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孔隙度

孔隙度

孔隙度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93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0篇、会议论文228篇、专利文献147256篇;相关期刊754种,包括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天然气学报、测井技术等; 相关会议165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等;孔隙度的相关文献由9694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卢双舫、李军等。

孔隙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60 占比:1.90%

会议论文>

论文:228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47256 占比:97.95%

总计:150344篇

孔隙度—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洁; 陈惠; 梁梅; 张珂; 涂慧智; 谢辽博
    • 摘要: 本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目的层C81储层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C8_(1)储层整体孔隙度在8%~20%之间,平均值为15.51%,渗透率在0.1~10mD之间,平均值为5.07mD,属于超低渗透储层。其中C8_(1)^(2)孔隙度在12%~22%,平均16.21%,渗透率在0.1~20mD,平均6.34mD,并且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仅为0.42,但局部发育高孔、高渗段,渗透率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渗透率模型建立困难。本文针对研究区储层特点,以测井信息和岩石物理实验为基础,以储层连通性分析为桥梁,建立基于岩性和孔隙结构的多参数渗透率计算新模型,有效解决了一个孔隙度对应多个渗透率问题,提高了测井解释评价精度,为油藏高效开发提供测井技术支撑。
    • 李峰
    • 摘要: 油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孔隙构造越来越复杂。而声波测井是测量孔隙度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声波测井的观察可以了解到不同开发阶段的孔隙度的变化,对进一步了解油层动态变化以及调整最有效合理的采油方案都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共处理了7个开发阶段的20口井资料。对所测井的声波测井曲.线和计算得出的孔隙度曲线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声波测井曲线和孔隙度的变化规律。
    • 彭西红; 陈平; 杜青; 杨雪丽; 任俊波; 郑本川; 罗凯; 谢琛; 雷鹿; 雍太文; 杨文钰
    • 摘要: 为研究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大豆土壤通气环境及结瘤固氮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模式: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带状套作(MS),副区为不同施氮量:不施氮(NN:0 kg hm^(–2))、减量施氮(RN:45 kg hm^(–2))和常量施氮(CN:60 kg hm^(–2)),监测了大豆生育期内土壤的O_(2)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各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容重和孔隙度差异,探讨了大豆生育期内结瘤量、固氮能力的变化特征。2年数据结果表明,与单作大豆相比,带状套作大豆可提高土壤O_(2)含量、>2 mm粒径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强后期土壤呼吸的速率,显著降低<1 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与土壤孔隙度;R5期根瘤干重差异不显著,但结瘤数量显著增加39.9%,固氮酶活性与固氮潜力也在此时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各施氮量间,土壤O_(2)含量、0.25~1.00 mm粒径的百分含量、带状套作大豆的土壤呼吸速率以RN处理最高,施氮能降低<0.2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土壤容重,施氮显著抑制单作大豆前期的结瘤量、固氮酶活性和固氮潜力,至R5期氮肥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减量施氮可提升带状套作大豆后期的结瘤量,显著增强大豆生育期内的固氮酶活性和固氮潜力。带状套作大豆配施减量施氮会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善大豆土壤的通气环境状况,保持了较高的土壤O_(2)含量,促进土壤呼吸,有利于大豆后期结瘤固氮。
    • 朱联祥; 郑逸
    • 摘要: 针对图像采集设备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导致的岩石显微图像普遍存在分辨率低,图像细节不清晰等问题,本文基于SRGAN和自注意力机制,对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进行调整,并在损失函数中结合岩石显微图像的孔隙度特征,提出一种岩石显微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4倍放大因子下,通过实验对岩石显微图像数据集DRSRD1_2D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指标方面有显著改善。与SRGAN算法相比,在运行相同轮数的情况下,重建结果的边缘细节更清晰且亮度信息更准确,能更好地表达图像的高频特征。
    • 张丽华; 王敏; 单刚义; 潘保芝; 曹玥
    • 摘要: 为了解不同岩性火山岩孔隙度的压力敏感性,笔者选取长岭断陷安山岩、角砾凝灰岩和凝灰岩的代表性岩样,分别进行3.4、8.3、13.1、17.9、22.8、27.6、32.4、37.2MPa多个覆压条件下的气体法孔隙度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3种岩性岩样的孔隙度呈不同幅度的减小,幅度减小程度由大到小的岩性依次为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安山岩;说明凝灰岩的孔隙压力敏感性较强、角砾凝灰岩的孔隙压力敏感性居中、安山岩的孔隙压力敏感性最弱.经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偏光显微镜下岩石薄片鉴定、高压压汞仪实验和基于CPMG脉冲序列的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显示,岩石组份、颗粒分选、孔径分布是影响孔隙压力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塑性矿物体积分数越大、颗粒越小、孔径越小,相应孔隙度的压力敏感性越强.
    • 王志兵; 孙广; 刘金明; 邹永胜; 于江涛
    • 摘要: 钙质砂是一种碳酸钙含量高达50%以上且结构特征复杂的岩土工程材料。为了定量分析钙质砂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使用高精度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获取钙质砂CT切片,通过一系列图像处理方法分别重构钙质砂颗粒与孔隙的三维模型,计算钙质砂的颗粒体积、孔隙度、曲折度、颗粒形状系数、孔隙分形维数等结构特征参数,最后对结构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钙质砂的孔隙度分布在27%~38%,孔隙曲折度在1.7以上,孔隙连通率一般在98%以上。形状系数可以较好地描述钙质砂的颗粒形状,钙质砂的孔隙度随着颗粒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增长速率减缓。钙质砂的孔隙分形维数与颗粒形状系数呈极强负相关,表明颗粒形状复杂的钙质砂对应的内孔隙形状也越复杂。
    • 刘金立; 余杰; 李利; 秦瑞宝; 黄涛; 谢岚
    • 摘要: 煤储层具有特殊而复杂的孔隙、裂隙网络,包含孔隙和裂缝。煤储层孔隙分布对天然气的储集性能和产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实验技术不能完全描述煤储层的孔隙分布,为了准确描述煤储层的孔隙分布,研究了回波间隔时间和极化等待时间对煤储层核磁共振T2谱和孔隙度测量的影响,明确了回波间隔时间应≤0.2 ms、极化等待时间应≥6 s才能准确描述煤储层孔隙分布。与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相比,核磁共振T2谱测量结果弥补了对煤储层孔径大于100 nm的孔隙、裂隙的描述。并利用核磁共振T2谱转化为煤储层孔隙分布,建立了煤储层纳米孔体积与Langmuir体积、Langmuir压力的关系,由此可以利用核磁共振T2谱描述煤储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
    • 王林生; 艾建华; 伍顺伟; 张景; 户海胜; 朱越
    • 摘要: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扇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致密砂砾岩储层内部结构复杂、物性变化大、油藏空间展布复杂多变,需要定量地描述油藏空间展布、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变化规律。但是,前期的研究证实,常规的地震属性分析和叠前/叠后反演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为此,采用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技术来进行致密砂砾岩储层定量预测是十分必要的。利用测井岩石物理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多井目的层段地质参数与扩展弹性阻抗随Chi投影角变化的相关性特征,确定最优的Chi投影角,应用已钻井数据,进行交会分析。采用AVO属性分析、叠前地震同步反演与随机反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分辨率的声阻抗反演和梯度阻抗反演。根据最优化的Chi投影角,估算待预测的储层参数所对应的扩展弹性阻抗属性体。将储层参数与扩展弹性阻抗属性体进行交会分析,按照神经网络岩相聚类分析结果,分类拟合关系表达式,计算储层参数,并进行误差校正。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技术,能够有效地定量描述储层的物性、含油性等关键地质参数,有助于提高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成功率,值得大量尝试和推广应用。
    • 景佳骏; 薛成
    • 摘要: 准确认识注水开发不同阶段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对于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提高水驱采收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冀东油田不同含水阶段的岩心样品进行水驱前后储层参数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注水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原始孔隙度、渗透率越大的储层其绝对增量相应越大;(2)在低含水阶段,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加最快,约占全部增量的80%-90%,当含水大于90%后,物性几乎不再增加。对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参数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 贾石川; 胡立强; 肖智勇; 王刚; 姜枫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下脉冲压力响应规律,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多孔可压缩介质的一维瞬态流动控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结合边界条件的有限差分形式和初始条件,基于MATLAB进行编程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平衡的时间与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且随着渗透率增加,气流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逐渐减少;脉冲压力在大孔隙试样中将经历两个阶段:快速减少阶段和缓慢减少阶段,孔隙体积与平衡压力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与压力平衡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相同的上下游储层体积,平衡所需时间和平衡压力与储层体积呈正相关关系,气流达到稳定状态时间与储层体积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非常规储层的渗透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