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96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旅游经济、中国军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73篇;相关期刊561种,包括中国边防警察、琼州学院学报、海洋世界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暨中国第四纪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2014联合学术年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2014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交流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等;西沙群岛的相关文献由1181位作者贡献,包括许红、郭渊、刘永连等。

西沙群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5 占比:66.2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90%

专利文献>

论文:473 占比:32.82%

总计:1441篇

西沙群岛—发文趋势图

西沙群岛

-研究学者

  • 许红
  • 郭渊
  • 刘永连
  • 王静
  • 叶龙斌
  • 李元超
  • 李金明
  • 王道儒
  • 徐焰
  • 简曙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静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广东省政府对西沙群岛的开发和管理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在调查和讨论基础上,开发制度逐渐完善。在此过程中,广东省政府坚决反对外部力量渗入西沙群岛的开发活动之中,并将其视为检验商办开发行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后来因海疆形势紧张,广东省政府将西沙群岛开发活动改为官办,后来又因地方政局的混乱戛然而止,但捍卫主权的立场始终未变。这既反映出岛务实践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也折射出开发活动寓于边疆治理之中,并为此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
    • 王方晗; 王雷; 孙婷婷; 董志军
    • 摘要: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海域广阔,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了解该海域浮游动物组成与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5月在西沙群岛14个岛礁站位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并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基于18S V9测序的宏条形码技术对浮游动物样本组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此次西沙调查站位浮游动物样本的主要种类包括桡足类、软甲纲和箭虫纲,这3个类别的物种在两种鉴定方法中均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14个站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707.53±378.34 ind/m^(3),各站位浮游动物丰度、物种组成及优势种存在差异。形态学方法共鉴定出11门17纲18目共86个物种,18S V9分子方法鉴定出22门46纲85目共23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子鉴定的物种覆盖度更高,且代表性类群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在大部分站位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呈现出显著相关性,表明宏条形码技术鉴定方法与形态学鉴定方法在评价海洋浮游动物多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在我国海洋浮游动物群落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但由于目前浮游动物的分子鉴定方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技术手段仍不完善,仍需多种鉴定方法结合使用,以保证浮游动物多样性鉴定的准确性。
    • 萨苏
    • 摘要: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最南端的牛,生活在西沙群岛上,而且还是野牛。小的时候没少听说关于野牛的传说,比如某个善射的大将出场,那形象常常便是手持一张宝雕弓,弓弦都是野牛筋的——没有野牛,哪儿来的野牛筋作弓弦呢?后来看生物地图,才发现中国真正的野牛实在不多。中国北方的牛主要是黄牛,而黄牛的身世存疑,根据基因组合判断,它很可能是西伯利亚野牛被驯服的后代。西伯利亚野牛是一种很大的牛,有着漂亮的长角,但是在史前时代这种牛就灭绝了。
    • 龙靖; 黄耀; 刘占锋; 简曙光; 魏丽萍; 王俊
    • 摘要: 养分再吸收对植物养分收支和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至关重要,研究热带珊瑚岛特殊生境下优势植物的养分再吸收特征对于深入理解海岛植物适应性和海岛陆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西沙群岛的热带珊瑚岛生境,以抗风桐(Pisonia grandis)和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e)两种代表性单优乔木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叶片性状和养分再吸收特征,并分析了可能影响养分再吸收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抗风桐的比叶面积(288.59 cm^(2)·g^(-1) vs 150.42 cm^(2)·g^(-1))和叶片氮磷比(11.39 vs 2.97)显著高于海岸桐,但叶碳含量、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碳氮比和木质素氮比均显著低于海岸桐,说明抗风桐的适应策略偏向于资源获取,海岸桐则偏向于资源保护。抗风桐和海岸桐的成熟叶片氮磷比均小于14,表明其生长主要受氮限制。抗风桐和海岸桐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氮再吸收效率(60.28%和52.64%)和较低的磷再吸收效率(49.75%和30.73%),表明二者均趋于采取较保守的氮利用策略。抗风桐和海岸桐叶片磷再吸收程度分别为1.63 mg·g^(-1)和3.76 mg·g^(-1),对磷再吸收不充分(>0.5 mg·g^(-1)),在富磷的珊瑚岛生态系统中更倾向于从土壤中直接获取磷以满足生长的需求。总之,抗风桐和海岸桐通过协调叶片资源分配、提高叶片氮再吸收效率和降低叶片磷再吸收效率以适应热带珊瑚岛的特殊生境。
    • 张聪(图); 本刊主编(图)
    • 摘要: 南宋中期的某一天,一艘从福建地区驶出的货船在西沙群岛附近借着北风向东南亚行驶,突然海面上狂风大作,这艘木制帆船在狂风巨浪的驱使下漂至华光礁北边。这里水浅礁多,船搁浅慢慢沉入海底。沉船静静地躺在在华光礁礁盘东西边沿水深3米处,被发现时上面覆盖着许多珊瑚,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大块珊瑚礁。船板下,近万件文物已沉睡了数百年。
    • 袁佳琦
    • 摘要: 创新整合点①在开课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中的“奥维互动地图”APP的“3D地图”功能,通过“电子小飞机”飞行轨迹直观呈现从武汉到西沙群岛的动态路线。让学生在3D电子地图上直观查看西沙群岛到所在学校位置的路线,同时了解西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接壤其他国家,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另外,又通过制作情境动画,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化身为导游,让学生作为小游客潜入海底。②精讲课文环节分为两个板块:海底板块和海岛板块。在潜入海底这个部分加入3D动画,学生带上3D眼镜或者VR眼镜(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近海底。
    • 郭渊
    • 摘要: 清末民初地理教科书有内容涉及东西沙群岛,表现出海洋教育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培育学子的家国情怀。然而整体上,编写者未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将东西沙群岛相关内容编写进入教科书,造成对中国疆域范围的模糊甚至错误理解。其主要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边疆缺乏实测,海洋意识薄弱,疆界范围的绘制滞后于管辖要求。彼时地理教科书对南海疆域书写之失,不能作为中国对南海无主权管辖的“证据”。当时也有个别地理教科书中书写了东沙、西沙等群岛的景观和海南渔民在东西沙群岛的生活场景,这是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的证据之一。
    • 贾宾(文/图)
    • 摘要: 西沙群岛考古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1974-1975年,广东,省文物管理部门专门组织业务人员对西沙群岛部分岛屿、沙洲进行了2次文物调查。在之后历年的西沙水下考古、岛屿陆地考古中,均出水(出士)大量的文物,以陶瓷器、铜钱为大宗。铜钱在西沙许多考古遗址中均有发现,特别是在北礁水下考古过程中打捞出水大批铜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过往西沙海域商船的众多及海上贸易的繁荣。
    • 范记川; 郑泽民
    • 摘要: 张人骏是晚清时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收复东沙岛、勘定西沙群岛等维护南海岛礁主权问题上有开创之功绩,被誉为“南海维权第一人”。张人骏的领土主权意识是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以近代西方国际法为依归,以维护“大清国”领土完整为目标形成的如何维护领土主权的一整套认知与行为。张人骏的领土主权意识主要表现为张人骏运用近代国际法,以和平谈判的方式维护领土主权,并注意到主权维护、宣示与海上安全、经济开发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命名和舆图方面体现出中国的传统观念,在方式、途径上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
    • 卢君辉
    • 摘要: 中国南海,七月的烈日毫不留情地灼烧着西沙群岛蔚蓝色的海面,将表层海水烘烤得十分温暖。在平静而又热闹的海底,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水滴,突然萌发出了意识。它努力地睁开沉重而蒙眬的双眼,想看清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睁开双眼,目光所及,亿万年堆积形成的米白色珊瑚丛一望无际,珊瑚丛下铺满了散碎的珊瑚石、细腻的珊瑚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