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584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48篇、会议论文470篇、专利文献1148400篇;相关期刊721种,包括地质通报、地球物理学报、地学前缘等; 相关会议225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5年“海洋地质、矿山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等;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关文献由791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清平、刘昌岭、吴能友等。

天然气水合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48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47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148400 占比:99.68%

总计:1152118篇

天然气水合物—发文趋势图

天然气水合物

-研究学者

  • 李清平
  • 刘昌岭
  • 吴能友
  • 周守为
  • 宋永臣
  • 梁金强
  • 王国荣
  • 樊栓狮
  • 李小森
  • 祝有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闫传梁; 陈勇; 任旭; 程远方; 李阳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CO_(2)改造后天然气水合物藏开采过程中海底边坡的稳定性,首先,通过含水合物试样的三轴力学实验,建立CO_(2)改造CH_(4)水合物藏及开采过程中地层力学参数的动态演化模型;其次,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描述注CO_(2)改造CH_(4)水合物藏的温度-渗流-应力-饱和度多场耦合模型;最后,结合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强度折减法,研究注CO_(2)改造后进行CH_(4)水合物开发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H_(4)水合物试样和CO_(2)水合物试样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和内聚力都随饱和度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水合物饱和度下,CO_(2)水合物沉积物的强度高于CH_(4)水合物沉积物的强度;在CH_(4)水合物储层的盖层中注入CO_(2)改造后再进行降压开采,海底边坡发生滑坡的风险大幅下降;随着注CO_(2)改造层厚度和范围增大,海底边坡抵抗滑坡的能力增强;对CH_(4)水合物储层的下伏地层进行改造比对上覆盖层进行改造更利于水合物开采后边坡的稳定。
    • 胡洪瑾; 姜文利; 李登华; 赵凯; 郑志红; 高阳; 姜航
    • 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系统将持续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能,理清“双碳”背景下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发展方向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天然气水合物在碳循环中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梳理了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研究和勘查开采现状,剖析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天然气水合物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双重环境效应,世界多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理论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我国后来居上、持续突破,但在勘查开采理论技术研究、碳封存应用、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亟需在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建设、加强勘查开采力度、环境风险监测防控及国际合作、与“双碳”目标并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发展规划与配套管理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
    • 刘洋; 陈强; 邹长春; 赵金环; 彭诚; 孙建业; 刘昌岭; 伍操为
    • 摘要: 现阶段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采过程获得其空间分布变化的现场监测技术仍不完善。以电阻率层析成像(ERT)技术为基础,研发一套新的ERT阵列(由两组平行的垂向电极组合而成,每组阵列有24个环形电极)应用于水合物储层动态变化监测模拟实验。通过开展物理模拟实验,采用新的ERT方法对水合物生成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了动态监测方法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92%的数据标准偏差小于5%,证实该装置获取的电学数据资料具有较高质量。通过对高阻介质模拟实验,发现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对ERT监测结果影响较小,成像结果显示饱含3.5%NaCl溶液的沉积物电阻率约为1Ω·m与阿尔奇公式计算所得电阻率基本一致,验证了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新的ERT方法有效地监测了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电阻率变化,平均电阻率随着水合物的生成从0.95Ω·m增大至1.95Ω·m并观察到"爬壁效应",证明其在水合物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有助于实现对水合物饱和度空间分布的动态监测。研究成果为开展实验室内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过程演化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也有助于研发现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和设备。
    • 廖华林; 王鄂川; 董林; 牛文龙; 牛继磊; 戴子健; 闫传梁
    • 摘要: 为了探究水力割缝技术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改造的适用性,开展了模拟水合物储层的地面水力割缝模拟试验。采用大尺寸试样,分析了喷射压力、喷嘴直径和加砂体积分数对套管及模拟试样的割缝形态、成孔特征以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喷射切割过程中,由于高压射流的冲击力及冲蚀作用,模拟水合物储层中形呈近似椭圆锥体孔眼,内表面凹凸,并出现裂缝、凹坑及其他不规则形状;近喷嘴端孔眼会形成冲蚀空腔,孔眼直径较大,而随着孔眼深度增加,孔眼直径逐渐缩小;模拟水合物储层在水力切割后呈现破碎、不规则冲蚀、扩孔、冲刷、侧向裂缝等多种复杂破坏形式,比常规砂岩、煤岩的破坏形式更为复杂;孔眼深度随着喷嘴直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孔眼深度随着喷射压力逐渐增大;当喷射压力为25 MPa,喷嘴直径为5 mm,含砂体积分数为6%时,可形成深度约92 cm,最大直径约为14 cm的椭圆形孔眼;在套管与水合储层直接接触条件下,切割套管缝宽受喷嘴直径、喷射压力和加砂体积分数的影响,缝长主要由喷嘴移动距离决定。射流对水合物储层的破坏作用影响因素多,不仅与水射流及冲蚀条件有关,还与水合物储层的物化性质密切相关。
    • 李阳; 程远方; 闫传梁; 王志远; 张庆轩
    • 摘要: 为了研究水合物地层钻井过程中井壁及近井地层力学稳定性的演化规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考虑水合物相变的“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井壁稳定分析模型,通过自适应网格方法模拟地层的坍塌过程,并对不同钻井时间、钻井液温度及钻井液密度下井壁坍塌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不同钻井液温度、钻井液密度及钻井时间时的井眼扩径图版。研究结果表明:井壁坍塌会导致地层传热路径发生改变,产生更大的水合物分解范围及塑性区范围;随着钻井时间增加,井周地层塑性变形的累积及水合物分解范围的扩大会大幅加剧井壁的不稳定性;控制钻井液密度在合理范围内是维持水合物地层井壁稳定的最重要手段;适度降低钻井液温度可以降低水合物的分解范围与井眼的扩径率。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钻井液密度、温度及钻井时间组合,为水合物地层钻井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唐洋; 赵鹏; 王国荣; 李绪深; 方小宇
    • 摘要: 为了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多相混合浆液在固态流化开采工艺水平管段的运移规律,基于固液两相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分析模型,对比了在相同工况下,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水合物固态流化钻采工艺与常规钻采方式水平段内水合物混合浆液运移效率,分析了水合物丰度、固相颗粒粒径、钻井液流量和举升泵扬程对水合物多相混合浆液运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水合物固态流化工艺水平段水合物混合浆液的运移效率比常规开采方法的高;随着水合物丰度提高,钻井液流量增大,举升泵扬程较大时,水合物多相混合浆体主要以悬移的方式运移,固相颗粒在水平管段中沉积率降低;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水合物钻采工艺更适用于固态流化开采形成的含砂体积分数高、固相颗粒尺寸大的混合浆液运移;在长水平井段分节增设多级举升泵可实现水合物混合浆液二次破碎、减小固相颗粒直径,提高水平段固相颗粒运移效率;适当提高钻井液流量能有效提高水合物混合浆液在水平段中的运移效率。
    • 孙金; 吴时国; 朱林奇; 刘艳锐; 孙中宇
    • 摘要: 为计算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的海床沉降量,考虑水合物分解、气水两相渗流、多孔介质导热和传质传热、沉积物变形等多物理场耦合作用,采用Duncan-Chang模型描述水合物层的变形破坏特征,建立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的渗流场-温度场-变形场三场耦合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温梯度影响下,降压开采时水合物层下部的水合物分解速率较快,其分解范围大于上部的分解范围;水合物分解前缘处的垂向有效应力随分解后力学参数的改变发生突变;水合物降压开采时的海床沉降主要由水合物分解导致的水合物层切线弹性模量、强度以及孔隙压力降低诱发,地层最大沉降位于开采井附近水合物层与上覆地层的界面处,而海床面处的沉降最大值位于开采井处。海床沉降与井底压力、水合物层渗透率、初始切线弹性模量、水合物层厚度等因素有关;井底压力越小、水合物层厚度越大,海床沉降量越大;水合物层渗透率越高,地层孔隙压力耗散越快,海床沉降越明显;水合物层初始切线弹性模量越大,海床沉降量越小。
    • 张逸群; 武晓亚; 李根生; 胡萧; 惠程玉; 谭雅文; 黄浩宸
    • 摘要: 为提升水射流破碎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效率,设计一种旋转空化射流喷嘴。首先,基于ANSYS FLUENT 19.0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收缩-扩张型空化射流及旋转空化射流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射流速度场、压力场及气相分布的发展规律。然后,通过水合物二次合成的方式,提出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试样冲蚀孔深及孔径定量表征方法。最后,基于自主设计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及空化射流冲蚀可视化实验装置,进行收缩-扩张型空化射流及旋转空化射流冲蚀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室内实验,测试旋转空化喷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旋转空化射流扩散性强,轴心线速度衰减快,径向与切向速度大,卷吸掺混能力强,破碎面积大;旋转空化射流的“负压”分布范围及极值较收缩-扩张型空化射流大幅度增加,具有更强的空化初生能力及空蚀效应;2种射流中气相分布具有相同的周期性,旋转空化射流本身具有旋转速度,在剪切层内形成了大量包含空化泡的旋涡和空泡群,空泡群产生联动效应提升了射流的空蚀能力;旋转空化射流冲蚀水合物沉积物形成的孔深及孔径分别是收缩-扩张型空化射流的2.5倍和2.0倍,在扩孔效应的基础上,空蚀效应伴生的高温、高压及微射流特性破坏水合物沉积物的骨架,降低了破坏门限压力,获得了更佳的冲蚀效果。该研究可为空化射流钻径向水平井+筛管完井一体化方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 彭赛宇; 马纪英; 孙友宏; 李胜利; 郭威; 王晓初
    • 摘要: 为了研发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劈裂注浆改造技术,开展劈裂改造浆液配制及浆液固结体性能测试实验。首先,基于传统水玻璃浆材,引入发泡剂与稳泡剂,形成泡沫水玻璃浆液,从而增强浆液固结体的渗透性;其次,引入沸石提高固结体的强度和渗透性,在配制过程中,测定泡沫水玻璃浆液的黏度和固化时间,明确浆液可注性;最后,开展浆液固结体渗透率、核磁成像、单轴/三轴抗压强度等测试,研究浆液固结体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泡沫水玻璃浆液拥有瞬凝特性,其固化时间可控,浆液黏度受稳泡剂种类与质量分数影响较小,受沸石添加量和搅拌强度的影响较大;浆液固结体内部以大孔为主,且孔隙连通性较好,稳泡剂和沸石添加量对浆液固结体渗透率的影响较大,而对浆液固结体强度的影响较小。采用高强度搅拌方式配制浆液,可显著提高浆液固结体渗透率,但同时降低了其强度。改变组分和搅拌强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浆液固结体渗透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 畅元江; 黄帅; 王康; 孙宝江; 李昊; 孙焕钊; 陈国明
    • 摘要: 常规二维模型用于研究水合物井筒稳定性时,不能反映地层沉降变形对井筒的影响,为此,考虑渗流场、应力场和井筒内外压力场的多场耦合作用,研究水合物分解引起的储层特征参数在近井界面区域的时变特征;采用流固耦合理论,建立天然气水合物井筒-土壤三维非线性耦合模型,并以南海某水合物井为例,对井筒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井筒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为轴向应力;随着生产压差提高和试采时间延长,井筒的轴向应力逐渐增加,且轴向应力在试采初期增加较明显,随着试采进行逐渐趋于平稳;若生产压差为10 MPa,则安全试采仅能维持15 d,若生产压差不超过8 MPa,则安全试采可达60 d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