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3年内共计124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5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160497篇;相关期刊326种,包括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年全国绿色公路发展论坛、第九届全国微灌大会等;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文献由369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智韬、韩文霆、冯韦皓等。

土壤含水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5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60497 占比:99.30%

总计:161621篇

土壤含水率—发文趋势图

土壤含水率

-研究学者

  • 张智韬
  • 韩文霆
  • 冯韦皓
  • 刘耶军
  • 卞蒙丹
  • 曾理彬
  • 李翠凤
  • 王乔坎
  • 王哲
  • 翁凯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春娟; 贾生海; 赵霞; 白有帅; 曹睿; 王艳琴; 杨耀峰
    • 摘要: 为探究河西绿洲地区枣树较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不同直径砂管灌土壤水分入渗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直径砂管灌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基本一致,湿润体呈近似椭球体分布,灌水结束24h内土壤水分存在再分布;水平和垂向入渗距离均与时间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水平和垂向平均土壤质量含水率的最大值均在出水口附近,且与距离有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在相同灌水量下,砂管灌直径为10cm更适宜,可为大田灌溉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 孙俊东; 韩兴; 黄月军; 肖兵; 佘长超; 王玲玲; 王凡
    • 摘要: 为揭示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及不同植被生长等级对重构土壤含水率影响的差异性,探寻最适宜的重构土壤材料配比,本文以内蒙古胜利矿区内排土场为研究区,对重构土壤复垦地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重构土壤的土壤含水率进行差异性分析,讨论了形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植被生长等级下,土壤重构方式为岩土剥离物∶煤矸石∶粉煤灰=3∶4∶3时,土壤含水率均较高;(2)当土壤重构方式相同时,不同植被生长等级下土壤含水率不完全受植被生长等级影响。土壤重构方式为岩土剥离物时,大田块一(15 d翻耕靶地一次)和大田块二(30 d翻耕靶地一次)在植被生长等级为1、2时,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重构方式为岩土剥离物∶煤矸石=2∶3时,大田块三(60 d翻耕靶地一次)和大田块四(当年翻耕处理并种植苜蓿)在植被生长等级为3时,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重构方式为岩土剥离物∶煤矸石∶粉煤灰=3∶4∶3时,大田块一(15 d翻耕靶地一次)和大田块三(60 d翻耕靶地一次)在植被生长等级为3时,土壤含水率最高,大田块二(30 d翻耕靶地一次)和大田块四(当年翻耕处理并种植苜蓿)在植被生长等级为1时土壤含水率最高。岩土剥离物、煤矸石、粉煤灰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其不同配比在重构土壤上的研究可以为表土稀缺矿区的复垦工作提供支撑,为全球草原露天矿区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 任富天; 张秋英; 杨广; 柏杨巍; 高红杰; 李兆; 刘山宝; 王健祺
    • 摘要: 稀土元素在国家经济、战略上意义重大,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稀土元素的需求急剧增加,由稀土矿山开采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原位浸矿开采过程中大量使用铵盐作为浸矿剂,造成矿区水土环境受到严重化学污染,其中尾矿土壤铵态氮残留尤为严重。然而,稀土矿区土壤中铵态氮沿深层剖面(200cm以下)变化机制仍不清楚。选择江西赣南足洞矿区典型离子型稀土尾矿矿山(2003年开始采矿,2007年闭矿),对表层土壤、深层土壤进行系统采样,共157件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土壤pH、质量含水率和铵态氮含量。结果表明:(1)土壤酸化严重和高浓度铵态氮残留是采矿活动遗留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2)矿山关闭12年后,尾矿土壤平均pH为3.87,铵态氮浓度为60~204.3 mg·kg^(-1),是未开矿土壤铵态氮背景值的12倍~40倍。(3)土壤pH和含水率影响铵态氮的吸附和解吸附过程,原位淋洗技术是去除残留铵态氮有效方法。研究成果有望为离子型稀土尾矿土壤中铵态氮迁移转化规律和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李建国
    • 摘要: 入汛以来,涞水县强降雨频繁,土壤含水率达到超饱和状态,一些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果园出现积水。部分果树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生长不良,甚至整株死亡现象,涝害严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涝害,重视涝害,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 聂瑾; 赵保卫; 刘辉; 杨哲; 马锋锋
    • 摘要: 为了研究小麦秸秆生物炭输入对休耕期农田土壤热性质的影响,共设置了3个小麦秸秆生物炭施用量水平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为0 kg·m^(-2)(BC0)、1 kg·m^(-2)(BC1)、4 kg·m^(-2)(BC4),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各小区土壤含水率、热容量、导热率、热扩散率和温度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加能显著降低土壤导热率和热扩散率,施加量越多,导热率和热扩散率值越低;热容量多次表现为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含水率受降雨和冻结波动较大,在无降水且无冻结条件下随生物炭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在低温冻融期随生物炭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热参数均与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C1与BC4处理的各热参数与含水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5 cm段土壤温度多次表现出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20 cm段土壤温度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大而减小。各处理的导热率、热扩散率均与5 cm段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20 cm段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见,在田间状态下,小麦秸秆生物炭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率进而影响土壤热性质,影响程度与生物炭施用量有关;小麦秸秆生物炭能通过影响土壤热性质进而影响土壤温度。
    • 李卓然; 马娟娟; 郑利剑; 郭向红; 杨彩霞; 陈金平
    • 摘要: 为了探究地膜残留对番茄生长的影响,通过设置8个残膜量处理(0、200、400、600、800、1200、1600、2000 kg/hm^(2)),分析土壤含水率、番茄生长指标、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膜量的增加可致使土壤含水率分布不均匀,随着残膜量的增加3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显著降低。当残膜量增加为2000 kg/hm^(2)时,茎粗与成熟期根茎比随着残膜量增加而波动降低,株高变化趋势保持稳定,无较大波动,产量下降18.59%。残膜量的增加,有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当残膜量处于600~1200 kg/hm^(2)范围时,番茄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升高81.47%、18.30%,有机酸含量降低28.57%。为了综合评价残膜带来的正负效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长、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知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综合得分会随着残膜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残膜量为200 kg/hm^(2)时,番茄生长及品质指标综合得分最高。大量地膜残留对番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会提升果实品质,因此将残膜量控制在特定阈值内,可减轻残膜对设施番茄造成的危害。
    • 曹睿; 贾生海; 赵霞; 白有帅; 许春娟; 王艳萍
    • 摘要: 通过室内试验,探究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砂子粒径分别为1~2mm、2~3mm、3~5mm,灌水结束24h后对湿润锋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润锋运移形状均呈椭球体;2~3mm砂子处理下湿润锋的运移距离最大,土壤含水率最高,能够更好地指导河西地区的实际生产。
    • 唐志瀚; 王猛猛; 张鹏; 曾健; 邓云鹏; 张倩
    • 摘要: 为探求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土壤水分及耗水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带埋深、曝气水平及灌水量对温室番茄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整个生育期内番茄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曝气处理番茄耗水量显著高于不曝气处理.相比于不曝气处理,曝气滴灌处理番茄产量提高10%.15 cm滴灌带埋深、溶氧值30 mg/L以及KP为0.75灌水量处理的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951.3 kg/hm^(2)和23.26 kg/(hm^(2)·mm).结果表明,曝气处理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曝气对于土壤含水率有一定影响,且曝气处理有助于番茄对水分的吸收.滴灌带埋深和灌水量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灌带埋深和曝气量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水量与滴灌带埋深、灌水量与曝气水平交互作用分别对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石文强; 许秀英; 张伟; 张平; 孙海天; 胡军
    • 摘要: 我国北方寒地温差大,土壤温差对近红外光谱测量土壤墒情有较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以北方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大范围温度胁迫下(-20~40°C)土壤的近红外光谱与土壤不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中的黑土,经烘干、过筛等操作处理后配置含水率范围在15%~50%内八种不同湿度的土壤样品,建立北方寒地土壤大范围温度胁迫下土壤的近红外光谱信息与含水率之间的定量预测模型。在全波段光谱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五种不同光谱信号预处理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SVM)、高斯过程算法(GP)三种智能算法建立北方寒地土壤近红外光谱与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效果。利用69组数据进行训练建模,BP神经网络相关参数设置为学习速率0.05,最大训练次数设置为5000,隐层单元数确定为20;SVM采用径向基函数,并利用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确定了最佳惩罚参数为0.87,使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提高;高斯过程算法内部采用马顿核。模型的定量评估采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表明,在建立的全部BP神经网络模型中,效果最佳的为S_G-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R^(2)为0.9609,RMSE为2.3797;在SVM模型中SNV-SVM模型的效果最好,模型的R^(2)为0.9911,RMSE为1.0815;在GP模型中S_G-GP模型的效果最好,模型的R^(2)为0.928,RMSE为3.2581,综上基于SNV预处理的SVM模型训练效果最优。利用剩余的35组光谱数据作为预测集验证模型性能,经模型对比分析发现基于SVM算法的预测模型效果优于其他两种算法,其中基于S_G的SVM模型效果最优,其预测模型的R^(2)和差RMSE分别为0.9921和0.7369。综合建模集与预测集的参数最终确定基于S_G的SVM模型为最佳模型。此模型可以作为大范围温度胁迫条件下(寒地)的土壤含水率有效预测方法,为设计优化适宜寒地便携式近红外土壤含水率快速测量仪提供科学依据。
    • 马臻; 张闯闯; 王俊发
    • 摘要: 本文以铧式犁犁铲为磨损研究对象,建立了犁铲-土壤离散元模型,并选择土壤含水率、运动速度、入土深度、翻土角度作为影响因素对犁铲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训练神经网络的数据以及不同数据的权重。同时通过田间试验与离散元模型仿真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离散元仿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应用离散元仿真得到的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犁铲的工作寿命进行了预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