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遥感应用技术论坛
2018遥感应用技术论坛

2018遥感应用技术论坛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8-08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会议文集:2018遥感应用技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前灾害遥感监测方面的基本框架是基于天基的遥感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和空机的平台以及地面的监测网络构建一个天空地一体化的灾害监测导航和卫星保障体系。
  • 摘要:1957年苏联成功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人类开启天空的"眼睛",用它来寻找世界的"光明".在1988年中国首颗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在最近10年启动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空间基础设施也在如火如荼的规划和建设中,这些太空中的慧眼,点燃了地球的智慧,也改变了千百年来人类只能从地球表面进行局部观测的历史,人类已经可以从外部空间对地球进行观测,用太空中的眼睛,获取所需的各种空间信息.PIE5.0是遥感赋能行业的实践产物,重点解决了长期困扰遥感应用的三个痛点,即如何高效融合、精准处理多载荷遥感数据,如何挖掘影像价值,贡献遥感智慧和如何共创遥感生态,赋能行业百态。
  • 摘要:异源影像自动匹配技术是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不同类型影像之间识别同名点的过程,它是一项较为关键的技术,是区域网平差、影像配准、图像融合、目标识别、目标变化检测等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前期步骤.目前常用的遥感影像匹配方法包括基于区域的方法和基于特征的方法。
  • 摘要:遥感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不同的遥感设备产生大量的数据.据统计,遥感卫星中心每天产生十几T的遥感数据,均为重要数据,需要长期保存,这十几个T每天的存储费用大概十几万,同时大量的数据还需要进行交互与处理,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来支撑.收集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的主要目的是挖掘数据价值,因此,算力已经成为遥感测绘的生产要素,是数据生产的重要内容.云是获得算力的最主要的途径,为什么这么说?联网数据来源包括卫星数据、视频数据、监控地面站的数据等,数据种类多且数据量巨大,若全部采用自建的方式进行存储和分析处理,成本压力非常大,而云服务是采用新的模式解决这个问题。
  • 摘要:本文针对作为"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新框架"的"尺度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主要从研究背景、面向对象的影像解译、尺度集的概念与方法、以及遥感应用初探等四方面展开阐述.
  • 摘要:目前水利部正在研究四大水问题,解决四大水问题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今年的6月5日召开的网信工作会上,提出来针对四大水问题的九大业务需求.近年来,随着高分卫星的发射,高分数据应用使得水利遥感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业务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高光谱遥感地质应用进行阐述.首先是高光谱遥感的特点;其次是高光谱地质应用的光谱理论基础;然后是技术流程及应用;最后是后续发展的思考.
  • 摘要: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海洋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已近10%.目前,沿海地区集聚了中国40%以上的人口,海上各类开发活动日益增多.到202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预计将达到12.44%;到2030年,占比将进一步上升至15.49%.由航天宏图、河海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微波遥感监测技术进行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海面风场的信息提取研究。采用微波遥感技术是因为微波可以穿透云层,而光学和红外波段由于云的影响,无法观测到台风过境期间的海面情况。越来越多的微波卫星被用于海洋的观测,目前国内外在轨的海洋卫星里面有超半数以上搭载的是微波遥感器。
  • 摘要:往年石家庄市在全国环境空气排名中靠后,但是近几年,石家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非常明显,而且在全国169城市范围内石家庄综合指数改善率位居前十.但是石家庄的根底环境质量很差,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手段,对辖区内大气污染源、污染热点及时发现,建立大气监测遥感的业务流程,提升大气遥感监测技术水平。
  • 摘要:第一部分是高分遥感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针对林业方面,主要遥感技术手段包括光学遥感、微波遥感、激光雷达等.光学遥感技术手段发展趋势是空间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质量越来越好、获取效率越来越高,国外以商业卫星为主,国内以资源系列卫星为主,向高分辨率逐渐发展.第二部分是高分林业应用成果介绍。高分林业应用示范的总体思路是重点围绕高分7颗民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林业调查和监测业务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软件和运行平台,开展高分卫星在轨测试和应用示范。
  • 摘要:气象要素的日常变化以及由极端变化引起的高影响天气等与各行业的安全运营及运营效率密切相关,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对气象服务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定时、定点、定量的监测和预报产品.现阶段气象监测的手段和预测手段都是单一化的,如何联合这些单一化的手段得到一个综合性、无缝隙的监测预报,是提供行业气象预报保障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如何利用新方法开展气象精准化监测和预报,其次是切合主题开展基于融合资料的气象监测,并挑选了短临预报为例,最后是展示如何利用预报手段服务于行业。
  • 摘要:8月10日,国内遥感领域年度盛会——以"共建、共创、共赢"为主题的"遥感应用技术论坛"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隆重举行,论坛上发布了新一代国产PIE5.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阐述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遥感产业发展。
  • 摘要:2018年,中国对地观测遥感卫星迎来密集发射期,一颗颗遥感卫星接连升空.遥感卫星是帮助人们从天上"遥远的感知"(观测)地面的"眼睛",这一只只"天空之眼"高挂太空,"遥望"大地,拍摄传回的一景景高清影像,让决策者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看云卷云舒、台风运动、黄河狂舞、大地万千,还可以利用"太空之眼"监测各类自然灾害……要让卫星遥感“天眼”发挥更大作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是发展趋势。然而,中国卫星遥感信息缺乏互联互通,制约了遥感的深度应用。如何打破行业壁垒,让卫星遥感信息深度融合?如何破解遥感深度应用“最后一公里”?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围绕海洋卫星与应用的特点或需求,制定了海洋卫星规划,这些规划从六五、七五、八五、九五乃至“十三五”的调整,以及到“十四五”,每个五年计划都制定了海洋卫星的体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射了两个系列卫星,包括海洋一号系列、海洋二号和高分三号,现在已经研制的有五颗待发射卫星,今年要发射三颗,计划九月份发射海洋一号C卫星,十月份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和中法海洋卫星,卫星与地面共投资几十亿元,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攻关,使国家投入产生效益。目前在研制的卫星有多颗,包括海洋一号、海洋二号、海洋三号、盐度卫星、风浪卫星,以及高轨海洋卫星。海洋卫星规划是建立由三个系列的海洋卫星和相对应的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并配套业务测控系统及海上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场,共同组成业务化运行的服务近海、开拓大洋、走向全球海洋卫星及应用体系,开创海洋卫星朝着“需求牵引、天地统筹、业务为基、数据共享、综合利用”局面发展。
  • 摘要:"遥感"的另一种表述是"对地观测",基本手段有三类: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和遥感科学.现在国内发展得非常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地球物理.过去十多年地球系统论证过程中,跨界很厉害,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地球物理场卫星基本情况和初步想法,到目前为止,在国内来说是刚刚起步,但是很重要,尤其是对地球系统科学,未来是很有影响的手段.本文从三个方面讲地球物理场卫星,首先是背景介绍,最早地球物理场卫星叫地震星,现在叫地球物理场卫星或者电磁星。其次是张衡一号,今年2月2号发射的第一颗地球物理场卫星,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完成了在轨测试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最后就讲张衡一号卫星之后正在做的工作和正在思考的一些问题。
  • 摘要:报告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广东省高分中心平台的建设情况;另一个是广东高分数字的应用情况.广东省2015年成立了高分中心,给国防科工局打报告,2015年就回复了,现在划到省政府办公厅来管.广东省高分中心平台的建设是去年招标建设的,经过多家公司招标,最终由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承担了广东高分中心平台的建设,这个平台的数据源主要是高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卫星,平台接入数据的采集,通过平台可以进行自动采集、自动识别和自动质检.数字的管理,通过高分平台可以进行自动编目、自动归档,并且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数据的处理,可以进行自动并行处理、标准化处理扩展、标准化多维度的处理和扩展,还有应用能力的扩展.数据分发,一个是可以多维度时空查询,采取注册用户来获取数据的订单,按需制定订单等等多种方式,提醒主动推送或微信公众号的展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