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台风

台风

台风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838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44篇、会议论文841篇、专利文献1704篇;相关期刊1931种,包括大气科学、山东气象、灾害学等; 相关会议260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广西省气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等;台风的相关文献由1386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联寿、费建芳、宋丽莉等。

台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44 占比:69.66%

会议论文>

论文:841 占比:1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04 占比:20.31%

总计:8389篇

台风—发文趋势图

台风

-研究学者

  • 陈联寿
  • 费建芳
  • 宋丽莉
  • 刘爱鸣
  • 罗哲贤
  • 林毅
  • 葛耀君
  • 黄小刚
  • 余晖
  • 王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陈国民; 杨梦琪; 张喜平; 白莉娜; 万日金; 曹庆
    • 摘要: 对202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23个编号台风的定位定强精度以及路径、强度、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2020年,中央气象台的平均定位误差为22.7 km,平均定强误差为1.3 m·s^(-1),与2019年相比定位误差略偏大,定强误差则略偏小。自2013年以来,72 h以内的主观和客观台风路径预报性能并没有实质性改进,并且到了2020年,路径预报误差极端偏大样本的误差平均值却仍能达到年平均误差的2.3~3.0倍。中央气象台在72 h以内的强度预报性能位居所有官方台风预报机构的前列。2020年各预报方法较成功地预报出了热带风暴鹦鹉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登陆点,部分模式也精准预报出了强台风黑格比在浙江乐清以及强热带风暴浪卡在海南琼海的24 h登陆点。
    • 尹宜舟
    • 摘要: 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信息扩散技术等方法,统计分析了1961—2018年影响深圳市的台风特征。结果显示,进入深圳市300 km缓冲区(以下简称缓冲区)的台风频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概率分析表明深圳市易受强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的台风的影响;深圳市年台风降水量及其占年总降水的比例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极大风速呈现出弱的下降趋势;三类登陆台风分析表明,在深圳西侧一带登陆的台风往往会给深圳带来较强的风雨影响,在深圳东侧一带登陆的台风可产生较持续的影响,从深圳以南登陆的台风对深圳市的影响总体上偏小。
    • 曹海清; 谢朋林; 曾银勇; 李林挺; 周俊龙
    • 摘要: 为确保在建海上大跨度斜拉桥在台风期施工时安全渡台,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舟岱大桥南通航孔桥为背景,对大跨度斜拉桥钢箱梁悬臂施工状态下的抗风措施及其抗风性能进行研究。对于台风来临前未能合龙斜拉桥钢箱梁,在钢箱梁两悬臂端采用10组由7根Φ15.2 mm钢绞线组成的抗风索相连作为约束,并在桥塔位置加设横向、纵向钢管连接钢箱梁与塔身,在竖向设置预应力钢绞线共同组成钢箱梁临时锚固系统。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梁最大悬臂状态有限元模型,对不设置抗风索和增设抗风索的结构抖振位移和内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抗风索能够降低斜拉桥钢箱梁在台风作用下的抖振位移及内力,理论上布置抗风索后钢箱梁在51.1 m/s设计风速时的内力值可以降低到35 m/s风速时的水平,结构安全;设计风速下,单束抗风索内力最大值低于其设计强度,满足自身强度要求;在不同风速下,抗风索对钢箱梁临时锚固内力的影响效果不同。
    • 朱云祥; 张若愚; 曹枚根; 屠锋; 王瑜; 郑翀
    • 摘要: 以2020年"黑格比"台风中倒塔的海岛大跨越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黑格比"台风对洞头海岛电网的影响,采用Ansys建立了裸塔及塔线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裸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其次,结合现有规范开展了输电塔线体系风荷载静力加载及脉动风速时程拟合方法研究,分别开展了0°、90°等风向角下静力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裸塔、塔线体系中输电塔位移、主材应力静载响应和风振响应,不仅对比分析了裸塔、塔线体系输电塔的风荷载静载效应与考虑脉动风的风振响应,还对比了不同风向角对输电塔风载效应的影响。此外,还采用频域分析方法开展了输电塔风载效应的功率谱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脉动风的荷载效应及导地线的耦合效应。最后,基于输电塔位移响应开展了裸塔、塔线体系输电塔的位移风振系数分析。研究及其相关结论对今后开展输电塔抗风设计、加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廖庆龙
    • 摘要: 卫星降水产品可实现对台风运动所引起暴雨事件的准实时监测。以2021年17号台风“狮子山”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全球降雨测量计划GPM两种准实时产品IMERG_E和IMERG_L对该台风过境海南岛时的暴雨监测能力,并基于综合表现指数(CPI),评价了卫星降雨产品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2种准实时产品基本能呈现台风“狮子山”过境海南岛时降雨的分布情况,但存在比较明显的暴雨量低估现象。2种产品的台风降雨探测能力随着降雨阈值增加而变弱,但在3~5 mm/h区间时保持相对稳定。IMERG_L相对于IMERG_E在部分站点保持更高的相对偏差,在5 mm/h降雨阈值下,其在部分站点的探测能力弱于IMERG_E。
    • 崔曜鹏; 杨磊; 孙丽; 高艳波; 魏海宁; 华婧婧; 崔景轩; 刘春溪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台风“达维”(过程1)和2017年台风“海棠”(过程2)导致的辽宁东南半岛两次极端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及成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降水特征存在差异,过程1是大范围的稳定持续性暴雨,受台风倒槽触发的多个中尺度云团造成的列车效应影响,持续时间长达30 h;而过程2的小时雨强更大,最强达到113 mm·h^(-1),小尺度积云不断新生并涌入到中尺度云团中,雷达图存在后向传播特征,强风暴基本反射率达到50—60 dBz,中尺度辐合风场伸展高度达到9 km,对流云发展更旺盛,过程2的对流性降水特征更明显。过程1暴雨在台风倒槽里发展,过程2在台风输送的暖湿空气与对流层干冷空气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两次过程中,台风残涡与副热带高压间均形成了横跨10个纬距的水汽输送带,850 hPa水汽通量均达到20—25 g^(-1)·cm^(-1)·hPa^(-1)·s^(-1),比湿和水汽通量散度达到辽宁登陆台风暴雨物理量的预报阈值;远距离台风对阻挡副热带高压南落和建立北上台风引导气流起到关键作用。过程1受“达维”残涡倒槽影响,辐合层由地面伸展到500 hPa,动力抬升条件更强;过程2中850 hPa假相当位温达到354 K,由于中层干空气侵入,位势不稳定较强,在大尺度辐合和地形强迫抬升作用下,形成更为深厚对流云,对流性降水特征明显。
    • 韦聪; 鲍献文; 丁扬; 陈波
    • 摘要: 基于FVCOM模式建立一个三维数值模型,对2011年“纳沙”台风登陆北部湾前后水位与流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风暴射流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广西近岸风暴射流的产生是对台风到来造成的水位起伏变化的一种正压响应;台风进入到北部湾期间,造成北部湾近岸水位先降低后升高,所导致的水位梯度差产生了驱动力,促使海水向西运动增强,从而导致在广西近海风暴射流的产生;台风登陆期间琼州海峡西向流流量增大到0.4 Sv以上,最大可达0.7 Sv;台风进入到北部湾后,促使琼州海峡西向流更多进入到北部湾,造成湾内正位涡输入增大,产生了气旋式环流来维持位涡平衡,同时气旋式环流也有利于向西运动的风暴射流增强;流经广西沿岸的风暴射流引起向西的水体输运可达0.2 Sv,对北部湾内营养盐以及污染物运移将产生重要影响。
    • 杨艺娇; 吴奕芳; 邓晓璐; 李芳
    • 摘要: 对2021年第9号台风“卢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对龙海杨梅、水稻等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卢碧”具有降水分布较为均匀,小时雨强不大,单日累积雨量大,降水时间长等特点,有效缓解了龙海前期出现的秋冬春夏连旱,有利于农业生产,促进了龙海杨梅、水稻等作物的生长发育。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台风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季节性、区域性、破坏性等特点,台风来袭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仍然是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在台风发展的不同时间点掌握相应的避险方式与技能,才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 徐艳虹; 杜尧东; 李文媛; 伍红雨
    • 摘要: 2021年11—12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持平、日照偏多。共有5次降水过程、1个台风影响、6次冷空气过程和阶段性气象干旱。冷空气、降水、气象干旱对农业、民生、电力等造成较大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