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
第二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

第二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5-12

主办单位: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源短缺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油气资源的安全供应问题。油气资源是指已经发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和未发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总称,即通常所说的总资源量。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其供需形势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影响着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甚至引发战争。它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油气资源,将油气资源和粮食、水资源一同列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并将保护资源列为基本国策。本文阐述了全世界石油的开发状况,我国石油的开发状况,并对我国开发石油的合理规划提出了建议。
  • 摘要:确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必将促进海南省全面发展。本文对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完善海洋服务体系、能源交通发展政策、采用高新技术装备等方面提出建议。
  • 摘要:港口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系统动力学在分析复杂系统的方面结构和行为很有效果。系统动力学强调系统的内在机制,以及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出发,通过反馈分析可以很快地抓住动态过程的原因,并对未来进行模拟。因此,采用这种手段可以寻求更为理想的发展方案。有学者将系统动力学方法称为“复杂社会经济的实验室”或“政策与规划实验室”。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港口系统中的运用,从系统内部入手构造系统的基本结构,对港口发展机理及动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构造了港口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目的在于为研究和规划海南省港口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摘要:滨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每年由风暴潮、巨浪、大风、海冰、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海洋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抵消了海洋开发的正效益。为较好地应对各种海洋灾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海洋开发中,应当对影响海上工程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尽可能地避免不利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灾防损措施,将海上工程破坏概率降到最低。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均属高新技术,在研究和规避海洋开发的风险中正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海洋开发中的海浪风险,介绍了波浪模型试验,以及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在威海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 摘要:在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中,在国民经济运行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实践中,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关系"认识,重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禀赋保障,对于宏观微观各层面的进一步运作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民经济运行与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需要自然资源的支撑,这表现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国民经济运行、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基础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经济增长与生态的平衡调节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经济增长与环境的治理支撑。
  • 摘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一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方面。这两方面各自均应该细分研究而又应该综合研究。既然讲的是人类,当然更应从全球范围和整个历史过程研究。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对解决物种灭绝、温室效应问题的重要性。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阐述了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特点: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中国海洋产业的产品产量逐年增长,一些产品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总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上水平。并给出了中国海洋经济结构特点。
  • 摘要:有关南海争议区油气资源的开发问题,中国提议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案是切实可行,也是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海洋法公约第122条给"闭海或半闭海"下的定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所环绕并由一个狭窄的出口连接到另一个海或洋,或全部或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沿海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构成的海湾、海盆或海域。"按照这个定义,南海可以被看成是"闭海或半闭海"。因此,中国提议的共同开发正符合海洋法公约第123条的规定:"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在行使和履行本公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时,应互相合作。"然而,共同开发如何实行?实行的前景如何?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文中阐述了共同开发在争议海域的实践,共同开发在南海争议区的实行前景,介绍了中菲越石油公司在南海签署的合作协议。
  • 摘要: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加入该《公约》,据此,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该法第14条特别指出,本法的规定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这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海洋国家在海洋立法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特别是捍卫我国南海海洋资源提供重要的法律保证,本文就如何利用《公约》中有关历史性权益的规定,探讨南海传统海疆界线的性质。
  • 摘要:2005年12月初,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将在海南举行。为参加这次论坛,笔者特提供《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南海与打造海南》一文。为与这次论坛的主题相适应,本文力图做到如下三点:一是把开发南海与发展海南相结合;二是把开发南海与发展海南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相结合;三是开发南海与打造海南尤其要坚持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为此本文探讨了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南海与打造海南的大背景;二、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南海与打造海南的大思路;三、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南海与打造海南的几点建议。
  • 摘要:六百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实现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今天,当全国上下纪念这一壮举,并为先人的这一历史创举感到自豪的同时,却不得不承认,中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却仍然不是一个海洋强国。本文提出:开发南海海洋资源是海南强省之路,海洋开发主要依赖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技术的提高,并对海南海洋人才科技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
  • 摘要:以海南岛为基地推进南海资源开发,是国家赋予海南的重要使命:以南海资源开发带动海南经济发展,是海南最重要的战略选择.海南是海洋资源大省,但目前还是一个经济小省,"十一五"时期要在建设海洋强省上迈出大的步伐,关键是要在推进南海资源开发利用上实现战略性转变。本文提出如下四个转变:转变之一: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向油气开采、加工、化工业并举发展;转变之二:耕海牧渔由近海捕捞、内陆养殖、简单加工向造大船、闯深海、精养精加工发展;转变之三:热带海岛旅游业由以观光为主向以观光度假会展并举发展;转变之四:海上交通运输业山局限于琼州海峡的跨越需求向建立南海海运补给基地和国际海运运转中心发展。
  • 摘要:由于富钴结壳具有分布区域相对集中、水深较浅、资源量大的特点,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成为各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对象。鉴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加紧圈定并争取尽快提出我国的申请矿区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需要对已经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地整理、处理、解释、分析、研究,对已圈定准备申请的海山进一步进行评价,以求提出更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更加精确、可靠的富钴结壳申请矿区资料。根据目前我国富钴结壳勘探的实际情况,文中阐述了资源量的评价方法问题,富钴结壳调查测站的位置和水深问题。
  • 摘要:海南岛的锆钛资源相当丰富,不仅在海滨(陆域)沉积地带,而且在岛周边潮间带~浅海水域,也蕴藏着丰富的锆钛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如何对四周海域的错钦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和采选开发,是本省今后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事业的重要科研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拟定的资源和开采技术条件,参考本省海滨砂矿(陆域)的采选实践经验,提出一个粗浅的近浅海域锆钛砂矿采选技术方案,以供探讨。
  • 摘要:关于海水灌溉农业(Seawater irrigating agriculture),或海水农业(Seawater agriculture),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普遍的看法是:海水灌溉农业,即海水农业是指在沿海盐碱荒滩上,种植能用海水灌溉的野生驯化的和转基因的耐盐作物,以及对其产品进行加工的农业,与之相应的盐土农业是指在盐渍土壤上种植作物,利用地下咸水灌溉的农业。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是利用海滩、滩涂地,用海水灌溉;而后者是用内陆的盐渍地,用咸水灌溉。本文阐述了海水/盐土农业的必然性,分析了海水灌溉及盐土农业面临的问题。
  • 摘要:本文对航天诱变育种的历程作了回顾,对航天诱变育种前景作了展望,提出如下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推动航天诱变育种学科的发展;加强示范推广,促进产业发展;拓展航天育种领域,加快海洋农业发展。
  • 摘要:"红树"泛指一群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泥质湿地的乔木或灌木,"红树林"这一名词并不是指单一的分类类群植物,而是对一个景观的描述。红树林沼泽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浅滩上的富有特色的生态系统,它与珊瑚礁、上升流、海滨沼泽湿地并称世界四大最富潜在资源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本文阐述了红树的生境特征及红树的适应机制,论述了红树林系统的生态、经济意义,探讨了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对策和利用方案。
  • 摘要: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步得到深化,海洋因其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经济上的无穷潜力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海洋蕴藏丰富的矿藏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此外,海洋还是一个潜在的动力资源,潮汐、波浪、海流、温差等动力的利用,都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本文在已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内波、垂直声速剖面等海洋环境特性对水声技术应用的影响。
  • 摘要: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海岸带湿地资源相当丰富,不仅开发历史悠久,而且利用类型广泛。新世纪的中国,如何在海洋开发的第三个阶段实现其海洋经济的腾飞,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其海岸带湿地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本文对湿地资源作了概述,阐述了国外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分析了中国湿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国内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以及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 摘要:郑和下西洋拓展了我国"海上丝瓷之路",推动了航海技术和造船业发展,扩大了中外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联系。本文阐述了开发郑和下西洋史迹旅游的意义,对郑和下西洋史迹旅游资源作了分类,提出了郑和下西洋史迹游产品开发原则,并对郑和下西洋史迹游产品进行了设计。
  •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淡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也同样面临着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本文介绍了大连泓达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种新的专利实施案,可以大规模利用沿海干早、盐碱、海水倒灌所造成的低产,低效益农田,同低价农用棚膜技术相结合,以太阳能为能源,进行海水淡化。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单斜面、高温、低温双高保温室的措施,可利用太阳能在春、夏、秋高温季节将海水蒸发、水蒸气冷凝,冬季夜间低温冷冻、白日太阳溶冰制取淡水的方法进行海水淡化,解决了早期双斜面单保温室棚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设施白日太阳能量足时不凝结成水的问题,并解决了以往任何一种海水淡化设备投资大、耗能多、成本高的问题。
  •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制定的长期发展战略,很多专家研究表明,水资源将成为西北干旱地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我国国土整治与经济发展中,解决西北干旱问题使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西北水资源问题将是未来若干年内政府和科学家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认为遥感在这一工程构想论证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旨在进一步推动这一宏伟构想的深入探讨,论述了西北地区干旱化总趋势,未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提出了海水西调的基本构想。
  • 摘要:当前,西电东输的战略正在我国全力推进,我国又正面临着暂时性的全面电力紧缺,在地方政府和电力开发公司的强势推动下,水电项目正处于"大干快上"的热潮中。在这种形势下,加强项目评估工作,实现水电开发的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必须抛弃长期以来主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模式,吸取以往沉重的历史教训,实现科学决策,努力使新上水电工程在具有良好经济效果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生态环境效果。本文论述了政府对水电事业健康发展负有重大责任,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水电开发科学决策的前提,探讨了完善和规范水电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
  • 摘要: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上的讲话,文中论述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中的"产权"问题。
  •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重点。本文介绍了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严重恶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点:一是制海权与大国兴衰,试图通过对理论与历史的梳理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中国将来要作为大国崛起,必须要有制海权;二是介绍中国海洋斗争形势,重点讲讲东海方面与南海方面的情况;三是如何保护中国海权安全。
  • 摘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建提出的"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产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的具体化。科学发展观着重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国今后结构升级如何加强科学技术支撑作用,增加我国整体竞争力,意义深远,是具有纲领性和战备性的。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障碍,阐述了跨国公司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遏制打压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摘要:近来,我国根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在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贯彻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些都说明,在当前,由于文明与野蛮并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快速盲目的发展,使人类生存危机日益逼近的现实世界里,如何加快实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成了摆在我国和世界人民面前的迫切的现实课题和理论课题。本文论述了《老子五千言》成书的用意和治国思想,阐述了《共产党宣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纲领,提出了中国应该走在实践和谐杜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前列。
  •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扩大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海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将发展"蓝色经济"-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到重要日程。"蓝色经济"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振兴“蓝色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介绍了我国中长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阐述了以海洋高新技术为依托,发挥海南区位优势,实现海洋经济强省战略梦想。
  • 摘要:中国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主权权益、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己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要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全民族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增强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更大发展。本文阐述了郑和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南海海上安全形势,给出了维护南海海上安全的措施建议。
  • 摘要:当前世界范围内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主要海洋产业如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开采业等都有显著发展,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如海洋化工业、海水养殖业、海水淡化产业已初具规模,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海洋生物工程、深海采矿、海洋能源利用等未来产业也正在迅速崛起。本文介绍了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国外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 摘要: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矿产需求持续扩大,矿产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石油、煤炭、铜、铁、锰、铬储量持续下降,缺口及短缺进一步加大,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年需求的只有24种,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无论品种还是储量都非常丰富,加强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本文介绍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我国海洋矿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 摘要:人类认识海洋的过程是一个由肤浅到深刻渐进的过程.从中国古人"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这种浅显的理解,到当今把海洋视为"人类共同的遗产"这样科学的共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取得丰富的经验,也得到了足够的教训。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空间资源等。但是严格区分海洋资源的类别是有困难的,因为凡是可以利用并再现社会财富的海洋物质、能量以及海上设施、活动等,都可称之海洋资源。本文就以上划分的四大类资源中的矿产资源,包括油气等能源资源进行简要的介绍。
  • 摘要:近年来,世界海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海洋油气资源则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最近,我国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步伐,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南海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丰富,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南省拥有南海海域的管辖权,应充分利用南海的矿产资源,发展海南省海洋经济。本文阐述了南海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我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摘要: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向深水领域进军已成为必然趋势。海区深水盆地良好的油气远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组织实施“海洋油气新区调查”项目,在南海北部开展了深水区油气资源前期调查。“探宝号”船使用先进的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资料采集设备并进行了地震采集参数和相应配套技术试验研究,选取最佳参数进行海上地震资料采集,获得了高质量的地震剖面,清楚地揭露了深水区盆地中深部地层的反射面貌,为分析其油气地质条件,预测油气远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 摘要:航空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借助航空技术发展起来的先进地质调查方法技术,随着航空、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地球物理科学本身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探已成为地学研究、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调查及环境评价的重要手段,由于它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强的优势,被确定为大规模国土资源调查、特别是探寻地下隐伏地质情况和找矿的首选方法。本文介绍了我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现状,并在我国海域进行了全面的航空物探调查,探讨了航磁在圈定含油气盆地和构造区划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航磁圈定的断裂在我国海洋地学研究中的作用。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船舶工业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使我国船舶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中国的造船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指示,要抓住新一轮造船工业转移的国际趋势,加快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和世界一流的造船强国。本文阐述了中国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意义与目标,提出了科技创新是迈向世界造船强国的必由之路的理念。
  • 摘要:人们在承受着特大洪水、赤潮、室温效应、厄加尼诺现象、土地荒漠化等大自然因人类对其无度地开发利用而施加的惩罚之时,已开始醒悟到我们昔日妄称"征服自然"其实是可笑不自量的"无知狂言",并开始有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荒漠治理等自制之举。 目前,在新建项目中已经要求对结构物废弃时的处理方法加以考虑,以求减小对环境的影响,便于后人的使用。这是一种落实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但是,如果在项目的建设规划之时,努力去寻求新的,环境友好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尽量不占用宝贵的岸线资源的建设方式对于落实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更为有效、更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海上结构物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介绍了FWCM专利技术内容,提出了FWCM系统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摘要:自2001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交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央企业工委《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后,港口属地化管理体制迅速得到推广和深入,地方政府对港口的发展空前重视,港城关系日益密切,我国港口的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2004年上海港吞吐量超越鹿特丹港,达到3.79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货运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万TEU,与深圳港一起稳居世界集装箱大港排名第三和第四位。除沿海主要港口全年总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外,2004年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660万标准箱,接近全球总量的20%,比2003年增长27.0%。本文分析了港口属地化管理的竞争模型,存在外力作用的协调发展模型,探讨了基于歧异性增值业务的港口联盟、基于运输路径优化的区域交通一体化策略。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福建省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福建省的港口和水运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凸现。航运业作为物流园区的链条,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中,抓住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三条战略通道的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以项目带动海运开发,立足解决福建省经济发展与能耗需求突出矛盾,加快海运业发展步伐,建立海运大省,以适应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海运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内河走向海洋,为建立海运大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项目带发展,一批大型电力、化工、钢铁项目的上马,为福建建立发展海运大省提供了现实的可能;立足本省,倾力打造福建省自己的专业海运船队。
  • 摘要:海草是一种开花的草本高等植物,由叶、根茎和根系组成,生活于热带、温带近岸海域或滨海河口区水域中,生长在淤泥质或沙质沉积物上,是从陆地逐渐向海洋迁移而形成的。目前全世界各海域的海草植物有12属,我国共有9属,其中海南有4属。大面积分布的连片海草称为海草床。海南的海草床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很高的经济价值,保护海草床资源,并在保护中科学地开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摘要:如何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中国经济振兴的先头阵地,中国沿海地区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压力,但更加不能轻视的是国内沿海各地海岸带环境的全面恶化。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造成对海洋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海洋环境的荒漠化,中国沿海各地多种多样、丰富的自然、文化、历史遗产遭到毁灭性破坏,不但直接影响了沿海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间接动摇了我国沿海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国家海滨公园发展史,阐述了国家海滨公园定义及类型,国家公园的功能,对国家海滨公园、中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发展现状与前景作了展望。
  • 摘要:珊瑚像树木一样成林,而在药用时,李时珍又把珊瑚列入金石部玉类,把它当成矿物,甚至18世纪世界著名的动植物分类鼻祖林奈把珊瑚叫做植虫(Zoophyte),它是兼有动物和植物特征的"怪物"。本文论述了珊瑚礁的分布和生境特征,阐述了珊瑚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探讨了海南省珊瑚礁现状及保护对策。
  • 摘要: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浅海区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组成的具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或简称为以石珊瑚为主的三维浅水结构,是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有特别价值的生物活动高度集中的海岸生态关键区,也是环境健康的指示物。在强化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珊瑚礁的巨大资源潜力具有良好的海洋高科技产业化前景。本文介绍了中国珊瑚礁类型和分布,分析了中国珊瑚礁资源的特点,论述了中国珊瑚礁的保护管理。
  • 摘要:本世纪,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将成为众多产业发展的主导科技,由于信息和生物技术也已经深入到纳米精度和尺度,都需纳米科技作支撑,因而可以说人类将要进入纳米科技时代。大约60%以上的工业制成品将采用纳米技术而更新换代,从而全面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在医疗保健方面,纳米技术的作为将最大,它将使人类从以医疗保健为主转向以养生保健为主,针对养生与慢性病调养的服务性产业将大大发展。本文探讨了纳米科技时代的中医药发展方向,介绍了纳米天然生物制药技术的先进制药理念和创新平台,阐述了纳米生物制药的基本工艺。
  • 摘要:2005年8月1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正式颁布实施。这一专项规划,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水利用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海水利用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发展目标,科学规划了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乃至2020年海水利用的发展重点、区域布局与重点工程,具体制定了加快发展海水利用业的政策和措施,既是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我国中长期海水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本文提出了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是解决我国沿海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国内外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现状,并对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快速发展给出了建议。
  • 摘要:本文对海水资源利用传统产业链作了简介,介绍了海晶集团公司现状,探讨了构建新的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方案,并对效益作了预测。
  • 摘要:卤虫又称盐水丰年虫,为一种小型的低等甲壳动物,生长在沿海咸水和内陆盐湖水体中,属节肢动物门,有腮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世界卤虫研究始于1755年,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和挪威就已经发现了卤虫对水产养殖的营养作用。他们把卤虫无节幼体用于水产动物育苗取得了极大成功,并逐渐开始了卤虫卵的生产。本文介绍了阿拉善卤虫资源的基本情况,对阿拉善卤虫的品系特征作了初步研究。
  • 摘要:合成孔径声纳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声纳,它具有分辨率与工作频率和距离无关的优点,近年来受到国际水声界的普遍关注。它在军用和民用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军事上可以用于水雷探测、基于地形匹配的自主导航等。在民用上可以用于沉物打捞、海底底质探测、海底地形、地貌测绘和石油勘探等。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阐述了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发展趋势。
  • 摘要:<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马宾顾问于1999年7月上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篇长文,2004年11月出于批判新自由主义者大搞MBO又重印。该文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该文篇幅长,只能将该文的纲目编入文集供参阅。
  • 摘要: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环节。国家对"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也明确提出要在各方面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态势和面临的问题。
  • 摘要:反对保护本国民族产业的人一般都标榜实行"自由贸易",主张开放本国市场任凭外国产品自由销售.在当今的经济理论界,为这种自由贸易政策主张辩护的主要论据是所谓的"发挥比较优势"。用"发挥比较优势"来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这就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比较优势学说。本文通过各国贸易现状阐述了改变比较优势的重要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