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湖滨带

湖滨带

湖滨带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96935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湖泊科学、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四届全国江河湖库水质监测及水体富营养化控制高级研讨会、第三届云南省科学技术论坛 等;湖滨带的相关文献由719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春、金相灿、卢少勇等。

湖滨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6935 占比:99.96%

总计:497114篇

湖滨带—发文趋势图

湖滨带

-研究学者

  • 叶春
  • 金相灿
  • 卢少勇
  • 李春华
  • 田昆
  • 阮宏华
  • 陈小刚
  • 储昭升
  • 叶碧碧
  • 张彦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盛路遥; 魏佳豪; 兰林; 龚志军; 毛劲乔; 蔡永久
    • 摘要: 洪泽湖作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是江苏北部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之一,研究其湖滨带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污染情况对维持洪泽湖水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20年8月于洪泽湖湖滨带采集的43个表层(0~10 cm)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洪泽湖湖滨带表层沉积物TN、TP、OM含量范围分别为232~2152,123~439,0.91~18.65 mg/kg,均值分别为985,276,10.93 mg/kg;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东部大堤、成子湖和西部区域的TN、TP、OM含量高于过水通道;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沉积物中ω(OM)与ω(TN)(r=0.705,P<0.01)、ω(TN)与ω(TP)(r=0.504,P<0.01)呈显著正相关;洪泽湖湖滨带表层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45~1.88,平均值为0.93,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0.001~0.221,平均值为0.067,2种评价方法均显示洪泽湖湖滨带表层沉积物中TN、TP、OM整体处于清洁—轻度污染状态。
    • 尚正蓉; 吴咪娜; 张春敏; 杜佳姚; 张鹤潇
    • 摘要: 拉市海湖滨区作为拉市海自身的天然屏障,对污染物的截留与净化、提高生物多样性、提供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地[1]、控制污染物的沉积和侵蚀以及有效调蓄洪水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研究拉市海湖滨带的现状和退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拉市海湖滨带绿色恢复的对策。拉市海湖滨带恢复策略将湖滨带分成三种功能区,分别为核心保护区、主要入湖径流水质净化区及湖滨生态恢复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以以原生态恢复为主;主要入湖径流水质净化区以入湖河道区域为主,对入湖河道河口湿地进行提升改造;湖滨生态恢复区通过湖滨区的物种优化和群落结构调整重建水-陆生态群落。
    • 彭棋; 周佳; 邵姝遥; 李恒鹏; 苏伟忠
    • 摘要: 湖滨带村庄优化是大湖流域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协调的关键地带和重要方面。以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湖滨带为研究区,综合国土调查、地理国情以及高精度土地利用(5 m)和地形数据,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以水环境容量提升为主导的村庄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外部驱动机制,提出村庄格局调控机制和优化方向。结果表明,一级保护区村庄用地规模、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呈显著破碎化、空心化和分散化等格局效应,村庄斑块平均面积仅2.4 hm^(2),88.4%的村庄人口规模≤150人,大部分地区村庄核密度小于7.9个·km^(-2),同时村庄的生态保护、灾害规避、集聚发展和文化保护等外部因子具有引导-约束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庄格局调控因子及其约束阈值的优化方法体系,提出村庄疏解、缩小、控制和集聚的差异化格局优化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大湖地区湖滨带三生空间协调机制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认知和技术支撑。
    • 宋海龙
    • 摘要: 以恢复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退湖进、分区分类、多层修复”的理念为指导,以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为主要任务。在对环洱海湖滨缓冲带及周边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特征分析湖滨缓冲带存在的问题,分区分类开展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生态监测廊道工程、生态搬迁工程及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试验地工程,因地制宜采取多类型生态修复工艺、湿地建设工艺,制定各区、各段、各点的生态构建与恢复、低污染水截蓄与净化、市场化机制,并构建缓冲带上生态监测管理站点和科技技术支撑研究基地,为洱海生态保护核心区提供系统的生态安全屏障,最终达到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良性循环状态。
    • 王陈里; 崔婉哲; 赵飘; 肖德荣; 王行
    • 摘要: 湿地挺水植物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载体,其分解过程是物质能量循环的必要环节。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湿地凋落物的分解特征,该研究选取九种滇池湖滨带优势湿地挺水植物,采集生长旺季、立枯阶段、倒伏阶段、沉水阶段共4个阶段的叶枯落物样品,在3.5 a的培养期内测定了叶枯落物分解速率及3大类指标(16种理化指标),分析了分解速率和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物种种类与分解阶段对各指标变异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分解速率(k)范围为0.43~1.41 a^(-1),其中茭草分解最快(k=1.41 a^(-1)),再力花分解最慢(k=0.43 a^(-1))。(2)物理性状中的比叶面积、穿刺力度、干物质量在培养期内分别呈“持续上升”“持续下降”和“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养分元素指标主要呈现“释放-富集”“富集-释放”和“净释放”3种变化模式;涉碳化合物指标中,木质素表现为“富集-释放”“富集-释放-富集”和“富集”模式,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表现为“富集-释放”的变化规律。(3)叶枯落物分解速率与初始物理指标(比叶面积、穿刺力度、干物质量)和初始涉碳化合物指标(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相关性最高。(4)13种指标在培养期内的动态变化由分解阶段主导,3种指标由物种种类主导。其中,比叶面积、穿刺力度、干物质量、碳、钾、钙、硫、铁等在不同植物的分解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可作为研究挺水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关键指示性指标。该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的分解速率不同,物理和涉碳化合物指标是调控分解速率的主要因子;通过揭示不同湿地挺水植物的分解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枯落物分解预测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 赵飘; 刘振亚; 王娜; 牛孟莹; 艾静; 肖德荣; 王行
    • 摘要: 为掌握挺水植物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参数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环境因子对植物繁殖的影响路径,该文利用云南高原的立体地形,通过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探讨6个湖泊共有挺水植物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的克隆生长、有性繁殖的地理差异和变化规律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密度、株高、基径等克隆生长参数,以及结实率、穗生物量及其投资比、种子产量、活性种子数等繁殖参数在不同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差异。(2)密度、株高、结实率、穗生物量及其投资比等参数具有显著的经纬度、海拔地带性分布特征,其中密度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株高、结实率、穗生物量及其投资比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小、随经度的增加逐渐增大。(3)暖月和冷月均温,土壤全氮、全磷是影响水葱克隆生长(密度、株高)的关键因子,其中暖月均温影响最大,年均降水、土壤有机碳是影响水葱有性繁殖的关键因子,其中年均降水影响最大。综上认为,气候因子(暖月均温、冷月均温和年均降水)是影响云南高原湖泊湖滨带植物水葱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因子。
    • 张子慧; 李新国; 李勇
    • 摘要: 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为研究区,采取高光谱数据和Sentinel-2A遥感数据,采用包络线去除(CR)法提取并分析箭杆杨、沙枣树和芦苇3种典型植被类别间的可区分特征,利用光谱角匹配(SAM)法对研究区3种典型植被的分布状况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①SAM分类方法对3种典型植被的识别百分比为58.47%,基于包络线去除的光谱角匹配(CR-SAM)分类方法对3种典型植被的识别百分比为79.12%,CR-SAM能够突出植被光谱细节特征,减少环境背景对植被光谱的影响。②CR-SAM分类结果的总体分类精度为70.50%,较SAM分类方法提高了17.50%,Kappa系数由SAM分类方法的0.32增加到0.66,CR-SAM分类方法更能满足影像分类过程中的精度需求。③3种典型植被中,箭杆杨呈片状分布于道路两侧,面积3.9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1%;沙枣树主要分布于荒地与耕地之间的过渡带,面积19.7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98%;芦苇主要分布于湖滨带湿地及开都河下游沿岸,面积174.2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01%。
    • 徐宜雪; 魏伟伟; 李春华; 叶春; 郑烨; 王昊
    • 摘要: 长潭水库作为台州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对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长潭水库为研究对象,参考《浙江省湖库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划定湖滨带、缓冲带范围并开展生态修复实践。结果表明:长潭水库湖滨带总长度约97 km,分为山体型、自然滩地型、农田型、公路型、河口型、水库大坝型6种类型,长度占比分别为42.6%、25.3%、3.4%、20.6%、7.6%、0.5%;长潭水库缓冲带分为山体型、农田型、水库大坝型3种类型,面积分别为46.73、2.89、0.168 km^(2)。在划定长潭水库湖滨带、缓冲带范围的基础上,识别其主要环境问题并选取重点生态修复区,从干扰去除、污染防治、生态恢复3个方面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对策,以期营造具有较强保护调节能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库岸带生态缓冲系统。
    • 郑培儒; 尚晓; 叶春; 李春华; 郑向勇; 戴婉晴; 魏伟伟
    • 摘要: 自然滩地型湖滨带湖滨带修复的基本参照类型.自然滩地型湖滨带的陆向辐射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湖泊最高水位线向陆域延伸一定范围的区域.陆向辐射带有水陆生态交错带的复杂性、过渡性,致使其宽度难以界定.为了探索自然滩地型湖滨带陆向辐射带宽度的界定方法,以太湖、长潭水库和下渚湖为例,基于对湖滨带空间结构特征的理解,以湿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计算平方欧氏距离(SED),采用移动分割窗技术(MSWT),界定上述湖泊自然滩地型湖滨带陆向辐射带宽度,并对影响宽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长潭水库、下渚湖自然滩地型湖滨带陆向辐射带宽度分别为15~19、19~31、17~21 m.对陆向辐射带宽度与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表明,自然滩地型湖滨带陆向辐射带宽度与土壤营养盐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与湖滨带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显示:移动分割窗技术可用于界定自然滩地型湖滨带陆向辐射带宽度;土壤含水率是影响自然滩地型湖滨带陆向辐射带宽度的主要因素,陆向辐射带坡度通过影响土壤含水率,进而影响湿生草本植物分布,是自然滩地型陆向辐射带宽度的次要影响因素.
    • 濮毅涵; 张栋; 徐丹丹; 栾兆擎
    • 摘要: Sentinel-2A影像凭借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序列连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植被生长监测领域,其红边区域窄波段的设置保证其可精确捕获植被的光谱红边特征,为高植被覆盖区域的植被群落分类提供了可能性.以太湖竺山湾湖滨带区域的植被缓冲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植被红边斜率计算模型,统计不同植被群落红边斜率的年内变化趋势,评价红边斜率在湖滨带植被群落分类中的效果,辅以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分类结果、不同分类方式下各植被群落间可分性的定量统计作为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植被红边斜率在湖滨带植被群落分类中应用效果较佳,且在植被高覆盖时期优势更为明显.通过研究分析,可以认为Sentinel-2A的光谱红边斜率特征在植被群落分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