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3-10-28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以北京房山区白草畔地区为例,阐明了该区域从矿山修复区向生态旅游转型的必要性.在系统评价了区域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围绕转型方向,对白草畔地区的旅游产品设计、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平衡、旅游空间特色营造以及游览线路组织,系统探讨了矿山生态修复地区的多元化旅游发展途径.
  • 摘要:当下城市河道在防洪安全、市民游憩、生态稳定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对城市河道进行重塑和修复.以马鞍山襄城河河滨公园规划为例,通过案例研究,从景观结构、人文、生态等方面入手,探析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问题,研究其修复设计的原则和综合策略.通过对实例调研分析,发现部分城市跨河形态存在着城河关系脱节、两岸缺乏关联、河流特色减弱、生态建设薄弱等诸多问题。在马鞍山市襄城河河滨公园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城市河道区域的景观重塑,将城市以河取向、两岸联合设计、提升河道特色、要素综合组织、建立生态与行为复合中心等思路融入整个城市景观修复设计的综合策略,重塑一条自然生态、城市活力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城市河道。
  • 摘要:临汾涝洰河项目是继汾河治理之后对近20公里长的河流及其两岸进行景观规划.项目承载了一个良好契机——河流冲蚀和地质变化的长期作用形成了河谷阶地陡坎特征,记录下河流在场地上的印记.如何处理阶地的陡坎界面将成为项目的核心难点.结合"生态治理"和"特色营造"的规划目标,本文重在阐述如何利用陡坎界面,寻找防护与景观的最佳结合点.本文将以景观的保留、保育、利用、改造、提升为原则,探索大尺度下陡坎的规划方法,希望对下一步设计和类似项目提供指导.
  •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改善环境和增强城市特色风貌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生态绿地系统理论及实践的探索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文章探讨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绿地系统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原则;分析了济南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体统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绿地系统面积大小和整体布局不合理、平面布局不合理,防护隔离带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济南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的途径与对策.建议济南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应研究生态机理注重布局、指标建构,注重苗木保障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经济技术及政策保障体系的建构。济南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在布局模式上要科学合理,使城市绿化空间充足,并不断完善防护隔离绿色空间;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绿化指标使城市绿化面积、绿地率等指标在整个城市空间以及各功能分区达到和谐;技术、政策、法规对绿地系统的大力支持。近几年城市绿地系统构建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事园林工作的入员也日趋增多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提高从业人员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也迫在眉睫。
  • 摘要: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夏季,雨季的城市内涝问题彰显了大多数城市雨水管理的局限性和弊端.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的提出为雨水管理和疏导提出了生态可行的对策.本文将以海淀区西洼雨水公园设计为例来探讨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的生态景观整合策略.根据海淀区场地的现状条件分析,笔者得出了针对场地的设计策略,即利用现状南高北低天然之势将场地设计成具有雨水管理生态功能同时满足游客使用需求的绿地,通过它的推广示范性设计重建城市的雨水生态管理过程。设计理念包括:生态文明体验:利用南高北低之势塑造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打造城市生态主题雨水公园,强化其教育科普功能。城市视觉界面:打造面向五环路、信息路大尺度景观界面,营造在快速干道上可感的大尺度视觉景观。绿地活性边界:利用公园与城市关系密切的边缘空间,通过景观设计手法活跃边界,形成外向易于到达的融合城市与绿地的边界带状空间。绿色活动空间:公园内部通过塑造地形结合植物景观的设计,形成多样体验的内向绿色活动空间。
  •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之中,人类聚居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合理地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是规划者们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本研究从传统"环境廊道"视角出发,依据其基本原理,尝试通过GIS分析技术识别当前城市化背景下人类聚居活动的"环境廊道".并在综合分析其内部生态体系与外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多尺度的生态网络格局,以期为区域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态保障和科学适宜的聚居廊道.
  • 摘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自2010年开设"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该课程作为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教学融合最重要的探索性课程,对风景园林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课时有限、师生专业差异等原因,本课程教学面临一定困境.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列举教学心得,以初步培养城市设计整体意识,尽量掌握小区域的城市设计基本方法为教学目标;以案例、调研等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习印象;以混合评图促进不同背景学生的知识融合.结合学生反馈,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风景园林本科教学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作为法国当代风景园林的开创者之一,米歇尔·高哈汝及其设计理念对法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对于自然的理解和领悟,既受传统园林自然观的影响,更有一番他于实践中得出的深刻感悟.从最初单纯地热爱自然,在设计中再现乡村景观到逐步理解自然、领悟自然、顺应自然,最后回归自然,真正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米歇尔·高哈汝自然观设计理念的形成像是一场在大自然中的旅行,更是一场修行.米歇尔·高哈汝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理解自然,重视场地自然环境、领悟自然,遵循事物变化规律、顺应自然,设计融入自然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回归自然,不是无所作为,完完全全保持场地要素和原有的自然环境,而应该探寻不为的意义和为之的意义,从而知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 摘要:"一株杨柳一株桃",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滨水种植模式之一,"桃柳"组合也是历代文人反复吟咏的文化意象,通过对意象性格的剖析,可以透视意象生成的社会背景.本文选取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传统种植中共有的"桃柳"间植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古今文献的阅读,归纳传统维度下"桃柳"意象文化性格并比较其异同之处,并分析造成异同的历史文化原因,以期深化读者对植物景观意象生成发展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的认识,强调植物意象生成发展与城市历史文脉的强烈关联性,为今后的植物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 摘要: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对中国古代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古代皇家园林尤其注重农耕文化的园林内涵植入.本文以清朝皇家园林中田园景观中最为典型的圆明园为研究对象,以解析圆明园四十景图、四十景御题词、四十景御制诗、建筑物匾额、建筑物对联以及其他与圆明园四十景相关的御制诗等历史图文资料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田园景观构成要素框架体系,对圆明园四十景中的田园景观进行识别.研究识别出四十景中10处有田园景观特征要素,7处为田园景观.并依据主要造景手法和思想的差异,将7处田园景观分为体现帝王治世成功的生活实景、供以游观的田园风光、体现文人隐逸思想的田园意境三大类,从分类切入理解圆明园田园景观建造的涵义.
  • 摘要: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与归纳,对欧美国家园林史研究进行综述性概括,归纳总结出几类研究方法论,并对各类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和阐释,分析各类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视角、内容与其研究方法,探讨其优势、局限性及研究意义.并通过对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得出国内园林史研究可借鉴的经验结论.通过以上对欧美园林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可以得出四条研究园林史时可借鉴的结论与经验:首先,园林史研究在阐释形式变化与风格演进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空间的深层解析与历史语言的阐释。其次,近年来的园林史研究正从全面而笼统的描述史学转向深度上有所强化的解释史学演化。此外,园林史研究中,综合分析取代单纯的史料注释,专业面越来越广,研究思路和主线也在不断变化。再者,研究园林史不仅是单纯理论研究和历史风貌保护,更为了设计实践创新打基础。
  • 摘要:对于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来说,地域性文化的植入无疑可以给游客提供增值体验,让人们在游览时,身体得到放松之余,也能够感受到景区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笔者将其称为"文化唤醒"(Culture-Awakening)功能.通过这种地域性文化的介入,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当下部分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抄袭模仿照着做"的乱象,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文化综合旅游景区.立足于满足游客多层面需求,这样的景区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最终达成经济发展与文明发展和谐共存的"类生态"平衡.这对于改善我国当下社会文化缺失现象以及宏观方面的建设"美丽中国"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摘要:本文探讨了文化遗产阐释与利用的三种模式,并通过案例比较了这三种模式所适用的文化遗产类型及应用难点,最后得出遗产保护、阐释与利用模式应根据遗产保护状况、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的结论.遗产的阐释和利用是将历史与现代建立起有效联系的重要方式,按照文化遗产物质载体利用方式与表达的重点不同大体可以将文化遗产阐释与利用方式分为以下三种:(1)功能延续:遗产价值载体仍继续承担原有功能;(2)功能重构:利用原有遗产物质空间,在阐释遗产自身价值的前提下兼顾承担新的社会功能;(3)功能外溢:利用遗产物质载体空间处理模式或技术手段将遗产部分阐释与利用功能转嫁。文化遗产物质载体原有功能延续是遗产原真性能够完整呈现的最佳模式。文化遗产物质载体功能重构要融入并塑造遗产周边环境性格,是社会环境生活的载体。既满足遗产修复与保护要求,又能让参观者更好的感知文化遗产,将文化遗产价值载体外化并延展是相对折中的方法。其中利用文化遗产所在地域条件及制作技法仿造遗产物质空间并让游客置身体验是效果较为理想的方式。
  • 摘要:笔者总结以往参加汶川灾后重建经验,并以随清华同衡援建工作组赴雅安天全县参与"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为例,提出风景园林规划师参与灾后重建规划的必要性,并阐述了风景园林规划师在重建规划中所承担的灾损评估、专项规划、城市生态、乡村建设、区域产业和建设项目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 摘要:巴渝寺庙园林有着浓郁的地域性特征.根据巴渝地区现存的寺庙园林,通过收集现存寺庙的资料,从选址、建筑和造景处理手法方面入手,提出其"因形就势"的寺庙园林选址、"自然为法"的空间布局、质朴简洁的园林建筑形态、疏朗自然的园林造景特色.总结了"巧于因借,古拙清旷"的造园风格,为完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体系,发掘地域性园林的造园内涵和对建设当代巴渝地区园林景观,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以探明上海原租界公园的总体变迁特征为目的,同时致力于保护与管理近现代历史公园所必不可少的资料收集整理.从公园规划立地、分布趋势、规模、类型及设施发展过程等方面对于公共租界及法租界公园的变迁特征予以了综合考察.总体上,租界公园在规划立地上,呈行政商业区域至商住、居住工业区域的布局特征;在分布上,呈点状分布至线形、分散性面状的趋势;在规模上,呈小型至大型、中小型公园的特征;在类型上,呈一般公园至综合公园、儿童公园的特征;在公园的设施建设上,经历了由初始的基础设施转变为通过规划分区的设施配置以及伴随着改扩建的设施增设,最后至儿童游戏设施的变迁过程.
  • 摘要:本文借鉴欧洲地理学城市形态研究(Urban Morphology)的基本理论方法,对广州一片38hm2的历史文化区域进行尝试性分析.尽管历史地图以及文字记录资料没有西方完备,但通过对前工业时期街道系统形成过程的细致分析,阐明了湖,江,沟壑,台地等自然地貌因素,礼制风水等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对街道宽度,街道走向,街块大小,街网密度的影响.研究揭示出自然条件对街道形态形成的深层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将街道归纳为轴线大街,丁字小街,墙街,沿江商业街圩四种形式.另外,通过发现"固结线(Fixation Line)"等基本形态学概念在广州不同的表现形式,印证了欧洲地理学城市形态理论方法在不同于西方的东方文化区的广泛适用性,同时展现了形态学在中国的广阔研究前景,增强了未来发展适用于中国实际的城市形态分析理论的信心.
  • 摘要:帮助灾区人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并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是灾后重建的核心目的.而旅游业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对于雅安天全县这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和广阔旅游发展前景的地区.文章分析了"4.20芦山地震"后,天全县旅游业的灾损情况;对天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判,进而提出了在资源保护基础上的旅游发展目标、产品体系、发展模式和对318国道沿线的旅游引导,以期为天全人民,尤其是因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和贫穷导致自救能力弱的广大乡村地区的农民,提供地区发展和旅游致富的一些建议。
  • 摘要:边缘地带是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区域,其既是城市开发的"热点"又是景区保护的"第一线".本文基于对基本概念的定义与特征的剖析,运用Google Earth软件中"历史图像"的功能,对比了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2005年至2011年的发展变迁,简析了钟山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建设发展的特征.基于风景名胜区价值体系的构建,从解析景区边缘地带保护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景区发展的可行道路两方面,探求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保护与开发共荣的策略.rn 关于风景名胜区,尚未形成标准性的、统一的、用于评定以及保护风景名胜区的价值体系。风景名胜区不同于遗址遗产、文物古迹,不同于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更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区、度假区。保护与开发这一隐含的先天性矛盾,在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中尤为明显。其价值体系的构建亦不能脱离两方面的矛盾关系,保护旨在强调风景名胜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审美启智价值,开发则旨在利用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不论何种价值,均旨在有之以为“用”,而绝非仅是有之以为“利”,风景名胜区的价值绝非是经济上的利益,亦不能被利益所驱使,但是可以带来长远的效益。只有管理者与开发者对价值做出合理的判断,才能实现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的共赢,避免因对潜在价值的盲动而造成的景区保护与开发的不利。基于价值体系判定的发展,必然将是“开发性保护”或是“保护性开发”的共荣发展策略,使景区与城区得到双赢的发展。
  • 摘要:基于对古徽州地区"水口"营建的基本史实与文献著作的梳理,在吸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结合具体实例,探讨水口园林的含义、构成要素以及功能意义等内容,进而试图对"水口园林"的营造机制进行解读,发掘"水口园林"在风水、社会、文化、村落宗教等方面之于古代村落环境图景的深刻内涵.
  • 摘要:《操作指南》是国际视野下实施《公约》有力的指导工具,本文以遗产发展40余年为背景,梳理归纳其自1977年-2012年共21个版本的变更内容.从自然观、社会性、文化性、延续性四个层面解读《操作指南》在"突出普遍价值内涵、突出普遍价值的十条评估标准、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特殊遗产类型"五方面的变更.通过解读,阐述演变的原因,分析预测世界遗产发展趋势并予以建议.结合全球化、多元化发展背景,《操作指南》共21个版本逐渐吸收时代新思潮,更趋向柔性发展。纵观世界遗产发展40年,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逐渐深化拓展。联系自然与人文、平衡性与代表性、精英与大众、全球与本土、有形与无形、静态与动态的综合理念共同领引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了国家公园系统的文化景观保护和研究.其一系列举措中,文化景观清查项目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清查体系.该项目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明确的优先性推荐方法等特征,形成了以景观要素为基本单元的清查途径,同时与其他管理体系并存.文章分析了上述特征的利弊.CLI被设计为一种相对完整的清查项目,用以帮助土地管理者“规划、按程序实施、记录措施和进行管理决策”。CLI3个主要功能是:定义和定位文化景观;搜集文化景观信息;进行文化景观整治、提供管理决策。尽管CLI项目中还存在种种弊端,CLI登录和确定优先性的方法还是忽略了一些文化景观,其清查的结果也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但是,它使得一直被忽略的文化景观在国家公园系统中受到了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对文化景观保护与整治的重视。
  •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飞速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认知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和追求,与此同时,园林景观迅速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在此社会背景下,近些年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给景观设计的发展带来广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个居住区的景观文化及景观格调,已经成为人们选择生活居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从以前的最基本的户型是否合理,逐渐提升到对建筑风格的选择,而如今则越来越关注室外环境的品质和情调.在此基础上,园林植物造景逐渐被人们关注,甚至成为一些地产开发机构主打的品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一种有生命的景观材料,它们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同时发生着变化,是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之一,是园林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关键之一.植物不仅可以形成高低错落的层次,丰富景观环境的质感和机理,还可以用来营造生机灵动的空间,引导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及情绪变化.本文以澜菲溪岸景观设计项目为例,浅述了本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种植设计的理解及设计过程中采用的主要设计手法.
  • 摘要:城市历史景观(HUL)成为近年来热门词汇,为那些非历史城市中的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价值保护提供了依据,同时为现阶段遗产保护所遇到的瓶颈提供了新的方法.西湖文化景观历经千年的演变,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性格和勃勃的生机,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正向发展,城市性格、社会归属感形成都有一定贡献.rn 本文试图从西湖的发展现状和演进过程中总结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发展经验,对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提供可借鉴意义.对比众多城市历史景观商业气息浓厚、静止片面化保护的现状,西湖历经千载依然充满生气的案例无疑是成功的。西湖遗产地精神是一种在西湖以往和现在的建设和管理中,人们能够高度自觉化遵守的准则,使得西湖的景观总是能够继往开来,既千变万化又能统一成整体,丰满着西湖的个性。它是社会、文化在历史演进中塑造的,保护和延续遗产地精神,是在西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首要任务。rn 西湖经验对于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启示在于:对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其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应更注重于无形要素的传承,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主体,更要注意保护它的自然、社会背景,维持原有的社会关系不使其发生突变,不使保护区域成为孤岛,割裂与城市的纽带联系。无论是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设者,管理者还是使用者,都需要对场地核心价值有着更为全面精准的把握和深刻的认同。对城市历史景观保护要遵循合理的保护方法,要求具有与社会、经济因素相交融的整体观,在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时既尊重历史文脉价值,又不拒绝合理的演变,时刻处于动态的有机发展之中,以保证城市历史景观区域充满活力地演进发展。
  • 摘要: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峰,也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杰作,还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有多重意义.本文讨论圆明园的特殊属性、遗产价值、现状问题,并且结合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理论提出看法.作者呼吁在理性讨论的背景下为圆明园的遗产保护探寻出路,使其从聚光灯照射下不得自在的"明星"变成一个能正常行动的普通人,有效地解决身上的问题,健康成长.rn 保存圆明园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要从“三山五园”大环境考虑将圆明园周边的村庄进行搬迁整治,恢复历史风貌,将是对清代皇家园林遗产保护工作的巨大贡献,也是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真实性的实践。意境氛围和精神传达是园林遗产保护的高境界在圆明园的修复整治、活动策划、小品配置、导览系统等方面,都应以此为指导,考虑新加成分与环境的融合、体现诗画情趣等。圆明园是否重建、复建是争议很久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下浮躁的风气下,不适合进行圆明园的复建、重建工作,圆明园遗产保护应以生态涵养、历史风貌恢复和塑造休闲绿地环境为主要任务。同时,政府、媒体、民间组织、专业人士等都应认真遵循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和规定,明确保护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理性高效的行动,完善管理、监管机制,引导游客的文明行为,使圆明园更好地发展。
  • 摘要:郊野后工业公园是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大面积的在工业遗址上建设的自然景观区域,它以其独有的工业景观冲击力和工业遗产资源优势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认识自然和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愿望.本文以"恢复生态学"为切入点,对后工业郊野公园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方式及恢复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就如何营造符合生态需求的郊野后工业公园展开讨论,最后落脚于上海宝山区钢雕公园,结合实例分析郊野后工业公园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设计思想.
  • 摘要:本文从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出现的问题导入,通过了解国内外公众参与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公众参与的问题,提出通过改善公众参与的合理途径,促进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城市景观公共空间设置成功的情况下,首先应考虑人的行为问题,在这个阶段需要提高公众参与度,作为设计师要做到尽可能满足更多的活动可能性景观公共空间,并使更多可进行景观公共空间被使用者利用。由于在设计之初引入了公众意见,也更加符合公众利益,使得公众对景观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使公众自觉遵守景观方案设计后所指制定的各种规范,减少景观设计的阻力。若在管理中发现违规现象,就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早对此种行为加以制止,同时对有关部门的规划管理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公众参与中合理的组织机构十分重要。建立一个独立于行政组织之外且拥有一定的决策和管理权限,由关心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发展的、有相当的景观规划设计知识装备的公众组成的团体是必要的。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是公共空间景观的开发设计之前的重要参照,也是能保证公共参与的重要基础,才能保证城市拥有优美、实用的城市景观公共空间。
  • 摘要:为了加快实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深化和完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落实天津城市定位,2008年天津市组织编制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构建了"南北生态"的市域空间格局.本文作者在总结分析历版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空间格局的天津市城乡绿地结构建立的方法、策略以及实施途径,为新一轮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提供参考.基于生态空间格局的天津市城乡绿地结构的实施途径需要构建面向全市的包括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成片林地在内的三类公园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构建市域廊道,绿道系统,增加生态空间的连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程度;划定市域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 摘要:寸园是清末武昌一座私家宅园.全园布局灵活,风格质朴,简约淡雅;建筑高低起伏,疏朗有致;植物空间多样,极富意趣.整体环境空间尺度宜人,主题明确又富于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考证、现场调研及复原分析,对其历史沿革、基本布局及造园特色进行了探讨.全园的建筑布局精到,斋、亭、轩、廊多种建筑形式和体量上均有明显差异,在平面及竖向上均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建筑交融在整个园林环境中,结合成和谐的艺术整体。寸园的园景立意、园林布局及细部处理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韵味,蕴含着园主人的思想感情。拳石秀丽,足以怡情;寸木含韵,堪为藏春。纵观全园,布局大方但不呆板,风格朴素但不简陋。在方寸之间,巧妙的安排建筑、假山、植物等要素,令整个环境空间尺度宜人,主题明确又富于变化。
  • 摘要:本文运用使用状况评价为研究方法,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以海淀公园为调查对象,对海淀公园各构成要素的使用与存在问题,各分区的使用状况,公园的使用人群、活动时空分布、活动类型、主观意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为公园的评价与改造提供客观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海淀公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提升策略.建议构建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的公园,关注主要使用人群、结合公园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改建,提升公园满意度、根据游客分布状况,适当增加服务设施、突出区位优势,运用高新技术与先进理念造园。
  • 摘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近两年来新兴的一种规划类型,它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本文对于考古遗址公园概念进行解读,同时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的实际案例,在风景园林专业背景下对于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两城镇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归纳和总结出对于考古遗址公园这一新兴类型案例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 摘要:近年来洪涝灾害日益频繁,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已经成为解决城市雨水洪涝灾害的关键.低冲击开发技术(LID)在美国等国家的研究与发展已取得很大进展,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文章从生态设计角度出发,明确了低冲击开发技术的概念及原理,立足于美欧等国家的设计实践,从自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绿色街道和生态屋顶四个方面阐述了低冲击开发技术在城市雨水问题方面解决的景观学途径.
  •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变化,传统园林的继承发展面临着挑战.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当代形势,以兰苏园和四盒园为案例,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比较展示了现代中国园林设计中传统设计思想的体现,同时从中整理出一些对中国传统园林继承和发展的思考.兰苏园和四盒园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认可,在于它们都能具有中国园林的精神。每一个历史园林都有其象征意义,饱含着造园者的情怀,抒发着优美的诗意,因此中国园林的精髓在于它是有意境、有思想、有空间的园林,而这种精髓绝不仅仅是靠简单的形式模仿就能体现的。这也告诉我们,要想继承和发扬好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今后的设计中做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作品,就要摒弃华而不实的唯形式论主义,用心去体味传统园林的文化意义,灵活运用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结合时代特征,这样才能让我国传统园林发展下去,再续辉煌。
  • 摘要:近年来,都市农场这个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对其定义、分类并没有准确的界定,本文将都市农场按功能特征分为生产性和景观性两种,并对两种类型分别进行了可行性探讨.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现状下,营建景观性都市农场较有可行性,并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与教育意义.此外,文章还选取了"拉斐特绿色花园"作为实例,分析了景观性都市农场的设计手法,验证了此类都市农场的实际价值.通过以上对生产性与景观性两种类型都市农场可行性的分析以及案例的解析,结合目前中国的发展状况来说,生产性都市农场在短期内可行性不高,即使实验成功也只能作为传统农业的补充而并非完全取代。但是,景观性都市农场以其布局形式灵活、具有科教价值、改善城市环境、强调参与互动等特点,在国内各城市都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且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可以解决景观性都市农场营建过程中的相关科学技术问题,同时在设计手法上也将不断推陈出新。由此看来,都市农场的概念代表了新式农场改革的前进方向,为未来农场的发展开拓出新思维的模式,必须抓住机遇,力求生态和经济全面发展,在迎接挑战中得以发展。
  • 摘要:地铁车站作为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其内部生态环境及审美价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该设计从"开往春天的地铁"概念出发,提出创造空气清新、绿色生机、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四季如春的车站内部环境,通过改善通风、补充植物、引入阳光、调节温湿度、营造氛围等措施实现.此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采光及通风模型.
  • 摘要:高校行道树景观是高校校园景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展现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文章对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等7所高校主要道路行道树的应用情况做了调查,对行道树景观进行了评价分析,同时总结了在营造行道树景观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过于局限和单一、冬季景观不够丰富,季相变化不明显、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以及对高校行道树绿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建议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提高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管理水平、创建丰富多彩的道路景观,适当增加行道树的景观层次,校园文化与行道树特色相结合。
  • 摘要:随着"西湖·龙井茶园"(以下简称"西湖")申请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成功,西湖旅游便被茶文化旅游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西湖"是世界遗产地,是风景名胜区,也是文化景观,作为它的重要部分,景中村旅游不同于一般的乡村旅游,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有必要对西湖景中村的旅游现状进行剖析,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对西湖景中村的旅游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预测.rn 西湖景中村的旅游发展对西湖旅游活动的优化功能表现在对西湖整体景观的保护和美化两个方面。西湖景中村的旅游发展对景中村本身所带来茶叶经济收益已经成为西湖茶乡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指出了西湖景中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旅游资源、经营销售、旅游市场方面的问题。针对西湖景中村旅游未来发展方向建议朝着正确处理西湖景中村旅游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注重“村与村”,“村与景区”以及“村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带动作用、加强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科研的投入、创造以多元化的休闲旅游空间为理念的旅游模式方向发展。
  • 摘要:本文将从苏州街与江南古镇的总体布局、造景与视线、建筑设计及造桥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来探讨苏州街对江南古镇的传承与创新.苏州街的造园艺术处理手法对江南古镇进行了学习,保留了江南古镇园林温婉,柔和与山水亲近的特征,但是在建筑设计,空间处理等多方面又大胆的进行了创新,可以说苏州街是揉合了南北两方的造园风格,创造出的新的人文景观,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历史积淀而造就的艺术珍品。
  • 摘要:随着各种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形式的绿色屋顶和绿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绿墙最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带来了更多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当今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建筑表皮绿化带来的美观,更多的是其与环境的相和谐以及带来的各方面生态上的优势.绿墙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其中由法国设计师Patrick Blanc发明的Mur Vegetal结构则给绿色墙壁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向大家介绍绿墙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众多优点.随后结合表格和图片介绍各种不同结构的绿墙体系.之后选择了经典案例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总结这些经典案例,尤其对不同结构的浇灌系统进行总结,并对绿墙在我国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在本文中提到的植栽墙,生态墙,绿色雕塑,垂直花园等都属于绿墙的范畴。参照通常绿色屋顶分为三种:粗放型,密集型,半粗放型;把绿墙分为如下三大类。其中竖向绿墙即传统的攀缘植物类,和新发展的立体种植槽类。生态墙是在建筑表皮附加了一层结构,可分为有土和无土栽培。绿墙与绿色屋顶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尤其在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方面,应该整体考虑。经过一系列实际项目中的分析总结,绿墙仍需在开发新型材料和生长基质、合理的控制灌溉水量、植物品种开发方面进行努力。
  •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高尔夫球场景观从最初的林克斯(Links-land)已经发展成为当代风景多变、风格各异,没有两个相同球场的千变万化球场景观风格.当代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必须要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并提升原场地自然特性设计球道,同时要满足运动需求,营造多样化的球场风格与意境.通过景观设计,一方面体现场地原有的自然特色美,将其保留或巧妙利用。优秀的设计师会充分利用场地自然美的特征创建球场,使它生态、自然、优美,玩起来愉快,而不是矫揉造作的环境,另一方面营造球场中起伏流畅的地形、不同质地与色泽的草坪、形态各异的树木、色彩和线条丰富的沙坑和水面等,为人们带来无尽的美感享受和视觉愉悦。
  • 摘要: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步行空间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减少.但是步行尺度的街道却在城市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人们的生活与街道尺度的关系分析,得出步行尺度下的道路可以被人们很好的利用.这种尺度的道路是最舒适的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打造出一个富有活动力的人性化城市,凸显出步行尺度在城市道路中的重要性.城市建设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规划设计出步行尺度的道路,适于人们的使用.创造步行尺度的街道要设置可达性高的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小巧舒适的街道空间尺度、规划合理的步行线路、控制机动车的交通。
  • 摘要:当代的城市屋顶花园建设不再局限于对屋顶环境的塑造,而是要更多的面对功能融合、节约空间、节省建设资金等因素.通过对美国若干屋顶花园案例的实地考察,提出了库顶花园、封闭式屋顶花园、开放式屋顶花园和大型综合屋顶花园项目四种城市屋顶花园建设的不同模式,并列举各种建设模式所带来优势,为更多城市项目建设中的屋顶花园式处理方法提供可以参考的建设模式.rn 在城市建设中,库顶花园的建设模式将城市基础设施和绿色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绿色基础设施属性的绿色空间。封闭式的处理使得屋顶花园可以变成半室外的空间,既能满足植物的采光需求,又能使得人们在相对稳定的室外环境中进行休闲活动。在开放式屋顶花园的建设中,屋顶花园往往成为建筑之间立体交通的载体,同时通过错层、放坡等处理手法能够克服屋顶覆土不足的困难,又能使得整个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当代屋顶花园的建设模式,已经不仅仅限于营造一片轻松舒适的屋顶花园,而是要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和工程造价等条件下,合理利用设计手法和工程技术,建设具有多重功能和属性的屋顶花园。
  • 摘要:通过凤凰事件解读我国风景资源法治现状中的普遍问题.指出存在门票调整违反法定程序,门票取费制度的政策矛盾,门票价格构成不合法,将景区整体作为特许经营内容从而将管理权与经营权混淆,风景被地方政府"先占"并视为"土地财政"等诸多表象问题,其深层原因为国家对风景资源社会属性和使用特征认知不足、风景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缺失、基于自由行政裁量的地方政府资源管理水平低下.应通过法律明确风景资源国家所有权及产权制度,同时确立公民享有优美风景为一种法定权利,方可保障风景的公益利益.
  • 摘要:高压走廊下绿地的规划区别于普通场地的设计,是不适宜利用之地,但需要遵循"同时共生更好存在"的原则.首先了解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铁塔,其次时刻以高压铁塔为核心分析场地现状和场地原有功能,保留有价值的原功能,并优化赋予新的功能,以铁塔为核心理解场地的空间感,根据空间要求和当地气候、土壤等确定植物配置.
  • 摘要:分析了传统风景园林教育与现行风景园林教育的变化,指出现有风景园林研究与设计关系错位等现象,在分析风景园林职业范例、教育价值、研究概念与类型、设计等基础上,指出设计本身并非研究,思考风景园林研究与设计教育关系.最后,讨论了作为高校风景园林教育者如何在教育中实践研究与设计关系. 设计教育与研究的关系表现在,基础理论研究指导实践与设计、研究贯穿设计教育全过程、设计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教育者模糊教育、服务和研究的界限,将三者融会贯通,形成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科学研究带动设计教学不断更新与进步,设计教学完成科研的推广与传承。通过研究解决实际社会需求与设计障碍。引导学生掌握将研究融人设计的能力与方法,而且使学生在设计的图面、文本和口头表述上表现出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语意化的数据转化为视觉信息。让学生了解典范设计,让学生去认识分析“好的设计”,作为自己创作设计的引子。研究是设计师拥有思想的工具和方法,研究在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向更理性、更有目标的方向发展,又不使设计师的创造力受到影响,不阻碍设计的创意性和整体性的方向发展。培养有思想、善于思考的设计师,使得他们有能力思索当今社会和道德问题,回应日新月异的世界需求。
  • 摘要: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白鸟湖新区坡地公园为例,探讨在坡地公园设计中在现状的基础上,对坡地公园中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土壤环境以及空间特色进行合理的利用,真正做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在节能环保节约造价的同时,打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 摘要: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国家唯一全城遗址公园,扬州城因水而兴,其城市发展与水系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研究扬州城因长江南移使城市的格局发生变化以及城市的功能由政治、军事向经济、文化的转变,水系的位置和功能随之改变;扬州城滨水历史风貌主要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盛景各异、河运海运繁忙、湖上园林兴盛等特征.笔者认为扬州城遗址应探索城水一体的保护思路,即以历史水系为基础,以扬州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展示与合理利用为核心理念,梳理城水关系、加强现状水系的沟通联系进行整体保护.
  • 摘要:本文阐述了文化自觉的概念,并对风景园林文化正位进行了定义和解释.通过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文化失位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风景园林文化正位的实现方法.风景园林文化正位需要认识传统文化精髓,做到实用理性,天人合一、发扬文化精髓,向自然学习创造符合当代文化和当代生活及功用的风景园林、实现“传统—现代,西方—中国”创造性 的转化。
  •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以往的过境公路逐步成为城市内部道路.它不再仅仅疏导过境交通,而需要逐渐承载起更多的城市功能.除了道路本身要满足城市内部的交通外,还需要考虑道路的整体形象改造,实现灰色基础设施到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变,为城市打造更有生态效益、文化特色的景观大道.本文以香河五一迎宾大道为例,探讨过境公路转变为城市道路的景观改造中的设计要点,并介绍笔者在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项目中,总结出过境公路转变为城市道路的功能转变策略,同事整体提升城市线性的景观界面,形成统一有序并带有本土内涵的景观序列.
  •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引发了国内外学界长久的思考和讨论,并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模式和指导原则.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结合自身山水资源,对建设山水城市付诸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在对山水城市的起源及其核心精神进行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杭州和武汉为例介绍国内城市对山水城市的实践,其后重点探讨了广州在构建山水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宏观战略思考和行动计划,以及所取得的建设成效,最后提出了未来山水城市的建设重点.山水城市建设要确立整体性的思维、区域化的观念关注城市内在品质的改善、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 摘要:本文结合绿道特征,从设计角度出发,对绿道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当前绿道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具体操作中要注重“联”与“通”的设计,绿道的连接性。“流动”体验性的设计,要注重行人的感知与体验,保持绿道线性空间的连续性,创造序列性。“共存”的复合性设计,要让绿道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场地中包含多种功能。绿道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能将生态环保、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同样,绿道是社区、城市、区域景观的重要构成,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类型,需要精心的规划与设计,一方面是创造有特色,多样化的绿道景观;另一方面使绿道的功能得到真正的充分发挥,对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环境,提高城市或地区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迎宾线路的大连市中山区南山路面临全新的升级改造,南山路是大连市南山风情街及大连市巴洛克城市肌理形态的组成部分,两侧沿路布置20个世纪日式及简欧风格建筑,是人们最为留恋,能够唤起城市历史记忆的老路之一,具有城市文脉继承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双重功能,此次改造定位于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承载下进行历史的延续,城市文脉的续演以及功能的完善.鉴于生活对景观诉求的日益突出,本案设计就要以未来的生活模式为导向,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使南山路重新焕发魅力与风采。植物与空间设计上,银杏为寂静老路添加了色彩、道路铺装色彩及质感突出空间和历史气息氛围、道路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融合。简欧式造型路灯,在建筑和铺地之间形成景观视线的承接,使整个街区在立体空间景观要素保持统一。现状水杉林是南山路原有景观特色,曾经是很多人儿时嬉戏的场所,更是历史的见证和延续,设计过程中予以保留。
  • 摘要:精读《闲情偶寄》的居室部,可以归纳总结出李渔的"居室"即营建园林居所的思想与方法,以便研究李渔所处的时代的"居室"审美情趣及价值观.文中介绍了李渔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生平,并通过简要的分析他所建造的园林,结合居室部探索与总结出李渔"居室"思想中的"居室"目的、"居室"手法以及"居室"理念.居室部里表露出的“居室”理念很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也有李渔经过实践后得出的独到的经验,鼓励创新,把实用与节俭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追求艺术的高雅,同时顺应事物的本性、尊重自然,这些理念在当今社会也依然十分受用。针对当今社会的问题,倡导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尊重自然;高雅艺术走进大众生活等,与三百多年前的李渔的所倡导的理念惊人的相似。因此,研究李渔的审美价值观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指引着人们应该可以有怎样的态度将艺术融入生活,将生活艺术化。
  • 摘要:如何应对大型突发事件的安全管理及防灾避险,成为大多数现代化大都市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公园作为防灾减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城市的防灾避险能力.本文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分类入手,,将其分为4个部分,即出入口空间、避难生活空间、救灾活动空间及绿化隔离空间,将各个功能空间联系起来,实现其互补,使之更有效地利用城市公园的资源,确保避难者的安全.对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空间规划设计进行分析讨论.
  • 摘要:探讨紧凑理念下绿地空间发展,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布局结构与功能出发,提出效能优化的实现途径.点状绿地实现城市多样性,线状绿地提高可达性与利用率,带状绿地控制城市发展并补给城市的绿地效能,同时,打破绿地的功能单一和绿地的"平面"概念,实现功能复合.优化绿地空间效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提高景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有重要意义.
  • 摘要:近年来,在雨水利用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对于雨水的景观营造缺乏探讨.本文基于雨水利用的功能性,浅析如何将雨水利用与景观营造手法相结合,通过景观要素、基础设施、雨景意境等方面打造雨水景观,探求现代雨水利用融合美学与场所精神的方法.rn 雨水利用的景观营造手法可以在以下方面做文章:从古典园林中对雨水意境塑造的提炼,在设计中注重对意境的创造。雨景意境的营造能够充分表达雨景景观,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创造以心灵体验、意会和感悟的景观意境。满足雨水利用的同时,景观塑造从多层次多角度利用雨水。优秀的设计是将雨水利用和运用雨水的场所打造联系在一起,利用雨水的同时,挖掘雨水所蕴含的艺术特质,表达出雨水在整个设计中的独特的美。在利用雨水打造景观时,应充分学习当地传统文化,挖掘文化特质,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设计中。一些创新的设计值得借鉴。中国历史悠久,且拥有诸多对于雨水利用和雨水景观打造的宝贵经验,中国设计师应当追溯历史,运用传统的方法,并作创新,打造雨水景观。
  • 摘要:通过对《诗经》中常见桃、荷花、梧桐、杨柳、梅、松等植物意象的分析,揭示中国园林在植物配置上所受到的文化影响.为以后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奠定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园林植物成为表达造园者思想和意志的重要载体,反映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从未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抒情意味,也深化了园林的意境,升华了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在现代做园林设计植物种植规划的过程中,也不能无视亦或是不了解这些植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而应该深入地研究它,让它为设计与规划更好地服务。
  • 摘要:公共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之一.关于北京园林的研究,尤以曾经作为主流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讨论最多,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北京公共园林的专项研究.本文将对明清以前北京的公共园林发展状况及相关活动进行梳理,以此作为研究北京公共园林的基础.具体分析了魏晋、隋唐、辽金、元大都、明清时期的园林概况。关于明清以前北京的公共园林及公共游览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历史时期的政治变革、城址变迁、水系治理、漕运发展、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从北京古代公共园林在形成过程中的特点来看,往往是与古代的公共游赏和宗教活动相关。此外,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山水诗画艺术的影响,呈现出山水园林的艺术外貌。园林中的河湖水系在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北京园林的历史发展中,伴随着对河湖水系的治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共园林,不仅影响着古代的城市发展,而且对于今天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更具启发意义。这些融合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内涵的公共园林为社会各阶层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承载了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历史遗产以及文化景观,构筑了北京公共园林的空间特色。rn 上述对明清以前北京公共园林的梳理,希望以史为鉴,不断提高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关公共园林的认识,并为今后北京园林历史的研究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为当代北京园林的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通过对扬州仙鹤寺实地调研和测量,绘制出寺内主体建筑和院落空间的平面图,并分析其文物价值分析.通过调研称述扬州仙鹤寺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对历史文物建筑保护中的改变历史功能、复原修葺问题,强调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中的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假古董"的建造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中.虽然许多学者对"假古董"的建造活动给予过批评,但通过研究发现"假古董"的出现也有其发展的积极方面,本文通过将"假古董"进行分类,分析其建造背后的积极因素,总结了"假古董"建造的"三个必须",即必须保证所携带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必须作出特殊的标志和说明、必须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完善,希望对未来城市建设中"假古董"的科学复建提供一些积极建议.
  • 摘要:本研究以环境伦理及荒野哲学的观点切入,以哈尔滨市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城市湿地保育与周围街廓土地开发的相互配合,以创造两者间的互利共生.经由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及深度访谈,本文发现目前群力湿地公园规划与周围土地开发间出现缺乏配合的问题.经由规划专业者的模糊语意问卷调查与访谈,本研究确认出都市湿地的多元价值,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湿地规划、土地开发及城市成长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创造都市自然湿地保育与周围街廓土地开发间的双赢.rn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环境伦理及城市湿地价值的认知,会影响到湿地保育规划与周边地区房地产开发的相互关系。群力湿地公园建设与周边土地开发的经验显示出,目前土地开发时对城市湿地价值与功能的认知仍偏向于以“人类中心论”的观点切入,缺乏以环境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城市湿地的多元价值及相关的环境生态问题。对此,本研究建议:湿地规划单位及周边土地开发单位应共同努力,为整体地区生态环境的营造,提供一些机会,并透过价值观的调整,将人类中心论导向的规划操作模式,逐渐调整为考虑生物多样性及湿地资源之多元价值的替选方案,以创造城市湿地保育与周围街廓土地开发的互利共生(群力湿地公园周边地区大多已开发完成,但其他地方还有机会)。而政府主管单位也应善用胡萝卜与棒子,进行成长管控与生态廊道建设。
  • 摘要:慢城建设土地利用模式创新对建设美丽中国及城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慢城运动倡导"慢"城市发展哲学,旨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中能够保持传统和本地化、多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鼓励新的土地利用模式.rn 本文首先介绍慢城及其建设土地利用方面的标准,然后选取国内外慢城德国赫斯布鲁克和江苏高淳桠溪为案例,对其建设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慢城运动所倡导的土地利用模式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土地的多用途及环境友好的要求上,还体现在对传统非城市用地(尤其是农业用地、畜牧用地)的重新利用和规划上。国外慢城在制定土地利用策略和重新利用废弃土地方面的特色为自下而上,即由民间组织发起,采取创新措施对土地进行可持续利用;国内慢城建设则自上而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严格控制用地指标,对耕地进行保护和返还。rn 研究如何科学规划有中国特色的慢城,对以可持续的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倡导符合生态文明的“慢生活”方式,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协调各利益主体利益,打造慢生活体验,保护当地历史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国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对尤溪朱子纪念公园景观设计的介绍,重点从空间结构、文化表达方面对这一项目进行剖析,由此对这类中轴序列和自由叙事两种纪念园设计模式相互融合的景观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两种空间模式的分别营造、对这两种模式的文化主题的不同表达以及对它们的交汇点的兼顾性设计,为未来这一类型的历史名人纪念地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值得讨论的案例,也为纪念地的设计手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尤溪朱子纪念公园是一个由项目要求催生出设计手法探索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尝试了将经典的中轴序列营造和自由叙事表达并置、融合的处理方法,并且对轴线和故事线的交汇点实行了“强调轴线空间,融合叙事主题”的设计手法,对这一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新的历史名人纪念地设计类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本文能给未来的此类项目提供些许思路和灵感,促进更多更好的历史名人纪念地的产生。
  • 摘要:随着济南园博会的结束,园博园因配套设施不完善,展园实用性差,缺少参与性、经营性项目等原因,导致公园运营出现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园博园现状问题、周边用地类型、居民旅游需求等因素的前提下,重点探讨"后园博园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改造利用园区资源,保留现有展园格局和风格,将园博园打造成以园林环境为载体,集园林游赏、休闲娱乐、餐饮购物、艺术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开放公园.改造中要保留园区景观格局、增加服务功能、梳理植物配置、优化交通游线。以苏州园、杭州园组成的江南特色组团改造为例,详细探讨展园组团化改造的方法,改造中对展园进行了串联、对植进行了梳理、保留了场地记忆、增加了配套建筑、增加了出入口与商业业态布置。
  • 摘要:雨水景观化再利用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因其涉及水平衡计算和工程性措施,文章试通过对其设计流程、影响因子和水平衡计算的探索,为景观设计人员提供一个较为整体的思路.雨水再利用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收集、处理、储存和分配利用,这四要素也是本文研究雨水景观化再利用设计流程的基础.因为雨水再利用涉及水平衡的计算,因此对于流入的雨水径流和流出的雨水需求计算及相关因素将会以径流系数和径流总量、蒸散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形式加以讨论.rn 径流总量变化和灌溉需求变化引起蓄水池水位的浮动。水位的浮动可能会阻碍植物的生长,而这些植物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措施,同是也对视觉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办法是降低浮动的程度,另一种办法是适应这种浮动。本案中,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应选择适当的措施以适应水位的浮动。第一种方案是运用漂浮植物床(Floating VegetatedMats) 。漂浮植物床浮在水池或是湖泊等水面上能随着水位的浮动而上升或是下降,在进行水处理的同时解决视觉问题。第二种方案是利用水生植物和两栖植物的特性,并根据常水位和再利用最高水位进行蓄水池植物设计以适应水位变化,即通过确定蓄水池的常水位和最高回用水位,在常水位栽植水生植物,在最高回用水位和常水位之间栽植两栖植物。
  • 摘要:本文围绕大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空间特征进行研究,梳理了大城市边缘区和风景园林学视角下景观空间的核心概念及二者的内在联系,作为认知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空间特征的基础,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导向,从释义、确定视角和解读三个方面探讨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空间特征研究的理论框架.探寻不同历史时期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空间各自然物质要素的构成形态特征,为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和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提供一个新的认知途径.
  • 摘要:基于场地特征的设计是令地块富有独特性与场所感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场地特征进行定义,并指出场地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及原则.其次,从地块所处区域、地块周边环境及地块本身三个层面论述了提取场地特征的一般方式,并结合案例探讨了再现场地特征的自然及艺术途径.最后,通过实践项目,即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南侧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景观方案设计为例,分别从地块所处区域、地块周边环境及地块本身三个层面阐述设计中对场地特征挖掘和再现的探索过程:第一,通过对长安街沿线建筑前绿地的调研分析,结合长安街整体风貌的现代要求,得出整体风格的定位导则;第二,对北京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特征进行研究,确定绿地及庭院的设计形式;第三,进行配合建筑设计的尺度等细节推敲,以满足建筑的功能和景观需求,同时调和包括原有场地道路变迁、建筑附属构筑物等在内的细节问题,完善方案设计.文章将理论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体现延续场地文脉的设计理念.
  •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应对日益频发的城市公害及突发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于绿地防护功能缺乏较为完善合理的分类及规划,使得绿地系统的防护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对城市绿地系统防护功能进行讨论,构建完整的绿地系统防护功能体系,并就日常防护和灾时防护两个主要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力图从新的角度解读绿地系统的防护功能体系,以获得一种较为全面针对防护功能子系统规划的绿地系统编制方法,用于指导建设,真正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各种功能.在建立完成的防护子系统概念框架指导下,分体系、分类别在绿地系统规划中进行具体的规划编制。日常防护功能体系以防护绿地分类规划为主体,制定不同的设置要点、规划宽度、植物配置等规划建设要求。
  •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正印证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而垂直花园作为增加城市绿量的重要方式,在此时拥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地位.本文浅议垂直花园的建设以及发展,并以武汉为例,展现垂直花园在城市中的建设,及其将引领城市绿化的进程.笔者认为垂直花园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其他构筑物表面攀扶、固定、贴植、垂吊形成的绿化,范围包括山体、护坡、花架、花格、栅栏、挡土墙、围墙、立柱及各类建筑设施的绿化,是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利用植物进行花园、美化环境的一种方式。武汉垂直花园的实验建设已经持续近10年了,已经在室内外墙面、高架桥、立交桥等地方营造垂直花园,不同的植物种类有不同的枝叶花果和姿色。可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最常见的是藤本植物,同时地被植物、小型柔垂植物的草花可可用与边坡、阳台、高架桥等处,还有一些耐修剪的植物种类可通过高篱的形式而达到垂直绿化的目的。
  • 摘要:学龄前儿童是智力、体力发展的好时期,所以户外游戏尤其重要,居住区自然式户外游戏场地可以锻炼学龄前儿童自主学习、探索以及交往能力,更可以培养感性的认识,对美的意识等诸多无形方面.设计时可以利用植物、动物、水体、沙石、山体等自然元素的结合,促进儿童去认识、体验自然的乐趣,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自然要素在居住区户外游戏场地设计中多样地貌塑造的户外游戏场满足儿童对攀爬的渴望水与沙石构成的户外游戏场可以让想象力得到延伸、植物和小动物的户外游戏场充满自然的情趣、户外游戏场与游戏设施的结合创造多变的游戏环境。
  • 摘要:本文试通过对浙江临海巾山西北角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的分析,初步探讨和分析历史名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手法.用"广场空间+园中园+院落空间"的复合空间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体验,满足不同功能空间的造景需求和不同人群活动类型的要求.将传统山水画意境、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园林设计方法相融合,打造古城自然山水式公共开放空间.
  • 摘要:温泉度假产业是当今休闲旅游度假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发展力量,也是具有独特优势的一种度假类型,海南省尖峰岭山道湖温泉度假区利用以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为雨林背景的优势,以中国居住文化理念为基础溶入东南亚各国风情特色,本文对项目的规划设计、设计优化等各个环节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创新的主题和景观细节,地域特色、人文关怀等内容展现新东南亚洲的生命力.尖峰岭山道湖温泉度假区在满足度假村建筑、景观、基础设施系统科学化设计的基础上,配备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及各种服务配套设施,希望利用当前的国家政策、发展机遇和海南岛特殊的资源优势打造一个国内高水准的新亚洲风格热带雨林温泉SPA旅游度假区。
  • 摘要:近年来,城市景观建设在新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疆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为主的景观.本文通过对新疆伊斯兰景观的发掘和提炼,探索新疆地域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对伊斯兰景观的影响,从植物、建筑、园林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载体阐述,归纳总结出直接表达、隐喻、抽象、象征等伊斯兰景观的营造手法.
  • 摘要:风景名胜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只有保护好它才能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探讨适合我国风景名胜区特点的详细规划控制方法,并尝试建立相应的详细规划控制要素体系,对控制的深度和成果文件提出了建议.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中的控制要求和内容是风景名胜区近期建设及长期管理的依据,能确保总体规划的设想和意图在实际建设中得以忠实的贯彻执行,从而为解决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游赏开发的矛盾,消除规划与实施相脱节的现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摘要:江汉平原乡村景观是我国中部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类型之一.分析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江汉平原乡村景观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变了原有自然资源景观促进了传统乡村经济景观变迁改变了传统文化景观与传统聚落空间格局。促进江汉平原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建议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增加资源优势、调整农村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扬本土传统文化,构建多样文化景观、优化聚落空间格局,创造宜人景观效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江汉平原的发展务必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避免盲目追求城镇发展速度而牺牲独具特色的田园乡村景观,更应理智而又规范地进行新旧共存、和谐统一的建设发展。
  • 摘要:学校园是近代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在中小学中推广设立的以自然科学教育和农业教育为主要目的小型种植园、植物园或综合性园林.本文概述20世纪前期中国学校园的发展概况,及其兴起产生的国际背景与国内社会文化背景.学校园(School Garden)是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在中小学校中普遍设立的、以自然科学教育和农业教育为主要目的小型种植园、植物园或综合性园林,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用于游憩或美化的校园绿地和校园环境。学校园是具有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教育场所,但其中以智育为核心,即学校园是直接服务于自然科学科、农业劳作科的户外教室和实验场所。有关民国时期这两科的教育宗旨,根据它不仅传播知识与技能,更是作为一个训育的工具,参与塑造了20世纪中国人对于自然世界的观念与态度。
  • 摘要:武当山在道教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明代武当山地位甚至在五岳之上,朝山进香活动也达到全盛期,文人墨客在游览中留下数量可观的游记.本文通过阅读分析明代武当山诸篇游记,选取了其中游览路径记载最为全面的七篇作为研究对象,其作者如顾磷、王世贞、袁中道、徐宏祖等,在明代文人士大夫群体中同时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对这七篇游记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得出文人士大夫主要游览路径,并对其审美体验做出总结与分析,以补充、完善武当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的基础研究,为更好地继承、保护和利用武当山自然和文化遗产提供借鉴。
  •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正确理解和保护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刻不容缓,探寻科学的保护理论与方法迫在眉睫.新疆吐鲁番吐峪沟麻札村作为新疆维族传统聚落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留有传统的宗教习俗以及黄土建筑.文章以新疆吐鲁番吐峪沟麻札村为例,分析麻札村的村落文化景观特点,总结麻扎村现有的的文化景观遗产,研究现保护政策,总结了在现有的保护和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保护发展的策略.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开发要确立保护性发展观念,探索包括政府、专家学者、宗族、村民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主体的保护与多种层次的保护,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
  • 摘要:传统文化景观积淀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江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优势,对历史文化保存尤为突出.在高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传统文化景观正面临急剧的破坏和消亡的威胁.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分类,建立生产、生活、生境为主体的三大空间评价体系,对各类景观空间进行协调度的分析评价,以江苏无锡鹅湖镇片区为典型,选取建筑,水系,农业景观三个核心因素进行协调度评价.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公式化的定量评判,为空间质量的评价提出思路,以传统文化景观网络为核心,研究传统文化在现代开发中的协调发展和保护模式.
  • 摘要:杭州六和塔景区保护性提升整治采取保护和渐进式改造相结合的方式,以景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原则,探索保持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与可持续性的同时延续其品质的途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针对历史建筑格局不清晰、历史环境氛围需恢复、文化遗产共享不够等问题,六和塔景区保护提升整治工程以保护为首要原则,以传承历史,彰显文化为主旨,在保存六和塔原有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合理深度利用六和塔的文化遗存资源,并坚持科学管理以实现古塔的延年益寿,与世人共享六和辉煌。
  • 摘要: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传统村镇景观受到巨大冲击,村镇原有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农业文明正在流失.什么是乡土景观、如何营造乡土景观逐渐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村镇景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部分成果,通过对村镇的范畴、村镇景观的定义、要素的讨论,从整体风格、社会层面、精神层面、景观层面、生态五个层面分别阐述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并指出建设富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里,村镇景观所附着的风土色彩和蕴含的文化氛围,是任何城市环境都无法代替的。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有义务从建设每一个景观元素做起,按照乡土性特征去建设村镇景观,同时吸收诸如旅游业等其他产业对乡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从景观建设方面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在城镇化的浪潮中系牢乡土文化的精神脐带,不让“乡土”沦落为城市文化的陪衬,使村镇景观始终作为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载体而存在。
  •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变迁以及风景园林的快速发展,都促使旨在创造可持续美好生活的风景园林师们担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本文试着从白居易与西湖风景营建的事迹为出发点,总结古代文人的风景园林师属性,展示其所彰显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在此之上,感悟现代风景园林师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rn 建设可持续的风景园林,简单来说即为守卫自然和文化要做到人与天调,地域特质需要巧于因借,城乡统筹为了诗意栖居,权益平等实现美美与共。风景园林师的社会责任的实现应该要建立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监督机制。风景园林师更应该抱着对社会、对公众负责的态度,以低碳的理念去实践,以生态的技术去诠释,以科学的眼光去探索,以社会的视角去研究,创造和保护共同的生存环境。具体来说,还要建立完备的风景园林相应法律,宣传风景园林,坚持对自然的尊重和场地禀赋的认同等;作为风景园林人,其实只要是真善美的东西,哪怕再小,你去创造了,或者去守护了,风景园林创造可持续美好生活的愿景总会实现。
  • 摘要:村镇景观是一种复杂的景观要素综合体,具有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异的特征.村镇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是村镇景观评价的标准,也是相关规划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分析,探讨总结出村镇景观具有乡土性、地域性、生产性、系统性、宜人性和文化性等六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村镇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为村镇景观评价和村镇景观规划建设等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风景名胜区与所属城市联系日渐紧密,其边界的划定及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凸现.本文不仅从风景名胜区的边缘区思考边界问题,同时考察"城"、"景"边界受到的更多影响.在城市方面,本文对城市发展、交通组织、景观及视觉廊道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景区方面,对重要的景区分界线进行了探讨.并以净月潭为例对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边界进行分类,分别就自然区域、半自然区域、人工区域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 摘要:武汉作为辛亥首义的发源地,最早开埠的几个城市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武汉的公园发展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的全部历程,同时具有各个时代的典型公园,本文拟通过分析政治与文化对武汉公园建设的影响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对中国近现代园林进行解读,以期对类似地区的园林研究有所启发并扩大至整个中国范围.rn 中国公园是政治与文化激荡的产物。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中华民国成立的背景下新的公园建设主要以纪念中山弘扬首义精神为主,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兴建中山公园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战争的爆发,公园开始衰败,由于公园所具有的公共性,以及之前兴建的纪念性公园空间,公园成了宣传抗日的场所,公园被赋予了独特的时代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结束了漫长的动荡时期,到达了一个政治和文化的稳定时期,各行业百废待兴,在满足人民温饱的前提下,政府开始着手进行园林建设,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的推出旨在为群众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学习苏联风气盛行,全国各地很多园林建设模仿苏联形式。“文革”期间,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出现停滞和倒退的现象,在当时打倒“封、资、修”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的公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及中山精神为主要目的建立的中山公园。rn 武汉这个城市有着复杂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经历,回顾整个武汉公园建设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武汉的园林建设基本上是政治与文化的演变产物,本文梳理在此过程中表现的造园特点,以期深化对武汉公园形态变迁及其内在动力机制的理解。改革开放时期一系列的政策方针下,园林建设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 摘要:在经济转型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背景下,绿地景观结构建设已经成为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构建有利于城市转型的绿地景观结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论述绿地景观结构建设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现状及绿地景观结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经济转型时期绿地景观结构发展的五大对策:结合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绿地景观结构演变特点;改善前期资源开采区内部生态环境;引进适应性强的树种,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借鉴转型经验,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绿地景观结构;重构绿地建设与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绿地景观建设意识.
  • 摘要:基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的缘起——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注,以及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重要类别的意义,从文化景观所蕴含和阐释的无形价值——人类通过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所赋予有形世界的意义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文化景观三大类别所表征的与人类精神世界及内心活动密切相关的无形价值,揭示了文化景观作为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整合了有形的物质载体与无形的景观价值.强调自然与文化相互作用,整合无形与有形价值的文化景观遗产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解读不同价值创造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将无形与有形价值整合到具体的特定的景观之中,促进了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人类社会有机演进的社会历史的理解。特别是在亚洲,一些强烈的和人类精神世界相关联的强调非物质价值的文化景观类别将对世界遗产体系做出巨大贡献。
  • 摘要:随着境内外的事务所马不停蹄地烹制出一出又一出欧风美雨的景观大餐,甲方和使用方也逐渐开始审美疲劳,并希望有更多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作品来丰富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如何从传统园林中汲取技法和思路的闪光点来提升设计品质,成为一线从业的设计师们一直探寻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传统园林艺术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于发展的多种途径.rn 具体分析了背景园博园中北京园和忆江南园的复刻手法,无锡锡惠公园滨湖山馆改建手法。古代非园林所用的某些元素被设计师们应用于小品、墙面、铺装之中,人们从这些视觉要素中体味到浓浓的中国风。除了同材异功,同功异材的局部采用传统园林的材料或结构要素,也有的设计试图从更为宏观一些的层面来体现传统园林的特色,比如整体游览的空间开合体验、视线控制与布局结构,亦或是以小见大、意在言外的意韵格调来尝试延伸中国传统园林可能的实体形式。无论是原汁原味的运用传统园林叠山理水的手法,还是在传统的元素和结构上“借陈出新”,或者仅仅借鉴传统园林造园的逻辑和视觉习惯来指导创作,都是继承并发展传统园林艺术的一种途径。同时,在不断开拓的实践项目中,也日益涌现出更多予人以启发,并且具有“生产性”特质的创新理念。
  • 摘要:城镇化率突破50%的关键节点时,"美丽中国"的国策促使人家们对待历史遗产与自然遗产再思考.本文选择历史文化名城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历史文化名城绿地系统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个案式探讨和城市地方特色塑造的角度,存在主要问题表现在严重滞后于社会关注度、研究理论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缺乏共通性的规律探索,提出在当今国际大背景下亟待开拓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学科共融的新维度,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历史遗产保护方面研究的新生领域.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绿地系统的研究展望.rn 建议通过解析绿地环境在传统开敞空间中各种类型的构成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相应采取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各类型传统空间中绿地环境在现代生活中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需求,探索结合现代生活的使用方式与空间分布,进而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传统绘画与文献典籍进行研究,弥补现存历史文化名城物质遗存在数量规模、年代久远度、空间形态丰富性等方面的不足。研究国际上绿地系统规划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的前沿理论与创新实践,为中国传统城镇绿地空间的规划设计寻求创新方法。构建适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并形成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绿地系统规划导则,在保护历史遗产、赋予绿地空间传统特征与景观魅力的同时,适应于现代生活方式。
  • 摘要:在规划设计中,构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系列的生态服务.通过生态化的方式解决城市污染、水土流失、雨洪管理等问题,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以绿色基础设施代替灰色基础设施从整体生态安全格局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构建绿色技术设施体系需要因地适宜,结合周边环境.本文以烟台市福山区南部地区为例,具体研究以水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围绕着"水环境"这一主题,重点从水污染治理、雨洪调蓄规划、水土流失治理、饮用水保护以及废弃物处理几个层面展开规划,逐步解决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 摘要:2012年7月21日,一场1951年以来最大的暴雨漫灌北京城,这场平均日降水量达190.3mm的暴雨导致数十人死亡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暴雨过后,城市雨水排放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论文通过深入分析产生城市内涝的根本原因,阐述了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思想的弊端;并提出可持续雨水管理思想的可行性和优势.论文结合国内外案例详细介绍了可持续雨水管理措施,包括绿地渗透、透水铺装、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生态河道和雨水管理政策等.可持续雨水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避免城市内涝,从而减少城市排水工程的投资及运行费用,与此同时,还具有通过雨水径流的过滤,减小水质污染、通过雨水的渗透回灌地下水、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修复自然水循环过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景观化的雨水管理设施还可以给社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并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等优点。
  • 摘要:大型纪念性城市广场是前苏联及俄罗斯现代园林景观实践领域的重要内容,其代表作品包括圣彼得堡的胜利广场、莫斯科广场、战神广场、列宁广场,以及莫斯科和图拉市的胜利广场等.尺度巨大、主题鲜明、视觉冲击力强、公众参与度高以及建筑、雕塑、水景、绿化等多种艺术元素相结合是其主要的景观特色.俄罗斯的城市纪念广场通常是由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共同合作完成,呈现出建筑空间的序列与艺术气息。园林充分考虑环境和地域文脉,注重空间的塑造,中心点常设计有超大尺度的雕塑,并配套有纪念馆或纪念展示空间。纪念广场在俄罗斯乃至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广泛实践与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和意义的城市景观,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造园类型之一。景观多采用规则式园林布局,空间尺度巨大、政治色彩浓厚,主题鲜明、兼有多重功能,公众参与度高、注重多类特色景观元素的结合。
  • 摘要:中国的传统园林是世界园林界的一颗明珠,现代园林如何能够继承并发展它是当今中国园林界面对的课题.中国现代园林形式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变化并不意味着与传统的割裂.只有与之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奥林匹克公园、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成都万科西岭社区、北京万科紫苑一些较为成功案例的举例和分析,探讨营造富有传统特色的现代园林在材质、色彩、形式、空间、细节以及植物等六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儿童生理健康的恢复创造了条件,然而,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考虑不足,儿童康复花园就是一类对儿童生心理恢复具有康复作用的花园环境.本文从患病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了感官体验和康复花园对患儿的重要性,结合多个国外儿童康复花园应用实例,探讨了儿童康复花园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官环境设计的方法,以期创造一个更加适合患病儿童感官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康复环境.
  • 摘要:城市环境下的湿地资源保护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但目前显然处于发展瓶颈当中.基于"美丽中国"愿景,本文初步提出平衡城市开发与湿地生境保护的缓冲空间规划,并指出其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希望借此能对城市内湿地生境保护,尤其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建议以引导正确合理的规划方向.对缓冲空间规划的初步探索可见缓冲空间规划在缓解湿地保护与城市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空间过渡的承载方式具有多样性,不仅可以是公园,也可以是湿地保护小区的缓冲过渡区,湿地展示体验区或者是生态防护林带等。空间扩展具有有序性。城市离不开生态空间,生态空间更需要呵护与利用,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盛一日,从而引发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热潮,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构建生态城市的内容和发展进程进行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对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缺乏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技术体系等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生态城市发展前景.对比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可以借鉴规划先行的策略。生态城市建设之初,将城市规划作为基本前提来对待,从整个区域来分析城市的生态发展模式,选取因地制宜的符合成是特色的规划模式,以此作为城市生态建设遵循的根本。另外建立健全生态城市建设体系对应的法律法规,同时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从而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技术保障。再者,要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城市的建立最终受益者是公众,最大的执行者也是公众,因此,公众的参与是生态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摘要:广州公园绿地系统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萌芽、快速成长、毁坏减少、恢复增长、停滞、不稳定增长和持续稳定增长的过程,公园类型不断丰富完善,逐步形成城郊公园—市级公园—区级(村镇级)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四级体系.这些演变与城市发展背景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前以政治因素占主导,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经济投入共同作用,近十几年以来则是城市竞争和社会市场的共同推动.
  • 摘要: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建设用地紧张.为缓解公园绿地不足的情况,城市河道及两侧防护绿地经常被开辟为市民休闲绿地.国内已经出台了城市河道水系规划的相关规范和规划导则,但是对河道及两侧绿地详细的园林设计的理论研究却很少,尤其对高堤防的堤外空间利用的详细设计研究几近空白,因此本文以河道临近普通居住区的类型为研究对象,根据河道与建筑的位置关系、堤外绿地的宽度及是否有机动车道通过三种情况,构成九种可能的组合类型,结合人的户外活动的行为需求和环境需求,总结出一套场地设计的前期分析方法,并提出对不利场地条件的改进措施.堤外空间的利用会由于临近用地性质、建筑类型、交通方式、经济条件、社会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产生不同的利用形式。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得到具有最大价值的土地利用效率,设计师的工作非常重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房地产商、水利主管部门、交通部门、市政部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园林局等部门通力协作,才有可能实现整体效果比较优良的园林设计作品。
  • 摘要:环境与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目标的风景园林师应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首先阐述了主要威胁的自然灾害种类及其影响因素和危害,其次分析了风景园林对于减缓自然灾害的意义和认识,最后基于灾害发生的时序分别从灾前适应性策略和灾后恢复性策略两个阶段的规划设计重点详细研究了风景园林对于减缓和恢复自然灾害破坏的实际意义.
  • 摘要:本文在提取社会结构与聚落形态相同点的基础上,尝试将抽象复杂的社会结构与难以言说的聚落空间进行联系,认为聚落形态是人的社会结构的物化表现.进而从"社会—空间"角度认识丹巴嘉绒藏寨的传统聚落形态,并从当地藏民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人生礼仪、继承传统、婚姻习俗、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举例说明.本文主要对两方面进行关注:一是社会结构如何实现空间化和地域化的表达;二是聚落形态如何体现社会结构的物化表达。将社会结构经过抽象,得到相似的基本结构以后,会发现其实讨论聚落形态对于社会结构的具象表达其实就是要在将二者均视为某种结构体系的情况下,讨论他们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对于聚落形态的研究离不开对于空间本质的认识。对于空间与实体关系的认识是分析聚落形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研究不同类型人活动的空间及其社会关系,从社会结构空间化的范畴来把握聚落形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