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覆盖度

覆盖度

覆盖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62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2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65373篇;相关期刊271种,包括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十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覆盖度的相关文献由186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涵、张雪芬、刘素红等。

覆盖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2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5373 占比:99.77%

总计:165749篇

覆盖度—发文趋势图

覆盖度

-研究学者

  • 孙涵
  • 张雪芬
  • 刘素红
  • 刘良云
  • 宋文龙
  • 李翠娜
  • 贾坤
  • 周振
  • 李华
  • 韩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雨春子; 青松; 包玉海; 郝艳玲
    • 摘要: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组成,也是水质与健康状况的指标性类群,可以采用遥感技术对其生长和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基于实测光谱数据,分析了乌梁素海沉水植物光谱特征,研究了覆盖度对乌梁素海沉水植物反射光谱的影响,建立了乌梁素海沉水植物覆盖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群落的光谱反射率随覆盖度减少而下降,覆盖度为1%~20%时,沉水植物群落光谱反射率与水体反射率非常接近,但在813 nm和1069 nm处仍存在差异。在710~746 nm波段附近,沉水植物群落光谱反射率与覆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建立的单波段/波段比沉水植物覆盖度反演模型中,波段比覆盖度反演模型要优于单波段反演模型,波段比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0.716,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14.90%,平均相对于误差(mean relative percentage error,MRPE)小于35.65%,反演精度较高,适用于60%~100%沉水植物覆盖度反演。利用波段响应函数,将实测光谱反射率积分到Sentinel-2 MSI波段上,建立了multi spectral instrument(MSI)覆盖度反演模型。波段比二次多项式反演效果最好(R^(2)为0.94,RMSE为4.62%,MRPE为6.22%),可以用于乌梁素海沉水植物覆盖度的反演。
    • 丁浩然; 姚陈忠
    • 摘要: 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可将甲醇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洁净环保器件,具有反应物来源广泛、可低温启动和结构简易等优点,但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和抗CO毒化的甲醇电氧化Pt基催化剂仍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然而,Pt基催化剂存在易于吸附甲醇氧化的含氧活性中间体(CO)进而导致催化剂快速失活问题。实验研究发现Ru掺杂能够降低CO的覆盖度,从而提高其催化稳定性。基于此,文章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Ru掺杂提高Pt催化剂稳定性的原因。计算结果显示,Ru掺杂不会影响CO的吸附能,因此Ru助剂的掺杂不能促进CO的脱附。然而,Ru助剂能够降低CO转化(OH-+CO*→COOH*+e-)的活化能,降低其在Pt基催化剂的覆盖度,从而获得稳定性更高的催化剂。总体来说,Ru的掺杂能够使Pt核外电子富集,从而使催化剂表面的d带中心向费米能级偏移。Ru掺杂不仅改变了CO反应的速控步骤,同时有利于降低CO的覆盖度
    • 彭辉远; 王家正; 刘佳; 于欢欢; 林建德; 吴德印; 田中群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金电极上吸附对氨基苯硫酚(PATP)的电化学行为。在0.05 mol·L^(-1)的硫酸溶液(pH=1)中,从循环伏安图中可观察到PATP的不可逆电氧化峰。基于吸附PATP电化学氧化为4′-巯基-N-苯基醌二亚胺(NPQD)的反应机理,计算了电极表面PATP的覆盖度,并在低激光功率下通过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行了氧化产物表征。通过电化学线性扫描伏安法及理论模拟计算,确定了PATP电化学氧化的动力学参数,即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及传递系数α,确定了生成阳离子自由基的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
    • 何海清; 严椰丽; 凌梦云; 杨勤锐; 陈婷; 李麟
    • 摘要: 针对仅依赖二维遥感影像提取大豆覆盖度难以剔除杂草等复杂背景干扰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结合三维密集点云的大豆覆盖度提取方法,利用改进的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与半全局匹配(Semi-Global Matching,SGM)算法从无人机立体影像中生成高精度稠密的大豆叶面真彩色三维点云,通过伽马增强的可见光绿叶指数提取植被信息,采用最佳结构元的局部阈值分割算法消除低矮杂草等噪声干扰,以达到结合可见光谱与三维点云实现复杂背景下大豆覆盖度提取的目的。选取不同时期、不同杂草混杂程度、不同地形起伏背景的大豆种植区无人机可见光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复杂背景下的花芽分化期大豆覆盖度提取,伽马增强的绿叶指数可提高植被提取精度,结合三维点云信息的覆盖度提取总体精度达到98%以上,相比支持向量机、结合Lab颜色空间变换与Kmeans分割法、双峰阈值法等常用方法效率提高至少68%,在精度和效率方面明显优于仅利用二维影像的覆盖度提取方法。研究成果对于农田精细化管理和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刘俊; 金世尧; 陈未如; 彭弗楠
    • 摘要: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中,提高网络覆盖性、连通性,降低网络成本,满足过度覆盖约束等是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个目标,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服务质量的问题成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围绕在二维的平面区域进行传感器节点的部署。在保证连通性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投影面的MOEA/P算法实现最大化覆盖区域,最小化节点部署成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OEA/P算法进行节点部署优化比采用MOEA/D算法在IGD指标上降低了18.5%。
    • 潘辉; 关保华; 钱新; 陆亚琪
    • 摘要: 针对贡湖湾退渔还湖生态修复区内沉水植物覆盖度及水体透明度出现下降趋势,通过原位围隔试验研究鱼类群落结构调控对湖体水质及沉水植物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解除鱼类扰动及摄食影响后,水体透明度从0.6 m快速提升至1.5 m以上,水体中TN、TP、COD_(Mn)和浊度等水质指标均下降,2年内沉水植物覆盖度可从30%恢复到90%。生态修复区规模性鱼类种群结构调控效果表明,合理调控鱼类种群结构、及时清除大规格鱼类有助于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和稳定。
    • 甘娜
    •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的问题,提出一种求解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对PSO算法适应度函数加入选择算子的关联。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既克服了PSO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又提升了收敛精度。在提高传感器节点覆盖率、网络负载均衡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 樊意广; 冯海宽; 刘杨; 边明博; 赵钰; 杨贵军; 钱建国
    • 摘要: 快速准确地获取作物的植株氮含量(PNC)信息,是农业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和数字农业发展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利用多种传感器信息监测作物理化参数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无人机获取了马铃薯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高光谱影像和数码影像,同时采集各生育期的地面数码影像,并实测了株高(H)、PNC和11个地面控制点(GCPs)的三维空间坐标。其次,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结合GCPs生成试验区域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分别从无人机数码影像和DSM中提取马铃薯的地面覆盖度(VC)和株高(H),并利用地面数码影像计算的覆盖度(VC)和实测H验证提取的VC和H的精度。然后,根据高光谱反射率数据计算绿边参数(GEPs),构造GEPs×H×VC,GEPs/(1+VC),(GEPs+VC)×H和GEPs/(1+H)4种融合特征参数(FFPs),对高光谱影像信息和数码影像信息进行融合。最后,将各生育期提取的GEPs和构造的FFPs分别与PNC作相关性分析,筛选最优绿边参数(OGEP)和最优融合特征参数(OFFP)构建5个生育期的PNC线性估算模型,并根据相关性较高的GEPs和FFPs利用偏最小二乘(PLS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2种回归方法构建PNC的多参数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提取的H和VC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代替实测H和VC估算作物理化参数。(2)与GEPs相比,前4个生育期,构造的大部分FFPs与PNC的相关性更高,能更好地反映马铃薯的氮营养状况。(3)马铃薯5个生育期,OFFP估算PNC的效果优于OGEP。(4)与单参数模型相比,基于GEPs和FFPs利用PLSR和ANN 2种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和稳定性均明显提高,其中,以FFPs为模型因子利用ANN方法构建的模型效果最好。该研究表明融合高光谱绿边参数和高清数码相机传感器提取的株高和覆盖度信息能显著提升PNC的估算精度,可为马铃薯氮营养状况的动态无损监测和多源传感器信息的应用提供参考。
    • 李东晓; 李懿; 朱琳; 宋云; 马红霞; 王海峰; 叶莹; 黄学勇; 郭万申
    • 摘要: 目的利用Illumina MiSeq和Oxford Nanopore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上呼吸道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全基因组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南省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共10份COVID-19确诊病例的上呼吸道样本,分别采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进行测序,获得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LC Genomics Workbench(CLC)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与武汉参考株(Wuhan-Hu-1)相比,10份样本中3份属于Omicron(BA.1)变异株,核苷酸变异位点55个和61个;1份属于Alpha(B.1.1.7)变异株,核苷酸变异位点41个;6份属于Delta(B.1.617.2)变异株,核苷酸变异位点35个、42个和47个。二代测序识别碱基变异位点的准确率更高,6份样本的二代和三代测序变异位点100%同源,7份样本S基因编码区共享一致数目的变异位点。Ct值0.05)。结论两种高通量测序平台均能满足SARS-CoV-2变异株的检测需求,Illumina MiSeq平台对SARS-CoV-2变异位点识别更精准;Oxford Nanopore平台可用于SARS-CoV-2的快速鉴定分型。
    • 吴从意; 杨德重; 王英滨
    • 摘要: 覆盖度是物理化学课程中表面现象部分的重要概念,对学生认识吸附过程,深入理解固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时限制等因素,对覆盖度概念的讲解不够深入,致使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理解该概念.本文以具体事例讲述覆盖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作用,为学生深入理解覆盖度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