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堆石坝
面板堆石坝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043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6篇、会议论文471篇、专利文献175316篇;相关期刊332种,包括红水河、东北水利水电、水电与新能源等;
相关会议168种,包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5年会暨大坝安全检测技术与新仪器应用学术交流会、“水利水电土石坝工程信息网”2014年网长工作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等;面板堆石坝的相关文献由4311位作者贡献,包括湛正刚、张建民、陆希等。
面板堆石坝—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5316篇
占比:98.52%
总计:177943篇
面板堆石坝
-研究学者
- 湛正刚
- 张建民
- 陆希
- 张嘎
- 孔宪京
- 周伟
- 杨启贵
- 杨泽艳
- 窦向贤
- 邹德高
- 陈振文
- 周恒
- 蔡大咏
- 张合作
- 杨和明
- 常晓林
- 程瑞林
- 孙役
- 徐宏璐
- 赵剑明
- 何兰
- 徐泽平
- 汤旸
- 王立成
- 冯业林
- 姚栓喜
- 姜媛媛
- 慕洪友
- 李国英
- 李斌
- 胡颖
- 卢羽平
- 史鹏飞
- 彭育
- 潘福营
- 陈树联
- 顾永明
- 吕生玺
- 孙大伟
- 孙志恒
- 常焕生
- 张伟
- 张猛
- 田金章
- 郦能惠
- 陈娟
- 陈宁
- 余挺
- 吕高峰
- 周扬
-
-
胡升伟;
胡明秀;
黄攀
-
-
摘要:
根据猴子岩水电站大坝坝体沉降监测实测数据,选取坝体典型监测断面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绘制了沉降分布图并计算了压缩模量,对比类似工程面板堆石坝的坝体沉降量,将应用光纤陀螺仪新技术取得的监测成果与常规监测手段取得的沉降成果进行比较,多角度对坝体沉降的发展情况和一般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解,为后续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设计提供参考。
-
-
赵瑜;
贾政;
张建伟;
曹克磊;
陈传宇
-
-
摘要:
土石方调配是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工程效益。为了合理调配五岳抽水蓄能电站面板堆石坝工程的挖填土石方料,通过深入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以施工总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了满足施工进度、机械配置及上坝运输强度等要求的土石方调配模型;利用群体智能算法更适合求解复杂优化问题的特点,分别采用粒子群和遗传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由粒子群和遗传算法所得方案均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遗传算法所得土石方调配方案的总体费用低,比粒子群算法优化方案的总体费用节省80.12万元。该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的土石方调配提供参考。
-
-
梁勐;
孙屹;
吴平;
刘斯宏;
朱安龙
-
-
摘要:
河床地形是影响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坝基倾向下游及河床中部存在凸起的某在建面板堆石坝进行研究,得出存在该地形的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坝基倾向下游地形会扩大坝体向下游位移区域、增大向下游位移数值并使最大沉降位置向下游偏移;同时会使面板靠近趾板附近产生拉应力;河床中部凸起地形会将坝体位移分布规律在此处分为对称的两个区域,且凸起附近坝体应力等值线较密集,应力数值较大.面板在凸起两侧轴向位移相反,该处面板出现拉应力的同时,垂直缝张开,对止水系统不利.
-
-
侯冰铃;
聂柏松
-
-
摘要:
目前堆石坝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大多采用固支模拟岸坡处堆石与岸坡的连接。对于狭窄河谷陡边坡地区面板堆石坝,堆石可能沿岸坡面将发生滑移,此时采用固支模拟与实际情况不符。为研究狭窄河谷陡边坡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影响,选用无厚度的goodman单元模拟狭窄河谷中陡边坡边界与堆石的接触面,并与将岸坡处堆石的结点按固支模拟的常规方法的成果相比较。计算结果表明:2种情况下堆石体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大体一致,但是采用固支处理时变形值相对较小;采用固支时,河床段面板底部拉应力偏大,与实际情况不符,考虑摩擦接触后,堆石能够沿着岸坡滑动,该部位应力较为均匀,拱效应相对降低,蓄水后岸坡处面板在受静水压力作用,有较小的压应力,符合实际情况。
-
-
李和臻;
赵然;
曾昭高;
陈辉弛;
杨兴国;
周家文;
戚顺超
-
-
摘要:
分布在川西及青藏高原地区的堆石坝一般修建在非对称狭窄河谷中,其应力变形特性对施工组织和工程安全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狭窄河谷形态(河谷坡度、宽高比、非对称性)下施工期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和位移场的空间分布,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狭窄河谷形态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变化规律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随坝体坡度的增加,坝体中大小主应力的最值及坝体沉降量均减小,坝体顺坝轴向位移则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坝体应力变形分布形态受坡度影响较小。最大沉降量随宽高比的变化速率受坝体非对称性影响较小,最小第一主应力在坝高200m时随宽高比的变化速率受坝体非对称性影响较大。坝体最大坝轴向位移随河谷宽高比的变化受坝体高度影响,在100m坝高时最大坝轴向位移随宽高比减小而增大,在200m时则相反。
-
-
梁春秀
-
-
摘要:
介绍了拟建的桂林市某水库的基本情况以及设计内容,结合工程区的地质条件及当地材料储存情况,对水库的坝型进行比选,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得出最优坝型设计方案。
-
-
曹军
-
-
摘要:
针对强岩溶发育地区筑坝建库中坝基渗漏的问题,笔者结合大茅坡水库在试蓄水过程中,面板堆石坝坝基由于岩溶发育出现的大流量渗漏,分析了坝基渗漏的原因,并根据渗漏检测试验结果制定了补强帷幕灌浆的防渗处理方案。灌浆实施后的运行监测结果表明,水库运行情况良好,未发现异常的坝基渗漏,说明渗漏处理效果较好。该大流量渗漏处理的思路为类似问题的处理及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
-
黄小蕙;
曹希良;
张虹赟;
张研
-
-
摘要:
针对西部某水利水电工程中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混凝土设计要求,确定基准配合比,测试结果表明基准配合比满足强度和抗冻抗渗等耐久性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混凝土大面积施工要求,对防裂剂掺量进行优化设计,最终提出防裂优化配合比。现场施工采用优化配合比的面板混凝土,施工后观测未发现面板开裂。该研究可为相关工程的大面积面板混凝土的防裂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
-
曹军
-
-
摘要:
针对大沙坝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堆石坝面板出现的集中性裂缝,笔者对裂缝成因、处理时机和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裂缝提出2种不同处理方案。经处理后的压水试验和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裂缝处理效果良好。特别是针对由软硬岩联合筑坝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面板集中性裂缝的产生规律和表征特点进行探讨,总结如何避免出现该类问题的经验,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
-
张帆
-
-
摘要:
为了逼真模拟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提高信息管理效率,研发了面板堆石坝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首先,对面板堆石坝可视化模拟机制方法、可视化建模方法、渲染技术以及交互技术进行研究;其次,在确定系统开发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完成系统功能、架构、开发环境的设计工作;最后,开发实现面板堆石坝三维可视化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供施工方案模拟、多仿真方案对比等功能,可为施工管理提供可视化的辅助决策工具。
-
-
李德水;
李玉明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龙背湾水电站为大(2)型等工程,大坝为高158.3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较高且在相对不利的地形地质条件下施工建设,为确保在大坝安全,从设计、施工、安全监测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都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设计方面通过优化设计,成功解决了在"几"形河湾地形高面板堆石坝枢纽布置、大坝右岸趾板开挖后形成的高边坡稳定、左岸"龙脊"地形山体单薄蓄水后防渗、溢洪道右岸开挖后高边坡稳定等影响大坝安全的具体问题.在施工阶段通过严格控制填筑标准,并适当提高次堆石区压实密度;对岸坡面板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减小面板分块宽度;在面板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采用双层配筋等措施,增强混凝土面板的抗裂和强度特性;在坝体上游坡面回填中采用挤压边墙施工技术等,在施工中通过多项创新性技术的应用,对坝体变形控制和强化防渗体系都有较好的效果.大坝建立包含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渗流监测和水文气象观测的自动安全监测系统,可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龙背湾大坝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一些经验,可为系统类型的大坝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
-
-
詹双桥;
杨志明;
郑洪
-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国内外许多面板堆石坝上游面板下部设有铺盖和盖重区进行辅助防渗,设置铺盖理论上可以形成渗漏自愈系统,减少大坝渗漏,提高大坝安全性,但是也为后期渗漏通道排查及堵漏施工增加了难度.本文以涔天河工程面板堆石坝为例,从研究面板上游防渗铺盖的作用机理人手,分析了大坝上游设置铺盖的利与弊,采取了优化铺盖体型、降低铺盖填筑高度并对死水位以下面板及接缝止水涂刷聚脲防渗层的优化方案.铺盖体型优化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后期运行检修施工难度,工程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该设计思路和方案对类似工程混凝土面板坝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
-
-
-
-
张青疆;
姜凌宇;
田智鹏
- 《第七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几种不同的防冰技术方案的比较分析,经过采用射流曝气装置,进行试验性防冰来解决吉勒布拉克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冬季冰害问题,结合面板堆石坝水工建筑物特点,探索和实现有效、易维护、低成本的防冰除冰设施,完善国内高寒山区和寒冷地区面板堆石坝冬季防除冰技术,为库区冬季大范围融冰及大坝安全运行提供借鉴和经验资料.
-
-
-
谭小军;
周天斌;
王红刚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趾板是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防渗体的趾板混凝土,对耐久性能要求较高.文章通过对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趾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使混凝土具有低绝热温升、高抗拉强度、低收缩、低弹模、高极限拉伸特性,同时利用混凝土抗裂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纤维及抗裂防水剂在阿尔塔什趾板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趾板混凝土自身抗裂及耐久性能.
-
-
王波;
文臣;
万秒;
马国栋;
卢强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面板堆石坝趾板作为混凝土面板的基座,通过设有止水的周边缝与面板连为一体,形成坝基以上防渗体,同时又与经过基础处理后的基岩连接,封闭地面以下的渗漏通道,从而使上、下防渗结构连为整体,其主要作用除防渗外,还作为基础灌浆的盖板和面板的基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开挖的重点是趾板基础开挖,这是整个大坝开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均为面板堆石坝,目前正在进行趾板基础开挖及坝基清理施工.2018年1月随机质量抽查巡检时提出上水库趾板基础开挖有提高空间,监理及施工单位组织专题会议等各种形式反思开挖质量有待提升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对策,通过优化趾板保护层开挖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开挖质量总结反思等一系列的管控措施,趾板基础开挖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超欠挖均控制在合同要求范围内,平整度也大大提高,总体开挖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018年5月质量巡检时各位专家(傅方明:面板堆石坝专家)充分肯定了上水库趾板开挖质量,作为金寨电站工程施工的主要亮点之一予以点评,充分体现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寨电站工程趾板基础开挖施工质量指控具体措施以及采取措施所取得效果,总结趾板开挖施工经验,同时也为其他抽水蓄能电站趾板基础开挖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一些借鉴.
-
-
-
-
-
-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6-11-2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面板堆石坝渗透安全性的方法,首先在面板堆石坝坝体内部开设L形排水体,L形排水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道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体组成,接着在坝体内第一道竖向排水体的下游侧再布设第二道竖向排水体,第二道竖向排水体与水平排水体连接,第二道竖向排水体和L形排水体组成双排水体。本发明在传统面板堆石坝坝体内部的L形排水体下游侧布设一道竖向排水体,与水平排水体连接,形成双排水体,增加了面板堆石坝坝体内部的排水通道,可以大大提高面板堆石坝的渗透安全性,使得坝体结构更加稳定,突破了高面板堆石坝受渗透流量加大的影响而不能达到300m的局限,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