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形

地形

地形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3年内共计1292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建筑科学、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1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9242篇;相关期刊1608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大气科学、地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1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第九分会场: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等;地形的相关文献由2638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陈志勇、赖民杰等。

地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21 占比:28.01%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9242 占比:71.48%

总计:12929篇

地形—发文趋势图

地形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陈志勇
  • 赖民杰
  • 范戈
  • 陈秀雄
  • 李晔
  • 袁章平
  • 罗龙平
  • 李想
  • 高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伍丽华; 康述海; 陈爱玲; 杨秋菊; 曹光球
    • 摘要: 地形是影响土壤酸酸类物质含量及微生物结构组成的主要因子之一,研究酚酸物质在不同地形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不同地形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潜在调控机制。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形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而关于地形对土壤酚酸物质累积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相互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以福建省南平市100 a年生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西南坡地、西北坡地、山凹地和山洼地上酚酸物质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16S和ITS技术分析不同地形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地形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大小规律总体表现为西北坡地>西南坡地>山凹地>山洼地;随着土层深度加深,酚酸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西南坡地细菌放线菌纲相对丰度较高,山凹地真菌粪壳菌纲相对丰度较高;随土层深度加深,微生物相对丰度总体上呈降低趋势。(3)高浓度酚酸物质对细菌类浮霉菌纲和α-变形杆菌纲相对丰度起促进作用,而对放线菌纲和β-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起抑制作用;低浓度酚酸物质条件下真菌类粪壳菌纲和座囊菌纲相对丰度较高,而伞菌纲和定耳银纲相对丰度较低。(4)不同地形条件下,细菌群落结构表现较为分散,而真菌群落结构表现较为集中;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容重、水杨酸戊酯、有机质和阿魏酸对细菌群落影响显著,而全磷对真菌群落影响显著。不同地形导致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酚酸物质对微生物具有双重作用,高浓度酚酸物质促进细菌菌类生长,而低浓度则会抑制真菌类生长。研究结果揭示土壤酚酸物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为实现杉木林的长期生产力维持提供参考。
    • 章婉奇; 申天瑶; 张宇
    • 摘要: 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2021年8月25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望城此次大暴雨的形成有以下3点原因:①在高空场出现高空槽东移,中纬度短波槽迅速发展,并在24日形成东北冷涡,低空西南气流加强输送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强降水,致灾风险大;②8月份正值盛夏,空气中存在较强不稳定能量,一旦被地面辐合线或者冷空气触发,强烈冷暖气流交汇,大面积灾害性暴雨就会形成;③山区地形导致的迎风坡气流抬升,更容易产生或增强局地降水的量级和范围,极易导致地质灾害。
    • 梁勐; 孙屹; 吴平; 刘斯宏; 朱安龙
    • 摘要: 河床地形是影响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坝基倾向下游及河床中部存在凸起的某在建面板堆石坝进行研究,得出存在该地形的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坝基倾向下游地形会扩大坝体向下游位移区域、增大向下游位移数值并使最大沉降位置向下游偏移;同时会使面板靠近趾板附近产生拉应力;河床中部凸起地形会将坝体位移分布规律在此处分为对称的两个区域,且凸起附近坝体应力等值线较密集,应力数值较大.面板在凸起两侧轴向位移相反,该处面板出现拉应力的同时,垂直缝张开,对止水系统不利.
    • 李国翠; 刘伟; 邓德钰; 李艳; 房荣
    • 摘要: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8-2018年6-9月0.1°×0.1°分辨率的逐小时卫星融合降水资料,分析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1 h降水量≥20 mm)的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平均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峰值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东部沿海降水量最大,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坡附近存在降水大值中心,此分布特征与地形高度的走向基本一致。河北省短时强降水过程存在明显日变化,短时强降水多发时间与降水量大值出现时间集中分布在15-21时,其中18-19时强降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强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两个:一是扰动风场对河北省西北山区和西南平原的惯性震荡动力辐合作用,二是扰动风场对南部水汽输送的增强作用。太行山东部的坡度结构、非地转风垂直切变以及山地-平原螺线管(MPS)环流日变化是太行山东麓强降水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
    • 秦策; 刘幸飞; 王绪本; 孙卫斌; 赵宁
    • 摘要: 目前大地电磁法三维反演大多基于有限差分正演.反演使用规则六面体网格无法有效模拟复杂地形,同时正反演网格同套存在严重影响反演可靠性的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利用自适应有限元算法,开发了基于非规则六面体的高精度大地电磁三维正演方法;反演中,使用独立的反演网格和正演网格来提高正演计算精度和反演可靠性.这一思路既保证了正演响应和灵敏度矩阵计算的精确性,又降低了因反演参数过多造成的不唯一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正演算法的精确性和反演算法对地形处理的有效性.
    • 唐莎; 韩晓阳; 曾仕豪; 袁中原; 雷波
    • 摘要: 隧道上下游洞口间距较短时,从上游排出的污染空气来不及完全扩散便又被吸入下游隧道,造成二次污染,这种现象被称作污染物窜流,会降低通风效率增大运营成本。此前研究较少涉及地形对窜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连续隧道模型,对不同深度山谷以及不同坡角山坡下的污染物窜流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山谷存在时窜流现象有所减弱,在间距250m时10m深山谷使窜流比相对减少13.30%,而山谷深度对窜流影响不大;设置明洞结构时山坡对窜流基本没有影响,不设明洞结构时山坡对窜流的影响可近似考虑为纵向间距变化造成的影响。
    • 端臣; 李雪艳; 程志; 解晓敏; 谢天; 战超; 王庆
    • 摘要: 为探讨不同地形特征对单浮子集成装置水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黏性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应用Star-CCM+软件建立二维数值波浪水槽,研究了规则波作用下受不同地形影响的单浮子式防波堤与波能转换装置集成系统的水动力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频区,不同地形下单浮子集成系统的波能转换效率均大于无地形影响下单浮子集成系统的波能转换效率;在高频区,浮子无法及时响应高频波,浮子与波浪异向运动,对于大部分情况,不同地形下集成装置的波能转换效率和透反射系数均小于无地形影响下集成系统的相应参数。地形坡度、宽度和高度对单浮子集成装置水动力性能影响不显著。
    • 叶桂苓; 张宇; 徐建军; 陈思奇; 卢泽彬; 沈文琪
    • 摘要: 采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对广东省阳江地区2019年5月26日00时—28日00时暴雨事件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一系列的地形敏感试验,讨论地形对暴雨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显著,地形的高度影响暴雨的强度和位置;与未作任何改变的控制试验相比,地形降低试验和细网格地形高度取平均试验无山脉的阻挡,阳江地区无爬流和绕流运动及相对涡度减小,南风将低层水汽和能量带到更北的位置,暴雨中心随之北抬;增高地形试验,由于山脉阻挡,更多水汽和能量堆积,以及地形的阻挡产生绕流和爬流运动,绕流有利于局地涡旋生成,爬流运动会增加垂直运动速度,正涡度中心增强,低层的水汽辐合上升凝结,造成更大暴雨。
    • 章明奎; 吴梦洁
    • 摘要: 为理解红层母质形成土壤性状的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剖析了亚热带地区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布、成土特点和发生特征,分析了红层形成古环境、现代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类问题。分析认为,地质构造决定了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布,红层母质上土层的形成主要是物理风化与地表侵蚀平衡的结果,化学风化和脱钙作用导致了土壤的酸化。红层母质形成土壤趋于幼年性是母质的特殊风化特性和成土时间较短共同作用的结果;红层形成的古环境深刻影响着土壤的物质组成,现代地形影响着土壤发育的阶段性,土地利用方式可改变土壤的垂直发育。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颜色并非一般认为的始终保留母质的颜色,在某些情况下其土壤颜色与红层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红层成因的复杂性和物质组成的多样性,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复杂、多变,浙江省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只划分为紫色土1个土类和石灰性紫色土与酸性紫色土2个亚类,不能很好地反映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多变特点。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可把浙江省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划分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2个亚纲及7个土类和14个亚类。
    • 苏爱芳; 席乐; 吕晓娜; 崔丽曼; 张宁
    • 摘要: 利用探空、地面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产品,对2021年7月17—22日豫北地区的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暴雨过程具有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极端及地形影响明显等特征。极端暴雨过程发生于稳定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在日本海高压西伸及台风烟花(2106号)、查帕卡(2107号)西北行背景下,黄淮低涡外围加强北上的东南急流/偏南急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异常充足的水汽、能量条件,对流层中低层暖湿平流强迫、叠加地形影响的强动力辐合抬升作用及低空弱冷空气扩散南下是形成强降水的重要条件,而大气“强-弱-强-弱”的对流不稳定层结特征转化说明强降水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互补的物理机制。不同阶段极端短时强降水(小时降水量≥50 mm)对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发展演变特征不同,但从雷达回波的垂直分布来看,系统均具有“低质心”特征,质心强度≥55 dBz且≥50 dBz强回波垂直伸展至5~8 km、持续时间1 h以上。强降水对流系统在太行山前30 km左右范围内的后向发展特征明显,一方面与地面西行偏东风/东北风在太行山绕流作用下形成的地形辐合线不断南伸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强降水冷池效应促使山前偏北风进一步发展南下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