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浅水湖泊

浅水湖泊

浅水湖泊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48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4054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泊科学、水生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2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三江源生态文明专题论坛等;浅水湖泊的相关文献由1175位作者贡献,包括秦伯强、朱广伟、马荣华等。

浅水湖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6 占比:6.12%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67%

专利文献>

论文:4054 占比:93.22%

总计:4349篇

浅水湖泊—发文趋势图

浅水湖泊

-研究学者

  • 秦伯强
  • 朱广伟
  • 马荣华
  • 刘正文
  • 于洋
  • 张运林
  • 张民
  • 张玉超
  • 蔡永久
  • 阳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盛路遥; 魏佳豪; 兰林; 龚志军; 毛劲乔; 蔡永久
    • 摘要: 洪泽湖作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是江苏北部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之一,研究其湖滨带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污染情况对维持洪泽湖水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20年8月于洪泽湖湖滨带采集的43个表层(0~10 cm)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洪泽湖湖滨带表层沉积物TN、TP、OM含量范围分别为232~2152,123~439,0.91~18.65 mg/kg,均值分别为985,276,10.93 mg/kg;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东部大堤、成子湖和西部区域的TN、TP、OM含量高于过水通道;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沉积物中ω(OM)与ω(TN)(r=0.705,P<0.01)、ω(TN)与ω(TP)(r=0.504,P<0.01)呈显著正相关;洪泽湖湖滨带表层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45~1.88,平均值为0.93,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0.001~0.221,平均值为0.067,2种评价方法均显示洪泽湖湖滨带表层沉积物中TN、TP、OM整体处于清洁—轻度污染状态。
    • 吴俊燕; 和雅静; 陈凯; 金小伟; 王洪铸; 崔永德
    • 摘要: 以长江中下游阻隔型浅水湖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8—2018年116湖次底栖动物野外调查数据,构建了基于预测模型的观测物种组成/期望物种组成(O/E)指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完整性。O/E指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在物种采集概率(Pc)>0阈值条件下的O/E_(0)模型预测得到的监测湖泊期望丰富度,大于Pc≥0.5条件下的O/E_(50)模型预测得到的期望丰富度。模型控制自然梯度后的O/E_(0)值、O/E_(50)值与原始模型O/E值差异不大,但原始模型误差均大于控制自然梯度的O/E模型误差,且控制自然梯度的O/E_(50)模型误差为0,因此,O/E_(50)模型是开展湖泊健康评价的最有效指数模型。健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健康状况一般,仅有约20%处于健康水平,约25%的湖泊健康状况较差。O/E指数和富营养化因子相关关系显著,表明O/E指数能够反映湖泊营养状态变化。该O/E指数模型可应用于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浅水湖泊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 荆淮侨
    • 摘要: 近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与底栖鱼类共同作用导致水生植物衰退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应用生态学杂志》。该研究不仅验证了相关生态学理论,对于湖泊的修复与管理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等多重胁迫是湖泊水生植物衰退的重要驱动因子。水生植物衰退会导致湖泊由清水态向浊水态转变,进而削减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 刘振中; 赵文倩; 郭文莉; 周忠泽
    • 摘要: 陈瑶湖流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湖区存在芡实种植过密,汛期影响行洪的隐患,对湖区的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为研究芡实分区刈割试验对陈瑶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9年8月期间对陈瑶湖后生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15科22属40种,其中轮虫12属26种,枝角类8属11种,桡足类2属3种,群落结构主要以轮虫为主,后生浮游动物种类分布时空上无显著差异(P>0.05)。共发现优势种8属10种,分别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囊形单趾轮虫(Monostyla bulla)、蹄形腔轮虫(Lecane ungulat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ior)、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和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681.49±205.73)个/L和(7.8±1.52)mg/L,密度和生物量峰值均出现在初期的未刈割区,最低值均出现在后期的河道。后生浮游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未刈割区>刈割区>河道的特征,时间变化呈现刈割初期>前期>中期>后期的趋势,生物量的时空变化趋势与密度一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67—3.42、1.64—3.57和0.41—1.1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N、TP、NH_(4)^(+)⁃N、Chl.a、EC和SD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综合生物和理化指标判别陈瑶湖水体已处于中污染状态;营养状态参数结果表明,陈瑶湖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 朱海涛; 涂茜; 冯志
    • 摘要: 恢复或重建沉水植物群落被认为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修复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众多生态修复研究和工程项目中可以发现沉水植物恢复的进程受到了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限制。综述了水下光照条件、水体营养盐和底质3种关键环境因子对不同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沉水植物恢复和构建研究应加强的3个方面:构建水质参数与光衰减的数学模型,系统研究光照强度对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多种营养盐交互作用下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种群扩张影响的阈值研究;底泥特性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繁殖体萌发影响的基质研究。
    • 刘平波; 李睿; 高峰; 王睿; 蔡博涵
    • 摘要: 基于湖泊的水动力-水质的水环境数学模型,考虑水流运动和水体自净,在连续流方程和动量方程的基础上提供水流的流速、流量和水位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水质降解方程耦合,求解结果有助于对湖泊水环境演变规律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深入认识。由于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往往是二维或三维的二阶偏微分方程,求解有难度,但计算数学的发展及水务智慧化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浅水湖泊,对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率定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工程建设指导。
    • 谭浪; 王宗志; 白莹; 舒博宁; 王卫光
    • 摘要: 为探究大规模调水输入背景下南四湖生态环境演变特征,采用多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综合分析20102020年南四湖藻密度、总氮(TN)、总磷(TP)、氨氮、叶绿素a(Chl.a)、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南四湖上、下级湖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年均值范围分别为0.759~0.945、0.719~0.926,水质总体逐渐改善,但TN单项污染指数存在超标现象,主要可能与入湖河流中高浓度氮输入有关.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初期与严峻旱情的影响,南四湖藻密度、TP、氨氮、Chl.a在20132015年发生突变,随后均呈增加趋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运行对南四湖藻密度的年内波动影响强烈,调水工程运行后每年10月份出现峰值,其中2016年上级湖藻密度高达520.0×10^(4)cells/L.湖区藻密度不仅与氮磷质量比(TN/TP)、TP、COD Mn、Chl.a呈显著相关,还与降雨、水温密切相关.在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过程中,应强化关键水质指标的污染监管与治理,完善调水方案和水生态危机应急管理办法.
    • 黎明杰; 张又; 张颖; 徐锦前; 胡恺源; 蔡永久; 龚志军; 徐德兰; 李宽意
    • 摘要: 湖滨带是湖泊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生态过渡带,能够保障周围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以及功能的正常发挥.随着湖滨带被持续开发与利用,人为干扰对湖滨带的影响逐渐增强.大型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之一,也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了解湖滨带开发利用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20年8月对洪泽湖湖滨带49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9种,隶属3门7纲17目26科44属,各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差别较大,介于6.67~1386.67 ind./m^(2)之间,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口型湖滨带和大堤型湖滨带与其他类型湖滨带差异显著,而围网型、圈圩型和光滩型3种湖滨带类型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均不显著.相似性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腹足纲的环棱螺属是造成不同湖滨带类型差异的主要物种.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悬浮物(SS)、溶解态总氮、pH、透明度(SD)、浊度、水生植物盖度和扰动指数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影响.考虑不同湖滨带宽度的开发利用情况,发现湖滨带开发利用200 m范围内,物种环境解释率最高,说明200 m湖滨带范围内的开发利用情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最大,对湖滨带200 m范围内的开发利用应该加强管控.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湖滨带开发利用主要通过影响水生植物盖度、总氮、硝态氮、叶绿素a、SS、SD等进而影响大型底栖动物,且围网也会直接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 唐彩红; 易雨君; 甄浩北; 张成; 周扬; 张尚弘
    • 摘要: 叶绿素a是湖泊初级生产力评估、富营养化控制与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浅水湖泊白洋淀春、夏两季11个样点12个水环境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了广义可加模型,探讨了叶绿素a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白洋淀强人类活动扰动区水环境因子时空异质性明显,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硝酸盐氮、氨氮、溶解氧、透明度及磷酸盐含量显著相关,其中总氮、氨氮、透明度及磷酸盐是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最关键环境因子;所构建的广义可加模型最优模型对叶绿素a含量的解释率为98.9%,基于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白洋淀藻类生长、水华防治及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 刘孟梅; 乔瑞婷; 刘佳豪; 余业鑫; 张苗; 李艳; 王海军
    • 摘要: 为了解近20年来保安湖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种群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保安湖最大的湖区,即主体湖为研究对象,分季节对其沉水植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及水深(Z_(M))、透明度(Z_(SD))、水中总氮(TN)、总磷(TP)和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a)等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菹草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2年春季菹草生物量(BP.c)均值为356 g/m^(2),2012年上升至974 g/m^(2),2019年为1901 g/m^(2),菹草种群分布范围由中部扩展至整个湖区;(2)在春季菹草快速生长时,BP.c与Z_(M)(Z_(M)≤3 m)呈显著正相关(r=0.52,P<0.01),与Chl.a呈显著负相关(r=–0.42,P<0.01),与Z_(SD)、Z_(SD)/Z_(M)、TN、TP无相关关系;有草区的Z_(M)(中位数为2.1 m)、Z_(SD)(中位数为0.93 m)和Z_(SD)/Z_(M)(中位数为0.48)显著高于无草区(1.8 m、0.45 m和0.28;P<0.05),有草区的Chl.a(中位数为8.13μg/L)显著低于无草区(14.10μg/L;P<0.05);有草区的Chl.a和TP的关系不明显,无草区的Chl.a的含量随TP上升而增加,且在相同TP条件下,无草区Chl.a多数高于有草区;(3)在夏季菹草衰亡后,夏季Z_(SD)/Z_(M)与BP.c呈显著负相关(r=–0.47,P<0.01),Z_(SD)、TN、TP、Chl.a与BP.c无相关关系;无草区TN(中位数为1.30 mg/L)显著高于有草区(0.72 mg/L;P<0.05);有草区和无草区的Chl.a均随TP的上升而增加,在相同TP条件下,无草区Chl.a和有草区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近20年来保安湖菹草种群生物量呈上升趋势,分布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在快速生长期(春季),大量菹草的存在有利于水质的改善。在菹草衰亡(春末夏初)后,其对水质产生的不利效应未持续整个夏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