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2-08-21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各土壤背景值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劣。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是土壤环境科学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无处不在,实际工作中土壤元素背景值的确定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目前对于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评价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对四种常用的土壤元素背景值确定方法,均值标准差法、累积频率法、标准化方法和深层元素比较法进行分析比较.均值方差法适用于对母质类型单一的区域进行土壤元素背景值评价;累计频率法与稳健估计相结合可对母质类型非单一区域进行较为准确背景值评价;标准化方法和深层元素比较法可以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适用于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背景值评价.
  • 摘要:本文以寒温带和中亚热带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等相关指标,以期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00cm深度内,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全国森林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同一剖面内,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逐渐减小;在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依次为草甸沼泽土>泥炭土>石质土>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在中亚热带则为,山地草旬土>黄壤>黄红壤>红壤>黄泥土>粗骨黄壤>粗骨红壤,与其它文献研究结果一致;且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 摘要:生物炭是生物质如木材、农作物废弃物、植物组织或动物骨骼等在缺氧或无氧和相对"较低"温度(《700℃)条件下热解而形成的固体产物.生物黑炭因碳组分的高度芳香化而具有生物化学和热稳定性,通常含碳量在40%~75%左右,可作为土壤的固碳剂;同时生物炭因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可作为吸附材料.另外,生物炭一般呈碱性,含有较高的碱度,施入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pH、CEC和养分有效性,降低铝的毒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因此,生物炭可以作为酸性土壤改良剂,并提高土壤肥力.在我国,土壤酸化日益严重,酸化趋势开始从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逐渐向全国蔓延,北方一些缓冲性能较强的土壤也发生着一定程度的酸化.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颗粒表面盐基离子的损失,引起铝离子和有毒重金属的活化,影响作物产量.因此,寻找新型高效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rn 生物炭因其热解方式和原材料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通常情况下,生物炭的热解温度越高,pH和缓冲性能越高,而不同原料制备而成的生物炭差异很大,生物炭灰分含量越高,pH越高,pH与灰分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将对不同类型生物炭的基本性质进行表征,探讨不同条件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并为筛选最优生物炭作为酸性土壤改良剂提供理论依据.rn 本实验采集了不同类型的原料(秸秆、落叶、水果皮和猪粪),在不同热解温度(300℃和500℃)和时间(2h和4h)下制备成生物炭,测定其产率,pH,EC(电导率),灰分(%),C(%),H(%),N(%),P(%)的含量以及总、交换态、水溶态盐基离子的含量等指标,探讨各类指标在不同条件(温度、时间和原料)下的变化规律,并筛选改良酸性土壤的最优生物炭.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生物炭的性质影响不大,而温度和原料对生物炭性质影响较大.热解温度上升,生物炭的pH,EC,灰分(%),C(%),N(%),P(%),总、交换态、水溶态盐基离子含量升高,而H(%),O(%)及产率下降.在不同原料制备而成的生物炭中,猪粪、果皮和树叶类生物炭的pH、灰分、P和盐基离子含量较高,而秸秆类生物炭的含碳量较高.因此,猪粪、果皮和树叶类生物炭比较适合用于提高酸性土壤的pH,并增加土壤养分;而秸秆类生物炭则适用于土壤固碳,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 摘要:随着我国东蚕西移战略的实施,广西21世纪初已成为我国桑蚕主产区.然而,近年来广西桑蚕区先后出现了桑叶失绿现象.为查明桑叶失绿病成因及危害,本研究调查了失绿桑园的植株生长、土壤环境及植株营养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桑蚕主产区均出现桑叶失绿现象,失绿幼叶叶绿素及生物产量仅为对照的7.5~44.9和58.5%~93.9%;发病桑园土壤为水稻土,受pH 7.9~8.2的灌溉水的影响,土壤pH值(7.38~8.15)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土壤有效铁含量(4.50~24.56 mg·kg-1)极显著低于对照;失绿植株幼叶铁含量较低,+1~+6叶铁含量仅为对照的69.6~77.9%,幼叶中铁含量为68.88~178.10 mg·kg-1,极显著低于对照;叶面喷施1%柠檬酸铁10d后桑叶复绿,叶绿素含量和活性铁含量分别提高了3.0倍和6.4倍.这些结果说明,水稻土上的桑叶失绿病是严重的植株铁素营养缺乏症,由土壤及灌溉水pH过高诱导土壤缺铁引起.
  • 摘要:本文针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冲洪积扇平原绿洲的典型农田土壤的室内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质地及水盐条件下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光谱反射率表现为:粘土>粉粘壤土>砂壤土;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光谱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利用BP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含盐量与其反射率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在土壤含水量的反射率特征波段内,构建了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本研究对于新疆农田土壤的水盐高光谱动态监测以及评估地区土壤水盐运移有重要意义.
  • 摘要: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为例开展辣椒田间"3414"肥效试验,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对研究区辣椒肥效变化的影响情况,旨在揭示攀西河谷区域辣椒测土配方施肥的配方结构和肥效特征,同时为辣椒测土配方施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世农2号最佳施肥比例为氮、磷和钾分别11.85、9.03和8.67公斤/亩;奇丽金字塔最佳施肥比例为氮、磷和钾10.74、4.42和7.18公斤/亩;雅坪6号最佳施肥比例为氮、磷和钾6.24、3.28和6.49公斤/亩.说明不同品种在不同肥力水平上氮、磷和钾肥施用差异很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品种,不同肥力水平采取适宜的肥料施用配比,防止过量施用造成减产.
  • 摘要:本文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础上,收集全国各地变性土资料,对中国变性土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划分中国变性土系统分类,增添了寒变性土、干热变性土两个亚纲,并增加了颜色等划分指标划分出一些新的变性土土类、亚类.根据已有资料,整理归纳变性土土族划分标准和命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变性土土系的划分标准及命名.
  • 摘要:本论文从不同微生物培养同一土壤出发,选择培养时间最长,最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土壤Hu的研究增添新的研究资料。采用元素分析法,差热分析法及红外光谱法对添加玉米秸秆的暗棕壤在不同微生物培养条件下,选择培养时间最长的样品测定其胡敏素(Hu)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微生物促使暗棕壤Hu的氧化度升高,放线菌促使暗棕壤Hu富含O、N的有机质数量增加,缩合度增加.从差热分析谱图中可以得出:不同微生物均促使暗棕壤Hu的芳构化程度低,裂解时能量少,真菌的作用最大.放线菌促使暗棕壤Hu分子结构简单化,细菌和真菌对暗棕壤Hu脂族结构和外围羧基官能团的影响很小.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土壤加入玉米秸秆后真菌促使暗棕壤Hu的芳香化合物增加,分子结构复杂化.
  • 摘要:本文以吉林西部前郭县套浩太乡西北草原为研究区域,选取封育草原、退化草原、旱田、新水田及老水田五种不同利用方式盐渍化草甸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现代研究方法对土壤黏粒矿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矿物均以2∶1型层状铝硅酸盐矿物为主,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伊利石、伊利石—白云母混层矿物、蛭石;也含有一定数量的1∶1型层状铝硅酸盐矿物高岭石、少量的绿泥石及1.42nm的间层矿物.黏粒矿物的组成特点说明土壤在弱淋溶环境下,白云母风化脱钾变成伊利石再脱钾变成蒙脱石和蛭石,土壤中间过渡的间层及混层矿物较多.
  • 摘要: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剖面构型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旨在为吉林玉米带黑土的培肥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黑土两种剖面构型玉米根系干重、根长及根表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土层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剖面构型对玉米根系干重及其分布的影响较大,吐丝期,根干重在0~40cm内同一土层中,吐丝15天后到成熟期,0~60cm内同一土层中,均表现为"平面型"构型玉米根干重显著高于"波浪型"构型的玉米根干重.而玉米根长及根表面积与根系干重的动态变化不很一致.两种剖面构型对玉米根系均主要集中分布在0~40cm土层.
  • 摘要:植物光合与水分生理特征是植物逆境适应能力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极端生境下,水分条件有时成为造林成败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三个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与蒸腾作用在由灌溉引起的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空间差异及干热季转向湿润季时的时序差异.结果表明,灌溉能有效地提高植被恢复树种在3月干季和5月干热季时的叶水势;灌溉能显著减轻或解除木豆、大叶相思和印楝在于季或干热季节所受到的光合抑制,且其对光合能力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干热季节,而随着湿润季节的来临而减弱;无论在干季、干热季节,抑或在湿润季节,灌溉条件下供试树种的蒸腾速率均高于无灌溉条件时;灌溉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树种、季节而异.
  • 摘要:粉粒>粗砂粒>细砂粒,墓本上有随着粒径增大吸附量降低的趋势,只有细砂粒和粗砂粒不遵循这一规律,初步判断是由于其有机质含量及矿物组成的差异引起的.两种土壤粗砂粒与细砂粒的动电电位(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显示,相同pH下两种土壤粗砂粒的Zeta电位都要比细砂粒的低,表明粗砂粒表面带有较多的负电荷,这是其能吸附较多的Cd2+的原因之一。另外,红壤与黑土的粗砂粒的有机质含量是细砂粒的2.00-4.02倍。去除有机质后,黑土和红壤的粗砂粒与细砂粒之间镉吸附量的差异明显变小,据计算,约72%-78%的差异是由有机质引起,且去除有机质后的红壤与黑土同一粒级间吸附量的差异也明显减小。rn (4)两种土壤4种不同粒级组分镉的解吸率都有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每种土壤的各粒级组分间无显著差异。rn (5)黑土各粒级组分对镉的吸附量均大于红壤相应粒级组分的,这与两种土壤物质组成的差异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有关。随pH的增大,红壤各粒级组分的镉吸附量增幅比黑土的大,这可能是由于红壤是一种可变电荷土壤,其所带电荷受pH的影响比为恒电荷土壤的黑土更大。">土壤对镉的吸附和解吸是影响镉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生物有效性及其向地表和地下水迁移的重要因素.土壤对镉的吸附和解吸受土壤类型、土壤溶液的组成和土壤的化学及矿物学特性的影响.土壤各粒级组分在理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组分吸附的镉其环境学归宿的差异,而pH是影响吸附解吸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将红壤和黑土用"湿筛法+沉降法+离心法"分别分离为不同粒级组分(粘粒≤2 μm,粉粒2~20 μm,细砂粒20~200 μm,粗砂粒200~2000 μm),然后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pH(3.5~7.0)对红壤和黑土不同粒级组分吸附解吸镉的影响.结果表明:rn (1)随pH的升高,两种土壤的4种不同粒级组分的镉吸附量和解吸量都随之增大.如:pH=6.611±0.03时,红壤粘粒、粉粒、粗砂粒、细砂粒的镉吸附量分别为92.84±0.85 mmol·kg-1、83.47±0.57 mmol·kg-1、68.69±2.27 mmol·kg-1、47.67±2.27 mmol·kg-1,比pH=3.56±0.04时分别增加了286.8%、399.0%、390.7%、322.9%e pH=6.74±0.06时,黑土粘粒、粉粒、粗砂粒、细砂粒的镉吸附量分别为139.4±3.13 mmol·kg-1、114.7±2.84 mmol·kg-1、97.95±2.56 mmol·kg-1、59.60±0.57 mmol·kg-1,比pH=3.52±0.00时分别增加了122.0%、148.6%、245.7%、222.4%。pH=6.61±0.03时,红壤粘粒、粉粒、粗砂粒、细砂粒的镉解吸量分别为68.81±0.86 mmol·kg-1、61.89±0.46 mmol·kg-1、51.52±1.90 mmol·kg-1、35.46±2.65 mmol·kg-1,比pH=3.56±0.04时分别增加了241.2%、341.4%、327.0%、256.8%。pH=6.74±0.06时,黑土粘粒、粉粒、粗砂粒、细砂粒的镉解吸量分别为94.00±3.74 mmol·kg-1、76.39±2.07 mmol·kg-1、63.95±O.19 mmol·kg-1、39.04±1.32 mmol·kg-1,比pH=3.52±0.00时分别增加了97.45%、108.2%、159.7%、147.4%。rn (2)对Cd在各粒级组分中的分配系数Kd(土壤所吸附的镉与溶液中未被吸附的镉的浓度的比值)的对数值与pH值进行拟合,其结果显示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与pH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2在0.960-0.990(n=6),供试的各粒级组分对偏的专性吸附随着pH的增加而加强。rn (3)两种土壤4种不同粒级组分镉的吸附量由高到低都为粘粒>粉粒>粗砂粒>细砂粒,墓本上有随着粒径增大吸附量降低的趋势,只有细砂粒和粗砂粒不遵循这一规律,初步判断是由于其有机质含量及矿物组成的差异引起的.两种土壤粗砂粒与细砂粒的动电电位(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显示,相同pH下两种土壤粗砂粒的Zeta电位都要比细砂粒的低,表明粗砂粒表面带有较多的负电荷,这是其能吸附较多的Cd2+的原因之一。另外,红壤与黑土的粗砂粒的有机质含量是细砂粒的2.00-4.02倍。去除有机质后,黑土和红壤的粗砂粒与细砂粒之间镉吸附量的差异明显变小,据计算,约72%-78%的差异是由有机质引起,且去除有机质后的红壤与黑土同一粒级间吸附量的差异也明显减小。rn (4)两种土壤4种不同粒级组分镉的解吸率都有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每种土壤的各粒级组分间无显著差异。rn (5)黑土各粒级组分对镉的吸附量均大于红壤相应粒级组分的,这与两种土壤物质组成的差异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有关。随pH的增大,红壤各粒级组分的镉吸附量增幅比黑土的大,这可能是由于红壤是一种可变电荷土壤,其所带电荷受pH的影响比为恒电荷土壤的黑土更大。
  • 摘要:探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土壤有效镍的含量及时空分布状况,同时为建立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科学合理指导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使用GPS对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样品进行定点采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效镍含量,同时采用传统统计学、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土壤有效镍含量处于0.02~7.28 mg kg-1,平均值为0.93 mg kg-1,均处于中等程度变异;在玉米种植前及收获后土壤有效镍含量随采样深度增加而降低,而在玉米抽穗期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中有效镍含量以玉米抽穗期最低.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效镍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其分布呈现出很好的时空变异特征,其中含量超过1.00 mg kg-1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梨树、长春、德惠和榆树境内,占玉米主产区的30%以上.
  • 摘要:本研究于2010-2012年在江西省泰和县退化红壤区进行,以枫香纯林、湿地松纯林和枫香湿地松混交林三种重建森林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碳氮磷添加对凋落叶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能为研究森林凋落物分解规律及其对N沉降等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建森林类型下,不同处理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C、Mix-H、N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枫香纯林蔗糖酶、纤维素酶和天门冬酰胺酶的活性;与湿地松纯林的情况相似,参照CK,外源C、N、P添加能显著抑制枫香湿地松混交林三种土壤酶活性.同一林型,冬季里土壤酶活性要显著低于夏季的.相对于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来说,外源C、N、P的添加更易促进阔叶纯林土壤酶活性.土壤酶在生态系统的凋落叶分解和养分循环所必需的催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涉及一系列的微生物、动植物及其分泌物。有关外源C, N, P添加对重建森林土壤酶活性变化影响及其与凋落叶分解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
  • 摘要: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有较低的电荷零点、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负电荷量等特点,其表面活性强,化学行为活跃,因而对锰矿物研究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Vodyanitskii,2009).土壤中的锰矿物一般是经过长期干湿交替形成的(安芷生和魏兰英,1979),本文在接近自然土壤条件下模拟合成锰矿物,并探讨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合成锰矿物的方法为,将1mol/L的MnCl2溶液以1mL/min的速度滴加到恒定温度(分别为30℃、50℃、70℃、90℃、110℃)的KMnO4溶液中(控制KMnO4浓度,分别使KMnO4/MnCl2摩尔比例R为1、2、3、4),并强力搅拌,滴加完后继续恒温搅拌30min,冷却后于60℃下老化48h.并通过与常用的HC1还原KMnO4的方法对比,探讨了不同KMnO4和MnCl2的摩尔比例R、合成温度对合成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土壤矿物和土壤环境化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以暗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和Cu2+浓度条件下,粗胡敏素(CHM)与胡敏酸(HA)或富里酸(FA)共存时对Cu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无论HA或FA存在与否,CHM对Cu2+均表现出相同的吸附规律;但与CHM单独存在时相比,CHM与HA或FA共存时Cu2+的吸附量增加,并且与FA共存时的吸附量高于HA;随HA或FA浓度(0~100 mg L-1)的增加,CHM对Cu2+的吸附量逐渐增大,但当HA浓度增至80 ~ 100 mg L-1时,CHM对Cu2+的吸附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的拟合程度最好,CHM与HA、FA共存时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2.99、 25.00 mg g-1,CHM与FA共存时的吸附强度大于HA.表观自由能变(△G)计算结果表明,CHM与HA、FA共存时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过程,并且与FA共存时的吸附自发性高于HA.
  • 摘要:以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发酵的沼液作为有机肥,研究其对土壤质量及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设置6个沼液用量的盆栽试验处理,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各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的pH,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K含量均与沼液的施用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8、0.637、0.710(P<0.01=;各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内,本试验设计中沼液最高用量条件下(每667m272t),土壤质量是安全的.施用沼液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促进小白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小白菜Vc、可溶性糖含量;T5处理小白菜的Cr、Zn和Cd含量均超标,说明大量消解沼液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重金属Cr、Zn、Cd在蔬菜作物中的积累问题.
  • 摘要:在湖北省大冶市庙宇垴村铜、镉污染土壤上进行稻草与工程菌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稻草的施用量为5.2 t/hm2、 10.3 t/hm2和23.2 t/hm2,工程菌用量为108 CFU g-1.选取生菜为供试作物,55天后收获,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研究了稻草与工程菌的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稻草与工程菌的施用使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上升.与对照相比,施用稻草与工程菌后土壤pH上升0.23~0.66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3.2%~41.5%.稻草与工程菌的施用使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与对照相比,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0.23~1.33倍,纤维素活性增加8.8%~37.7%,脲酶活性增加0.33~2.15倍,磷酸酶活性增加18.81%~57.2%,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34.2%~64.1%.而施用稻草与工程菌后,非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提高2.53~4.51倍.根际土壤中,只有高水平稻草与工程菌的联合施用可使土壤蛋白酶活性提高27.2%;其余处理均抑制蛋白酶活性,其值降低27.7%~44.5%.稻草与工程菌的施用增加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数量.施用稻草与工程菌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29.2%~143%;土壤微生物数量亦呈增长趋势,其中细菌数量增长0.64~1.48倍,真菌数量增长0.91~4.60倍,放线菌数量增长0.31~3.13倍.
  • 摘要:通过研究湘西植烟旱地土壤翻压不同绿肥后对其主要物理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翻压还土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主要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和持水能力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绿肥翻压还土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显著,放线菌增加了1.0~4.6倍,真菌增加60%~120%,微生物生物量增加12.2%~145%,细菌的变化则相对较小;不同绿肥以燕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激发效应和影响最小.
  • 摘要:镁、钾营养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3个镁浓度(0.05、1.0和5.0mmol L-1)和3个钾浓度(0.1、2.0和6.0 mmol L-1),在玻璃温室条件下研究了镁、钾交互作用对水稻(Oryza sativa L.)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缺镁不仅没有被中度钾的供应所弥补,而且钾的过量供应加重了镁的缺乏.当水稻植株地上部镁的浓度小于1.1 mg g-1时,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显著下降,而缺镁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增加.
  • 摘要:有机肥料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其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它是绿色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料.但有机肥料生产中所选用的有机原料的有机质含量必须较高,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优质产品.而一些规模小或新建的有机肥厂不具备检测能力,在选料上比较盲目,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rn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被认为是最好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且设备简单,目前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有机质的测定均采用沸水浴重铬酸钾容量法。有机原料是生产有机肥料的重要原料,对于肥料生产企业而言,为了克服选料上的盲目性,保证产品质量,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以选取适宜的生产原料尤为必要。沸水浴重铬酸钾容量法由于水浴升温慢、耗时长,而且每次所做样品数量有限,因此工作效率较低.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2011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测定方法为标准方法,对其中的沸水浴加热氧化条件进行了改进,即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同时对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方法相比,恒温烘箱100℃加热氧化30分钟和175℃加热氧化10分钟这两种方法所测得的不同有机原料(风化煤、鸡粪、牛粪、污泥、泥炭、糠醛渣)的有机质含量准确可靠,而且高效、快捷、更为实用,同时简化了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尤其恒温烘箱175℃保温氧化10分钟比沸水浴加热氧化时间缩短了2/3。因此恒温烘箱100℃加热氧化30分钟和175℃加热氧化10分钟这两种方法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可以在肥料生产企业推广应用。
  • 摘要:本文选择青藏高原及东北部边缘的西藏和祁连山的5种典型土壤,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及分解情况,以期为估算土壤固碳能力估算、评价土壤碳库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和反馈及高寒地区土壤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依据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通过室内控温控湿条件下的土样培养实验,研究了高寒地区几种典型土壤总有机碳库、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特征及有机碳周转特征.不同类型土壤总有机碳库和惰性碳库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缓效碳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活性碳库间无显著性差异.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与总有机碳库、活性碳库和缓效性碳库顺序一致.研究显示活性碳库与有机碳日释放速率峰值满足y=Ax+B(P<0.01).土壤有机碳按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惰性碳库的顺序进行周转,可分为快速分解阶段、缓慢分解阶段和平衡阶段.三次多项式方程能很好表达有机碳累积释放量与时间的关系(R2>0.98).
  • 摘要:土壤水分遥感监测一直是国内外遥感应用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题之一。土壤干湿状况是监测土壤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文、气象、农业等领域的重要基础信息.开展大范围土壤含水量的调查能够给土壤旱情和区域洪涝灾害监测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利用MODIS产品数据MOD13A2和MOD11A2获取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地表面温度(Ts),使用DEM高程校正温度数据后构建Ts-EVI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反演杭州市2010年5月下旬和11月下旬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并使用同时相野外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发现TVDI指标和20cm深度的实测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能够较好地反映该深度的土壤含水量.
  • 摘要:本文以育苗移栽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项日中稚荐的"3414"正交回归试验研究了四川盆地遂宁组母质发育而成的红棕紫色水稻土(两季田)上油菜的肥料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NPK三因素对移栽油菜增产量的排序为N>P>K;油菜各器官养分累积吸收量随养分施用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加.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果模拟显示,本试验条件下,移栽油菜N、P2O5和K2O的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35、90和60 kg/hm2.
  • 摘要:近年来围绕秸秆还田与农田土壤理化特性及作物响应机理相关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重视的热点问题。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辽宁凌源市和阜蒙县两地进行玉米秸秆不同用量的整秆深施还田试验,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研究不同秸秆施用量对草甸褐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凌源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略大于阜蒙,秸秆还田后规律与其相同.凌源和阜蒙两地,土壤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的含量均是0~20cm(表层)大于20~40cm(亚表层).秸秆还田使凌源、阜蒙两地土壤表层和阜蒙土壤亚表层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均增加,而使凌源土壤亚表层胡敏酸(HA)、胡敏素(Hu)含量降低.两试验地土壤PQ值都是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秸秆还田在试验范围内有利于玉米产量的增加.
  • 摘要:磷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在所有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并是潜在的不可再生资源,对磷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土壤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农业生产中,磷由于受到土壤组分,如铁氧化物的吸附、固持等作用而降低有效性.如何有效利用土壤中被固定的磷素、减少磷的固定,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从pH、微生物、有机质、低分子有机酸等方面研究各因素在提高土壤磷有效性方面的作用。本试验从西藏草甸土和沈阳棕壤中提取胡敏酸,以实验室人工合成的针铁矿为载体,先将磷吸附在针铁矿表面,制备针铁矿—磷复合体。设置不同胡敏酸种类与浓度、pH以及反应时间,研究胡敏酸对针铁矿—磷复合体中磷的释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rn (1)两种胡敏酸均能促进磷的释放,磷的释放量随着胡敏酸浓度(5mg/l-100mg/l)的增加而增大;其中草甸土胡敏酸处理的磷释放量明显高于棕壤胡敏酸处理的(P<0.01=,前者对磷的最大释放量比后者高0.277g/kg.rn (2)在pH梯度试验中,随着pH(3.0-8.0)的增加,磷的释放量逐渐增加,并达到极显著水平。pH为3时,草甸土胡敏酸和棕壤胡敏酸的磷释放量分别为0.173g/kg和0.170g/kg; pH为8时,磷的释放量分别为2.27g/kg和1.95g/kg.rn (3)在动力学试验中(0-15d),设置固定过程pH和只控制初始pH两个处理。在两种不同处理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磷的释放量逐渐增加,草甸土胡敏酸对磷的释放效果优于棕壤胡敏酸。在固定pH处理下,1d时,草甸土胡敏酸和棕壤胡敏酸的磷释放量分别为0.497g/kg和0.419g/kg;15d时,磷的释放量分别为0.640g/kg和0.625g/kg。同时,控制初始pH处理下磷的释放量大于固定整个过程pH的磷释放量(P<0.01=,在15d时,草甸土胡敏酸和棕壤胡敏酸处理的磷释放量分别高出0.808g/kg和0.657g/kg.rn (4)利用表观一级动力学方程、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分别对两种处理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固定过程pH的动力学试验中,两种胡敏酸对磷的释放较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方程,说明此条件下磷的释放动力学可能只涉及针铁矿表面磷的简单扩散过程;对于不控制过程pH的试验中,两种胡敏酸对磷的释放动力学则较符合Elovich方程,说明磷酸根的释放主要以多个扩散机制为特征,反应涉及磷酸根从针铁矿内部向外的扩散以及包被胡敏酸结构的干扰等使矿物表面点位能量分布不均匀等机制,从而使磷的释放不仅仅受限于表面反应;草甸土胡敏酸的Elovich方程(q=A+Blnt)中的B值(B=4.092)大于棕壤胡敏酸处理的(B=3.363),说明草甸土胡敏酸对磷释放速率比棕壤胡敏酸快,这与两种胡敏酸自身性质有关.
  • 摘要:对氨态氮肥而言,硝化作用是产生N2O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硝化抑制剂和氮肥混用往往能有效减少N2O释放.然而,研究表明,在不同土壤中,硝化抑制剂对N2O产生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传统观念认为,这种差异源于硝化抑制剂的吸附和降解.而事实上,目前应用较多的硝化抑制剂,包括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NP)和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主要作用于氨单加氧酶(ammonia monooxygenase,AMO).因此,可以推测,N2O排放对硝化抑制剂响应与拥有AMO的微生物群落对硝化抑制剂的响应一致.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等技术研究了硝化抑制剂NP对我国具代表性的潮土、黑土和水稻土三种农业土壤施用尿素后N2O排放和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尿素(Urea)和尿素+NP(Urea+NP)三个处理。采用标准的培养法,将20 g相当于干土中的土壤加入125 ml玻璃瓶中,含水量调至5O%田间含水量。尿素的添加量为100 mgkg-1,NP的添加量为0.3 mg kg-1。用丁基胶塞密封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培养,分别于培养后1,4,7,14,25,36,50 d,用注射器采集瓶中气体测定N2O浓度。其中第7,14,25,36,50 d破坏性取样,测定土壤无机氮浓度和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特征。每次气体采集后,通风5 min后再密封培养。研究表明,添加尿素后,潮土N2O排放速率急剧上升,而黑土的反应较弱,水稻土介于前两者之间,三种土壤中,AOB丰度对尿素的响应与N2O的响应模式非常吻合,而尿素仅提高水稻土AOA的丰度;当尿素与NP一起施用后,N2O排放速率在第25 d前与CK无差异,或低于CK,与AOA和AOB丰度的响应模式类似;最终N2O排放速率与AOB,而非AOA形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尿素和硝化抑制剂主要通过调控土壤氨氧化细菌、而非氨氧化古菌的生长来影响N2O排放速率。
  • 摘要:成都平原高产水稻土有其独特的肥力特征,研究土壤肥力特征及粮食生产能力变化,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利用技术对策,对高产水稻土生产能力提升与保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郫县高产水稻土的分布及面积、土壤环境与肥力特征、生产水平和定向培育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水稻土具有地势高、排水畅、土体厚、肥力高,且水、肥、气、热协调能力强的特征,高产水稻土水稻产量为8250~9750 kg/hm2,小麦产量为4500~6000 kg/hm2,油菜籽产量为2250~3000 kg/hm2.因地制宣地采取科学施肥、合理深耕、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等培肥措施是巩固和增加现有高产水稻土的面积以及保障成都平原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 摘要: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动物粪便、动物残体、草本残体、木本残体五年后对黑土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热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本残体处理HA脂族结构稳定性最强,而动物残体处理稳定性最弱.与CK相比,除木本残体外,其他有机物料使HA芳核缩合度降低.动物残体FA脂族结构稳定性最弱,而木本残体FA中脂族结构增多,且稳定性变强.有机物料的施用使FA芳核缩合度降低,而使HMc缩合度升高,且各有机处理间存在差异.施用有机物料后HMc脂族结构稳定性降低,并以动物残体作用最明显.
  • 摘要:间套作系统中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与土壤状况、生长季节和间套作模式有关.一般而言间套作作物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单作,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取决于生态位时空差异、水分补偿效应和水肥互补作用.本文从影响作物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土壤水分动态、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表面覆盖、土面蒸发、植物蒸腾、降雨等因素和作物的水分利用率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提出了今后间套作系统中土壤水分研究应关注通过调控根系改变水分时空差异、通过水肥互作改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通过改变间套作耕作措施节约灌溉水,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间作系统及复合群体的水分利用效率.
  • 摘要:本研究在湖南湘西和湘南两大烤烟生态区分别选择典型县采集土壤剖面样,比较分析了两大烟区在农业地质背景如海拔、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土壤风化发育程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土壤特征如土壤酸碱度、土壤质地、养分状况和腐殖质组成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大烟区成土母质均以石灰岩风化物为主,其中湘西烟区海拔相对较高(平均海拔为710m),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和黄壤为主,土壤的化学风化、淋溶程度相对较强,而湘南烟区海拔相对较低(平均海拔为255m),土壤类型以水稻土为主,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土壤质地要比湘西烟区粘重,土壤中有较多地球化学元素相对富集,其中土壤全量N、P及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铁、铜、锌含量均高于湘西烟区.两大烟区土壤在酸碱度和腐殖质品质上也存在差异,湘西烟区植烟土壤的pH值明显低于湘南烟区,而腐殖质品质却高于湘南烟区.农业地质背景与土壤特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两大烟区烤烟形成不同风格香型和品质.
  • 摘要:本试验通过在松华坝的两条支流——冷水河和牧羊河沿岸采集土样并进行全磷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影响松华坝流域土壤中磷素释放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松华坝流域土壤中总磷含量在三个采样时期总体呈下降趋势;(2)土壤磷素流失量与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越高,磷素流失量也越大;(3)土壤磷素释放与土壤含水量关系比较密切,土壤含水量越高,磷素释放风险越大.
  • 摘要:蛇纹岩土壤具有高含量之铬与镍及低钙/镁比值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将构成农作物安全与生态危害的问题.本研究采集自15个土壤剖面的95个土层样品,土壤剖面分别来自中国台湾东部及日本西部地区,研究目的在于验证风化过程中,蛇纹岩土壤的有效性铬及镍含量是否随钙/镁比而变动.结果发现,土壤中总铬与总镍含量皆随深度而渐增,总铬范围为1370~1670 mg/kg,而总镍为1310~1890mg/kg.DTPA萃取之铬与镍含量于各土层间无一定趋势,但皆远低于总铬与总镍含量.然而,土壤中之可交换性钙/镁比值与DTPA可萃取之铬与镍呈现显著负相关(r=-0.32,-0.22,p<0.05),此结果显示蛇纹岩土壤风化过程中,可交换性镁的流失将伴随有效性铬与镍的减少.所有供试土壤由于风化程度差异甚大,导致铬与镍含量的范围极大。然而,总铬与总镍含量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且土壤中总钙/镁值皆与总铬和总镍间也具有显著负相关,因此可作为判定土壤是经人为污染或土壤本身铬、镍背景浓度高的指标。此外,可交换性钙/镁值会随着有效性铬及镍浓度的减少而显著增加;未来,需要更多不同风化环境下的蛇纹岩土壤来确认钙、镁、铬与镍彼此间的关联性。
  • 摘要:研究了保水剂与氮肥(尿素)的互作效应的对氮素缓释效果.结果表明:保水剂与尿素混合施用可以增加土壤碱解氮的含量,保水剂在前期能吸附固定土壤和肥料中氮素,减少了土壤中氮素的挥发和损失,到了后期再释放出来供作物生长使用,提高了氮肥利用率,起到了缓/控释的作用,试验后期B3F2和B3F3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通过测植株全氮发现,保水剂与氮肥(尿素)混施还可以提高作物体内的全氮含量,促进植株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在试验中表现效果最好的处理是B3F2,其次是B3F3.
  • 摘要:以低产淹育水稻土(黄泥田)及水稻秸秆为供试材料,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尿素、猪粪)及促腐菌剂添加对秸秆分解的影响,探讨了秸秆腐解效果及其过程中碳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菌剂添加可促进尿素和猪粪两种氮素处理中CO2—C的释放,但对猪粪处理的促进作用优于尿素处理.就CO2—C释放速率而言,尿素处理小于猪粪处理,这种差异在菌剂添加后变得显著(P<0.05);就CO2—C累积释放量而言,无论添加菌剂与否,尿素处理均极显著小于猪粪处理(P<0.01).菌剂添加对氮素总量及其中NH4+—N和NO3-—N的转化无显著影响.无论添加菌剂与否,尿素处理与猪粪处理中NH4+—N和NO3-—N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而言,猪粪添加在补给黄泥田氮素水平的同时可促进秸秆的快速腐解,是适用于华中稻区低产黄泥田的冬季固碳保氮、夏季快速腐解的土壤快速培肥措施.
  • 摘要:铜锌盐类常作为家畜饲料的添加剂,以促进饲料转换效率及增进产量,却也导致家畜排遗含有高量铜锌累积.厩肥在制作成堆肥施用后,可增加土壤有机碳,使土壤肥力上升,然而其所含之高量铜锌可能因此造成作物及土壤质量下降.本研究目的为评估含高量铜锌之堆肥施用后,铜锌对小白菜及水稻质量及产量之影响.盆栽试验选用市售六种堆肥搭配三种施用量(20,40,60 t/hm2)、化肥处理及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小白菜及稻米产量皆因堆肥施用而增加.堆肥施用亦提高土壤全量铜锌浓度;小白菜锌浓度于部分堆肥处理中有偏高的现象.整体而言,作物可食部位铜锌浓度仍在正常范围内(小白菜铜:1.8~10.4 mg/kg,锌:39~160 mg/kg;糙米铜:0.6~4.0mg/kg,锌:58~79 mg/kg).以氯化钙萃取土壤生物有效性锌浓度与小白菜植体锌浓度具良好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小白菜植体锌浓度之指标.本试验亦评估长期施用堆肥下,重金属累积对土壤质量及作物之安全性,当堆肥施用造成土壤累积锌浓度达449 mg/kg时,小白菜锌浓度可能高达400 mg/kg,对作物食用安全具有潜在威胁.
  •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湘南地区祁阳县和冷水滩区第四纪红土丘岗区的幼林柑橘套种西瓜、牧草、夏季旱作物、油菜和幼林油茶套种西瓜几种农林间套作模式红壤以及柑橘单作、油茶单作、西瓜单作红壤、荒地红壤的酸性和交换性以及大、中、微量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的酸化非常严重,土壤的pH都低于4.5,土壤交换性酸均很高,达5.Ocmol/kg左右;土壤的保肥能力均为中等偏下,以油茶间套作(B)土壤的保肥能力最强;柑橘间套作(A)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3+最小,其潜性酸最小,土壤的交换性盐墓含量和盐基饱和度最高,其肥力、保肥和缓冲能力最强;所有种植模式土壤的交换性酸均以交换性Al3+为主,其交换性盐基主要以交换性Ca、Mg的形式存在,特别是交换性Ca。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CEC含量差异显著;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Al3+和交换性K、Na、Ca、Mg含量差异不显著。成年油茶林和幼年油茶林土壤的pH,CEC,ECEC、交换性Al3+、交换性酸、交换性K、Na、Ca、Mg含量差异不显著;成年油茶林土壤CEC,ECEC和盐墓饱和度高于油茶幼年林,说明原始荒地开垦种植油茶后,土壤的酸化状况得到改善,土壤的保肥能力有所增强。(2)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机质、全N含量缺乏,全P、全K含量适宜,有效P含量丰富,碱解氮、速效K含量较适宜;有效Ca、Mg、S、Fe、Mn、Cu、Zn、B含量丰富;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效Si,Mn含量均低于荒地(D),说明Si,Mn元素没有得到有效地补充,应适当补充Si肥、Mn肥。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机质、大量养分、有效Mg、有效S、有效Si、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含量差异不显著,有效Ca含量差异显著,油茶间套作(B)与其他三种模式土壤的有效B含量差异显著;成年油茶林土壤的大量、中量和微量养分均大于幼年油茶林。
  • 摘要:为了弄清不同施肥结构对侵蚀红壤的修复效应,以中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网纹层土壤(W)和均质层土壤(J)、花岗岩红壤的淀积层土壤(H)和板岩红壤的淀积层土壤(B)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探讨化肥(NPK)、NPK+有机肥(NPKM)、NPK+土壤调理剂2(NPKR2)3种不同施肥结构对侵蚀红壤的修复效应,旨在筛选出适合中国南方侵蚀性红壤的改良措施和修复调控技术,为合理防止和治理退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各种施肥处理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其中,NPKM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NPKR2处理则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各季作物的生物产量,其中以NPKM处理各季的生物产量最高,但同一处理不同季作物产量不稳定,空白对照的产量呈下降趋势。说明修复侵蚀红壤,使其达到稳产高产是一项长期工程。(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酸性的改良效果不同。各施肥处理均可以抑制土壤非交换性铝离子的水解,降低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增大酸性土壤的△pH值,改良土壤酸性,其中,以NPKR2处理的效果最好;NPKR2处理还可显著提高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pHBC),是从根本上改良土壤酸化的非常有效的技术措施。(3)不同侵蚀红壤对施肥处理改良酸性的响应能力不同。花岗岩红壤和板岩红壤对施肥处理的响应最敏感,各施肥处理能明显降低花岗岩红壤和板岩红壤的酸性;而NPK和NPKM处理能提高网纹层红壤和均质层红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降低土壤pH值,加剧土壤酸化。(4)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增强土壤的缓冲性能和保肥能力,也以NPKR2处理的效果最好.(5)NPKR2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的砂粒和粉粒含量,降低土壤的粘粒含量,NPKM处理则可提高土壤的粘粒含量。NPKM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而NPKR2处理则可能加剧土壤的侵蚀。
  • 摘要:为了解黑碳进入环境发生非生物氧化作用可能引起的表面性质变化,本文采用去离子水(模拟中短期自然老化)、双氧水和硝酸(模拟长期中强度氧化)培养处理黑碳,研究黑碳在不同强度氧化条件下表面性质的变化.初步结果表明,自然老化过程可引起黑碳孔隙结构的破坏,致使其比表面积及总孔体积减少,但不会明显改变黑碳表面酸性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及zeta电位.模拟中强度氧化的化学试剂处理可显著破坏黑碳结构,促进碎片粒子的形成,后者可堆积成狭缝孔导致其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增加;在剧烈的氧化作用下,黑碳表面可形成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其酸性官能团的数量明显增加,而zeta电位随之明显减少.研究认为,环境中黑碳经非生物氧化后其表面性质的变化可能会改变黑碳在环境中的行为.
  • 摘要: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凉攀地区植烟土壤有效Mo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区域烤烟生产中土壤养分管理及精确施微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凉攀烟区土壤有效Mo含量变化范围在0.01~2.26 mg/kg之间,平均值为0.23 mg/kg;其中,西昌市境内土壤有效Mo平均含量最低(0.14mg/kg),而米易县有效Mo平均含量最高(0.31 mg/kg);冲积土和水稻土缺钼的比例较高,而黄棕壤和石灰土缺钼的比例较小.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Mo含量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克里格插值显示,研究区土壤有效Mo呈南高北低趋势且大部分区域含量丰富,仅在西昌市境内和盐源、普格等县的部分区域需要适当施用钼肥.
  • 摘要:水钠锰矿是土壤中广泛分布的层状氧化锰矿物,土壤中许多氧化锰矿物的形成与水钠锰矿关系密切,以水钠锰矿为母体直接或间接转化生成.依据层结构的对称性,水钠锰矿分为六方对称型水钠锰矿(简称"六方水钠锰矿")和三斜对称型水钠锰矿(简称"三斜水钠锰矿"),而天然水钠锰矿主要为六方对称型.目前关于水钠锰矿转化的研究多以三斜水钠锰矿为母体,且多偏向于苛刻物理化学条件下的矿物转化.因此,本项目以六方水钠锰矿为前驱物,在接近表生环境条件下研究表生环境(K+浓度、Mn2+浓度和回流温度)变化对其转化产物的影响.研究将更贴近土壤表生环境,对深入揭示锰氧化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丰富表生矿物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为:rn (1)当溶液K+浓度为0和0.1 mol/L时,水钠锰矿回流3h后完全转变为锰钾矿;当K+浓度增加至0.5和1.0 mol/L时,水钠锰矿回流1h后完全转变为锰钾矿。尽管K+浓度的变化对反应产物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但随着K+浓度的增加水钠锰矿转变为锰钾矿所需要的时间也逐渐减小,这表明K+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水钠锰矿向锰钾矿转变.(2)当溶液Mn2+浓度为0 mol/L时,酸性水钠锰矿回流12h后转变为锰钾矿;溶液Mn2+浓度增加至0.01 mol/L时,回流24h后产物为拉锰矿和锰钾矿的混合物;溶液Mnz+浓度增加至0.1,0.5和1.0 mol/L时,水钠锰矿回流1h后便完全转变为拉锰矿。这表明Mn2+浓度显著影响水钠锰矿的转变产物,Mn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水钠锰矿向拉锰矿转变。(3)当回流温度低于60℃时,酸性水钠锰矿回流7天未发生矿相转变;当温度高于8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钠锰矿向锰钾矿转变的速率增加。这表明回流温度不仅决定着水钠锰矿是否发生转变,还影响着水钠锰矿的转变速率.
  • 摘要: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作为一种有机氯除草剂,于1936年首次应用于环境中.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被广泛应用于木材防腐剂和杀虫剂,并造成严重的水体及土壤的污染,目前已被美国环境保护总署(USEPA)列为优先污染物.调查表明,我国85.4%地表水中含有五氯酚,平均浓度为50.0 ng L-1,在某些土壤及水体沉积物中仍有高浓度的PCP发现.而五氯酚可以在动物体内富集,质子穿过细胞膜,使得跨膜pH梯度和电位的消失,从而引起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因此,如何去除残留环境中的PCP污染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n 研究表明,五氯酚作为电子受体被微生物还原需要外源电子供体,土壤有机质可作为电子供体被利用,而有限的电子供体可造成各电子受体之间的竞争作用,抑制了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氧化还原电位(Eh)是影响氯代烃还原脱氯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中O2、 NO3-、Fe(Ⅲ)以及SO42-等氧化剂对Eh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土壤水分含量通过影响土壤通气状况而影响土壤Eh,并且土壤中富含NO3-,Fe(Ⅲ),SO42-等在淹水条件下可作为电子受体影响环境中五氯酚等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强氧化还原剂如铁氰化钾、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及二硫苏糖醇等常被用于反应器中控制水反应系统的Eh,而在土壤中的利用较为少见.rn 本研究中以黄斑田作为试验土壤,五氯酚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不同含水量、不同硫酸根浓度及强氧化还原剂对土壤中PCP消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五氯酚消减随着含水量上升而递减,在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时,PCP的消减速率最快;硫酸钠的存在对PCP消减的不同淹水时期有不同的影响,淹水后期,硫酸钠对PCP的消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土壤中PCP残留量与硫酸钠添加量成正相关关系;强氧化剂(铁氰化钾)或还原剂(二硫苏糖醇)的添加最终均明显降低了土壤Eh,适量的氧化还原剂有助于PCP的消减,而过多的还原剂存在会极大地抑制PCP的消减.
  • 摘要:选择长期种植菊花的设施土壤,通过田间试验,在不施肥与常规施肥条件下,研究了设施菊花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累积特点和干物质累积特征,结果表明,荷兰多头菊(蒙娜丽莎)的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随生育期呈近似"S型"曲线增长,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植株氮、钾含量随生育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花芽分化期后下降幅度较大;植株磷含量呈现近似反"S型"趋势.在茎生长期菊花植株氮含量最高,根生长期菊花植株磷含量最高,花芽分化期菊花植株钾的含量最高,其他时期无显著变化.植株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呈近似"S型"曲线增长.茎生长期氮、磷、钾累积量占总累积比例分别为10.19%~10.44%,11.59%~12.00%,8.81%~9.26%;花芽分化期氮、磷、钾占总累积比例分别为15.04%~17.89%,18.87~20.97%,14.17%~15.57%;花芽发达期21.39%~21.41%,20.47%~21.73%,20.83%~21.70%;花瓣生长期氮、磷、钾占总累积比例分别为22.50%~25.38%,22.19%~26.39%,24.17%~25.49%;收获期氮、磷、钾占总累积比例分别为26.42%~26.65%,19.98%~21.58%,28.72%~29.05%.各生育期的氮、磷、钾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无显著差异.
  • 摘要:用田间试验分别在三种化肥用量(N∶P2O5∶K2O∶0-0-0;105-45-60和210-90-120)下研究不施秸秆、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三种方式共15个处理对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化肥和秸秆堆肥养分利用率及小麦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一季小麦秸秆不论是直接还田还是堆肥还田对当季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利用秸秆堆肥将秸秆还田量增加到一季作物秸秆量的20倍时(20CP),则可使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小麦增产率达12.86%~ 16.47%.20CP处理秸秆堆肥N、P、K养分含量分别比中量化肥处理N、P、K含量高2.34倍、2.66倍和7.20倍,但单施中量化肥处理小麦产量反而比单施堆肥处理高69.9%,表明小麦秸秆堆肥养分有效性低,砂姜黑土仅利用秸秆堆肥难以获得高的小麦产量,但秸秆堆肥增产作用是化肥不能取代的,可以在化肥增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有稳产增产作用.秸秆堆肥可提高N、P化肥利用率.因此,本文介绍的简易秸秆堆肥可以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秸秆还田量,使被改良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地生产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为农作物废弃物秸秆快速培肥土壤高效还田探索新的有效途径.
  • 摘要:为剖析三峡156~175m阶段性蓄水对河口水情与盐渍化的影响特征与程度,对长江干流典型水文站的长序列水情数据和河口北支长期水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各水文站水情间和河口水盐要素间的最优相关模型,评估三峡阶段性蓄水对河口水情与盐渍化的影响程度与权重.评估结果表明:长江干流各水文站水情存在显著相关性特征和滞后性规律;2006~2010年汛末的三峡蓄水可能使大通日流量和日水位平均降低了19.8%和13.0%,对河口北支水情影响则相对较小,日水位平均降低仅2%左右;各次蓄水对河口北支江水盐度影响显著,距入海口4~35 km测点的江水盐度平均增加4.6%~45.2%,对地下水和土壤盐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增加幅度分别为3%和5%左右;评估表明三峡蓄水因子对河口盐渍化的影响权重次于区域气候因素.
  • 摘要:为促进农业秸秆腐解,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培养与提高土壤肥力,采用尼龙网袋法设置了秸秆不同深度还田的盆栽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和油菜秸秆的腐解率及腐解速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还田的腐解百分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秸秆腐解速率则早期快后期慢;在种植油菜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深度在5 cm时腐解速度最快,表层还田的腐解速度最慢,10 cm深度还田腐解速度居中;在种植水稻条件下油菜秸秆还田深度在10 cm时腐解速度最慢,在表层还田腐解速度最快,20 cm深还田腐解速度居中.该研究可为调控秸秆还田腐解速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数依据.
  • 摘要: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7年定位试验不同氮肥处理玉米根茬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分别为0、120和240 kg N/hm2处理玉米根茬(分别用R0、R120、R240表示)在15~20 cm和45~5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根茬C/N为R0>R240>R120.培养条件下,R120和R240根茬的碳矿化速率高于R0根茬,R120与R240根茬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根茬C/N与其培养过程中碳素累积表观矿化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三种施氮量处理的玉米根茬在培养过程中有机碳矿化率、潜在碳矿化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添加R120根茬的处理最高,R240次之,R0最低.添加R120和R240根茬显著提高了培养起始时土壤矿质态氮含量.R0、R120和R240根茬在15~20 cm土层土壤中的碳矿化率分别比其在45~50 cm土层土壤中高51.70%、26.41%和27.84%.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影响玉米根茬碳、氮等养分含量,进而对其施入土壤后分解转化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价根茬还田培肥土壤及其在农田生态系统碳、氮等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时,应考虑不同施肥处理对根茬特性的影响,以达到平衡施肥,提高产量和保持地力常新的目的。
  • 摘要:开展了连作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以期揭示黄瓜产生连作障碍的机理,为日光温室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日光温室连作对黄瓜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设施黄瓜连作年限的延长,黄瓜产量、Vc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均降低,黄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却不断增加;土壤细菌和放线菌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连作10年时达到最高,随着连作年限的进一步延长又逐渐降低,但真菌数量却持续增加;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盼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8~10年时达到最大,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却呈连续降低的趋势;随着黄瓜生长季节的推移,5种酶的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3~4月份达到最大.
  • 摘要:本实验基于现有的纳米颗粒超声提取技术,从我国一种典型的地带性土壤——褐土(采自吉林)中,提取了100nm以下的天然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的表征,获得了包括电镜图谱在内的物相组分和结构特性等的相关数据。基于光散射法的稳定性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离子条件下,离子强度是影响天然纳米颗粒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纳米颗粒的稳定性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离子类型条件下,纳米颗粒的稳定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临界聚沉浓度分别为76.47mM(Na+),1.15mM(Ca2+)和O.O5mM(La3+),且临界聚沉浓度变化符合舒尔兹一哈迪规则(Schulze-Hardy Rule )由此说明离子价态不同是导致不同离子类型对天然纳米颗粒稳定性产生差异影响的根本原因。进一步采用DLVO理论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发现该理论可较好拟合天然纳米颗粒在不同离子类型及离子强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特征,因此可用于表征土壤天然纳米颗粒稳定性的变化趋势。
  • 摘要:利用江苏地区典型水稻土和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土壤酸化速率及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并结合土壤添加秸秆、猪粪等培养试验、施氮及模拟酸沉降试验,对土壤酸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不同致酸因子的具体贡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rn 太湖地区水稻土经26年施肥处理,土壤pH降低了0.38-1.39。土壤酸化速率为0.50-1.74 kmol H+hm-2a-1,酸化修复所需CaC03用量为(24.7-87.1)kg·hm-2a-1。各处理土壤酸化速率以施磷钾肥(CPK)处理最低,施氮肥结合有机肥及桔秆(MRN)处理最高,施用氮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酸化,其酸化速率大于单施化肥处理;各处理土壤pH以施磷钾肥处理(CPK)为最高(pH 6.42),对照(CO)次之(pH 6.38),施氮肥结合有机肥及桔秆处理(MRN)最低(5.41)。增施有机肥及秸秆处理土壤缓冲容量保持稳中有升,这主要与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有关;而pH的下降则与盐塞离子含量的下降有关。rn 30年连续不同施肥下,徐州石灰性潮土土壤pH降低0.41-0.70;不同施肥处理耕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5.82-21.96)cmol·kg-1,施用化肥促进土壤酸化加速,单施氮肥酸化程度最高,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则缓解土壤酸化加速.长期不同施肥下石灰性潮土仍处于碳酸钙缓冲体系,该体系下,有机质对石灰性潮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影响较弱.长期不同施肥显著改变0-40cm层土壤的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且活性碳酸钙含量在剖面中的分异变化比碳酸钙大,其含量与土壤酸碱缓冲容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暗示长期施肥管理下,土壤活性碳酸钙更能敏感反应土壤墓本理化性状的变化。rn 室内比较了3个pH梯度降雨和3水平施氮量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化的影响。不同pH降雨及施氮处理土壤的酸度累积量为每柱(4.73-15.57)mmol H+,以pH 6.5降雨不施氮处理、pH 2.5添加高氮量(N2)处理酸化速率为最低和最高;相同pH降雨下,致酸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不施氮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随降雨pH降低而增加,但中施氮量(150 mg kg-1±)和高施氮量(300 mg kg-1±)下,pH 4.5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量则小于pH 6.5处理;不同降雨及施氮处理NO3-淋溶致酸量为每柱(4.32-12.88)mmol H+, NH4+淋溶消耗H+量为每柱(0.01-0.29)mmol;正常酸沉降(pH 6.5)下,中施氮量和高施氮量处理致酸量都大于各梯度pH降雨的致酸量.以上结果表明,单施氮处理的致酸量大于单纯的酸沉降处理,而无论是降雨还是施氮,NO3-淋溶在加速土壤酸化进程中占主导作用。rn 总之,对于江苏省太湖地区的黄泥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处于硅酸盆和盐基离子缓冲体系,该体系下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土壤酸化的加速主要受土壤盐基离子的耗竭影响,而保持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稳中有升则主要受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影响;江苏淮北潮土则处于碳酸钙缓冲体系,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土壤减缓酸化趋势;和模拟不同pH降雨相比,施氮的致酸强度大于降雨,且NO3-为致酸量的关键因素。
  • 摘要: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于2011年研究了在无机肥和有机肥含有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和有机无机混施模式下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施肥30年后,有机无机混施处理早稻和晚稻杂草种类最少,有机肥处理早稻杂草种类最多,不施肥处理晚稻最多,且后两者依次比前者分别高出34.4%和39.3%;有机肥处理两稻杂草总量最高,比无机有机混施、化肥和不施肥处理分别高出10.7%、4.5%和37.7%,早稻杂草总量和湿生杂草生物量有机肥处理最多,晚稻不施肥处理最多,早稻和晚稻浮生杂草生物总量有机无机混施处理最多.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与杂草总干物质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5*和0.517*),与湿生杂草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2*和0.542*),土壤有效磷与浮生杂草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6**),pH与之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16**).土壤有效磷受土壤pH和碱解氮及其他因子的共同作用对杂草总干物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各种施肥措施维持土壤适宜pH及碱解氮、有效磷含量,能有效控制南方红壤稻田中湿生和浮生杂草生长,使杂草种类与总生物量达到有益的动态平衡.
  • 摘要:利用徐州石灰性潮土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分析了30年连续不同施肥下土壤pH、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以及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年连续施肥导致石灰性潮土耕层土壤酸化加速,各处理耕层pH降低0.41~0.70个pH单位,以单施氮处理降幅最大,单施氮结合有机肥处理次之,而氮磷钾与有机肥配合处理最小,各处理土壤20~40 cm层pH都高于表层,以单施氮和氮钾配合处理增加最多,达到0.42个pH单位,各处理0~80cm层次中,40~60 cm层pH值达到最大,和原始土壤pH值接近;不同施肥处理耕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5.82~21.96 cmol·kg-1,以单施氮肥处理最低,有机肥(M)配合氮磷钾(NPK)处理最高,施用化肥处理除氮磷配合处理(NP)外,其他处理都低于对照,而增施有机肥处理都高于对照,和单施化肥的N、NP、 NPK处理相比,增施有机肥的MN、MNP、 MNPK处理酸碱缓冲容量分别提高3.23、1.56和4.33 cmol·kg-1.rn 在0~80 cm土层中,各处理土壤碳酸钙及活性碳酸钙含量呈中间层次高,耕层和底层低的特点,其中,20~40cm土层土壤碳酸钙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土层,这与各土层土壤pH的变化趋势一致。而耕层与亚耕层(0~40 cm)土壤活性碳酸钙含量与40~80 cm层间差异大于相应的碳酸钙含量间差异。不同施肥处理间0~20 cm耕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处理的土壤碳酸钙含量最低,单施氮结合有机肥处理次之,而对照最高,活性碳酸钙含量也呈类似趋势。rn 各处理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与碳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关系不显著,表明长期不同施肥下石灰性潮土仍处于碳酸钙缓冲体系,该体系下,有机质对石灰性潮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影响较弱。长期不同施肥显著改变0~40 cm层土壤的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且活性碳酸钙含量在剖面中的分异变化比碳酸钙大,其含量与土壤酸缓冲容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暗示长期施肥管理下,土壤活性碳酸钙更能敏感反应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变化,碳酸钙缓冲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土壤活性碳酸钙缓冲体系。
  • 摘要: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重要形式,它将导致铝毒和一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从而降低农作物产量,是影响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之一.在农田生产系统中,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有农作物对盐基离子的吸收、酸沉降和氮肥的施用等.基于对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的输入输出的计算表明,每公顷土壤中因每年每季氮肥的施用带入的H+约为20~33kmol,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作用明显比农作物对盐基离子的吸收和酸沉降对土壤酸化的影响作用更为严重.氮肥引起土壤酸化的主要机理是硝化作用产生的H+释放到土壤中去,而且氯化铵、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很多研究也表明,铵态氮肥的长期施用使土壤交换性酸明显增加并且伴随着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和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减少.因此,本研究采用三个处理即空白对照(CK)、添加尿素(U)和添加硫酸铵(AS)处理,进行无作物生长条件下的室内短期恒温培养试验,采样分析土壤样品的pH、硝态氮、铵态氮、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和土壤缓冲容量,研究氮肥施用对浙江金华地区低产田黄泥田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U处理和AS处理的土壤pH显著低于CK处理(差异水平达P<0.05),即尿素和硫酸铵的施用均导致了黄泥田的酸化,但两处理对土壤酸化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其试验结束时(90天)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也没有显著差异.试验期间,土壤交换性氢、铝和土壤pH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和pH的相关性强于土壤交换性氢和土壤pH的相关性;试验结束时,尿素和硫酸铵的施用并未对黄泥田的土壤缓冲容量产生明显影响.另外,黄泥田的pH变化与氮素水解以及硝化作用相对应,30天后,土壤pH以及硝态氮和铵态氮已没有明显变化.
  •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对水稻覆膜和传统淹水种植两种方式中,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水稻产量及其因子进行比较,研究覆膜对水稻产量变化情况和水稻增温保墒实际功效.结果表明为:覆膜对土壤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果.但在分蘖前期覆膜土壤增温效果好于分蘖中后期.在分蘖前期,白天覆膜土壤平均含水量(59.9%)比淹水处理(53.6%)提升11.8%.覆膜水稻产量(8620 kg·hm-2)比传统淹水小区水稻(7252 kg·hm-2)增产1368 kg·hm-2,增幅18.9%.两种处理产量达极显著差异(P<0.01).覆膜水稻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数均高于对照水稻.且株高和有效穗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 摘要:本研究以新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类型草地围栏年限为25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围栏内外土壤酶活性以及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围栏封育可使围栏内的土壤酶活性高于围栏外,围栏可明显改善0~10cm土层中脲酶的活性和明显影响除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土壤外的两类草地0~30cm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围栏内外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较低,四种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在亚高山草原,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水平(P<0.01),而在亚高山草甸化草原,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也呈显著相关性(P<0.05).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呈现一定相关性,与速效钾的相关性较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与微生物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
  • 摘要:本文以亚热带的棕红壤和黄棕壤为材料,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用不同摩尔浓度比(4/0,4/2,4/4)的铁锰溶液淋溶土柱40次,研究不同铁锰浓度、干湿交替等对土壤铁锰的形态和迁移的影响,以揭示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的迁移淀积特点,为亚热带土壤中铁锰的化学行为和环境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相同处理的两种土壤,淋溶20次的全铁、游离态铁和非品质铁含量均较原始土壤的增加,淋溶40次的较20次的增加;而20次的络合态铁含量较原始土壤的增加,但40次的较20次的减少;40次的全锰、游离态锰、非晶质锰和络合态锰含量较原始土壤有所增加,但较20次的有所减少.总体上讲,淋溶后两土壤中各形态锰含量远低于铁;相同处理棕红壤的铁含量高于黄棕壤的,锰含量反之.淋溶后,土柱中铁锰元素以游离态为主,容易在土柱的上层(6cm处)淀积,下层(18cm处)含量较少,这与土柱上层湿度较小,下层长期处于渍水环境有关;无锰处理(摩尔浓度比4/0)的同种土壤各形态铁含量高于有锰处理(摩尔浓度比4/2和4/4),而后两者之间差异不大,各形态锰的含量随着淋溶液锰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 摘要:本文采用土壤基施,研究硒对紫花苜蓿生长、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优质高产的富硒首蓓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用量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硒可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株高、叶茎比,促进紫花首蓿生长,以施硒0.45 kg hm-2效果最好.同时施硒提高了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以施硒量0.45 kg hm-2效果最好,其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16.28%、6.29%和8.56%,比对照增幅分别为18.68%,45.60%和9.88%,粗纤维含量为34.92%,减幅为3.50%.施硒还促进了紫花苜蓿对N、P、K的吸收,以0.45 kg hm-2(S4处理)效果最明显.紫花苜蓿硒含量和吸收量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硒量与植株硒含量和吸收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988,达极显著正相关.
  • 摘要:本研究首次将暗管改碱技术引入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上,以期为改良苏打盐碱土提供技术支持。在改碱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深松深度对苏打碱土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0.6m对苏打碱土改良效果最佳,能有效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增加土壤中微团聚体的比例;降低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速效养分;降低土壤pH值;降低土壤电导率;有效的增加水稻产量.
  • 摘要:本研究采用采用室内25℃干湿交替与恒湿两种培养方法,评估了50%,70%和100%田间持水量及四种施氮水平(0、50、150、450)mg/kg对棕壤硝化率的影响,旨在探讨耕地棕壤酸化机理,为缓解土壤继续酸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50%和70%含水量下,培养90天后土壤较初始pH值降低,且下降幅度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7**),70%田间持水量恒湿培养的N3处理下降幅度最大(-1.09 pH unit-1),其次为50%恒湿的N3处理(-1.06 pH unit-1).N2和N3处理在50%和70%条件下都下降到5.5以下.通过Logistic模型模拟得出,在50%和70%含水量条件下,硝态氮累积达到最大所需要的时间(t0)以恒湿70%田间持水量的N3处理最短(14.1 d),速度最慢的为干湿交替100%田间持水量的CK处理(48 d).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干湿交替条件下,pH值是影响硝化速率的主导因子,而恒湿培养下,培养天数和氮肥施用量则是影响硝化速率的主导因子.
  • 摘要:本论文是结合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示范区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针对吉林省黑土区村庄改建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复垦整理中的关键技术——表土剥离技术的适用条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调查和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了解和分析国内外表土剥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表土剥离及适用条件的概念、特点,阐述了表土剥离目的和意义,总结了影响表土剥离技术的影响因子,结合了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示范区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区内的表土剥离技术的影响因子和所适用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了项目区内表土剥离的适用要求,旨在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实用的表土剥离技术体系,更好地为土地复垦工作服务.
  •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在高磷和低磷处理下磷吸收利用特性,并对小麦磷素利用类型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磷水平对小麦生物量、磷利用效率影响差异显著.根据小麦高磷和低磷处理下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磷素利用效率的聚类结果,结合不同品种的生物量筛选出了磷高效品种省A3宜03-4和磷低效品种省A3 5530.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省A3宜03-4的磷利用率较省A3 5530的磷利用率在低磷处理下增加了47.2%,37.0%和26.2%,在高磷处理下增加了26.7%,20.9%和17.6%,省A3宜03-4可为磷高效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 摘要:本文采集长白山北坡五个典型植被带(阔叶红松林、明针叶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林下土壤,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的中性单糖分布、数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中性糖来源差异进一步探讨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机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中性糖中碳相对含量为80.55-170.63 mg C·g-1 SOC,不同海拔高度下差异显著,并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增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拟合分析得出生长季均温是影响中性糖相对含量的主要因素.利用(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对各中性单糖来源分析表明长白山地区中性糖比值为1.62~2.28,且该比值随海拔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表明各土壤中性糖以微生物来源为主,且随海拔上升微生物来源中性糖贡献相对增加,可见微生物转化而来的物质更有利于有机碳的长期积累.
  • 摘要: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2,5 mmol/L Ca(NO3)2)对小麦生长和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供氮量增加,小麦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显著降低;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速率显著增加.表明氮营养对小麦生物量和根冠比具有重要影响,对小麦根系分泌物有调控作用.
  • 摘要:为了探明培养温度对在土壤中土霉素降解的影响,以3个性质差异较大的潮土、黑土和红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土霉素分别在温度为5℃、15℃和20℃条件下的降解情况.拟为探明土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三种土壤中土霉素的含量均不断减少,培养温度为25℃条件下,土霉素降解速率明显快于15℃和5℃.(2)土霉素在土壤中的降解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在0.8895~0.9922之间.(3)相同条件下,土霉素添加浓度越低,在三种土壤中的降解速率越快,半衰期越短.(4)土霉素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是有差异的,相同条件下,土霉素在潮土中的降解速率快于黑土和红壤.
  • 摘要:The automatic ultrafilitration device (AUD) can be fractionated largely quantity ofenvironmental nanoparticles (<100 nm),especially soil samples.Information on the 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 and mineral species a of lateritic sails and gravel soil layers in paleoenvironmental soil profile isseverely lacking.Red soil profile of the Taoyuan terrace was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its different extentsof lateritic weathering.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ompar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lateritic soils and gravel soil layers and identify using conventional and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es mineral species in nanoparticles separated by AUD apparatus.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from paleoenvironmental lateritic soils.Soil samples were examined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conventionaland synchrotron XRD analyses,high gradient magnetic separation,separation and collection ofnanoparticles by AUD apparatus,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The soil pH,redness index,quantities of free Al and Fe-oxides(Ald and Fed),and clay content of lateritic soil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gravel soil layers.Illite,kaolinite,gibbsite,quartz,goethite, and hematite were identified in clay fractionsand nanoparticles饰conventional and synchrotron XRD analyses.TEM images show presence of hematite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 ace coating of kaolinite nanoparticles and aggregated hematite nanoparticlesoverlapping the edge of a kaolinite flake in a size range of 4-7 nm.Synchrotron XRD techniques are morestraightforward and powerful than conventional XRD with random powder methods f or identifyingnanoparticles in red soils,particularly for illite,kaolinite,goethite,and hematite nanoparticles.Accordingto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lay fractions and red soil features in the Taoyuan terrace,these red soils canbe taken as lateritic red earths or red earths.This work suggests tha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mineral species of red soil at all depths can shed light on the extent of paleo-environmental lateriticweathering.
  • 摘要: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生态效应,同时可起改土培肥作用,但长期大量秸秆还田会对下茬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作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是常见的种植模式,在小麦收获后种植水稻时,大量秸秆难以快速还田,由于对小麦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效应研究重视不够,因而在秸秆还田技术开发中难以有效克服化感作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rn 本文通过设置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影响试验,探讨小麦秸秆对水稻的化感效应.小麦秸秆采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为成熟小麦秸秆,小麦叶浸提液和茎秆浸提液分别经30℃纯水浸提48h后获得(叶或茎秆与水比为1∶30,g∶ml),小麦秸秆腐解液分别经7天和15天30℃淹水培养后获得(秸秆∶土壤∶纯水比为1∶1∶30,g∶g∶ml);水稻种子萌发试验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水稻生长发育试验采用砂培法进行,分别将各浸提液和腐解液配制成Hoagland营养液,然后将7天秧龄的水稻秧苗移栽并继续在人工气候室培养30天后采样分析,受体水稻品种为南粳47,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试验均设不施用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的对照处理.rn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均显著(P<0.05)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水稻植株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同时显著(P<0.05)增加水稻植株丙二醛含量,其含量上升幅度均达4倍以上;小麦秸秆腐解液对水稻发芽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远大于秸秆浸提液,而对水稻植株丙二醛含量的促进作用更强;小麦秸秆叶部浸提液对水稻生物量累积、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大于小麦秸秆茎秆浸提液,并更明显促进植株丙二醛含量上升;小麦秸秆15天腐解液相比7天腐解液更易降低水稻植株生物量、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活力;4种浸提液或腐解液经5倍稀释后均减缓了对水稻发芽和植株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rn 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中的总酚酸含量均较高,其中小麦秸秆叶浸提液总酚酸含量最多,达222 μgml-1,小麦茎秆浸提液及秸秆腐解液含量90.80~96.91μgml-1;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总酚酸含量与水稻植株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水稻发芽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水稻植株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各指标与砂培溶液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未有显著性相关关系.rn 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均会对水稻产生化感效应,其中小麦秸秆腐解液的化感效应强于浸提液,小麦秸秆叶部浸提液的化感效应强于茎秆部,小麦秸秆15天腐解液的化感效应强于7天腐解液;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水稻植株种子发芽和植株生理生化过程产生抑制与浸提液和腐解液中总酚酸含量有关.
  • 摘要:土壤砷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世界性环境问题.砷具有高生物毒性和不可降解性.砷酸根[As(Ⅴ)]和亚砷酸根[As(Ⅲ)]是无机砷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两种主要形态,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60倍.进入土壤的砷,能被粮食作物、蔬菜等生物富集,进而进入食物链,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土壤固相组分对砷的吸附可减少砷的生物富集,从而减轻砷对人畜健康的威胁.植物根系的分泌、施肥和污染物的滥排滥放过程会造成许多阴离子配体在土壤中的存在或富集,带正电荷的氧化物被认为是吸附包括As(Ⅴ)和As(Ⅲ)在内的阴离子配体的主要土壤组分.氧化物对砷的吸附也因此必将受到其他阴离子配体的影响.本研究以非晶型的铝氧化物为实验材料,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草酸根(Ox)、苹果酸根(Mal)、酒石酸根(Tar)、柠檬酸(Cit)、磷酸根(PO4)、硫酸根(SO4)、硒酸根(SeO4)、亚硒酸根(SeO3)对As(Ⅴ)和As(Ⅲ)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供试的砷浓度范围内,铝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量高于对As(Ⅲ)的吸附量,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均表明,As(Ⅴ)在铝氧化物表面的吸附亲和力远强于As(Ⅲ).当其他阴离子配体与砷的加入比率(RL/As)为1∶1时,Ox、Mal、Tar、Cit、PO4、SO4、 SeO4、SeO3对As(Ⅴ)吸附的抑制率分别为7.1%、33.4%、21.0%、31.8%、41.0%、2.2%、2.2%、30.9%,对As(Ⅲ)吸附的抑制率分别为38.8%、 50.8%、 43.6%、53.1%、80.4%、17.8%、18.8%、30.5%.当RL/As升至2∶1时,各阴离子配体对砷吸附的抑制率均增强,但配体之间的抑制强弱顺序不变.这些结果表明,在供试的多种阴离子配体中,磷酸根对铝氧化物吸附As(Ⅴ)和As(Ⅲ)的抑制均最强,硫酸根对铝氧化物吸附As(Ⅴ)和As(Ⅲ)的抑制均最弱,且供试阴离子配体对As(Ⅲ)吸附的抑制均强于对As(Ⅴ)吸附的抑制,与等温吸附所反映的亲和力强弱相一致.这些结果丰富了对土壤界面化学中有关砷污染的认识,为合理评价和有效治理土壤砷污染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 摘要:为更好地指导玉米生产,本文在分析江油市玉米生产施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按照玉米需肥规律,运用土壤测试数据和田间试验成果,为江油市玉米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在江油市12个试验点进行"3414"测土配方施肥,对不同处理的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对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最佳施用量为:纯氮162kg/hm2,P2O587 kg/hm2,K2O 79.5kg/hm2,在此施肥水平下的玉米产量为6954 kg/hm2.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得到了江油市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对该地区玉米的合理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耕地雨后形成的地表结皮,不但影响产流产沙,也影响降水入渗、蒸发和土壤水分状况.但地表结皮和土壤入渗的关系尚存争议,我国红壤农田地表结皮和土壤入渗的研究报道也极少.本文在调查红壤几种利用方式和耕作措施下地表结皮外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结皮对红壤非饱和入渗性能的影响.试验在湖北省成宁市贺胜桥镇的林地、茶园和农田进行,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农田小区设置裸地对照(CK)、夏玉米(C)、玉米间作百喜草带(CB)、玉米地表稻草覆盖(CS)、玉米间作百喜草带同时地表稻草覆盖(CBS)等处理.在雨季和旱季,通过样方调查和测量了地表结皮状况,并在田间现场,不破坏地表结皮状况,采用圆盘张力入渗仪,原位测量了不同供水张力下土壤的非饱和入渗率,用Gardner指数模型推算了非饱和导水率曲线.得到如下主要结果.rn 1)红壤利用方式和覆盖状况影响结皮发育,结皮只在覆盖不好的耕地发生,林地和茶园没有观测到地表结皮。rn 2)耕地表土单个结皮面积较小,面积<1cm2的单个结皮占到总数的21%-37%,<5cm2的占90%以上,最大单个结皮面积约17cm2。因降雨条件和地面覆盖状况不同,地表结皮厚度(1.2-1.7mm)、结皮覆盖度(9.7%-17.9%)和结皮开析度(0.17-0.35cm/cm2)均显著不同。rn 3)与CK相比,种植玉米(C和CB)使地表结皮的覆盖度由16.4%降低到11.6%,有减少结皮的作用,而地表覆盖稻草(CS和CBS)则完全抑制了结皮发育,这表明雨滴的直接打击破坏是供试红壤结皮发育的重要原因。rn 4)稻草覆盖抑制了地表结皮,同时提高了近饱和条件下的入渗性能.在入渗仪供水张力小于0.6 KPa的近饱和入渗情况下,无结皮土壤(CS和CBS)的入渗速率是有结皮土壤(C和CB)的1.2-1.5倍。土壤近饱和入渗性能与结皮覆盖度、结皮层厚度呈不显著负相关,而与结皮的开析度呈不显著正相关.rn 5)非饱和导水率曲线显示,随着土壤基质势降低,无结皮的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快速下降,在土壤墓质势小于-6 KPa之后,其导水率反而低于有结皮的土壤.结果表明,地表结皮降低了红壤近饱和条件下的入渗性能,而增加了非饱和导水性能,结皮是否因此促进了表土蒸发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本工作将采用悬液alien效应法来实验测量有机修饰对黄棕壤型水稻土和砖红壤粘粒与吸附离子相互作用的影响。本工作选用黄棕壤型水稻土和砖红壤为供试土样.分别用阳离子型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阴离子型修饰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来修饰水稻土和砖红壤.季胺CTMA的四个用量为0.0326、0.0815、0.1467和0.2445 mol kg-1.SDS用量是按砖红壤的阴离子交换量来称取的.采用悬液Wien效应来研究有机修饰剂对供试土壤与吸附离子相互作用的影响.水稻土悬液的电导率(EC)随场强的变化与CTMA用量有关.当CTMA量在0.0815~0.2445 mol kg-1范围内,EC-E曲线几乎是水平直线.对于CTMA量为0和0.0326 mol kg-1来说,K+饱和水稻土悬液的EC-E曲线分别在场强14~140 kVcm-1,和90~160 kVcm-1范围内是单方向提升的;对Cd2+饱和水稻土悬液者在场强66~160 kVcm-1和94~60 kVcm-1范围内也是上升的,但小于上述场强时EC-E曲线上有下凹区,呈现负Wien效应.用DS修饰(T2)、为不同阳离子饱和的砖红壤悬液的EC-E曲线几乎是水平线,与未修饰、不同氯化物饱和的砖红壤曲线是一样的.水稻土对K+ and Cd2+的平均结合自由能(△Gbi)均随CTMA量的增加而增大,原土对Cd2+的△Gbi值大于K+者,但是有机修饰水稻土对Cd2+的△Gbi值小于K+者.在130 kV cm-1场强下,未修饰水稻土对K+和Cd2+的△Gad值接近相同,但用0.03 mol kg-1 CTMA修饰的水稻土对K+ and Cd2+的△Gad值分别为0.308和0.0510 kJ mol-1.原土表面吸附性K+和Cd2+的剥离度最大,分别为0.155和0.165 μS kV-1.但当CTMA量增至0.0326 mol kg-1,K+和Cd2+的剥离度分别急剧降至0.0593,and 0.0413μS kV-1,然后两种阳离子的剥离度随CTMA量增加而缓慢下降并进入坪区趋于0.砖红壤及其DS修饰(T3)样品吸附阳离子的剥离度接近于0.K+饱和水稻土粘粒的ζ电位随CTMA量增加由-64 mV正移到-32 mV,但当CTMA量由0.15增至0.24 mol kg-1,ζ电位则由-37 mV负移至-51 mV;Cd2+饱和水稻土粘粒的ζ电位随着CTMA量增加由-59 mV缓慢正移至-35 mV,但当CTMA量为0.24 mol kg-1,ζ电位负移至-50mV.DS修饰并分别为K+,NH4+,Ca2+和Cd2+饱和的砖红壤粘粒的ζ电位分别为-22,-39,-28和-27 mV.
  • 摘要:以黑龙江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与土壤近红外光谱的预测模型.采用平滑、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一阶导数3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分别处理原始光谱,分别建立SOC、全氮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OC模型决定系数R2均高于0.89,预测相关系数r均高于0.95,相对预测误差RPD均高于3.0,说明NIRS(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做SOC定量分析是完全可行的.土壤全氮模型决定系数R2均高于0.82,预测相关系数r均高于0.87,相对预测误差RPD均高于2.0,说明NIR做全氮定量分析是可行的.比较3种不同预处理方法,一阶导数光谱(7点平滑)在模型优化中,效果均优于其他2种处理方法,说明光谱求导对提高模型性能是必要的.
  • 摘要:为了了解长期旱作是否会引起具有悠久水稻种植历史、剖面具有明显分异特征的水耕人为土发生学性质的变化,在浙江省临海市构建了一组水改旱系列土壤,对比研究了改旱后土壤性质的变化。从浙江省临海市采集了水改旱系列共3类利用历史(包括长期种植水稻的农地、水田改旱种植果树7年和25年的农地)的9个土壤剖面的分层样品(水改旱前土壤为黄斑田,属系统分类的铁聚水耕人为土),采用田间形态观察与室内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黄斑田返旱后土壤人为滞水水分状况消失,逐渐向潮湿水分状况转变.水耕条件下形成的水耕表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的氧化还原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返旱后,原先形成于水耕表层的新生体(如锈纹、锈斑、鳝血斑等)逐渐破碎、分散而变小(少),最后逐渐消失;水耕表层土壤氧化铁的活化度明显降低,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水耕氧化还原层发生硬化,促使了大柱状结构和大块状结构的形成,土壤中无定形氧化铁逐渐向晶态氧化铁转化.返旱对土壤剖面中游离氧化铁的垂直分布影响不大,对原水耕氧化还原层(潴育层)位置中的新生体类型和数量影响不明显.
  • 摘要:针对东北旱农区耕地目前存在"旱、薄、瘦"问题,提出"土、肥、水联合跨季节调控"技术,即采用大型翻转犁深开沟、秸秆大剂量深还,配合化肥深施,秋季覆膜,翌年春季大垄双行二比空种植耐密型玉米(6~8·m-2).经过2年多的试验,收到了显著的改良增产效果。深开沟打破犁底层,10~20cm土壤容重从1.34g·cm-3降至1.24g·cm-3,技术实施第二年,心土层(20~40cm)土壤容重由1.50g·cm-3降低到1.34g·cm-3;技术实施的第一年春播前表层和犁底层土壤含水量在13%~14%之间,基本满足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需要,第二年秸秆吸水腐解后,源源不断地向玉米根部供水,使有限的降水转化为高效生产力.秸秆深还剂量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第一年为二项式的抛物线关系,适宜的深还剂量为1.2kg·m2,第二年呈直线关系,两个试验区的关系式分别为阜新y=0.1071x+713.68,(R2=0.9809)、凌源y=0.086x+859.73,(R2=0.8946).
  • 摘要: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特征,维持农田土壤碳库平衡,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对培肥土壤起着重要作用.2008~2011年,笔者通过资料调研、田间取样调查、定位施肥试验与室内分析等方法,以灌淤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宁夏灌区水稻田、小麦玉米旱地、设施菜地和枸杞地等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和C/N比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rn (1)系统分析了2006年宁夏灌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农田土壤总有机碳平均含量为8.55g/Kg,相对于1986年的7.60 g/kg,仅提高了0.95 g/kg。与1986年数据相比,除银川市和永宁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略有降低,分别降低了0.25和0.23 g/kg,灌区其他各县市均提高了1.00-2.83 g/kg,增幅最大的是灵武和惠农,分别达到31%和18%。经过20多年的耕作,除贺兰、平罗和灵武外,灌区各市县农田耕地土壤C/N比在8:1左右,都有不同程度降低。rn (2)引黄灌区不同类型农田土壤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土壤总有机碳平均含量最高,达17.94 g/kg(n=18),其次是构祀地,为16.63 g/kg (n=17)粮田旱地(n=58)和水田(n=18)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在9.93-10.16g/kg。不同类型农田土壤CM比也有差异,构祀地最高,达11.10,其次是设施菜地,为9.97,粮田差异不大,在9.56-9.62。说明构祀和设施蔬菜种植农户为了获得高产稳产,十分注重有机肥的投入.就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而言,设施菜地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最高,平均为4.26 g/kg;粮田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大小是:旱地玉米>水田>旱地小麦,非活性有机碳反之。rn (3)水旱轮作农田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平衡施用或配施有机肥以及单施有机肥都能起到很好的土壤增碳作用。不同施肥措施对灌淤土土壤C/N比都有影响,施肥均提高土壤C/N比,但不同处理下土壤C/N比都在10以下。C/N比调控最明显的措施是M处理、CK处理和农民常规施肥,另外,NPK平衡施用以及配合秸秆覆盖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比试验前,M, M+NPK, NPK+秸秆处理对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效果明显,但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农民的常规施肥仅能基本维持农田土壤活性组分的含量。rn (4)灌淤土农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及其配施化肥,或化肥配施桔秆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提升和稳定,培肥3年以上,才能显著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促进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稳定。M处理最有利于稳定农田土壤碳库,其次是M+NPK和NPK+秸秆处理,农民的常规施肥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稳定。因此,从灌淤土土壤碳库管理角度考虑,应在平衡施用化肥基础上,提倡农田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同时,灌区农田进行水旱轮作种植,对于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提高和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 摘要:以Flaig胡敏酸(HA)的二维结构模型为基础,利用HyperChem软件构建HA与金属离子(K+、Na+、Pb2+)和农药(西玛嗪)结合物的三维结构模型并进行几何优化,对该三维结构模型的能量及定量构效关系(QSAR)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HA单体相比,HA和K+、Na+、Pb2+、西玛嗪结合后的总能量降低,疏水性、近似表面积、栅格表面积、体积和质量增加;HA和K+、Na+、Pb2+结合后的折射性降低,而和西玛嗪结合后的折射性增加;HA和K+、西玛嗪结合后极性增加,而和Na+、Pb2+结合后极性降低.上述结果说明,HA与K+、Na+、Pb2+、西玛嗪结合后增加了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HA与金属离子结合物的QSAR参数取决于金属离子的种类和价态.
  • 摘要:以采自海南的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旱地土壤为材料,室内模拟研究了向被五氯酚(PCP)污染土壤中分别添加乙酸钠、葡萄糖、草酸等电子供体对PC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电子供体后,淹水土壤中铁还原过程明显加快,PCP还原脱氯效果明显.在所用的几种电子供体中,以添加草酸的处理对PCP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在一周培养时间内PCP去除率达28.5%;且其异化铁还原的速率和总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培养期间,土壤中的亚铁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氯离子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表明电子供体的加入使土壤中天然铁矿物发生还原产生了更多的亚铁,而亚铁的增加则导致了PCP的还原.这一研究结果暗示在淹水条件下向污染土壤中添加电子供体是可以降解PCP这类较难为微生物降解的污染物.
  • 摘要:研究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及分配特点,为制定立架露地栽培甜瓜不同生育期科学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立架露地栽培甜瓜为材料,通过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大田试验,结合室内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不同生育期甜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含量.高、中肥力试验区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显著高于低肥力试验区,而养分生理利用效率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差异不显著,高、中、低肥力水平下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2.22、2.24和2.92 kg干甜瓜果实kg-1N,磷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7.51、7.29和7.92kg干甜瓜果实kg-1p,钾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0.76、0.72和0.86 kg干甜瓜果实kg-1K.甜瓜根、茎、叶,果实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上升趋势,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达377g ~ 450g.不同时期甜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伸蔓期甜瓜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积累量的15.3%~ 18.9%,14.5% ~17.3%,11.0%~13.9%,座果期甜瓜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积累量的25.7% ~ 33.4%,23.4% ~ 27.5%,17.6%~25.1%.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对钾的吸收量多,氮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30∶2.53;成熟期甜瓜氮积累量为102.8 ~ 145.4kg·hm-2,磷积累量为37.9~43.0 kg·hm-2,钾积累量为347.9~ 449.8kg·hm-2.
  •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下砂岩发育黄壤中氧化铁的赋存形态和分异特征,采用典型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9个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垦有利于黄壤表层游离铁、活性铁、络合铁的积累.不同利用方式下,在土体剖面0~100cm范围内,三种形态氧化铁均表现出在土壤表层聚集的规律.开垦直接影响了游离铁、活性铁和络合铁的含量在各土层间的分布和分异情况,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土壤的风化发育.供试剖面总体的活性铁和络合铁的含量都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黄壤系统分类和发生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硫化矿物开采产生的废矿、废渣和尾矿侵占土地,硫氧化形成酸性矿山废水;石化、制药、燃料、印染、制革等工业排放的含硫废水污染土壤,其氧化易引起土壤酸化。作为土壤中重要的无机氧化剂,氧化锰矿物分布广泛,与硫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显著影响硫在土壤和天然水体中浓度、迁移和转化过程.锰氧化物种类繁多,结构类型和亚结构影响其氧化活性.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高活性的水钠锰矿和锰钾矿与水溶性硫化物反应生成Mn(OH)2,而Mn(OH)2在空气中能转换成MnOOH.含低价态锰的MnOOH与水溶性硫化物(S2-)的反应机理未见报道;在有氧环境中低价态Mn(OH)2易被氧化成MnOOH,而MnOOH是否具有催化氧化S2-的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rn 本工作研究了MnOOH与硫化钠溶液的反应机理与过程动力学,考察了温度(20℃,30℃和40℃),pH值(12.0,10.0和8.0)、矿物用量(0.1,0.075和0.05 g)对S2-氧化速率的影响,探讨了MnOOH在O2、空气氧化S2-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N2保护的反应体系中,S2-氧化产物有:S,SO32-,S2O32-和SO42-,其中,单质S为主要产物,占S2-的总氧化率近85%,S2O32-和SO32-浓度表现出先增大而后降低的趋势,可能原因为S2O32-可分解生成SO32-和S,而SO32-进一步与水溶液中的S2-反应生成单质S.S2-氧化速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温度升高、矿物用量增加和pH降低而增加,且受pH变化影响显著.在反应体中分别通入空气和仇,单一的Na2S溶液中,在通O2环境中S2氧化转化率高于通空气的反应。在上述体系中,加入MnOOH,发现通入O2,S2-的氧化速率最快;通入空气,S2-转化率次之;通入N2环境中S2-的氧化速率最低。固相产物XRD分析结果表明,在氮气和空气环境中,MnOOH被还原生成Mn(OH)和Mn3O4,通入空气有利于加速S2-的氧化;而通O2环境中,MnOOH晶体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在有氧环境中,MnOOH有催化氧化S2-的作用,而有氧环境中Mn2+可较快转化生成MnOOH.因此,本结果有助于正确了解土壤MnOOH和Mn2+催化氧化水溶性S2-的机理,扩展了对土壤酸化基本过程的认识。
  • 摘要:壬基酚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来有关壬基酚在土壤及底泥环境中降解方面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研究表明壬基酚在好氧与厌氧环境中存在不同的降解途径.在好氧土壤中,壬基酚分子在酚羟基邻位可以发生硝基取代,形成硝代壬基酚.在环境中许多芳香烃化合物都存在苯环硝基取代过程,因而硝代芳香烃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但对于硝代壬基酚这种新出现的环境污染物还缺乏了解.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硝代壬基酚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要小于壬基酚本身毒性.但有关硝代壬基酚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方面还缺乏研究.rn 本研究首先合成了在工业壬基酚中存在较多的4种壬基酚异构体的硝代产物(nitro-NP111,nitro-NP112,nitro-NP65,nitro-NP38)。同时利用14C标记技术,合成了14C标记的NP111硝代产物(14C-nitro-NP111)。利用这些硝代壬基酚研究了其在好氧土壤中的归趋情况。经过205天土壤培育实验,硝代壬基酚在有活性的土壤中的矿化量达到放射性总量的7%左右,而在灭菌土壤中基本不存在矿化,这表明在好氧土壤中存在利用硝代壬基酚的土著微生物群落。在205天的实验过程中,四种硝代壬基酚异构体的降解速率存在较大区别,其中nitro-NP111和nitro-NP112降解很缓慢,而nitro-NP65和nitro-NP38降解较快,40天后nitro-NP65基本降解完全,这些硝代壬基酚异构体与对应壬基酚异构体在土壤中相对降解速率基本一致,表明苯环上长链烷基的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过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利用甲醇作为有机提取溶剂,研究硝代壬基酚在可提取态中的变化,在灭菌组中,初始两个月内明显下降,之后基本稳定,而在活性土壤组中,可提取态随时间变化一直在下降.通过薄层色谱一放射性自显影和液相色谱一放射性在线检测器对有机溶剂提取态中组分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极性强于母体硝代壬基酚的代谢产物,其在可提取态中的相对比例随时间逐渐增加。在土壤结合态残留中的硝代壬基酚在总量中的比例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情况,在115天时达到最高,占放射性总量的40%。而在灭菌组中结合态残留的量较少,这表明微生物的作用促进了硝代壬基酚在土壤中结合态残留的形成。结合态残留腐殖酸、富里酸和胡敏素中的比例随培育时间的变化基本保持稳定,在胡敏素中的相对比例接近80%.rn 硝代壬基酚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污泥以及在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的代谢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深入研究硝代壬基酚在活性污泥以及施用污泥的土壤中的代谢规律,并评价其风险。
  • 摘要:为明确施用氮磷钾化肥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以及向日葵对不同养分的吸收规律和利用效率,于2008~2010年在内蒙古河套及土默川的向日葵典型种植区域进行了9项次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施用氮磷钾化肥均有增产效果,其中氮肥增产效果最好,钾肥其次,磷肥增产最少,增产幅度分别为20.5%、14.4%和11.5%,每kgN、P2O5和K2O分别增产向日葵籽粒3.5 kg、5.0 kg和4.6kg.施用N、P、K化肥的养分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4.3%、14.8%和50.2%.生产100kg向日葵籽粒分别需要N、P2O5和K2O 4.99kg、1.74kg和6.78kg.以上重要参数的确定为向日葵的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向日葵实现增产增效的基础.
  • 摘要:为实施科学施肥与土壤培肥,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室内化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乡市黄河泛滥沉积物发育的砂土的养分特征.结果表明:新乡市砂土有机质与氮素营养水平普遍偏低,其有机质平均含量为9.22g/kg,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0.89g/kg,土壤速效P与速效K有一定程度缺乏和过量现象,72.2%的土壤缺乏有效S.土壤N、P、K、S等养分不平衡状况明显.土壤交换性Ca与Mg含量丰富.土壤有效Fe、Cu含量分别为中等与较高水平.有效Mn、Mo与B含量较低,有大面积的低Mo和极缺Mo土壤.据上述结果建议新乡市砂土要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和重视秸秆还田,以提高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 摘要:本研究以北疆盐渍土土壤反射率及土壤含水量为背景,以包络线去除、一阶微分等数学变换后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含水量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快速、无损的预测土壤含水量,为日后的遥感监测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土壤光谱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但仍有差异,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反之亦然.光谱反射率在去除包络线、一阶微分等数学变换后经过相关性分析所建立的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中检验发现,预测含水量的最佳模型是由去除包络线后建立的线性方程,其调整值R2值为0.887,平均误差为12.3%.
  • 摘要:土层置换技术是根据“土壤立体休闲原理”提出的改善障碍土层的一项新技术。为研究土层置换犁机械改良土壤后对土壤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目并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照处理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层置换处理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不同的变化趋势,这种改变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均匀分布;对照处理土壤中微生物数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有下降趋势,土层置换处理各土层中微生物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与对照存在差异.对照处理土壤各层次微生物总数为11.63×105g-1,土层置换处理为10.42×105g-1,说明土层置换使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有一定的下降,其原因在于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及养分含量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变化利于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壤层次中均匀分布从而增加土壤整体微生物活性.
  • 摘要:本文针对土壤中的优势细菌(X1、X2)利用木质素形成类胡敏酸(类HA)的结构性质问题,采用液体纯培养的方法,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X1:枯草芽孢菌属(Brevibacterium sp)、X2: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利用木质素在土壤以外的场所(纯培养)实验条件下,形成的类HA在结构性质上有何差异的科学问题,为土壤肥力和土壤固碳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如下:木质素经过细菌(X1、X2) 60天纯培养后,形成类HA的C/N、H/C和O/C比值与全菌相比,更接近于黑土HA,但其C/N比和缩合度都比黑土HA低,脂族性和芳构化程度也较黑土HA弱.细菌利用木质素形成的类HA与黑土HA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还存在着差别.接种X2形成类HA的脂族性强于接种X1的,但芳香结构较少.
  • 摘要:本研究选取农业部“哈尔滨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30年长期定位施肥对照处理(CK)、施用氮磷钾化肥(NPK)、有机肥马粪(M)及有机肥与无机肥混施(MNPK)四个不同处理的土壤样品,采用荧光检测技术对土壤亲水组分进行分析,发射光谱440nm、激发光谱350nm附近特征峰均显示:与CK比较,NPK、M、MNPK长期施肥土壤富里酸HyI组分的特征荧光峰处均出现明显蓝移.三维荧光图谱显示:四个处理基本出现a、c2个特征峰,与CK相比,NPK、M、MNPK施肥处理的峰a均出现不同程度蓝移.通过对不同处理土壤HyI发射光谱的荧光指数(f450/500)、发射光谱区域面积积分(A1370~412nm/A300~345 nm、 A4538~600nm/A435~480 nm、A4/A1)、AFLR及AHLR等荧光特性参数分析均证实NPK、M、MNPK长期施用均使土壤富里酸HyI组分芳构化程度降低,分子结构趋于简单,且以NPK、 MNPK处理土壤HyI分子腐殖化程度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除f450/500外,不同荧光特征参数之间基本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不同特征参数均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土壤HyI的腐殖化程度,可以用来判断土壤HyI分子芳构化程度,预示着施肥可以降低土壤HyI的芳构化程度.
  • 摘要:针对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颗粒中腐殖质相互关系问题,用团聚体分组和颗粒分组方法分别得到不同粒级团聚体与土壤颗粒样品,测定其腐殖质组成和胡敏素组成.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颗粒中碳、氮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含量随粒级变化的规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颗粒中>53μm粒级的碳、氮以及HA、FA、Hi和Hc的含量明显低于<53μm粒级,而团聚体中>53μm和<53μm粒级的碳、氮以及HA、FA、Hi和Hc的含量则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形成团聚体的过程,弱化了粒级之间有机质的差异.相同粒级比较,在>53μm粒级中,团聚体比颗粒含有更多的腐殖质,且PQ值和腐殖质化程度大于颗粒;但在<53μm粒级中,团聚体和颗粒中腐殖质的含量和PQ值则处于同一水平,这说明在较大粒级中,由于同样也包含了小颗粒的作用,强化了团聚体与颗粒中有机质的差异.这些结果将有助于认识农业固碳和土壤培肥机理.
  • 摘要:以第二松花江干流和长春市新立城水库底泥及两水体岸边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底泥、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底泥和岸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均以砂粒复合体为主,粘粒、粉粒复合体含量次之;随着复合体粒径的增加,有机碳在其中的含量减少.新立城水库底泥有机无机复合体以粘粒复合体为主,粉粒复合体含量次之,砂粒复合体含量最少,而对于岸边土壤,除大部分样品砂砾含量略微偏多外,各级复合体的含量基本相当;底泥有机碳的平均含量高于土壤,底泥粘粒复合体有机碳含量全部高于土壤的,而底泥粉粒复合体和砂粒复合体有机碳含量均低于岸边土壤的.这说明对于流动性较大的河流,其岸边土壤各级复合体对底泥复合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贡献,而对于流动性较小的湖库,其岸边土壤各级复合体中粘粒复合体对底泥复合体组成和有机碳含量具有较大的贡献.对于松花江和新立城水库两水体而言,底泥和岸边土壤粘粒矿物组成基本相同,说明无论是流动性大的河流还是流动性小的湖库,其中的底泥颗粒均部分来源于土壤.
  • 摘要: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对5个小麦品种根系分泌进行了收集、浓缩,研究了5个小麦品种生物量、根冠比和有机酸分泌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生物量和根冠比有明显的差别.93-124和云麦47根系分泌有机酸的速率最快,云麦53和云麦56根系分泌有机酸速率最慢,小麦品种之间根系分泌有机酸速率差别较大.
  • 摘要:表土剥离是保证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恢复土地耕种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复垦区非常珍贵的资源.本文明确了表土剥离的概念,对表土剥离所包含的取土区表土剥离技术、堆放点表土保育技术、覆土区耕层再造技术进行了总结.将优质表土剥离出来是剥离技术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要尽量避免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表土的保育,是剥离技术的关键和重点,做好这一部分,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土地复垦质量;耕层再造技术则是表土剥离的后期阶段,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合理使用,使覆土区的土壤达到最佳的耕种状态,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 摘要: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快速高效地定量估算有机质含量是精确农业的要求.地面光谱遥感因其快速、简便、非接触、不破坏、环保等优点,成为定量估算有机质含量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吉安县土壤图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手持GPS空间定位采集到吉安县主要类型土壤样品,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光谱特征解析、土壤光谱各种预处理和有机质相关分析,找出特征光谱,建立特征光谱和有机质含量的定量估算模型,并对模型稳定性和预测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吉安县主要土壤类型为有机质影响类型、铁控制类型、铁影响类型和最小改变型;有机质在350~2500nm波长范围内并不存在吸收峰,各种预处理后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最强为反射光谱SG平滑后一阶导数,相关性为5.36,最强光谱在1394nm;各种预处理光谱和有机质建立的最佳逐步回归模型为y=519.8a1674-313.223a2024+57.582a1674+4.009,决定系数为R2为0.511,均方根误差RMSE为0.479;基于光谱对数倒数一阶导数的特征光谱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66,均方根误差RMSE为0.484,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5,均方根误差为0.50.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利用特征光谱能作为县级各种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快速定量估算.
  • 摘要: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一项提供清洁能源的生物质工程,而且是减轻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纽带。本研究以猪粪和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Continuousstirred tank reactor;CSTR)进行了130 d的中试试验,期间分析了氮素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及其形态转化。同时,进行了两个不同季节与两种不同方法的贮存试验,采样分析沼液贮存过程中氮磷养分含量以及氮素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发酵后的出料中,猪粪的氮素在液相中的含量增加了约10.7%,在固相中的含量降低了约28.0%;而牛粪的氮素在液相中的含量降低了约8.7%,在固相中的含量增幅为2.8%。猪粪和牛粪发酵出料中NH4+-N的增幅分别达162.2%和90.0%,占总氮量的43.3%和30.5%;而N03-N含量分别降低了约50.0%和45.2%,不足总氮量的1%。2、猪粪发酵后出料与进料相比,总磷在液相中的含量降低了77.35%,在固相中的含量降低了29.95%;而牛粪总磷在液相中粪含量降低了79.47%,在固相中的含量增高了38.66%。猪粪和牛粪发酵后的出料液中可溶性磷降低了79.04%和78.77%。经厌氧发酵后,磷元素的分布由液相向固相转移。3、猪粪沼液贮存90天后,沼液中TN, TP, TK含量分别减少了67.22-84.31%. 59.70-93.45%,35.27-80.25%,COD下降了24.78-42.96%;沼液中铵态氮含量持续下降,硝态氮含量增加了近3-6倍。
  • 摘要:蛴螬作为地下害虫之一,对农作物生长危害严重,本试验利用蛴螬对哺乳动物粪便的喜食性来分解牛粪,一方面能控制蛴螬危害农作物生长,同时使得牛粪资源化利用.本试验为静态堆肥,动态监测堆体温度、pH值、碳氮养分、和种子发芽指数.研究表明,接种蛴螬对堆肥有机碳、胡敏酸、富里酸、E4/E6值、硝态氮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影响不显著,而对堆体温度、pH和铵态氮含量影响显著.其中,接种蛴螬升温效率最佳,堆肥3d即达最高堆温(46.9℃);pH值在堆肥35d时达到高峰,高达8.88,明显高于对照和添加腐熟粪便处理;堆肥49d后,接种蛴螬处理的NH4+-N含量分别比对照和添加腐熟粪便处理减少了26.37 mg·kg-1、41.91 mg·kg-1.添加腐熟粪便处理对堆肥有机碳、硝态氮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影响显著,对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添加腐熟粪便处理堆肥49d与7d相比,有机碳降低幅度最高(30.77%),硝态氮增加最多(244.18%),种子发芽指数增加幅度最大(241.79%).综合考虑堆肥效率及蛴螬的特点,接种蛴螬处理对午粪的堆肥起到一定地促进作用,但蛴螬粪呈碱性的问题函待解决.
  • 摘要:本文对控释掺混肥与普通肥在水稻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肥相比,等量控释肥、减量控释肥、减氮控释肥、种子保姆肥不能显著提高水稻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施肥量相近下,控释掺混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水稻吸收氮磷钾量分别提高5.0%~20.3%,2.7%~40.8%和-8.2%~39.9%;水稻籽粒增产6.90%~15.3%,达显著或不显著水平;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比普通肥增加6.07%~29.91%、41.86%~85.57和38.57%~95.43%;田间控释掺混肥处理的水稻每667 m2比普通肥多收入35.8~86.4元,增加了收入.
  • 摘要: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技术与建模方法是当前土壤近地传感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可应用于土壤养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农田作物的精确施肥管理.本文以新疆自治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以非线性模型为核心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方法分别建立了不同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原始光谱与有机质含量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比较的1∶1、3∶1和全部样本建模并全部验证的三种样本模式划分对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相较于目前常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方法而言,非线性模型SVM也取得了较好的建模精度,三种模式下其RDP值均大于1.4.同时引入ANN方法改进建立的PLSR-ANN方法显著提高了PLSR的模型预测能力.本研究是在实验室内基于Vs/NIR对研究区土样的有机质进行了定量预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是影响土壤反射率的因素除了有机质含量以外还有很多,如粘粒含量、氧化铁含量等,此外,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野外原位测量时,还需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光照、大气、土壤水分含量等。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还需要从实验室内向野外原位测量推进,深入了解野外条件下土壤的反射率特征以及外界因素对其影响。采集更为丰富的样本,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土壤进一步研究,以提高有机质光谱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