在没有外强迫条件下通过d波流相互作用形成,因此它被认为是全球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年代际尺度上AO的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可加深对当前北半球气候变化规律的物理理解,也可为预估未来年代际尺度上气候变化及其不确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AO影响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的物理机制、AO对北半球冬季气温长期趋势的贡献、AO年代际影响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出发,简要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年代际尺度上冬季AO时空变化及其对北半球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展望一些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陈仁容; 梁嘉欣; 戚子琪; 陈伊虹; 贾盛泽
    • 摘要: 对1979~2019年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北极涛动指数、南极涛动指数和Ni(n)o 3.4指数进行分析,发现1979~1994年的热带气旋频数偏多,1995~2019年偏少,生成月份集中在6~11月,生成源地主要集中在10° N~18.3° N、127.1° E~150.5° E.南、北极涛动指数与150° E以西海区的热带气旋频数呈正相关关系,但与150° E以东海区的热带气旋频数呈负相关关系,涛动指数跟达到热带风暴、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频数呈正相关关系,与达到强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频数呈负相关关系.此外,南、北极涛动指数对热带气旋特征的影响机制可能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风槽和纬向风的垂直切变幅度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