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郑州
  • 出版时间: 2018-10

主办单位:;中国大坝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长、地下工程多,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导致工期及施工组织方案发生重大变更,工期、费用控制难度大.所有项目业主都期望在合理工期内实现项目目标且费用投入最少.本文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工期费用控制模型,以快速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期、费用控制技术,对工期、费用实现自反馈和智能化快速纠偏纠错.跟踪计算施工均衡性、工期偏差、费用偏差,将输出的数据反馈到模型中,再对工期、费用投入情况进行动态化再控制,实现对"工期一费用"综合控制模型的动态化、智能化.
  • 摘要:为了提供比常规堰更好的水力特性,发展了一种具有自由面流双曲线堰顶的琴键式堰(PKW).由于倒悬式结构,PKW的基座占地面积小,可以更容易地建在坝顶上.截至2017年,已在全球范围内运行30座PKW.由于PKW的结构特征,地震安全性评估成为将PKW应用于地震多发区域大坝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利用简单的PKW模型和大坝与PKW的组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PKW的动力特性.PKW振动的方向效应是水坝与PKW之间发生共振的关键因素.研究了PKW堰面与水的相互作用.
  • 摘要:本文对CFRD出现的一系列变形形态进行了归类,并对其产生变形乃至破坏的原因进行剖析,同时提出了变形控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处理变形的措施,对往后的CFRD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 摘要:面板堆石坝趾板作为混凝土面板的基座,通过设有止水的周边缝与面板连为一体,形成坝基以上防渗体,同时又与经过基础处理后的基岩连接,封闭地面以下的渗漏通道,从而使上、下防渗结构连为整体,其主要作用除防渗外,还作为基础灌浆的盖板和面板的基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开挖的重点是趾板基础开挖,这是整个大坝开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均为面板堆石坝,目前正在进行趾板基础开挖及坝基清理施工.2018年1月随机质量抽查巡检时提出上水库趾板基础开挖有提高空间,监理及施工单位组织专题会议等各种形式反思开挖质量有待提升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对策,通过优化趾板保护层开挖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开挖质量总结反思等一系列的管控措施,趾板基础开挖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超欠挖均控制在合同要求范围内,平整度也大大提高,总体开挖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018年5月质量巡检时各位专家(傅方明:面板堆石坝专家)充分肯定了上水库趾板开挖质量,作为金寨电站工程施工的主要亮点之一予以点评,充分体现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寨电站工程趾板基础开挖施工质量指控具体措施以及采取措施所取得效果,总结趾板开挖施工经验,同时也为其他抽水蓄能电站趾板基础开挖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黄河下游滩区总面积3154km2,现有耕地22.7万hm2,人口189.52万人,受制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安全建设进度,滩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及治水新思路,考虑黄河下游自然特点和水沙输移规律,提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区分区改造治理开发"的再造与生态治理设想.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实现了治河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符合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实施精准扶贫,助推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尽快开展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研究,并选择典型试点河段,编制实施方案,进行治理试验,而后逐步向全下游河道推广.
  • 摘要:水库大坝工程修建后的大坝阻隔不可避免地会对河道生态完整性、水生生物、下游湿地、湖滨沼泽及物种多样性、陆生动植物等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有些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健康,因此采取合适的措施尽量减缓和减少影响、实现人水和谐,是工程建设者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形成了其特殊的生态环境禀赋,修建的山区水库不仅需承担防洪、灌溉、发电、生态流量下泄等综合性任务,而且是调控区域水资源配置不可或缺的主要措施.21世纪以来,围绕水库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了高坝以人工增殖放流、升鱼机、集运鱼船为主,中低坝则以仿生鱼道、鱼闸为主的鱼类综合性保护措施体系;河道生态流量枯水期不低于10%、丰水期不少于30%的最低生态需水的运行要求;修建分层取水口解决低温水下泄对河道鱼类、下游农田灌溉的影响;通过多库联调下泄人造洪峰对河谷林进行淹灌以保护河谷生态.在多个工程上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 摘要:基于对西霞院水库来水来沙和库区淤积规律的认识,对泥沙起悬、输送等配套设备进行选型、优化与集成,提出了水库淤积泥沙清淤方案,确定了出库方式、实施区域、时机、工程布置、作业路线、清淤规模等,完成了泥沙取输平台、吸泥头、排沙系统等相关设计.
  • 摘要:近年来,黄河流域水沙条件变化较大,年输沙量明显减少.文中结合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情况,重点论述从重视泥沙淤积量到重视泥沙淤积形态转变的必要性,未来关注的重点将是水库泥沙淤积形态,进而提出泥沙淤积健康形态概念,并对泥沙淤积健康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 摘要:水利工程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河流渠道化和非连续化等现象,原有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容易因此打破,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调度以拥有保护沿岸水陆生物、调节水质和泥沙、河道湿地修复等功能成为恢复河流生态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此,法律如何在生态调度就调控目标、评价监测体系、信息公开透明、平衡代际利益、责任主体责任分配起到规范作用,已成为生态调度的关键法律问题.
  • 摘要:自2010年在四大河流上实施了大项目以来,韩国政府已努力将国家水坝建设规划政策转变为水坝管理规划政策,其认为水坝管理比水坝建设更为重要.韩国政府已于2013年6月编制了《水坝计划预审制度》,以更多地反思地方意见.同时,在这十年及下一个十年内水坝管理规划政策将取代水坝建设政策.
  •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今涉水工程的建设严重压缩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其栖息地破碎化、水生生物资源量减少、受威胁鱼类种类增多.拦河大坝阻隔河流鱼类生物洄游繁衍通道,传统的鱼道等过鱼设施花费很大的成本但效果多不尽如"鱼"意!作为通航河道拦河工程所必须配置的水工建筑,目前水坝枢纽里单一过船功能的船闸或升船机可以为实现鱼类洄游提供新思路.本项目设计的"循环递进小环境诱鱼过坝装置",巧妙在通航设施系统边壁有限范围内形成交替循环递进向上游的"射流与光线变幻"仿生诱鱼小环境,与通航系统协调匹配,通过调节射流、光线等参数来精准仿生各种鱼类生活条件,源源不断把下游鱼类诱导入船厢,完成鱼类过坝.技术的创新优势在于:①节约了传统过鱼设施专项投资和运营成本,节约水资源,间接减少了能耗与排放;②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位、不同鱼类生物特性,动态程控相应的射流、光线参数,过鱼效果确切,对不同鱼类种群的适应性高;③扩展过船设施功能,使其能兼顾高效率过鱼,保护河流鱼类生物,维护河流生态平衡;④不仅适应于新建通航过鱼工程,也为已建水坝工程的过鱼设施补建提供了很好思路.
  • 摘要:作为内蒙古乌海市发展规划核心工程,随着库区周边生态改善需求的不断提升,海勃湾水库生态防凌调度需求日趋强烈,本文以海勃湾水库为研究对象,探讨多沙河流水库生态防凌调度的淤积效应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海勃湾水库所在河段的水沙特性、库区周边生态改善对海勃湾水库运用的需求及其与水库淤积之间的效应关系;其次拟定了以水位控制为核心的生态防凌调度方式,构建了生态防凌调度淤积效应分析模型,以敏感断面出水天数为生态改善判别指标,对生态防凌调度方案进行效果评价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多沙河流水库冬季生态防凌调度与水库减淤存在明显博弈关系,生态调度考虑水位越高则其淤积效应越明显.因此,对于多沙河流水库而言,必须协同考虑生态防凌调度与水库淤积问题,在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水库拦沙年限并保持有效库容,长期发挥水库综合效益.
  • 摘要:小浪底水库作为黄河中游最后一座控制性大型水电站,控制着全流域约90%的数量和100%的泥沙,在防洪减淤、发电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2018年春季,在有利的来水条件下,综合考虑下游滩区及河口湿地生态需水、河道鱼类产卵及洄游需求,兼顾防洪、发电、供水等常规需求,本研究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春季生态调度的原则、指标与约束,开展了生态调度时机分析与方案比选,最终提出了小浪底水库2018年春季生态调度的推荐实施方案.这项工作为未来干旱半干旱区多沙水库常规化的生态调度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 摘要:新建大型水库为满足防洪、灌溉、供水需求筑坝蓄水,在区域防洪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库建设后改变了河道的天然径流过程,导致河道内水量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化,同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了下游河道流量,对下游水环境和生态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前坪水库为例开展新建大型水库工程对下游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影响分析,探究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多目标约束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提出了水资源配置方案.
  • 摘要:"蓄清排浑"是在黄河三门峡水库首先成功探索出来的一种水沙调控运用方式.数十年来,随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增建与改建,黄河来水来沙条件的显著变化,原型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原创"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基础上,三门峡水库汛期、非汛期多项控制指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充分兼顾了水库蓄水兴利、防洪排沙及下游河道减淤,降低或稳定了潼关高程,充分挖掘了水库潜能,提高了水库综合效益.近期,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指标仍具有调整的必要性.未来,在黄河小浪底水库进入拦沙后期及古贤水库建成投运后,三门峡水库仍将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 摘要:根据当前人类社会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现代土石坝建设的趋势是广泛采用库区料和开挖弃料,不在库外设置取料场和渣场。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案例,针对土石坝工程建设中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土石坝的环保筑坝理念和“环保筑坝技术”的探索思路。
  • 摘要:鱼道建筑物结合1#堆积体下挡墙、抗滑桩承台及进厂公路下挡墙等建筑物呈"之"字形布置,总长约1228.25m.鱼道建筑物主要由鱼道进口、梯身、鱼道出口等组成,采用竖缝式横隔板鱼道槽身.鱼道进出口各设置一个观察室,坝轴线上游设置应急闸门.鱼道建筑物投入运行后,根据鱼道现场实际情况,开展了过鱼监测和过鱼效果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鱼道选型及布置合理,过鱼效果好..
  • 摘要:前坪水库库区主要污染源为面源污染.在污染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狭长湖库移流衰减模式预测前坪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根据预测结果,规划水平年2025年,在平水年P=50%、枯水年P=75%,特枯年P=95%,水库总氮、总磷年预测平衡浓度基本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要求.但在库区未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的情况下,P=75%和P=95%时,总磷预测平衡浓度超过理想控制浓度0.02mg/L,水库有富营养化的风险.根据污染源调查及水质影响预测结果,建议加强对前坪水库水环境保护,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及加强汇水区域内养殖业污染治理等措施,为前坪水库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移民搬迁安置是水库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关系到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而移民群众的实物调查及补偿工作是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也是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前提.文章对前坪水库移民群众的实物调查及补偿问题做了简要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性建议,以期对其他水库工程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世界各地利用水资源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GW,占世界发电量的20%.除新增装机容量外,考虑到现有发电机的老化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水力发电所需的来水变化,对现有水电站进行扩容增效,现代化改造的需求正在增加并受到重视.本文以韩国水资源公社(K-water)老水电站现代化改造项目为案例,分析了韩国水资源公社水电站的以往运行模式,并对其老化状态进行了评估,进而讨论了老水电站的扩容问题.韩国水资源公社经营的水电站(HPP)的平均运行年限达到33年,水轮机运行效率平均下降3.52%.随着对老水电站现代化改造的需求迫在眉睫,相关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当中,其中安东和Namang水电站的现代化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当中.作为现代化改造的一个案例,分析了Namang水电站2000~2014年的运行模式,结果发现夏季来水量逐渐增加,无效排水量占比达到55.42%,比其他发电站约高出5.4倍.从运行水位来看,分析了在汛期和非汛期整体上观察到的超出正常高水位运行历史.使用Hydro CAP评估了水轮机和发电机的老化程度,分析表明,有必要进行现代化改造.最后,通过分析以往运行条件,发现重新计算最佳容量,可以将发电机容量从7MW增加到9MW.
  • 摘要:前坪水库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生产区和生活区.通过对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储运工程施工顺序及作业方式的分析,可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施工内容主要为土石方开挖、装运、弃渣、土石方填筑,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土石方工程主要对水、气、声、陆生生态、水生生物、水土流失等环境因子产生影响;混凝土工程主要对水、气、声环境等环境因子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人员施工期间将产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交通运输主要产生噪声等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以上施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价,进而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防护措施,从而使本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可控状态.
  • 摘要:为了分析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运行后水库泥沙淤积对电站取水发电产生的影响,基于扎拉电站整体河工模型试验成果,对扎拉电站运用50年水库泥沙淤积过程,泄水建筑物及电站引水口前泥沙淤积分布、淤积高程,电站过机泥沙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库运用50年末,库区泥沙基本达到冲淤平衡,水库淤积总量约占总库容的66.45%;坝前泥沙淤积高程基本与底孔进口底高程齐平,对底孔泄流排沙影响不大;电站引水口前形成较明显的冲刷漏斗,引水渠淤积对电站正常引水影响不明显;电站过机泥沙,在水库运用初期没有粒径>0.1mm的粗沙,在水库运用50年末,遇不同含沙量洪水,过机泥沙中值粒径>0.1mm的粗沙占总沙量的3.2%~6.6%.建议下阶段进行优化水库调度提高水库排沙效率的研究,进一步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减轻粗沙对机组的磨损.
  • 摘要:华能功果桥水电站是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中下游河段"两库八级"梯级开发方案的最上游一级电站,下游为小湾水电站,上游为苗尾水电站,在防洪、发电和灌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功果桥库区河床基本上由基岩或砂卵石组成,库区河道长度约40km,较大支流沘江河道长度约7km.库区属中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地形陡峻,河谷多呈V形,岸坡岩石一般风化不严重,多属坚硬的岩质边坡,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库区内地形多遭强烈切割,支流、冲沟深切,多有常年水流补给澜沧江.就全库区来看,水流流速大,输沙能力强;库区内植被覆盖较差.冲淤变化主要在河槽内,呈淤积状态,坝前河槽由于淤积发生位移.随着上游梯级电站的投运,功果桥水库运行条件将发生较大变化,库区淤积平衡后,含沙水流将对水轮机及其配件产生冲蚀磨损,水体对坝体的侵蚀作用也将发生变化,为准确及时掌握入、出库水沙与泥沙组成,为电站运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相关规范及要求,连续3年进行了电站泥沙含量及成分观测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对电站3年以来的观测成果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入库水流含沙量、输沙率、水沙理化特性、水沙样品检测,汛期与枯水期泥沙分布特性及泥沙对机组与坝体的影响,为电站洪水调度、泥沙调度、电力调度、设备运行提供参考依据,保证电站正常运行.
  • 摘要:黄河海勃湾水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上距石嘴山水文站50km,下距三盛公水利枢纽87km,是一座以防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平原水库.水库原始总库容为4.87亿m3,于2013年8月下闸蓄水运用,至2016年7月,累计淤积泥沙0.456亿m3.库区地形分布为"上窄下宽,上陡下缓",近坝段地形开阔,天然比降小,为0.18%‰,泥沙易于淤积,而难以冲刷恢复,对水库排沙及库容保持较为不利.因此,减缓水库淤积,长期保持应急防凌所需库容,并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是本次研究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排沙运用方式的主要目标.通过对海勃湾水库实际调度进行总结,并借鉴了多沙河流上三门峡、天桥、青铜峡等已建水库排沙运用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海勃湾水库入库水沙特性、上下游梯级水库排沙规律、下游河道冲淤特性,并结合水库自身特点,提出水库排沙运用相关流量、含沙量、排沙水位等指标.以排沙指标为基础,考虑水库不同阶段排沙需求,分阶段(拦沙期、正常运用期)拟定不同水库排沙运用方案.通过海勃湾水库水沙数学模型进行库区冲淤模拟计算,分析采用不同排沙运用方案对水库淤积过程、防凌库容保持、发电效益等综合影响,提出推荐排沙运用方式.
  • 摘要:本文构建了梯级水库水沙联合调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黄河下游梯级水库水沙调度的三个方案的防洪调度、发电、排沙减淤和下游河床演变等效益进行了计算和综合评价.研究成果对指导水库水沙调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汉中石门水库淤积已达4000多万m3,严重影响了水库功能,排沙减淤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石门水库淤积情况,分析水库淤积主要因素为流域水沙条件、泄洪规模过小、调度运行中的供需矛盾、人为破坏活动等.经过研究分析,结合石门水库实际情况,提出了"拦""排""清"结合的排沙减淤思路;重点研究水库泥沙调度方式,提出了通过改造左岸非常规泄洪洞增大泄洪排沙规模的工程措施并采用一维非平衡输沙模型,论证了泄空冲沙的时机、效果和周期.根据库尾泥沙粒径特点制定了水库中尾部的水位变动区利用挖泥船清淤措施,提出了清淤物综合利用思路并实际应用,为同类水库排沙减淤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摘要:该引水枢纽是灌区最重要的骨干工程之一,是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由于地域水沙特性,该工程采用新型的内外库布置形式,粗颗粒泥沙落淤在外库,悬移质则被引入内库,通过模型试验量测内库特征引水流量时的水流流速分布、含沙量分布特性,绘制含沙量分布图,研究内库入库水流含沙量与引水闸引水含沙量的关系,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合理布置引水设施,延长内库使用寿命.
  • 摘要:自万家寨水库1998年10月下闸蓄水至2017年10月,万家寨库区淤积量达到4.548亿m3.从淤积高程分布来看,泥沙主要淤积在汛限水位966m以下,淤积量为4.226亿m3,占总淤积量的93%;从淤积纵向分布来看,2010年以前库区淤积主要集中在WD54断面以下,2011~2017年,库区总体呈现上冲下淤趋势;从淤积形态看,库区干流纵剖面呈三角洲淤积形态,三角洲洲面段不断抬高;水库淤积末端未上延.
  • 摘要:黄河上游干流水库在防凌、防洪、发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库区泥沙的淤积造成有效库容减少,尤其是河道宽浅的库区泥沙淤积速度更快,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水库功能的发挥.针对库区河道断面宽浅、输沙能力较弱的平原水库,建立了库区一维水沙动力学模型和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水沙调控下库区冲淤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库区一维水沙动力学模型为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长时段的水库水沙输移进行模拟,分析库区淤积及库容变化.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针对库区地形划分贴体四边形网格,控制方程选择有限体积法离散,采用高精度(WENO)数值格式结合三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对库区泥沙冲淤分布进行模拟.黄河海勃湾水库是典型的平原水库,坝前河道宽浅,宽度为2~5km,河道纵比降约0.16‰.结合实测资料分析,针对3种"洪水期预泄排沙,平水期含沙量分级控制"的海勃湾水库运用方案,选择4个长度为50年的水沙系列,进行一维水沙动力学模型计算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入库含沙量为3~10kg/m3时降低坝前水位至1073m的排沙方案,库区总体淤积速度较慢,且能长期保持一定有效库容,能满足防凌需求且发电效益较好.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对海勃湾库区河床冲淤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库运用初期泥沙淤积主要分布在宽浅弯曲的河段,坝前轻微淤积,随后淤积部位逐渐向坝前宽河段移动.
  • 摘要:基于含沙量垂线分布指数公式及泥沙沉速公式,推导得到了悬沙粒配的垂线分布公式,所得公式可用于计算悬沙粒配的垂线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泥沙粒径以明显的"上细下粗"规律分布,粒径越细,在垂线上分布越均匀,反之分布越不均匀;对于非均匀沙,垂线上不同位置处的粒配各不相同,越远离床面,细颗粒所占比重越大,粒径分布越均匀.
  • 摘要: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包括大柳树高坝一级开发、小观音高坝加大柳树低坝二级开发,以及红山峡、五佛、小观音和大柳树四级开发等,对于大柳树水库,以控制水库淤积末端不超过红山峡坝址的水库淤积形态研究.笔者以淤积不超过红山峡坝址为控制,通过输沙平衡理论公式计算和青铜峡、刘家峡等已建水库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大柳树水库淤积平衡形态,得出大柳树水库淤积平衡河槽纵比降为2.2(‰),并根据库区地形、来水来沙条件和运用方式等,将库区分为上、中、下三段,上、中、下三段淤积平衡河槽纵比降分别为2.8(‰)、2.2(‰)、1.8(‰),相应滩地淤积纵比降分别为1.2(‰)、1.1(‰)、1.0(‰),同时分析得到了水库淤积平衡河槽横断面和淤积末端高程.
  • 摘要:水库泥沙淤积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及时准确地估算其淤积量,对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水库泥沙淤积和保持水库有效库容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龙羊峡水库泥沙淤积量估算采用传统统计方法考虑因素缺失的问题,提出建立多因素与淤积量的BP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了多个因素的有效信息,因而在数据拟合和预测方面达到较高的精度,适合龙羊峡水库泥沙淤积量的估算,在水库泥沙淤积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智慧化管理面临的难题,基于智慧企业理念,结合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实际情况,提出了智慧工程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总体思路.在回顾智慧工程在大渡河水电建设中历经的先期探索、试点建设、全面实践三个阶段基础上,总结出大岗山、猴子岩、沙坪二级、双江口水电站智慧工程实践成果,重点介绍了双江口水电站智慧工程全面实践过程中的工程预警决策中心、智能大坝工程、智能地下工程、智能机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智能服务保障、智能环保水保、智能资源调控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提出智慧工程是信息技术、工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的高度融合,指出智慧工程必将引领世界水利水电行业乃至工程建设领域的全新发展.
  •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水库电站的建设一直提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充分发挥科技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保障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水库电站功能的发挥.新疆水库已建成超过600座、在建40余座,在新疆干旱区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四新"技术应用方面也一直与国内外工程建设保持同步.针对新疆高严寒、高地震、高海拔、深厚覆盖层、多泥沙、缺少水文资料的独特筑坝环境条件,多个工程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沥青心墙坝砾石骨料应用、覆盖层超深防渗墙施工、面板砂砾石筑坝与抗冻防裂、混凝土坝温控防裂、高坝过鱼设施、坝体填筑智能控制压实、水电站"以阀代井"等方面引进吸收了大量经验,取得了许多独特的创新成果,为类似环境条件下的建设技术提供了宝贵经验.
  • 摘要:本文介绍了隘口水库大坝通过扩大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宽度、深度与宽范围深孔固结灌浆加固处理,实现了强岩溶坝基大坝的沉降稳定;成功解决了在平均线岩溶率28.9%的条件下201m深即中国第一深帷幕灌浆的技术难题,创新采用洞中筑坝与自密实混凝土回填大型溶洞,实现了强岩溶坝基渗透稳定问题.修建百米级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关键施工技术在重庆秀山隘口水库成功的实施,是继贵州乌江渡水电站、广西大化水电站之后,在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下筑坝技术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对今后类似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应用价值.
  • 摘要:大渡河猴子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223.5m)是中国目前已建成的第二高面板堆石坝.其基坑开挖深度(71m)、河谷宽高比(1.26)在200m级的同类坝型中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变形控制措施有:垫层料、过渡料、堆石料碾压后的孔隙率分别按17%、18%、19%控制;岸坡与堆石接触区域设立过渡区;周边缝采用长止水结构;在水库死水位附近设置永久水平结构缝等.作者对两家高校的变形计算反演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大坝建设期,利用变形监测分析手段指导大坝施工,三期混凝土面板和防浪墙的施工均依据坝体的变形规律安排浇筑时段.水库蓄水两年多来,坝体最大断面的最大变形为1226mm(约为坝高的o.55%),坝体的渗流量为117L/s,大坝运行性态正常.结合猴子岩大坝的建设经验,对窄河谷、深基坑条件下的200m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还对与变形控制与大坝安全运行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对于水库防渗要求比较高,当地质条件不良时通常会采用全库盆防渗形式.本文选取北方某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作为研究对象,该上水库采用库内开挖和库周圈筑坝方式兴建,采用全库盆沥青混凝土面板挡水.因上水库库盆面积较小、风速较大、波浪和护坡计算较为有代表性,对其进行坝顶超高相关计算与设计,从而确定堆石坝的坝顶、防浪墙顶高程,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 摘要:前坪水库大坝坝型为黏土心墙砂砾(卵)石坝,大坝砂砾石覆盖层细粒缺失,F2断层顺河向穿过大坝坝基,右岸坝肩为陡峻岸坡等特点,针对以上工程难点,本文提出了设计方案.并根据大坝的设计分区、地形条件以及覆盖层的土层分布,建立三维模型.根据设计的填筑过程及蓄水过程对大坝的填筑及蓄水过程进行模拟,对各关键时刻包括竣工期、满蓄期大坝的应力、变形特性等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坝体应力和变形分布符合一般规律,大坝设计方案经济、合适.
  • 摘要:水电工程外界环境复杂,需要研究智能化的喷雾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从而减少危害性裂缝的产生.本文介绍一套气候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混凝土和外界环境温度,调节喷雾机的喷雾强度、开启和关闭实现仓面气候的自动调节,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 摘要:结合阿尔塔什项目特点,通过设置信息感知节点实现大坝碾压过程信息全覆盖、全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压缩融合,减小推送数据量,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截至2018年8月已经采集1.4亿条位置信息及0.7亿条碾压设备震动信息,系统运行良好.针对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备地区,提出局域网与物联网交互使用、本地控制与云服务技术双重应用、局域网内实现四层控制的系统交互模型,为类似地区物联网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大坝碾压监控系统总体平台建设,实现工程管理、数据管理、实时分析、历史分析、平面分析、剖面分析等模块,为提高大坝碾压质量提供平台支持.
  • 摘要:趾板是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防渗体的趾板混凝土,对耐久性能要求较高.文章通过对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趾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使混凝土具有低绝热温升、高抗拉强度、低收缩、低弹模、高极限拉伸特性,同时利用混凝土抗裂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纤维及抗裂防水剂在阿尔塔什趾板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趾板混凝土自身抗裂及耐久性能.
  • 摘要:出山店水库重力坝表、底孔泄洪具有水流单宽流量大、弗劳德数低等特点,根据消能计算成果,表、底孔下泄水流的弗劳德数为2.61~3.45,均属低水头、大单宽、低弗劳德数消能范畴,消能效率较低.设计采用非完整宽尾墩消能工,有效提高了消能率,为类似低水头、大单宽、低弗劳德数联合消能工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 摘要:溢流面板坝可以避免岸坡溢洪道开挖,降低工程造价和减少水土流失,但坝体和溢洪道应力、变形复杂,控制性参数难以确定.为了分析溢流面板坝在各工况下的响应,研究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和主要控制参数的敏感性,以某溢流面板坝为背景,建立"河谷—面板坝—坝顶溢洪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学模型,对面板坝和溢洪道的填筑过程、正常蓄水情况和最大溢流情况分别进行仿真和分析.发现面板各缝的最大张量不超过9mm;溢洪道在蓄水情况下最大侧向沉降量14mm,最大拉应力1.2MPa;最大溢流量时,溢洪道沉降增量1.5mm,最大拉应力1.1MPa,表明结构设计和控制参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然后分析坝体和溢洪道的变形、溢洪道的应力和缝对坝体材料参数的敏感性,发现均对内摩擦角Φ最敏感,而对其他参数相对不敏感.因此,为控制溢洪道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施工过程中应对Φ进行重点监控.研究表明:溢流面板坝结构设计、控制参数和施工顺序合理时,坝体和溢洪道的应力和变位是可控的,并能满足规范要求;考虑了接触算法的三维非线性的数学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溢流面板坝的变位特性,为复杂坝工设计、加固和方案比选提供参考与依据.
  • 摘要:日本政府土地、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旅游省(MLIT)于2017年6月发布了《日本政府土地、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旅游省升级改造运行中大坝的愿景》.该愿景提出了推进现有大坝升级改造的对策,包括采取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措施提高现有大坝的利用效率.以往日本也采取过提高坝体和增加坝洪流设施泄流量等一系列措施.目前,一些针对现有坝的改造工程也正在推进当中.与修建新的坝不同,对现有坝的泄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或安装新的泄流设施在水力设计方面将面临种种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已通过水力模型试验等进行了检验.本文概述了通过坝升级改造工程增加坝泄流设施泄流量的三大技术:坝体开凿、坝体钻孔和洞式溢洪道,并以Nagayasuguchi坝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现有坝改造工程水力设计的内容.
  • 摘要:本文将介绍离心模型技术及其在评估大坝抗震性能中的应用.讨论了离心试验的概念和优点,验证了离心模型的可靠性.还讨论了本方法在土质心墙堆石坝(ECRD)、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混合式土石坝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龙滩水电站大坝是200m级碾压混凝土重力高坝的里程碑.大坝是水电站枢纽中首要的建筑物,其建造水平往往决定着电站功能是否正常发挥甚至整个电站成败.龙滩大坝在勘测、论证、关键技术研究和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充分的工作,关键技术和一些重要细节问题受到了重视和正确处理,电站建设过程以精品、绿色、和谐为理念,通过严格组织管理,工程顺利提前实现目标.10个完整水文年的运行情况证明,大坝运行安全性态良好.作者简要回顾了大坝建造关键技术实施情况,展示运行以来主要监控技术指标和运行情况,并基于大坝特点、运行实践和社会发展新要求,对大坝和电站今后运行管理、功能扩展、价值提升及工程后续建设提出了建议.
  • 摘要:洛宁抽水蓄能电站位于豫西北高山峡谷区,工程区具有黄河水系山区河流"大水大沙""峰高量小"的水文特点,因蓄能电站高水头机组对过机含沙量的控制要求,洛宁抽水蓄能下水库采用专用库的设计模式,泄水建筑物由库尾拦沙坝和泄洪排沙洞、库内放空洞组成.库尾拦沙坝上游天然河道狭窄、河床纵坡大,拦沙坝库盆不具备调蓄能力,按常规全排思路设计,泄洪排沙洞规模按频率洪水洪峰流量设计,导致泄洪排沙洞洞身尺寸大、施工工期长、经济指标差等突出问题,成为工程控制性关键线路.鉴于此,本工程拟拦沙坝、泄洪排沙洞分流设计,研究在解决日常过机泥沙问题的基础上,减小泄水建筑物工程规模,为类似抽水蓄能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中国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引水隧洞普遍存在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形条件特殊,隧洞埋深大、洞线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突出特点,勘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岩溶发育等诸多难题,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制约整个工程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立洲水电站为工程背景,从复杂地质条件下开挖支护设计、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阐述水工隧洞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思路,分享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 摘要: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的部分主要建筑物位于采空区上方,该采空区若造成地表塌陷和不均匀沉降,极易造成输水管道接头脱开、断裂,危及下游用户的用水安全.本工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采空区输水管线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摘要: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托帕水库泄洪冲沙洞和溢洪洞水力学关键问题,优化了托帕水库泄洪冲砂洞和溢洪洞不同部位的体型,结果表明:泄洪冲沙洞导流期采用平底出流体型、正常运行期采用差动式挑流鼻坎体型,能满足不同运行期实际情况,达到预期的消能效果;溢洪洞进口、竖井段以及出口挑坎体型的优化,改善了洞身水流流态、减轻了下游河道冲刷严重的情况,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广蓄、天荒坪、泰安、宜兴、张河湾、西龙池、洪屏等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通过几十年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盆防渗工程建设经验.但对岩溶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依托句容工程探讨岩溶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形式的特点,研究各防渗形式对岩溶区的适应性,为其他类似工程库盆防渗形式选择提供参考.
  • 摘要:小浪底转轮叶片采用不锈钢板材,是国内较早开展碳化钨防护的水轮机组,针对碳化钨的涂层剥落,作者也在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保护工艺和配方.本试验采用氧气-煤油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HVOF)分别制备了微米结构、纳米结构WC-10Co4Cr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不同结构WC-10Co4Cr粉末和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并对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抗磨蚀性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涂层泥沙磨蚀机制.结果表明,HVOF制备的纳米结构WC-10Co4Cr涂层组织致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高于微米涂层,磨蚀失重也小于微米涂层;纳米结构细化了涂层晶粒,增强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韧性,提高了涂层的抗微切削和抗疲劳剥落性能,有利于涂层的抗泥沙磨蚀性能.
  • 摘要:抽水蓄能电站拦污栅在抽水和发电两种工况下要承受频繁变化的双向水流作用,由于栅前来流扩散不充分、栅前平均流速较高、栅条与来流冲角较大以及栅前流速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会在栅叶上形成旋涡的释放,从而诱生横向的推力和顺流向的曳引力,进而引起拦污栅构件的疲劳破坏或强烈振动破坏.本文对圆柱形和矩形栅条的流激振动机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当圆柱形栅条的自振频率与旋涡脱落频率并不相近时,圆柱的振动是尾涡激振力引起的强迫振动,激振频率就是旋涡脱落频率;但当圆柱的自振频率和旋涡脱落频率相近时,圆柱振动对尾流有很强的整理作用,沿圆柱体轴线旋涡脱落的相关性显著增强,即旋涡沿柱体的全跨度在同一时间、以相同频率均匀地脱落,旋涡激振力增大,脱落频率和振动频率同步.此外,本文分析了矩形栅条的三种旋涡释放机制(前缘释放涡(Leading-Edge Vortex Shedding,LEVS)、冲击前缘涡(Impinging Leading-Edge Vortices.ILEV)与尾缘释放涡(Trailing-Edge Vortex Shedding,TEVS)),研究了三种类型的棱柱形栅条(矩形截面,前缘为半圆形的矩形截面,以及前、后缘均为半圆形的矩形截面)的旋涡释放频率,(斯特罗哈数Sh)与参数e/d(e、d分别是栅条截面沿顺流向与横流向的长度)和攻角α的函数关系.
  • 摘要:作者从滑模原理、滑模结构组成、滑模模体装置、牵引机具及设施、滑模提升控制、滑模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要点、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工程的制作、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基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典型工程实例对混凝土面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模拟单裂缝在胀性和缩性荷载效应下的动态扩展过程,揭示混凝土面板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数值裂缝动态扩展模拟和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一期面板裂缝混凝土芯样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RFPA2D模拟混凝土内部单裂缝胀性和缩性条件动态演化过程,可以看出混凝土面板主要裂缝(水平贯穿裂)与缩性裂缝形态和力学机制更为一致;②缩性裂缝形态特征与混凝土芯样裂缝更符合,混凝土收缩(干缩和温缩)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③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大坝一期面板产生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面板施工期间温度高、温差大、水泥水化热偏高混凝土干缩和温缩.此外,现场压水试验和取芯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灌浆和刮涂聚脲是处理混凝土面板表面裂缝有效措施.
  • 摘要:由于盘县水库溢洪道原设计出口采用连续式挑流鼻坎且下游河道比较窄,挑流水舌冲击两岸边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工况下不同收缩比的窄缝消能工对水流的消能效果,最终确定收缩比为0.25的窄缝消能工体型相对较优,在校核洪水时达到良好的消能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