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71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7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71302篇;相关期刊286种,包括土壤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微灌大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等;土壤容重的相关文献由2450位作者贡献,包括费良军、张玉龙、李潮海等。

土壤容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7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1302 占比:99.07%

总计:71973篇

土壤容重—发文趋势图

土壤容重

-研究学者

  • 费良军
  • 张玉龙
  • 李潮海
  • 黄毅
  • 刘晚苟
  • 张晓军
  • 朱华忠
  • 王月福
  • 王铭伦
  • 钟华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宇恒; 张莉; 张秀娟; 杨永胜; 王军邦; 徐兴良; 黄煜茹; 赵求东; 李英年; 周华坤
    • 摘要: 为探讨退化程度对三江源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及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三江源玛沁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样地,通过野外监测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退化程度对三江源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盖度、高度、物种数、生物量及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不断退化过程中,玛沁高寒草甸植物平均高度和盖度分别显著降低了41.1%和58.5%(P<0.05),植被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逐步降低,优势度指数以轻度退化样地最高(0.18)。2)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显著减少(P<0.05),与原生植被样地相比,重度退化样地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49.8%、71.1%和70.0%;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退化程度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逐步降低。3)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与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其对表层(0−5 cm)土壤持水能力和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最明显,与原生植被相比,重度退化高寒草甸0−5 cm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饱和导水率分别下降了41.7%、42.9%、41.4%和84.4%,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高寒草甸0−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随着退化程度加剧,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随之降低;同时,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5 cm土层,高寒草甸地表草毡层是保持该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所在。
    • 公超; 张刘东; 李辉; 郭淑芹; 鲁秀娜
    • 摘要: 为提高干旱瘠薄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干旱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核桃(Juglans regia L.)为研究树种,将5目、10目、30目粒径的保水剂施入土壤中,分析保水剂对核桃幼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水剂能明显降低核桃幼苗的土壤容重,其中保水剂为5目、10目、30目时,核桃土壤容重分别是对照组的96.02%、96.59%、92.05%。(2)保水剂能明显改善土壤的持水性能,增加土壤有效水储存容量。施加保水剂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明显增加(P≤0.05),且保水剂粒径越小三种孔隙度在土壤中的占比越高,当保水剂粒径达到30目时,核桃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为对照的1.61倍、1.29倍、1.33倍。总体而言,保水剂能改善土壤持水、保肥和通气性能,提高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对干旱瘠薄地树木栽植有重要意义。
    • 张青青; 张桂莲; 伍海兵; 仲启铖; 何小丽; 徐冰; 梁晶
    • 摘要: 以上海市阔叶混交林、杉林、软阔林和硬阔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2013年不同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并以其为本底值探讨不同森林植被经历4年自然生长后SOCD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土壤容重、电导率(EC)、pH、全氮、全磷、C/N对其的影响,为上海市森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建议。结果表明:(1)2013年,上海城市森林的SOC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杉林>硬阔林>软阔林>阔叶混交林。相比2013年,2017年上海市阔叶混交林、杉林、软阔林和硬阔林的SOCD均降低,年均降低速率为0.59 t/(hm^(2)·a)、6.81 t/(hm^(2)·a)、3.89 t/(hm^(2)·a)和6.95 t/(hm^(2)·a)。上海市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年降低速率较大,且0—10 cm和0—30 cm的SOCD在0—100 cm的贡献率较低。(2)不同时期不同林型的SOCD影响因子不同。2013年,阔叶混交林、软阔林、硬阔林的SOCD受土壤容重、EC、pH、全氮、全磷、C/N影响不显著(P>0.05),杉林SOCD受全氮影响较显著(P0.05)。(3)结合土壤有机碳密度本底值以及年均降低速率,上海市在森林配置管理时可优先种植阔叶混交林和软阔林,并应通过添加氮肥、疏松森林土壤等措施改良土壤性状。研究为上海市林分管理在资源合理配置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城市森林土壤固碳能力评价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马星竹; 边道林; 郝小雨; 唐晓东; 周宝库
    • 摘要: 为了揭示耕作措施对东北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明了深松(ST)、免耕(NT)以及传统耕作(CT)对东北玉米田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容重、土壤三相比、土壤结构指数以及颗粒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处理能够显著降低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P免耕>传统耕作。种植玉米后,深松耕作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向理想型土壤转变,对于土壤培肥、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龙; 刘燕翔; 彭华伟; 张雨禾; 庄舜尧; 王美艳; 史学正
    • 摘要: 土壤容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土壤属性,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依据,对土壤容重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生产管理及土壤改良方案的实施。本研究通过系统采样,测定了毕节市植烟区653个样点的土壤容重、机械组成及有机质含量,分析了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结果表明:毕节市植烟土壤容重平均为1.20 g/cm^(3),变异系数为12.4%。在空间上,土壤容重以西部为高,中部略低。土壤母质及土壤类型对土壤容重影响较大,其中,红色风化壳及砂页岩类土壤容重较高,而粗晶岩发育土壤容重最小;土壤类型中,以紫色土容重最高,而水稻土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P<0.01)。依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土壤质地分级,本研究给出了七星关与威宁的部分地区为土壤容重改良的重点区。
    • 蔺博; 党晓宏; 高岩; 王浩; 闫宇
    • 摘要: 为了探明风沙区和黄土区采煤扰动塌陷后对土壤原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陕西省神东矿区大柳塔镇(风沙土区)与内蒙古上湾镇(黄土区)采煤塌陷裂缝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取样的方法,在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不同裂缝宽度(7、32、54和68 cm)距裂缝不同距离(0、1、3和5 m)土壤的含水量、容重及机械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整体表现为随裂缝宽度和距裂缝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土壤容重整体表现为距裂缝距离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土壤砂粒、粘粒和粉粒的比例为7∶2∶1,其中,砂粒含量均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含量在风沙土和黄土中具有一定差异;而粘粒含量在风沙土和黄土中分别为13.38%~26.79%、13.13%~26.56%,变化幅度较大;粉粒含量均较低。综上所述,土壤机械组成表现出采煤塌陷区土壤物理性质质量较差,采煤塌陷裂缝会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局部土壤水分和颗粒物散失,这一点在矿区植被恢复与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
    • 张一清; 王文娥; 胡明宇; 凌刚; 胡笑涛; 彭雄彪
    • 摘要: 土壤电导率能够间接反映田间养分或盐分含量,通过监测土壤电导率可以掌握土壤养分或盐分运移和利用情况。本文通过2种土壤容重、5种含水率条件下土柱入渗试验,利用5TE传感器对土壤体积含水率、体积电导率、温度等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容重及含水率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渗过程中,含水率和电导率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缓;电导率开始减小的时间较含水率开始减小的时间略有提前;当体积含水率一定时,孔隙水电导率随体积电导率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加;随含水率的增大,孔隙水电导率随体积水电导率增大的速率变慢;当体积电导率一定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孔隙水电导率逐渐减小,容重为1.35 g·cm^(-3)时减幅为9.52%~55.51%,容重为1.3 g·cm^(-3)时减幅为9.72%~54.62%;孔隙水电导率一定时,体积电导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容重为1.35 g·cm^(-3)时增幅为10.51%~124.75%,容重为1.3 g·cm^(-3)时增幅为10.76%~120.35%。对于2种容重情况,相同含水率下孔隙水电导率与体积电导率呈线性关系;在孔隙水电导率相同时,体积电导率随着容重的减小而略呈上升趋势,与容重1.35 g·cm^(-3)处理相比,容重1.3 g·cm^(-3)处理中含水率24%、25%、26%情况下的体积电导率分别提高1.95%、2.47%、1.44%。在入渗总水量有限时,土壤水含盐量随体积含水率的变化经历4个阶段,入渗过程中随着体积含水率持续增加,分为无盐溶出、含盐量快速增加和含盐量减小3个阶段,以及水分再分布过程中的体积含水率与含盐量均减小阶段;在第2个阶段末各工况溶出的盐量达到最大值,容重1.35 g·cm^(-3)处理中,平均体积含水率为20%、22.5%、25%、28%、31%的工况达到盐量最大值,分别为3.54、4.95、7.17、31.73、11.85 mS·cm^(-1);第4个阶段末达到设计的平均体积含水率。孔隙水电导率与体积电导率呈线性关系,其斜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是含水率的二次函数;可采用含水率和孔隙水电导率的乘积反映土壤溶液盐分含量。
    • 刘晓芳; 张智勇; 丁宁; 田福东; 李雅剑
    • 摘要: 为了减轻蓖麻连作障碍及土壤结构性退化,研究了不同年限蓖麻连作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团聚体随着连作年份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连作5年、10年蓖麻田分别较轮作对照提高13.27%、0.36%;土壤容重随着蓖麻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连作5年、10年、20年较轮作对照分别降低11.51%、6.47%、12.23%;土壤含水量较轮作对照分别提高2.61%、10.10%、1.31%。短期连作并未对土壤造成结构性退化,但连作10~20年的蓖麻田的微团聚体和粉黏粒高于轮作蓖麻田对照,造成土壤结构退化,不利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 周玉泉; 姚建忠; 王富; 杨斌
    • 摘要: 为阐明不同改造措施对晋北风沙区杨树退化林分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内杨树丰产林、油松纯林、杨树-油松混交林3种改造林分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蓄水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继续改造成杨树丰产林相比,退化林分改造成杨树-油松混交林后,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其蓄水能力甚至表现出了减弱的趋势。因此,从水源涵养方面考虑,研究区内杨树退化林不宜皆伐改造成油松纯林,应该参考针阔混交林分结构进行改造,以提高林地水源涵养能力。
    • 苟淇书; 党红凯; 马俊永; 张俊鹏; 李全起; 王欣
    • 摘要: 为合理高效利用河北低平原区浅层地下咸水资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矿化度(1,2,4,6,8 g/L)灌溉水对土壤盐分分布与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溉水中矿化度的增加,0~20 cm厚度的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同时土壤孔隙率逐渐降低.与淡水处理(1 g/L)相比,矿化度为2 g/L的灌溉水浇灌的麦田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盐分含量未出现明显增加;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株高以及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未呈现明显差异.然而,当灌溉水矿化度增加到4 g/L以上时,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盐分含量大幅增加,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籽粒产量出现显著下降,减产主要因素为咸水灌溉导致的冬小麦穗数减少.在该灌溉模式下,推荐冬小麦咸水灌溉的适宜矿化度低于2 g/L.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