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海

南海

南海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2年内共计7329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大气科学(气象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23篇、会议论文187篇、专利文献119篇;相关期刊2013种,包括热带海洋学报、地球物理学报、海洋学报(中文版)等; 相关会议92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3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第二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等;南海的相关文献由890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小平、陈作志、王东晓等。

南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23 占比:95.82%

会议论文>

论文:187 占比:2.55%

专利文献>

论文:119 占比:1.62%

总计:7329篇

南海—发文趋势图

南海

-研究学者

  • 张小平
  • 陈作志
  • 王东晓
  • 陈芳
  • 张鹏
  • 汪品先
  • 邱燕
  • 吴时国
  • 姚伯初
  • 丘学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黄冕; 贾素素; 王紫薇; 黄勇
    • 摘要: 发现、描述并图示了我国自由生活线虫两个新纪录种,即须毛拟双单宫线虫Paramphimonhystrel-labarbula Leduc,2014和漫游环吸咽线虫Cricohalalaimusvagabundus Bussau,1993.须毛拟双单宫线虫特征是口腔细长呈长锥状或漏斗状,化感器卵圆形,具2圈各具10根粗短的颈刚毛,尾锥柱状,锥状部分因具有一个大的尾腺细胞而膨胀,交接刺细长,仅基部稍弯曲,引带短,平行于交接刺的末端.本研究标本特征符合该种原始描述的发现于新西兰大陆坡深海的模式标本特征,只是南海的标本个体稍大,第二圈颈刚毛稍长.漫游环吸咽线虫的特征是细长的身体布满宽的环纹,头端具3圈刚毛状感觉器,化感器纵向伸长,长环状或缝隙状,尾丝状,末端具2根尾端刚毛,形似尾端二叉分支,交接刺弧形弯曲,腹面具翼膜,无引带和肛前辅器,具1根肛前刚毛.该南海标本特征与本种原始描述的发现于东太平洋秘鲁海盆的模式标本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是该标本的尾相对较长,内唇刚毛和体刚毛较短.
    • 褚梦迪; 耿春晓; 陆洋; 郝映东; 乔春艳; 黄勇
    • 摘要: 2019年2月,采集了北部湾潮间带5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对该区域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进行了分析,对自由生活线虫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潮间带5个站位共发现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多毛类等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352±936 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2075.6±528.9μg dwt·10 cm-2和21165.0±7478.0μg dwt·10 cm-2·a-1.小型底栖动物主要分布在沉积物0~2 cm的表层,平均丰度为1706 ind·10 cm-2,占总丰度的72.5%.5个站位自由生活线虫平均丰度为2195±843 ind·10 cm-2,占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的93.3%.关于自由生活线虫的摄食类型,刮食者或硅藻捕食者(2A型)占比最多,其次为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A型)、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型)和捕食者或杂食者(2B型).5个站位线虫群落中雌雄比例平均为1.2:1,幼体占线虫群落个体总数的平均值为35.4%,成熟个体远多于幼体,说明取样时并非线虫主要的繁殖季节.5个站位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120种,隶属于76个属,34科,8目,主要优势种为Terschellingia longicaudata de Man,1907、Ptycholaimellus ocellatus Huang&Wang,2011、Pseudochromadora rossica Mordukhovich,Fadee-va,Semenchenko&Zograf,2015等.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192~7.535,均匀度指数介于0.5206~0.8206之间,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1.894~2.844,该海区自由生活线虫群落的多样性低于南海东北部(3.97~4.551).
    • 王明珠; 陈颖民; 韩飞; 陈婕; 许国强; 李柏权; 江佳琳
    • 摘要: 文章以湄公盆地周边海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手段,综合多时相、多源卫星数据,探讨不同数据源海上油气井平台提取方法。本次研究,首先基于1992—2018年27景多时相夜间灯光数据和2019年两期SAR数据,分别采用高斯滤波法和双参数CFAR法,实现了全区域油气井平台的自动化提取;然后,针对有确定性资料辅助判定的区域,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对长时间序列Landsat-8 OLI及YG24号光学卫星影像进行提取,并将解译结果作为标准数据,用于验证前两种自动提取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夜间灯光影像数据易获取、成本低,提取方法简单,而SAR影像提取结果的精度高、流程烦琐,建议根据多源卫星数据的特点相互结合,实现快速、高效、精确的信息提取,应用于海上油气井平台监测。
    • 姚妍涵; 涂怡波
    • 摘要: 3月23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通信中心(广州海岸电台)与广东省气象台联合举行南海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服务启动仪式,自当日10时起,正式播发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该业务主要播发5大类11种23图。南海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实现了我国周边海域、重要航区海上气象图自主制作和播发.
    • 方念乔
    • 摘要: 通过剖析和总结两个重要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成果:(1)应用东北印度洋的深海钻心研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升,(2)应用南海周边陆域的岩浆-沉积记录研究"古南海"的消亡和南海的早期开裂,作者阐释了对于这一特殊的"海陆对比"研究的理解、策划与心得体会。在前一项凭海观山的研究中,首先明确在东北印度洋区存在两类组分、成因各不相同的深海沉积序列,它们分别坐落于孟加拉海底扇和东经90°海岭,在响应山脉隆升的方式上各具优势。经过对两个序列的替代性指标的严格筛选与对比,确定3.6~3.2 Ma和1.0~0.6 Ma是晚中新世以来山脉与高原隆升影响最为深刻的关键时段。在第二项由陆识海的研究中,须要处理的则是较第一项更为复杂的包括岩浆、构造、沉积甚至陆上钻井在内的地质记录,而且其保存条件远逊深海沉积系列。此类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单一钻孔记录的局限性,助力研究者在更广阔的区域内综合各种适用的基础材料,构建反映海陆一体化的区域构造演化框架。在华南大陆边缘,存在中生代晚期活动陆缘向新生代被动陆缘的重大构造转换。为建立一个完整的陆缘弧体系,作者于研究区布设了"十字形"考察路线,在东西向追索最初发现于海南的陆缘弧的展布特征,在南北向查明陆缘弧的结构样式,发现在白垩纪中期(110~80 Ma)发生强烈的因板块汇聚而产生的区域隆升,且由南向北隆升强度减弱。经过与同期浙闽陆缘岩浆-沉积记录的综合对比,认为中生代向北俯冲的"古南海"很可能属于业已消亡的特提斯域。中生代末华南陆缘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三水盆地因展现白垩纪—始新世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好的岩浆-沉积过程被选为被动陆缘破裂研究的中心地区。古新世晚期(~57 Ma)以碱性玄武岩-粗面岩-钠闪碱流岩为代表的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喷发活动在研究区兴起,并一直持续到盆地停止发育(42~38 Ma)。实验数据显示:(1)岩浆源区位于软流圈地幔,即使喷发规模最大的粗面岩和碱流岩,也是来自幔源玄武质岩浆的分阶段结晶分异,(2)计算得到的地幔热异常并不明显。作者综合所得结果判断,研究区不存在主导区域构造运动的深源地幔柱,三水盆地发达的火山岩系产出的真实背景在于,中生代晚期的俯冲-碰撞使得岩石圈缩短加厚,于中新生代之交发生拆沉作用和软流圈上涌。这一区域构造环境不仅导致新生代早期的华南裂谷作用,很可能对其后的南海扩张也产生重要影响。现代地球科学将海和陆这两个最大的地理单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海洋采集相关的地质信号研究大陆构造,抑或反之,都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新的有效视窗。
    • 吴时国; 鲁向阳; 孙中宇; 钱星; 张莉
    • 摘要: 基于近年来获得的探测新资料和已发表地球物理大剖面,重新厘定了南海南部大陆边缘深水油气盆地构造区划与油气系统。考虑南海张裂边缘近端和远端裂陷盆地的构造差异,我们认为远端陆缘深水盆地大多以NE-SW向张裂构造为特征,据此厘定了NE向张裂盆地构造,包括南安、曾母和礼乐等深水盆地。从油气储层系统来看,南沙海区存在着特色深水油气系统成藏模式,包括孤立碳酸盐台地、深水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及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油气成藏模式;位于南海和古南海盆地之间的南沙地块,在古近纪就进入深水,远离陆地,深水陆源碎屑沉积体系相对不发育,相反,发育了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层序,可望形成独具特色的深水油气系统。南沙海区的这类潜在深水油气系统在南海北部未曾遇见,特别是古近纪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和孤立碳酸盐台地油气系统的共生规律,必将丰富南海深水油气成藏理论,拓展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 赵明辉; 袁野; 张翠梅; 高金尉; 苏晓康; 王星月; 程锦辉; 张佳政
    • 摘要: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是减薄陆壳和正常洋壳之间的过渡区域,蕴藏着南海从张裂、破裂至初始海底扩张的重要信息.OBS2018-H2测线穿过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的钻探站位U1499和U1502,是一条平行于南海北部陆缘构造走向的深地震测线.我们利用测线上10台海底地震仪记录的走时数据,采用RayInvr正演和Tomo2d反演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深达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同时结合高精度多道反射地震数据以及IODP367/368/368X航次的钻探资料,将速度模型划分为西部残存的减薄地壳区(0~63 km)、中部岩浆构造转换带(63~120 km)和东部中下地壳剥露区(120~180 km)三部分;然后综合与该测线垂直的Lw7反射地震剖面,建立了南海北部陆缘张裂-破裂地质模型.研究揭示在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34~30 Ma)时期,陆壳快速伸展减薄,引发了软流圈的强烈上涌,并伴生大量岩浆侵入到减薄地壳;熔融物质在~30 Ma破坏减薄陆壳并触发岩石圈破裂,快速(~28.7 Ma)过渡到火成岩地壳增生,形成了相对狭窄的洋陆转换带.该研究揭示了南海陆缘洋陆过渡带的深达上地幔的地震速度结构,以及复杂的构造-岩浆相互作用,为全球张裂-破裂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刘少军; 蔡大鑫; 赵婷; 韩静; 佟金鹤; 李光伟
    • 摘要: 海水中颗粒有机碳(POC)是海洋碳循环的基本变量,真光层POC输出效率在海洋固碳中起关键作用。根据2003-2018年南海区域遥感数据反演的真光层POC输出效率数据集,分析了南海海域真光层POC输出效率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OC输出效率多年平均值为0.08,其在空间上分布呈现近岸高、海盆低的特征,年平均POC输出效率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在月尺度上,1月达到最高值,平均值为0.115;5月达到最低值,平均值为0.072。南海海域POC输出效率月线性倾向率呈现显著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近岸、海南岛周边海域、南海的西部,其他为微弱减少区域;POC输出效率年线性倾向率增长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近岸海域、海南岛四周及南海的西部靠近海岸带区域,其他为微弱减少区域。
    • 张新军
    • 摘要: 国际公域化是弱化公域化对象的主权和海洋权利属性,以此处理或解决主权和海域争端的一种秩序安排。美国在南海以对中国遏制为目的,通过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操作,并以“南海仲裁案”为抓手,推动旨在否定中国主权和海洋权利的激进公域化路线。美国的这一南海国际公域化想象,聚焦在其试图废止主权、海洋权利和进行非军事化的区域——混合着主权和海域争端的主权敏感海域。“以规则为基础”缺乏正当性并存在不确定性。在本身就孕育着冲突风险的主权敏感海域,旨在否定主权和海洋权利的激进公域化路线,不仅没有降低冲突风险,反而随遏制的冲动日益增大。“准则”谈判应该对此进行评估并摸索更为和平和安定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南海秩序。
    • 王利兵
    • 摘要: 海洋博物馆是存储和展示海洋知识和历史记忆的重要场所与空间,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海洋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然而,诸如进化论式陈列、过度叙事和缺乏完整性等问题,不仅导致作为“记忆之场”的海洋博物馆无法完整呈现海洋历史与文化,而且无益于海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洋危机不断增加的21世纪,海洋博物馆应该在强化开放意识的基础上拓展自身的社会价值与功能,承担起海洋知识生产与传播、参与社区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以及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简言之,海洋博物馆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应该成为海洋世界乃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行动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