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业废弃地

工业废弃地

工业废弃地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业经济、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53264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美与时代·城市、艺术科技、现代园艺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放飞梦想·美丽上海”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青年规划师专场会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等;工业废弃地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常江、刘抚英、冯姗姗等。

工业废弃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3264 占比:99.86%

总计:153479篇

工业废弃地—发文趋势图

工业废弃地

-研究学者

  • 常江
  • 刘抚英
  • 冯姗姗
  • 刘方宁
  • 张建红
  • 李建萍
  • 滑铁钢
  • 王存政
  • 顾成海
  • 乔丽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妍; 李彬
    •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区中涌现大量的工业荒地废弃地,这些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逐渐失去原有的场地精神和价值,最终导致城市生态景观的进一步破坏。文章从工业废弃地再利用的角度出发,以兰州石化公司厂前公园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城市后工业景观再生性的设计,以期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生态景观及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效果。
    • 戴晶斌; 麻欣瑶; 卢山
    •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迅速,但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城市出现工业废弃地、农业废弃地、烂尾区等废弃场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利用2000年1月-2021年11月CNK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废弃地再利用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废弃地再利用研究的学科、研究团队等。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废弃地再利用研究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阶段(2000-2005年)、平稳发展阶段(2006-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2011-至今);(2)“再利用”、“工业遗产”、“保护”、“景观改造”是热点研究领域;(3)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多学科交叉的特征,研究对象由单一的环境问题逐渐扩大到省域、中国乃至全球性的历史遗留问题。
    • 马立强; 王良羽
    • 摘要: 工业废弃地作为工业城市危机与复兴的双重载体,其公益性再利用项目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及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而该类项目政府补贴方法、机制设计以及激励模式优化仍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构建政府补贴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内公式进行逆推归纳分析,在满足政府与开发企业对综合价值最大化、补贴效用最大化以及利益最大化等要求的情况下,结合相关案例对政府最优补贴决策以及开发企业最优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在进一步完善政府补贴机制及方法的同时,为推进工业废弃地的公益性再利用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 马立强; 王良羽; 王丞
    • 摘要: 工业废弃地作为阻碍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我国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城市空间肌理等多方面均产生较大程度的破坏与浪费。对工业废弃地再利用项目体现出的各项溢出效应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有助于管理者正确认识项目的实际质量以及应重点关注的指标因素,有助于推动我国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进程,并为同类项目溢出效应的评价和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工业废弃地再利用项目的溢出效应评价,本文共识别文化、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四类溢出效应以及21项三级指标。为缩小现象性异常评价信息对项目溢出效应评价的影响,设置调节系数对CRITIC-熵权赋权法进行改进,并将其与工业废弃地再利用项目溢出效应评价模型进行融合。结合山东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案例,对新构建的溢出效应评价模型进行运用与分析,结果显示:(1)改进后的CRITIC-熵权赋权法可有效消除现象性异常信息对指标赋权的影响;(2)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溢出效应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三者与经济溢出效应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3)管理者在该类项目的改造与运营中应重点关注公共交通便捷度、传统工艺传承情况以及产品、名人或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这三项指标对项目综合溢出效应的影响。
    • 单晓娴; 何宇航
    •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工业废弃地。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生态理念的深入,工业废弃地的修复以及再利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厘清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与再生设计的必要性,同时解读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的基本模式,并以景德镇为民瓷厂为例,讨论其景观再生与更新的具体设计内涵,以期为我国其它地区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 孙红丹
    • 摘要: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老龄化问题、城市污染问题、老工业区衰落问题、人们心理问题等接踵出现,现在国内外对于单独的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深入研究,但是缺少把几个问题结合起来的研究.文章主要针对城市老龄化问题、老工业区更新问题、社会心理问题等进行分析与调研,初步分析了中国养老方式、养老院环境现状以及首钢老工业区的现状,通过将北京首钢搬迁旧址局部改造成孤儿院与养老院相结合的景观建筑,设计出一个既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又有利于首钢再振兴的后工业主题公园,并有引导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提供关心与帮助.
    • 韩东君; 布和
    • 摘要: 自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全国形成了多个工业城市,但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大多数工业城市遗留下来的工业园区成为废弃地,工业废弃地的改造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以工业废弃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工业废弃地的形成总结出改造设计的意义,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提出改造设计的思路.以期为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在未来的相关实践活动中提供参考,探寻工业废弃地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功能转型策略.
    • 施雨; 杨蕊
    • 摘要: 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多数工厂逐渐向城郊转移,由此出现很多工业废弃土地.阐述工业废弃地的价值,分析修补生态漏洞、合理处置新旧建筑物等景观重塑措施,进而从景观和生态两方面探讨景观重塑策略,并以南京市汤山矿坑公园为案例论证相关理论.
    • 布凤琴; 刘凯月; 李清
    •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城市产业结构随之更新,一些破坏人们的居住环境、影响城市发展的工业废弃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何在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旧场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该文介绍工业废弃地的概况,分析北京798艺术区景观及其设计原则,研究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
    • 许佳瑶
    • 摘要: 加强色彩应用能为工业废弃景观改造设计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思路.文章从色彩美学入手,论述了色彩与工业废弃地景观的关系、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中的色彩应用、色彩在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中的作用与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中色彩应用的意义这几大方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