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723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48篇、会议论文352篇、专利文献444670篇;相关期刊990种,包括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植物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35种,包括2015年福建省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2011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等;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文献由15280位作者贡献,包括郝建锋、邢福武、洪伟等。

物种多样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48 占比:1.19%

会议论文>

论文:35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44670 占比:98.73%

总计:450370篇

物种多样性—发文趋势图

物种多样性

-研究学者

  • 郝建锋
  • 邢福武
  • 洪伟
  • 吴承祯
  • 张金屯
  • 齐锦秋
  • 张峰
  • 图力古尔
  • 王发国
  • 聂国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郑新建
    • 摘要: 小麦白粉病属于世界性病害,在我国河南、贵州等地普遍发生,危害也比较严重,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在我国东北、华北等麦区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小麦白粉病以危害小麦植株的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特别严重时颖壳和芒也可能遭受危害。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在河南省麦区呈偏重以上的流行态势,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则会对小麦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 桂建华; 马腾飞; 胡姝娅; 陈晓鹏; 王常慧; 董宽虎
    • 摘要: 围封是退化草原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围封将有助于恢复退化草地的物种多样性和提高草原植被生产力。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长期围封和自由放牧的羊草草原及大针茅典型草原为试验对象,通过样方调查研究长期围封对地上地下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围封显著增加了羊草和大针茅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的总盖度、平均高度、平均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长期围封对羊草和大针茅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存在不同的影响,其显著提高了羊草和大针茅典型草原的丰富度指数,但显著降低了大针茅草原的均匀度指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处理下,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间相关性不显著。长期围封对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的大部分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具有相似的恢复效果,仅对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性恢复效果。因此,围封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长期监测体系,适度放牧与割草相结合是维持典型草原生产力和多样性的重要草地管理方式。
    • 张宇恒; 张莉; 张秀娟; 杨永胜; 王军邦; 徐兴良; 黄煜茹; 赵求东; 李英年; 周华坤
    • 摘要: 为探讨退化程度对三江源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及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三江源玛沁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样地,通过野外监测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退化程度对三江源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盖度、高度、物种数、生物量及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不断退化过程中,玛沁高寒草甸植物平均高度和盖度分别显著降低了41.1%和58.5%(P<0.05),植被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逐步降低,优势度指数以轻度退化样地最高(0.18)。2)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显著减少(P<0.05),与原生植被样地相比,重度退化样地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49.8%、71.1%和70.0%;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退化程度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逐步降低。3)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与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其对表层(0−5 cm)土壤持水能力和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最明显,与原生植被相比,重度退化高寒草甸0−5 cm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饱和导水率分别下降了41.7%、42.9%、41.4%和84.4%,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高寒草甸0−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随着退化程度加剧,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随之降低;同时,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5 cm土层,高寒草甸地表草毡层是保持该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所在。
    • 卢俊艳; 红梅; 赵巴音那木拉; 赵乌英嘎; 王文东; 马尚飞; 杨殿林
    • 摘要: 贝加尔针茅草原因常年放牧导致不同程度退化,主要体现为植物多样性下降和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而将流失养分归还后能否提高贝加尔针茅草原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尚不明确。故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原设置长期N、P、K添加(100 kg·hm^(-2)∙a^(-1))及其交互处理试验。连续3年(2017-2019年)试验结果表明:1)长期N、NK、NP和NPK添加显著提高草原禾本科相对重要值(P<0.05),降低杂类草相对重要值,使群落优势种由杂类草转变为禾本科;2)N、NK、NP和NPK添加显著增加群落和禾本科地上生物量(P<0.05),显著降低杂类草地上生物量(P<0.05),P添加显著增加豆科地上生物量(P<0.05),在降水量充足年份植物生物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更为敏感;3)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均在NK、NP和NPK添加下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N是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和功能群地上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P的限制作用仅次于N,K的作用最弱。N与P、K的组合添加在降水量充足年份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被群落的影响大于干旱年份。
    • 李明美; 兰国玉; 杨川; 吴志祥; 陈帮乾; 孙瑞; 周建南; 全飞
    •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缅甸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调查了缅甸的47个100 m^(2)橡胶林样方的植物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通过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重要值(IV)、Simpson指数(D)和Sorensen系数(C_(s))等方法,分析了橡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缅甸橡胶林林下植物共有81科224属283种,其中,有2个优势科为禾本科(Gramineae)和蝶形花科(Fabaceae)。2)孟邦与德林达依省的相似性系数最高,达0.59,而掸邦与德林达依省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21。3)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在8~10龄阶段最高;在<200 m的海拔上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在<2°的坡度上最高,Simpson指数在2~15°的坡度上最高;橡胶林多样性南坡最丰富。
    • 高若允; 杨柳生; 罗清虎; 王雪; 林勇明
    • 摘要: 受损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规律,可以用来预测植被演替的进度与方向,指导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2010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特大暴雨诱发大面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当地林地受损严重。本文选取受损严重的米槠次生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样地(受损样地、自然恢复样地、未受损样地)土壤种子库的萌发动态、数量特征和物种组成。结果显示:(1)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过程包括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稳定3个阶段。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2)种子库萌发物种以易于传播的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均以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占据主要优势。(3)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杉木林优于次生阔叶林,毛竹林多样性指数最低,3种林型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杉木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未受损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受损样地。(4)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密度主要受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和pH的影响,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均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洪涝诱发的灾害严重破坏土壤种子库,种子库自然恢复进程较慢且效果较差,后期应通过人工引种本土优势物种、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措施促进灾区土壤种子库恢复,加快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进程。本研究可为洪涝灾害致损森林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 王采娥; 黄梅; 王文银; 李子好; 张涛; 马林; 白彦福; 王彦龙; 施建军; 龙瑞军; 刘玉; 王晓丽; 马玉寿; 尚占环
    • 摘要: 山地生态系统退化对生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及相互关系在海拔高度梯度上的格局影响,是认识全球变化和人类干扰引起自然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内容。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坡地退化草甸和灌丛为研究对象,探讨退化草甸、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关系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坡地退化的上坡位植被盖度显著大于下坡位(P<0.05)。坡地退化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规律一致,均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坡地退化高寒草甸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二次回归方程解释度达到80%和70%以上(P<0.05)。(2)坡地退化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的地上生物量与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即随海拔升高高寒坡地地上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海拔梯度对退化高寒山地地上生物量的解释度达到85%以上(P<0.05)。(3)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在两个坡地上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呈线性增加的变化趋势。高寒草甸坡地回归方程解释度达到70%,高寒灌丛坡地达到60%(P<0.05)。坡地退化高寒灌丛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高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高寒坡地退化草甸和灌丛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及其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一致,海拔梯度造成的环境差异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影响仍较大。该研究对认识三江源区退化山地形成生态学机制,及提出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贺丽; 黄超; 陈德朝; 邓东周; 鄢武先; 吴世磊; 李红霖; 刘玉平; 张利
    • 摘要: 为探讨川西北高寒草甸的适宜管理措施,本研究以禁牧、限牧(生长季禁牧+非生长季放牧)、草畜平衡管理下的高寒草甸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围栏外的退化草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围封方式初期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稳定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适宜的草地管理模式。结果表明:1)草畜平衡、限牧、禁牧3种围封管理初期,植物群落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等禾草为优势种,其重要值分别为9.14、13.52和8.17,而退化草地群落无绝对优势种,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淡黄香青(Anaphalis flavescens)为主要植物种。2)围栏措施增加了群落物种多样性,禁牧管理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草畜平衡管理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最低,而退化草地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稍高于限牧草地。3)各样地群落稳定性大小表现为限牧>草畜平衡>禁牧>退化,合理放牧可提高草地稳定性。4)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整体呈负相关关系,物种多样性主要受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影响,而群落稳定性则与优势种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从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综合考虑,禁牧和限牧管理是川西北高寒草甸植被恢复和重建的有效措施。
    • 戴钰; 张忍; 杨爽; 梁小娣; 申艺玲; 万海涛; 陈家兴; 王姝
    • 摘要: 探索小生境的类型和数量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间的关联,为研究小生境异质性与植物生长、适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以贵阳花溪公园典型喀斯特区域为目标样地,调查区内不同样地小生境类型、数量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分析不同样地各类小生境数量与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小生境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各样地之间,小生境总数量差异不显著,特征表现为石沟、石缝数量较多,石洞数量最少;(2)小生境对植物群落特征有显著性影响(P<0.05),石缝周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3)小生境的数量和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总体不显著,小生境数量与Ⅲ的灌木多样性指数正相关,小生境多样性与Ⅱ的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正相关。研究表明,喀斯特小生境特征对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 杨渺; 周琳; 齐敦武; 王忠; 王勇
    • 摘要: 为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探索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可行性,笔者采用空间制图、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探究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生物多样性在景观尺度(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尺度(物种丰富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物种多样性整体较高,高值区主要位于中南部的宝兴县、天全县和汶川县。这一区域植物共计231科1302属5675种,动物共计39目141科1049种。(2)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景观多样性整体较高,其中,北部高于南部,靠近川西北高山峡谷一侧高于成都平原一侧。(3)景观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的模型解释率可达41.64%。物种多样性与景观指数PR、ENN_SD具有强正相关,与PRD具有强负相关。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建议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物种本底调查,整合现有各类物种、遗传资源数据库,以尽快摸清家底,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客观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关联研究,探索利用遥感技术,从景观尺度动态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