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50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5篇、会议论文751篇、专利文献91981篇;相关期刊115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等; 相关会议480种,包括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等;生态恢复的相关文献由937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琼、辜彬、周连碧等。

生态恢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5 占比:3.45%

会议论文>

论文:751 占比:0.78%

专利文献>

论文:91981 占比:95.77%

总计:96047篇

生态恢复—发文趋势图

生态恢复

-研究学者

  • 王琼
  • 辜彬
  • 周连碧
  • 杨玉盛
  • 许文年
  • 傅伯杰
  • 彭少麟
  • 李卫红
  • 李洪远
  • 谢锦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欢; 李兰花; 任晓萌; 蒙仲举
    • 摘要: 本研究选取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区域内不同围封年限(3 a、5 a、7 a、10 a)的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以未封育的草原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分析草原不同围封年限的植物组成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随围封年限的增长,植物种总数持续增加,由未封育的17种增至26种;(2)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都有所增加,围封10 a较未围封样地分别增加了110.63%、141.33%、743.81%;(3)随围封年限的增长,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优势地位显著提高,1 a生草本和半灌木的优势地位下降,围封5 a后禾本科植物占据优势地位。围栏封育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群落结构的稳定。
    • 何慧娟; 王钊; 董金芳; 王娟; 邹继业
    • 摘要: 基于卫星植被指数与夜间灯光数据,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变化趋势法综合分析了陕西黄河流域植被变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协同和权衡关系。结果显示:陕西黄河流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实现了较高水平上的稳定增长,灯光强度从2000年的2.04上升至2020年的8.86,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3.46%,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带动的关中城镇发展群,和围绕能源化工开采为主的陕北城镇发展群,并由交通运输网建设发展带动中小城市发展;陕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2.90%增加至2020年的64.19%。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的区域面积占67.45%,以陕北退耕还林(草)区植被增加最为显著;陕西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高质量协同发展成为主要趋势,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同时明显上升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3.49%,其中两者表现为协同关系的区域占比56.42%,主要位于退耕还林(草)区;有占研究区域总面积4.6%的区域灯光强度明显增加而植被明显降低,其中表现为权衡关系的区域占比高达71.75%,主要位于关中城镇化正在的快速发展的地区;城市核心区域及靠近城市的周边占总面积不到5%的区域,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在陕北能源化工区城市核心区域灯光强度下降而植被恢复较快,以西安为中心关中城市群,市中心这一概念逐渐弱化,原来的市中心灯光强度下降,并且随着老城区设施逐渐老旧,新城区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 郑浩浩; 易文利; 田苗; 冯诗格
    • 摘要: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恢复过程中4种不同植被类型(樟子松、花棒、柠条和沙柳)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样品中C,N,P含量。结果樟子松叶片与凋落物C含量最高,N,P含量最低,叶片和凋落物C/N,C/P表现为乔木高于灌木;柠条土壤C,N,C/P,N/P与其他3种植被类型呈显著差异(P<0.05),叶片C与土壤C,N,C/P,N/P呈显著负相关,叶片N和N/P与土壤C,N,C/N,C/P,N/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受N的限制,灌木生长速度大于乔木,对土壤养分有明显的累积作用。
    • 牟英杰; 谭辉; 徐庆荣; 陈宏贵; 周瑞
    • 摘要: 为了促进矿山及矿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治理,针对矿业废弃地治理中存在的表土缺乏和植物重建问题,进行了室内重构土壤和植物优选研究。试验中将包钢磁选尾砂与白云鄂博生活污水处理厂发酵污泥按体积比10∶0、9∶1、8∶2配制重构土,并在13种植物中优选出最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体积比9∶1的重构土中植物种数和平均高度优于其他配比,在3个配比中披碱草、碱茅均生长良好,可作为矿区治理优选植物,柠条、紫穗槐等灌木可采用人工栽植方式进行恢复;矿区生态恢复可利用矿业固体废物作为主要重构土材料,通过种植优选植物,在加强初期管理的基础上,达到矿区治理的效果。
    • 聂艳; 郭永瑞; 谭盈; 黄卫东; 刘新华
    • 摘要: 生态输水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实施生态输水对恢复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生态系统、维护绿洲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阿克苏河流域生态输水现状,在识别自然植被重点区和估算生态需水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态恢复目标的流域生态输水调度优化框架。首先采用高分系列影像识别自然植被信息,建立阿克苏河流域2015—2020年自然植被数据集,逐像元统计自然植被出现频次确定了艾希曼湖湿地区、第一师边缘胡杨林区、五团边缘胡杨林区3个自然植被重点区,面积达1257.69 km^(2);借助面积定额法和水量平衡法估算3个自然植被重点区的生态输水量分别为1.53×10^(8)m^(3)、2.73×10^(8)m^(3)、1.14×10^(8)m^(3);确定了流域生态输水的最佳时间为5—9月,单次或2次进行生态输水,建议单次生态输水量大于0.2×10^(8)m^(3)且输水天数大于10 d;渠系网络分析显示3个自然植被重点区设置的8个输水口可以作为今后生态输水路径的参考。研究结果对阿克苏河流域生态输水调度、生态用水精细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叶振城; 王杰; 刘国彬; 张超
    • 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20 a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重点阐述国内典型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根际微生物在生态修复研究中的重点。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初步发展阶段(2000-2006年)、缓慢发展阶段(2007-2017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8-2019年),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不同。在初步发展阶段,国外学者研究了根际微生物对土壤有机化合物的矿化作用,国内学者重点关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土壤的相关问题;在缓慢发展阶段,多环芳烃的降解问题受到广泛重视。随着测序技术在第3阶段的快速发展,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植物修复和生物降解方面。总的来说,国外重点关注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对退化土壤的联合修复,而国内主要侧重于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近20 a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际微生物对全球变化(增温、降雨)的响应、有机污染物降解、对植物促生等方面,尚缺少根际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植物、土壤的互馈研究。今后,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功能微生物群、微生物共存网络以及植物-土壤-微生物协同作用等方面。
    • 许晓明; 胡国峰; 邵雁; 陈堃; 宋自新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现阶段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应对矿区地质灾害风险、重建土壤环境、并恢复当地植被生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历史存量多、资金支持不到位、法律监管不完善、专业人才较缺乏等问题。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未来矿区治理应当努力整合多方资源,引入市场资本,因地制宜探索全新的修复模式,通过多学科交叉培养专业人才以解决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
    • 陈雪; 陈顺
    • 摘要: 文章以油沙河水库工程为实例,对难以治理的边坡区域应用新技术进行植被恢复,提高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标准,将有限的水土保持资金用到实处,为同类型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 孙丽萍
    • 摘要: 通过节点采样法对宝丰湿地水质进行采集及分析,得出各个节点水质温度、酸碱度、ORP、DO等参数,研究宝丰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与机制。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宝丰湿地的藻类净化,可以有效抑制水中污染物的形成,提高水质透明度与溶氧效果。宝丰湿地藻类对水质净化效果显著,鱼控藻的平衡机制可以为湿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唐尧; 王立娟; 刘晶晶; 胡光中
    • 摘要: 矿山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矿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运转,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利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优势,以四川省新白马矿山为例,进行矿山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信息提取及野外验证,对生态环境变化进行遥感监测,分析变化驱动力并识别重金属污染风险,为矿山绿色发展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助力保障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应急能力,增强矿山生态系统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