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被重建

植被重建

植被重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20405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亚热带水土保持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等;植被重建的相关文献由773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高福、徐礼根、叶建军等。

植被重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80%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20405 占比:99.03%

总计:20604篇

植被重建—发文趋势图

植被重建

-研究学者

  • 徐高福
  • 徐礼根
  • 叶建军
  • 吴晓东
  • 朱绍林
  • 洪利兴
  • 刘杰
  • 刘苑秋
  • 卢刚
  • 曾河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慧; 陈保冬; 朱永官; 岳献荣; 张乃明; 夏运生
    • 摘要: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3种不同种植模式对铁尾矿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参数、矿质营养吸收及种间竞争的影响,以期筛选一种既能增强植物定植的能力又能提高尾矿先锋植物重建的栽培模式,为铁尾矿废弃地的植物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结果表明,菌根真菌FM与两种植物建立了互惠共生关系,混合种植下具有较高的根际菌根侵染率,其中混合种植白三叶的根际菌根侵染率最高,平均为47.9%。接种FM显著提高了白三叶磷含量(168%~357%)(P <0.05)和混种模式下黑麦草磷含量(10.5%)(P <0.05);显著增加了白三叶生物量(5~7倍)(P <0.05)和混种模式下黑麦草生物量(1.9倍)(P <0.05)。混合种植下植物铁含量显著高于单种,而接种FM显著降低了白三叶地上部铁含量(P <0.05),对地下部铁含量影响呈相反趋势。接种FM提高了白三叶铁吸收量,提高了单种模式下黑麦草铁吸收量,显著降低了混种模式下黑麦草铁吸收量(P <0.05)。混合种植模式下两种植物具有较高的铁吸收效率,且接种FM显著提高了白三叶铁吸收效率(P <0.05),降低了黑麦草铁吸收效率。混合种植模式显著增加了白三叶锌含量,而降低了铜含量。接种FM显著降低了两种植物锰含量,而显著增加了白三叶铜含量。白三叶与黑麦草混种体系土地当量比大于1,具有混种优势。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情况下黑麦草显示了相对竞争优势,而菌根共生体能够提高白三叶的竞争能力。综合来看,混合种植能够显著促进黑麦草生长,而接种FM能增强白三叶的竞争能力;丛枝菌根真菌对先锋植物适应铁尾矿复合逆境及尾矿先锋植被修复具有较大潜力。
    • 王亚妮; 胡宜刚; 王增如; 李以康; 张振华; 周华坤
    • 摘要: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指示着草地的质量和健康状况。本研究以青海省贵南县的天然草地(NG)、沙化草地(DG)、草本人工恢复草地(AG)和灌木人工恢复草地(AS)4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细菌群落生物量、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变化,结合植被和土壤属性剖析了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演变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贡献。结果表明:草地沙化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量和α多样性,人工植被重建则促进了土壤细菌群落生物量和α多样性的恢复,22年后基本达到未退化前的水平。草地沙化显著(P<0.05)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的相对丰度,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P<0.05);人工植被重建促进了优势细菌门逐渐向NG方向演变,22年后绝大部分优势细菌的相对丰度基本恢复到未退化之前的状态。然而,DG、AG和AS与NG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不高,而AG和AS的群落结构则高度相似。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绝大多数植被和土壤理化指标显著(P<0.05)正相关,植被属性对其群落结构变化的解释度(10.0%)比土壤物理属性(6.3%)和化学属性(1.9%)更高,植被与土壤所有指标共解释了72.0%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表明植被和土壤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演变。因此,加强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防止草地退化,并对沙化草地进行人工植被重建,对于保护和恢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而选择利用灌木或草本进行人工植被重建对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区别不大。
    • 曾帅; 朱明洺; 刘磊
    • 摘要: 通过文献梳理,对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类型、特征、环境危害及利用潜质进行介绍。阐述雨洪管控技术、植被重建技术、自然稀释、隔层封装等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措施,提出农林用地、绿地类和服务设施类3种景观再造模式,并通过西班牙拉维琼垃圾填埋场(农林再生模式)、拜斯比公园(绿地类模式)、深圳玉龙坑精英高尔夫练球场(服务设施类模式)等国内外典型案例对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模式进行解读。
    • 杨鑫光; 李希来; 王克宙; 李志炜; 马盼盼
    • 摘要: 煤矿开采过程伴随着大量煤矸石和废弃物的堆积,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恢复受损煤矿区煤矸石山生态系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许多研究者从煤矸石山土壤和植被恢复技术、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各有侧重地提出相应恢复措施,对于指导当地生态恢复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绝大部分研究综述均未深入分析煤矸石山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未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长期稳定性考虑设置恢复路径。基于此,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归纳出煤矸石山恢复过程中的地质安全、土壤环境、植被恢复、种群繁衍、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关键问题,从恢复前后逻辑关系和生态系统整体性考虑,设计出边坡稳定性处理及整形、土地复垦、物种选择、人工建植、土壤种子库形成、种群繁衍与更新、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性评价、补充措施等一整套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的主要路径和方法,对煤矸石山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途径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煤矸石山生态系统恢复实践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 董怡玲; 尹亚丽; 李世雄; 赵文; 刘晶晶; 苏世锋; 杜世丽
    • 摘要: 为明确植被重建对极度退化草地植被、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以极度退化草地(EDG)和未退化草地(NDG)为对照,对极度退化草地上建植的4年单播草地(SSG)和混播草地(MSG)的植被特征、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碳氮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重建草地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极度退化草地和未退化草地(P0.05)。对各草地植被、土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植被重建后,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状况发生一系列变化,且植被因子与土壤指标相互影响。各草地熵权-TOPSIS法综合分析发现,4年单播、混播草地相对接近度(Ci)值高于极度退化草地,且混播草地Ci值高于单播草地。综上,植被重建后极度退化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土壤碳、氮储量增高,且混播比单播措施恢复效果好,与未退化草地相比,4年植被重建草地需要更长时间的演替才能恢复到稳定的多年生草地状态,且4年植被重建草地应及时补充氮肥。
    • 苟小林; 郭静静; VLADIMIROV Dmitrii; 聂富育; 罗雪梅
    • 摘要: 土壤养分是沙化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和衡量指标,但高寒沙化地相关研究缺乏。为探究土壤养分随高寒半湿润沙化地恢复的变化过程,本研究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进行植被恢复来治理沙化地,在不同的恢复年限和季节来研究土壤碳、氮、磷对植被持续恢复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高寒沙化地中土壤碳、氮、磷积极响应植被恢复过程,植被恢复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全磷和有效磷的增加,恢复3年后土壤有机碳增加至6.6 g/kg(0~15 cm),土壤全氮增加至0.4 g/kg(0~15 cm),土壤全磷增加至0.6 g/kg(0~15 cm);植被恢复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季节性变化趋势,但没有改变氮和磷季节性变化趋势。植被重建促进高寒沙化地土壤养分增加,植被恢复是高寒地区沙化治理的有效手段。
    • 周伟; 官炎俊
    • 摘要: 重建植被在能量交换与生态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动态变化可表征煤矿区生态系统受扰动和修复的广泛细节。从植被的不同扰动状态(未扰动状态、采煤扰动状态、复垦恢复状态和修复后状态)出发,分析了煤矿区重建植被演替的6种情景:高效恢复至成熟型、低效恢复至成熟型、高效恢复而后退化型、高效恢复发展型、低效恢复发展型与无效恢复型。通过模拟重建植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煤矿区土地复垦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未复垦期、土地复垦发展期(复垦初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和成熟期。再对不同恢复阶段的重建植被分别设置判断标准,提出煤矿区土地复垦关键保护区域的识别思路,据此确立煤矿区土地复垦管控的4种修正模式:生态保育、生态管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并以黄土高原山西平朔大型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区开展应用分析,在学习掌握重建植被发展规律基础上,通过判断土地复垦模式与矿区生态系统演变机理的适应性水平,具体落实平朔露天煤矿复垦排土场集群区生态保育、生态管护、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等4大修正模式的具体管控措施。本研究归纳了露天煤矿区重建植被动态发展的演替规律,并据此提出加强土地复垦管控的修正模式,可为国家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方法论基础。
    • 柳金库; 任丽华; 赵旭珍; 李凤鸣
    • 摘要: 通过对辽西地区矿业损毁地调查及其治理,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基质3个因素建立损毁程度分级指标,采用极限条件法与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损毁地植被重建适宜性进行评价,构建了以基质重构为类型划分的适宜辽西地区矿业损毁地的植被重建模式.实践结果表明:硬质岩陡坡林草模式适合于城市周边且有景观需求区域;层式覆土复耕模式适合于土源充足且有一定田间管理条件的区域,原基质绿化模式适合于基质为土质的损毁地或适宜特定植物生长的尾矿砂.
    • 辛军伟; 尚振坤; 王俊鹏; 朱世雷; 甄庆; 张兴昌; 马炳召
    • 摘要: 土壤水分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重建和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影响因素.探明坡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植被重建具有指导意义.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坡面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变异特征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坡面0~200 cm 土壤平均含水量介于9.93%~13.88%之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各层土壤水分均为中等程度变异,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2)坡面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差异与坡位有关.浅层土壤水分坡中和坡下高于坡上,而在60 cm以下正好相反,土壤水分坡上高于坡下.3)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能拟合大部分土层的空间结构,除60~80 cm 土层以外,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均为强空间依赖性.4)最小变程为15.60m,可以为后续样点布设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砒砂岩地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对该地区土壤水资源评价和植被重建具有重要意义.0~40cm 土层坡中和坡下的土壤含水量比坡上高,坡下和坡中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