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优势种

优势种

优势种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7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植物保护、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9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22978514篇;相关期刊488种,包括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湖泊科学、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优势种的相关文献由467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兆礼、罗志文、李凡等。

优势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9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78514 占比:99.99%

总计:22979980篇

优势种—发文趋势图

优势种

-研究学者

  • 徐兆礼
  • 罗志文
  • 李凡
  • 王智
  • 俞存根
  • 吕振波
  • 丁圣彦
  • 张洪亮
  • 王云龙
  • 陈丕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秋华; 马一明
    • 摘要: 为了解梯级筑坝河流浮游植物群落在不同水文时期下的结构变化、演替规律及其优势种的联结性,2020年8月(丰水期)、2020年11月(枯水期)和2021年4月(平水期)对贵州省桐梓河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3个水文时期鉴定出的浮游植物有6门75种,其中优势种有5门15种;梅尼小环藻(Cylotella meneghiniana),小型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和舟形藻(Navicula sp.),以及隐藻门中的啮齿隐藻(Cryptomonas erosa)均为优势种;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平均丰度依次为丰水期(1.53×10^(5) cells·L^(-1)),平水期(9.49×10^(4) cells·L^(-1)),枯水期(5.18×10^(4) cells·L^(-1));丰水期间浮游植物的平均生态宽度最低(B_(i)=2.95);15个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O_(ik)变化区间为[0.008,0.918],重叠种群的最小值出现在丰水期(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imum-小型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2个物种间基本不相交,最大值在平水期(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线型菱形藻Nitzschia linearis),说明在平水期2个群落之间大部分重叠。此外,通过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联结系数(AC)还判断出:丰水期浮游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值虽减小,但物种间的正联结性增大了;水流量越小,大坝的阻隔对物种间的群落结构改变的越明显,负联结性越高,短期的地理隔离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 刘鲁光; 朱兆棋; 陈曦; 刘守江
    • 摘要: 为探明喜德县中坝村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Pearson相关对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的优势物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分异明显,帽斗栎、风箱树、乌鸦果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中帽斗栎在植被恢复初期的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2)群落优势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及种间关联普遍较低,存在生态位分化现象。(3)群落整体呈不显著的正联结,有正向演替的趋势。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Pearson相关3种检验方式的正负联结比存在差异,分别为1.02、0.79、0.74,群落还处于演替的初期阶段,结构和功能还不完善。(4)不同种间联结检验方法的结果均表明种间联结的显著性较低,植被恢复初期物种间关系较分散。研究可为喜德县火烧迹地的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 高学花; 王宏洁
    • 摘要: 【目的】明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吸汁类害虫优势种群及其危害时期,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案。【方法】采用悬挂粘虫板的方式诱集吸汁类害虫,统计害虫种类和数量,采用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进行分析,确定优势种和发生期。【结果】初步确定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园吸汁类害虫共16种,优势种分别为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占32.6%)和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占20.1%)。葡萄斑叶蝉发生期在5月下旬—9月,5月下旬—6月上旬出现世代重叠;牧草盲蝽发生期在6月上旬—8月份,7月份出现高峰期,9月份虫口数量逐渐下降。【结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吸汁类害虫优势种为葡萄斑叶蝉,亚优势昆虫为牧草盲蝽,优势种发生期为5月—9月,应在4月底—8月进行预防及综合治理。
    • 陶卉卉; 商杰; 林森; 姜万钧; 屈文; 孙滨; 王尽文
    • 摘要: 根据2016年11月(秋季)岚山港区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此调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9种,包括鱼类38种、甲壳类16种、头足类5种。此调查海域的平均重量资源密度和平均尾数资源密度分别为411.36 kg/km^(2)和102.53×10^(3)ind./km^(2)。优势种主要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短蛸(Octopus minor)。渔业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309、3.381和0.720。与该海域同一季节历史资料相比,甲壳类重量比例和数量比例均有增高的趋势,同时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数量明显下降。
    • 梁鹏飞; 张树林; 张达娟; 李琦; 王泽斌; 戴伟; 毕相东
    • 摘要: 【目的】调查天津近岸海域鱼类资源现状,了解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底拖网于2020年4、6-10月逐月在天津近海进行6航次鱼类资源调查,分析种类组成、数量分布,运用聚类、RDA分析、ABC曲线等方法分析天津近海鱼类群落结构现状。【结果与结论】2020年共捕获鱼类21种,隶属于4目11科17属,生态类型以暖温性、大陆架浅水底层鱼类为主。年优势种主要以小型鱼类为主,包括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矛尾虾虎鱼(Chaetueichthys stigmatias)和六丝矛尾虾虎鱼(Chaetueichthys hexanema)。鱼类年平均丰度和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分别为588.48尾/(网·h)、4.79 kg/(网·h),渔获物的相对质量中斑鰶、短吻红舌鳎和矛尾虾虎鱼占比较高,分别占总渔获量的37.83%、20.84%和11.84%。鱼类群落年平均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93、1.81和0.53。聚类分析表明,在59%相似性水平上,鱼类群落按丰度分为A、B和C三组,其中斑鰶和短吻红舌鳎在组间相异性贡献率最高;RDA分析表明,温度变化是构成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ABC曲线表现为丰度曲线位于生物量曲线上方(W=-0.038<0),表明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影响较大。
    • 马旺
    • 摘要: 根据前期模拟唐山京唐港电厂温排水影响范围,布设5个站位,分别于2020年5月、8月、11月进行调查取样工作。通过调查取样得出的水温、盐度、电导率、叶绿素a等水文分布特征和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铵盐、亚硝酸盐等营养盐分布特征,结合影响范围内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采用冗余分析方法,研究电厂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份JTG-1受到硅酸盐影响较大,其余站位受到硝酸盐或盐度影响;8月份各站位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11月份则与盐度呈负相关。在优势种中,大洋角管藻受盐度影响较大,曲舟藻和新月菱形藻受硅酸盐和铵盐影响较大,微小原甲藻受硝酸盐影响较大。
    • 徐浩; 于天翼; 于洪贤; 柴方营
    • 摘要: 为掌握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鱼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状况,2020年10月2~8日在毕拉河自然保护区境内流域展开渔获物调查,分析该地区鱼类资源现状及物种多样性。本次鱼类调查共鉴出1纲6目7科17种,其中鲤形目最多为11种,鲑形目2种,鲶形目、鲈形目、鮋形目和鳕形目各1种。以相对重要指数(IRI)大于500为标准,毕拉河自然保护区优势种为湖鱥(Phoxinus percnurus)、洛氏鱥(Phoxinus lagowskii)、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均匀度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3、0.36及1.67。基于调查结果,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流域生境特点适合冷水性鲑科鱼类生长发育。
    • 马路阔; 陈全震; 程方平; 彭欣; 陈伟峰; 曾江宁; 史西志; 黄伟
    • 摘要: 为了解三门湾游泳动物资源状况,于2019年11月(秋季)和2020年4月(春季)采用底拖网调查方法研究了三门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资源密度、生物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同时还使用了组平均聚类法分析和非线性多维标度分析以及冗余分析来研究该海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共鉴定出游泳动物83种,隶属于16目40科61属。春季调查中共出现4种优势种,秋季调查中共有7种优势种,两季共有优势种包括口虾蛄(Oratosquillaorarotia)、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季节分布上,秋季平均资源密度、优势种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春季。空间上,资源密度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湾内,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站位则分布于湾外。春、秋季的群落结构有极显著差异(P<0.01)。RDA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是影响三门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 刘亚男; 刘梦圆; 黄丽蕴; 康志伟; 许永玉; 陈珍珍
    • 摘要: 为明确茶园害虫群落多样性、优势种与昆虫群落的时间格局,对山东省代表性茶园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目测法、黄板法、扫网法以及室内观察法,进行害虫和天敌的种类鉴定以及数量统计,共发现害虫(包括害螨)27种,天敌(包括蜘蛛)15种。茶园的主要优势种害虫有黑刺粉虱、小贯松村叶蝉、茶蚜、绿盲蝽与茶黄蓟马。主要优势天敌有桨角蚜小蜂、食蚜蝇类、瓢虫类、草蛉类与蜘蛛类。茶园越冬之前物种丰富度较高,均匀度较高,群落多样性也维持较高水平;越冬期间则生态优势度迅速上升,群落多样性降低,说明影响茶园群落动态的主要因子为温度。利用最优时间序列分割方法,将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发展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时段从6月9日到7月17日,优势害虫主要是黑刺粉虱和茶蚜;第二时段从7月25日到9月12日,优势害虫为黑刺粉虱和小贯松村叶蝉;第三时段从9月20日到10月17日,优势害虫为茶黄蓟马、黑刺粉虱和小贯松村叶蝉;第四时段从10月27日到12月23日,优势害虫为小贯松村叶蝉和绿盲蝽。研究结果为指导茶园害虫的精准防控奠定基础。
    • 周凯华; 吴锁龙; 柯杰瀚; 王艳
    • 摘要: 两栖蔊菜(Rorippa amphibia)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入侵植物,主要出现在草坪中,并有不断向各种生境扩张的趋势,往往会成为其入侵群落中的优势种,因此研究其种群和群落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对于更好地了解其入侵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调查了不同小生境中受到两栖蔊菜入侵的草坪群落,采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PI)、Cassie指标(CA)和Green指数(GI)7个指标对两栖蔊菜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并分析两栖蔊菜的种群密度、盖度等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了群落类型的差异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两栖蔊菜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无遮阴和半遮阴条件下,两栖蔊菜的种群密度分别为全遮阴条件的2.93倍和2.73倍,盖度分别为4.52倍和4.79倍,高度分别为1.57倍和2.37倍。即在全遮阴条件下两栖蔊菜种群的密度、高度、盖度均最低,且与无遮阴生境种群间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将所调查的群落样方分成3个群丛类型,分别是两栖蔊菜+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群丛、两栖蔊菜+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e)群丛、阴地堇菜(Viola yezoensis)+草地早熟禾群丛,两栖蔊菜在其中两个群丛类型中都是优势种。PCA分析表明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两栖蔊菜所在群落类型的较为重要的生态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